【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插拔式中间接头缺陷模型及模型的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模拟检测领域,尤其是一种插拔式中间接头缺陷模型及模型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交联聚乙烯电缆已大量应用于国内外配电网系统,但由于施工、安装质量参差不齐,运行维护粗糙,造成电缆故障问题比较突出。国内电力行业曾对电缆运行故障概率进行统计分析,数据表明:去除外力破坏的故障之后,对于电缆线路,70%以上的运行故障是由电缆附件故障引起的,即电缆终端缺陷和中间接头缺陷。电缆中间接头常见的故障原因包括:(1)制造质量的缺陷,如接头内部存在杂质、气泡等;(2)安装质量的缺陷,如未按规定的尺寸、工艺要求进行安装,安装过程中引入水气、杂质、金属或半导电颗粒,外半导电层存在突起,主绝缘结构受到破损,电缆端头因未预热引起回缩过度,导体压接部位出现棱角或尖刺以及应力锥安装错位等;(3)绝缘与缆芯的界面缺陷,如冷缩头握紧力不足,形成气隙;(4)绝缘的老化,包括电-热多因子老化、进潮和化学腐蚀等加速老化。以上各种原因引起的缺陷容易造成电缆中间接头形成局部场强过高而产生局部放电,加速绝缘老化,引起接头击穿事故;同时容易造成接头内部发生沿面闪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拔插式中间接头缺陷模型,包括缆芯(5),其特征在于:所述缆芯(5)的两端端面分别设置内螺纹孔,内螺纹孔内设有插头,插头包括柱螺栓和锁紧装置,柱螺栓的外螺纹与内螺纹孔的内螺纹啮合,缆芯(5)的环形外表面设有内半导电层(1),内半导电层(1)的环形外侧设有主绝缘层(2),主绝缘层(1)的环形外侧的中部设有外半导电层(4),主绝缘层(1)的环形外侧的两端分别设置应力锥(3),应力锥(3)底部的一端绕包在外半导电层(4)的外部,另一端绕包在外半导线层(4)断口的环形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拔插式中间接头缺陷模型,包括缆芯(5),其特征在于:所述缆芯(5)的两端端面分别设置内螺纹孔,内螺纹孔内设有插头,插头包括柱螺栓和锁紧装置,柱螺栓的外螺纹与内螺纹孔的内螺纹啮合,缆芯(5)的环形外表面设有内半导电层(1),内半导电层(1)的环形外侧设有主绝缘层(2),主绝缘层(1)的环形外侧的中部设有外半导电层(4),主绝缘层(1)的环形外侧的两端分别设置应力锥(3),应力锥(3)底部的一端绕包在外半导电层(4)的外部,另一端绕包在外半导线层(4)断口的环形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拔式中间接头缺陷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绝缘层(2)的外表面放置有金属铜颗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拔式中间接头缺陷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绝缘层(1)的外表面沿轴向设有长度为2-5cm、深度为1-2mm的划伤线(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拔式中间接头缺陷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缆芯(5)的外表面设有至少一个缆芯毛刺(8)。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拔式中间接头缺陷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半导电层(4)断口处的环形外表面设置带有尖端形状的外半导电层毛刺(9),外半导电层毛刺(9)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拔式中间接头缺陷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绝缘层(1)的外侧两端分别绕包应力锥(3)和绝缘胶带(10),主绝缘侧层(1)的一端绕包有应力锥(3),另一端绕包有绝缘胶带(10)。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拔式中间接头缺陷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半导电层(1)的端口与应力锥(7)的搭接处设有在浓度为5%的盐水中充分浸泡12h的绵线(11)。8.一种权利要求1-7任一权利要求书所述插拔式中间接头缺陷模型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制作主绝缘表面颗粒缺陷模型的模具:模具包括缆芯、套筒、顶部端盖、底部端盖和螺栓,在缆芯的两端分别加工内螺纹孔后,将缆芯放入套筒中,缆芯的两端分别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健,刘伟,张磊,张涛,王才华,石倩文,曲奎龙,辛超,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华电高压电气有限公司,青岛汉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