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发生装置及蒸汽家电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75940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5 08: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蒸汽发生装置及蒸汽家电,蒸汽发生装置包括:外壳、蒸汽发生器、储水盒、泵送组件和控制装置。蒸汽发生器设置在外壳内,包括蒸汽发生腔和用于加热蒸汽发生腔的加热器;储水盒与蒸汽发生腔的输入端相连通;泵送组件与储水盒相连;控制装置包括主控系统和辅控系统,主控系统包括插入储水盒内的水位传感器,用于根据储水盒内的水位控制泵送组件的启停,辅控系统用于在水位传感器发生故障导致蒸汽发生器发生故障时切断电路。该蒸汽发生装置以水位传感器为主控,保证了装置正常工作时储水盒内的水量充足从而实现系统的稳定运行;同时还设有辅控系统能够及时切断电路以防止装置继续运行而发生危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蒸汽发生装置及蒸汽家电
本专利技术涉及蒸汽家电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蒸汽发生装置及包含该蒸汽发生装置的蒸汽家电。
技术介绍
目前,蒸汽已广泛地应用于蒸箱、蒸烤箱、微波炉等家用电器中。但目前市场上使用的蒸汽发生装置一般采用温控器进行单一控制,存在控制不稳定、系统容易发生危险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汽发生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蒸汽发生装置的蒸汽家电。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蒸汽发生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设有缺口;蒸汽发生器,设置在所述外壳内,包括蒸汽发生腔和用于加热所述蒸汽发生腔的加热器,所述蒸汽发生腔的输出端输出的蒸汽能够穿过所述缺口喷出;储水盒,与所述蒸汽发生腔的输入端相连通,用于向所述蒸汽发生腔供水;泵送组件,与所述储水盒相连,能够为所述储水盒供水;和控制装置,包括主控系统和辅控系统,所述主控系统包括插入所述储水盒内的水位传感器,用于根据所述储水盒内的水位控制所述泵送组件的启停,所述辅控系统用于在所述水位传感器发生故障导致所述蒸汽发生器发生故障时切断电路。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的蒸汽发生装置,采用以水位传感器为主控的控制装置,保证了蒸汽发生装置正常工作时储水盒内的水量充足从而实现系统的稳定运行;同时,还设有辅控系统在水位传感器发生故障导致蒸汽发生器发生故障时切断电路,以防止装置继续运行而发生危险。这样,主控系统与辅控系统相配合,实现了多重控制,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采用温控器进行单一控制的方案而言,大大提高了控制的稳定性,显著降低了蒸汽发生装置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具体而言,蒸汽发生装置包括外壳、蒸汽发生器、储水盒、泵送组件和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控制泵送组件为储水盒供水,储水盒为蒸汽发生器供水,加热器将蒸汽发生腔加热,使其内部的水变为蒸汽,进而穿过外壳上的缺口喷出,实现蒸汽发生功能;控制装置包括主控系统和辅控系统,主控系统包括水位传感器,能够根据储水盒内的水位控制泵送组件的启停,这样,在装置正常工作的过程中,当检测到储水盒内缺水时能够自动启动泵送组件向储水盒加水,当储水盒内加水至充足时能够自动关停泵送组件,周而复始,从而保证了蒸汽发生装置内部水流路的正常流转,进而实现了系统的稳定运行;同时,当水位传感器发生故障,致使蒸汽发生装置内部水流路无法正常流转导致蒸汽发生器出现故障时,辅控系统能够及时切断电路,以防止装置继续运行而发生危险,从而大幅降低了蒸汽发生装置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因此,本申请采用多重控制,且以水位传感器为主控,大大提高了控制装置的稳定性,大幅降低了蒸汽发生装置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当然,蒸汽发生器还包括壳体等其他结构,在此不再赘述。至于储水盒的具体形状,则不受限制,可以是沿竖直方向的窄长形,如图1所示,也可以是其他形状,在此不再一一列举,由于均能够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且均未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思想和宗旨,因而均应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蒸汽发生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水位传感器包括:水位电极,插入所述储水盒内,用于检测所述储水盒内的水位;和电控器,与所述水位电极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水位电极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泵送组件的启停。