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镜头及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76049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5 0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摄像镜头及电子装置。摄像镜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及红外滤光片。摄像镜头满足条件式:0.2≤IMH/TTL≤0.7;其中,IMH为影像高度,TTL为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摄像镜头的成像面的轴上距离。通过上述设计,摄像镜头能够满足高分辨率、超薄型的需求,且由于在第五透镜与成像面之间设置有红外滤光片,以滤除诸如可见光等其他波段的光线,而仅让红外光通过并进入影像感测器,因此,摄像镜头可作为红外摄像镜头使用,即,摄像镜头能够在昏暗的环境及其他特殊的应用场景下也能成像并获得较好的影像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摄像镜头及电子装置
本技术涉及光学成像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摄像镜头及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摄像镜头在需要红外光补助的环境及特殊的应用场景下,例如昏暗环境、手势侦测、温度感应等,获取的影像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摄像镜头及电子装置。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及红外滤光片;所述摄像镜头满足条件式:0.2≤IMH/TTL≤0.7;其中,IMH为影像高度,TTL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摄像镜头的成像面的轴上距离。通过上述设计,摄像镜头能够满足高分辨率、超薄型的需求,且由于在第五透镜与成像面之间设置有红外滤光片(红外通过滤光片),以滤除诸如可见光等其他波段的光线,而仅让红外光通过并进入影像感测器,因此,摄像镜头可作为红外摄像镜头使用,即,摄像镜头能够在昏暗的环境及其他特殊的应用场景下也能成像,例如摄像镜头应用于监控器时,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都能够获得较好的影像效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五透镜具有负光焦度。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中,由于多个具有正光焦度及负光焦度的透镜混合排列,满足了摄像镜头对超薄化的需求,并可以保证摄像镜头具有较好的成像质量。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五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中,由于多个具有正光焦度及负光焦度的透镜混合排列,满足了摄像镜头对超广角的需求,并可以保证摄像镜头具有较好的成像质量。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及所述第五透镜均为非球面镜。如此,摄像镜头可以通过调节各透镜表面的曲率半径和非球面系数,有效减小摄像镜头的总长度,并可以有效地校正系统像差,提高成像质量。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摄像镜头满足条件式:1.6≤FNO≤10.0;其中,FNO为所述摄像镜头的焦比。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可以在1.6到10.0的范围内调节焦比,可使得像差得到良好的校正,进一步满足高成像质量的需求。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摄像镜头满足条件式:1≤TTL/F≤6;其中,F为所述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当TTL/F<1时,难以修正各像差,尤其是像面弯曲、畸变像差;当TTL/F>6时,摄像镜头的总长过长,导致摄像镜头整体大型化。满足上述条件式,可以较好地修正各像差,并能实现摄像镜头的小型化。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摄像镜头满足条件式:0<L2R2/L2R1≤2.0;其中,L2R1为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L2R2为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满足上述条件式,可以限制第二透镜的形状,并使得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不会过小,而影响第二透镜的加工制造及摄像镜头的组装,进而影响产品良率。另外,通过合理分配第二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的曲率半径,可以维持像差平衡,提高摄像镜头的成像质量。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摄像镜头满足条件式:0<L4R2/L4R1≤2.0;其中,L4R1为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L4R2为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满足上述条件式,可以限制第四透镜的形状,并使得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不会过小,而影响第四透镜的加工制造及摄像镜头的组装,进而影响产品良率。另外,通过合理分配第四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的曲率半径,有利于修正第一透镜至第三透镜所产生的像差及像散,并提升摄像镜头的解像力。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摄像镜头满足条件式:0<L5R2/L5R1≤2.0;其中,L5R1为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L5R2为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满足上述条件式,可以限制第五透镜的形状,并使得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不会过小,而影响第五透镜的加工制造及摄像镜头的组装,进而影响产品良率。另外,通过合理分配第五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的曲率半径,有利于修正第一透镜至第四透镜所产生的及像散,并提升摄像镜头的解像力。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包括:影像感测器;及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摄像镜头,所述摄像镜头与所述影像感测器对准。通过上述设计,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摄像镜头能够满足高分辨率、超薄型的需求,且由于在第五透镜与成像面之间设置有红外滤光片(红外通过滤光片),以滤除诸如可见光等其他波段的光线,而仅让红外光通过并进入影像感测器,因此,摄像镜头可作为红外摄像镜头使用,即,摄像镜头能够在昏暗的环境及其他特殊的应用场景下也能成像,例如摄像镜头应用于监控器时,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都能够获得较好的影像效果。本技术实施方式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可以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摄像镜头的像差图(mm);图4是图2中摄像镜头的像差图(mm);图5是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摄像镜头及电子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从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及红外滤光片;所述摄像镜头满足条件式:0.2≤IMH/TTL≤0.7;其中,IMH为影像高度,TTL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摄像镜头的成像面的轴上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从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及红外滤光片;所述摄像镜头满足条件式:0.2≤IMH/TTL≤0.7;其中,IMH为影像高度,TTL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摄像镜头的成像面的轴上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五透镜具有负光焦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五透镜具有正光焦度。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及所述第五透镜均为非球面镜。5.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镜头满足条件式:1.6≤FNO≤10.0;其中,FNO为所述摄像镜头的焦比。6.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宗政許哲源蔡雄宇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欧菲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