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SL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车辆用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57950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5 06: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用灯,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能够提高光利用效率的车辆用灯。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车辆用灯包括:光源部,包括设置于基板的至少一个光源;反射部,形成有用于使从所述光源部产生的光向前方反射的至少一个反射面;以及盖部,位于所述光源部的一侧,并且形成有用于使从所述至少一个光源产生的光向所述反射部行进的至少一个通过孔,所述盖部包括:辅助反射部,形成于所述至少一个通过孔的内周面,并且使从所述至少一个光源产生的光的一部分反射到所述反射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用灯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用灯,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能够提高光利用效率的车辆用灯。
技术介绍
通常,车辆包括具有在夜间行驶时用于容易确认位于车辆周围的对象物的照明功能以及用于向周围车辆或行人告知车辆的行驶状态的信号功能的多种灯。例如,前照灯及雾灯的主要目的为照明功能,转向灯、尾灯、制动灯、侧灯(SideMarker)等的主要目的为信号功能,各个灯的设置基准及规格已通过相关法规规定以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这些车辆用灯中的前照灯在安全驾驶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述前照灯为了确保夜间行驶时的驾驶员的前方视野而形成近光图案(lowbeampattern)或者远光图案(highbeampattern)。前照灯可以使从光源产生的光借助反射器而向前方反射而形成光束图案(beampattern),并且为了充分地确保前方的视野,需要使从光源产生的光无损失地借助反射器而向前方被反射。因此,为了充分地确保前方的视野,要求提出一种如下的方案:使从光源产生的光尽可能地借助反射器而向前方被反射,以减少光损失,从而能够提高光利用效率。[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10-2013-0081352号(2013.07.17)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课题是提供如下的车辆用灯:减少从光源产生的光的损失,从而能够提高光使用效率。本技术的课题不限于上文中提到的课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从以下的记载中明确地理解未提到的其他课题。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根据本技术的车辆用灯包括:光源部,包括设置于基板的至少一个光源;反射部,形成有用于使从所述光源部产生的光向前方反射的至少一个反射面;以及盖部,位于所述光源部的一侧,并且形成有用于使从所述至少一个光源产生的光向所述反射部行进的至少一个通过孔,所述盖部包括:辅助反射部,形成于所述至少一个通过孔的内周面,并且使从所述至少一个光源产生的光的一部分反射到所述反射部。所述盖部可以包括:安置部,安置有所述光源部;以及隔板部,从所述安置部的一端延伸而形成。所述辅助反射部可以包括:多个辅助反射面,分别形成于所述至少一个通过孔内周面的相面对的两个面。所述多个辅助反射面可以具有椭圆形状和抛物线形状中的至少一种形状。所述多个辅助反射面可以包括:反射层,形成于所述至少一个通过孔的内周面以反射光。所述多个辅助反射面可以包括:第一辅助反射面,形成于所述至少一个通过孔的内周面的前方;以及第二辅助反射面,形成于所述至少一个通过孔的内周面的后方。所述第一辅助反射面和所述第二辅助反射面可以具有椭圆形状。从所述至少一个光源产生的光的一部分可以被所述第一辅助反射面和所述第二辅助反射面中的至少一个反射到所述反射部。被所述第一辅助反射面反射的光可以被所述第二辅助反射面反射到所述反射部。所述第一辅助反射面的曲率可大于所述第二辅助反射面的曲率。所述第二辅助反射面中,上端可相比于下端位于前方。从所述至少一个光源产生的光中的通过所述辅助反射部而行进到所述反射部的光,可以增强被所述反射部反射而形成的光束图案的下部区域。其他实施例的具体的事项包含在详细的说明和附图中。根据如上所述的本技术的车辆用灯,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如下效果。当从光源产生的光通过形成于盖部的通过孔而向反射部行进时,使向通过孔的内周面行进的光反射到反射部,以减少光损失,从而能够提高光利用效率。本技术的效果不限于上文中提到的效果,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从权利要求书的记载中明确地理解未提到的其他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车辆用灯的立体图。图2和图3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车辆用灯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车辆用灯的正视图。图5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车辆用灯的平面图。图6是示出利用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车辆用灯而形成的光束图案的示意图。图7a至图7c是示出利用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多个反射面而分别形成的光束图案的示意图。图8和图9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盖部的立体图。图10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盖部的平面图。