水位传感器包括水位电极和电控器,水位电极插入储水盒内用以检测储水盒内的水位,并将检测到的水位信息转化为电信号发送给电控器,电控器根据水位电极的检测结果即可准确控制泵送组件的启停,保证蒸汽发生装置内部水流路的正常流转,进而保证蒸汽发生装置的稳定运行。至于电控器,可以是蒸汽发生装置单独设置的电控器,也可以集成在蒸汽家电的控制系统中。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水位电极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水位电极上下分布。水位电极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水位电极上下分布,则位于下部的水位电极作为基准电极,位于上部的水位电极作为检测电极,根据两个水位电极与水的接触情况,即可检测得到储水盒内的水位信息,检测结果精确度高,且原理和结构较为简单。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两个所述水位电极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两个所述水位电极之间的最小爬电距离。使两个水位电极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两个水位电极之间的最小爬电距离,能够有效降低两个水位电极之间发生爬电现象的可能性,进而提高水位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两个所述水位电极伸入所述储水盒内的部位至少部分设有绝缘层。两个水位电极伸入储水盒内的部位至少部分设有绝缘层,绝缘层能够防止储水盒侧壁形成的水膜使两个水位电极之间形成爬电,从而提高了水位传感器的使用可靠性,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两个所述水位电极伸入所述储水盒内的部位与所述储水盒的内壁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3mm的部分设有绝缘层。在伸入储水盒内的部位与储水盒的内壁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3mm的部分设置绝缘层,使得绝缘层与储水盒的内壁面之间具有一定距离,能够防止绝缘层放电而产生爬电现象。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蒸汽发生腔为沿竖直方向延伸的蒸汽管,所述加热器为发热管,所述发热管的高度方向与所述蒸汽管的长度方向相一致,其中,位于上部的所述水位电极与所述发热管的下端之间的距离为所述发热管的总高度的1/4-1/2。蒸汽发生腔为蒸汽管,蒸汽管沿竖直方向延伸,加热器为发热管,发热管的高度方向与蒸汽管的长度方向相一致,有利于增加蒸汽管的受热面积,进而提高蒸汽发生器的工作效率;由于储水盒内的水位低于发热管高度的1/4时容易导致蒸汽发生器上部出现干烧现象,而储水盒内的水位高于发热管高度的1/2时,容易导致蒸汽发生器输出的蒸汽携带大量的液滴,影响储水盒内的液面稳定,因而将位于上部的水位电极与发热管的下端之间的距离限定在发热管总高度的1/4-1/2的范围内,以保证储水盒内的水位位于发热管高度的1/4-1/2之间,这样既提高了蒸汽发生器的使用可靠性,又提高了水位传感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且减少了蒸汽家电内部产生的冷凝水量。当然,不同的产品,其形状和尺寸不尽相同,故而位于上部的水位电极与发热管的下端之间的距离不局限于上述范围,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储水盒内设有储水区和位于所述储水区上方的汽水分离区,所述汽水分离区设有输入口和输出口,所述蒸汽发生腔的输出端通过蒸汽管路与所述输入口相连通,所述输出口穿过所述缺口向外延伸并形成蒸汽出口,且所述汽水分离区设有至少一个折流板,所述折流板能够改变进入所述汽水分离区的湿蒸汽的流向以分离所述湿蒸汽中的水分和蒸汽。储水盒内设有储水区和汽水分离区,汽水分离区位于储水区的上方,且设有至少一个折流板,用于利用重力、粘性力和惯性分离原理将进入储水盒的湿蒸汽中携带的液滴分离下来,保证蒸汽出口输出的是干蒸汽,这样有助于减少蒸箱、蒸烤箱等腔体底部的冷凝水量。具体地,蒸汽发生腔的输出端通过蒸汽管路与汽水分离区的输入口相连通,汽水分离区的输出口穿过外壳上的缺口向外延伸并形成蒸汽出口,因而蒸汽发生腔输出的湿蒸汽先通过蒸汽管路进入储水盒内的汽水分离区,然后经蒸汽出口输出,由于汽水分离区设有至少一个折流板,具有一定的初始流速的湿蒸汽进入汽水分离区后会流经折流板,一方面湿蒸汽会在折流板的引导下改变流动方向,干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设有缺口;蒸汽发生器,设置在所述外壳内,包括蒸汽发生腔和用于加热所述蒸汽发生腔的加热器,所述蒸汽发生腔的输出端输出的蒸汽能够穿过所述缺口喷出;储水盒,与所述蒸汽发生腔的输入端相连通,用于向所述蒸汽发生腔供水;泵送组件,与所述储水盒相连,能够为所述储水盒供水;和控制装置,包括主控系统和辅控系统,所述主控系统包括插入所述储水盒内的水位传感器,用于根据所述储水盒内的水位控制所述泵送组件的启停,所述辅控系统用于在所述水位传感器发生故障导致所述蒸汽发生器发生故障时切断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设有缺口;蒸汽发生器,设置在所述外壳内,包括蒸汽发生腔和用于加热所述蒸汽发生腔的加热器,所述蒸汽发生腔的输出端输出的蒸汽能够穿过所述缺口喷出;储水盒,与所述蒸汽发生腔的输入端相连通,用于向所述蒸汽发生腔供水;泵送组件,与所述储水盒相连,能够为所述储水盒供水;和控制装置,包括主控系统和辅控系统,所述主控系统包括插入所述储水盒内的水位传感器,用于根据所述储水盒内的水位控制所述泵送组件的启停,所述辅控系统用于在所述水位传感器发生故障导致所述蒸汽发生器发生故障时切断电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位传感器包括:水位电极,插入所述储水盒内,用于检测所述储水盒内的水位;和电控器,与所述水位电极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水位电极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泵送组件的启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位电极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水位电极上下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水位电极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两个所述水位电极之间的最小爬电距离。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水位电极伸入所述储水盒内的部位至少部分设有绝缘层。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水位电极伸入所述储水盒内的部位与所述储水盒的内壁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3mm的部分设有绝缘层。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发生腔为沿竖直方向延伸的蒸汽管,所述加热器为发热管,所述发热管的高度方向与所述蒸汽管的长度方向相一致,其中,位于上部的所述水位电极与所述发热管的下端之间的距离为所述发热管的总高度的1/4-1/2。8.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盒内设有储水区和位于所述储水区上方的汽水分离区,所述汽水分离区设有输入口和输出口,所述蒸汽发生腔的输出端通过蒸汽管路与所述输入口相连通,所述输出口穿过所述缺口向外延伸并形成蒸汽出口,且所述汽水分离区设有至少一个折流板,所述折流板能够改变进入所述汽水分离区的湿蒸汽的流向以分离所述湿蒸汽中的水分和蒸汽。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区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挡水板,所述挡水板将所述储水区分隔为回流区和检测区,所述挡水板的最高点低于所有所述折流板的最低点,且所述挡水板的下端与所述储水盒的底壁之间具有间隙;其中,所述输入口和所述输出口分别位于所述挡水板的两侧,所述回流区靠近所述输入口,所述检测区靠近所述输出口,位于上部的所述水位电极插入所述检测区。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送组件包括水泵和与所述水泵相连通的抽回水管路,所述水泵与所述抽回水管路相配合能够抽出所述储水盒和所述蒸汽发生器内的水。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回水管路与水箱相连通,所述水泵包括进水泵和回水泵,所述进水泵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抽回水管路及所述储水盒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回水泵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储水盒的进水口及所述抽回水管路相连通。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泵与所述回水泵并排设置,且所述进水泵的输入端和所述回水泵的输出端通过F型连接管与所述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司鹏戴相录杨星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青岛云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