图11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盖部的底面图。图12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盖部的剖面图。图13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第一辅助反射面和第二辅助反射面的焦点的示意图。图14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车辆用灯的光路径的示意图。图15a至图15c是示出利用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辅助反射部而形成的增强图案的示意图。符号说明100:光源部110:基板121、122、123、124、125:光源200:反射部211、212、213、214、215:反射面300:盖部310:安置部311、312、313、314、315:通过孔320:延伸部400:辅助反射部410:第一辅助反射面420:第二辅助反射面具体实施方式参照结合附图详细后述的实施例,就会明确了解本技术的优点、特征及用于达到目的之方法。然而,本技术并非局限于以下公开的实施例,其可以体现为互不相同的多样的形态,提供本实施例仅仅旨在使本技术的公开完整并向本技术所属的
中具备基本知识的人员完整地告知本技术的范围,本技术仅由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得到限定。贯穿整个说明书,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构成要素。因此,在若干实施例中,为了避免本技术被模糊地解释,对公知的工艺步骤、公知的结构及公知的技术不进行具体描述。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用于说明实施例而非旨在限定本技术。在本说明书中,除非特别说明,否则单数型在语句中也包括复数型。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包括(comprises)”和/或“包括……的(comprising)”意味着不排除除了所提及的构成要素、步骤和/或操作之外的一个以上的其他构成要素、步骤和/或操作的存在或附加。另外,“和/或”包括所提及的项目中的每一个及一个以上的所有组合。并且,将会参阅作为理想化的示例图的立体图、剖视图、侧视图和/或示意图而对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因此,根据制造技术和/或允许误差等,示例图的形态有可能会变形。因此,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不限定为图示的特定形态,也包含根据制造工艺而产生的形态的变化。而且,在本技术中图示的各个附图中,考虑到说明的便利,各个构成要素可能被稍微放大或缩小而图示。以下,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通过参考用于说明车辆用灯的附图而对本技术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车辆用灯的立体图;图2和图3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车辆用灯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车辆用灯的正视图;图5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车辆用灯的平面图。参照图1至图5,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车辆用灯1可以包括光源部100、反射部200和盖部300。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对车辆用灯1以前照灯用途被使用的情形为例进行说明,所述前照灯用途指当车辆在夜间行驶或在隧道等较暗的场所行驶时,确保车辆的前方视野的用途,然而并不局限于此,本技术的车辆用灯1不仅可用为前照灯,而且还可以作为昼间行驶灯、雾灯、尾灯、制动灯、倒车灯之类的设置于车辆的各种灯具的用途而被使用。并且,在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车辆用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用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部,包括设置于基板的至少一个光源;反射部,形成有用于使从所述光源部产生的光向前方反射的至少一个反射面;以及盖部,位于所述光源部的一侧,并且形成有用于使从所述至少一个光源产生的光向所述反射部行进的至少一个通过孔,所述盖部包括:辅助反射部,形成于所述至少一个通过孔的内周面,并且使从所述至少一个光源产生的光的一部分反射到所述反射部。

【技术特征摘要】
2016.12.27 KR 10-2016-01799691.一种车辆用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部,包括设置于基板的至少一个光源;反射部,形成有用于使从所述光源部产生的光向前方反射的至少一个反射面;以及盖部,位于所述光源部的一侧,并且形成有用于使从所述至少一个光源产生的光向所述反射部行进的至少一个通过孔,所述盖部包括:辅助反射部,形成于所述至少一个通过孔的内周面,并且使从所述至少一个光源产生的光的一部分反射到所述反射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盖部包括:安置部,安置有所述光源部;以及隔板部,从所述安置部的一端延伸而形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反射部包括:多个辅助反射面,分别形成于所述至少一个通过孔内周面的相面对的两个面。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辅助反射面具有椭圆形状和抛物线形状中的至少一种形状。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辅助反射面包括:反射层,形成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佑荣黄铉枓李相炯
申请(专利权)人:SL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