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温控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5630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5 05:48
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温控风扇,包括单片机最小系统,单片机最小系统分别与温度传感器电路、显示电路、风扇电机电路、声音提醒电路、按键电路和电源电路相连接。该智能温控风扇可以根据温度变化自动调节风速,并可以对温度进行实时监控,同时可以根据使用者设置的温度自动在相应温度时作出小风、大风、停机动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温控风扇
本技术属于智能家居
,涉及一种智能温控风扇,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温控风扇。
技术介绍
农村地区依旧使用电风扇作为降温防暑设备,电风扇应高转速、大风量,使人感到清凉;夜晚气温降低,当人入睡后,但风扇转速仍然不变,风扇长时间大功率、高转速的运转,会使人感冒,同时产生了噪音,浪费大量的电力资源。简单的手动定时关闭的风扇功能单一,不能满足气温变化对风扇风速大小的不同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合家庭使用的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温控风扇,能够在温度变化时自动调节风扇风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温控风扇,包括单片机最小系统,单片机最小系统分别与温度传感器电路、显示电路、风扇电机电路、声音提醒电路、按键电路和电源电路相连接。本技术智能温控风扇可以根据温度变化自动调节风速,并可以对温度进行实时监控,同时可以根据使用者设置的温度自动在相应温度时作出小风、大风、停机动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智能温控风扇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新型智能温控风扇中温度传感器电路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新型智能温控风扇中电源电路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新型智能温控风扇中按键电路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新型智能温控风扇中单片机最小系统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新型智能温控风扇中显示电路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新型智能温控风扇中风扇电机电路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新型智能温控风扇中声音提醒电路的示意图。图1中:1.温度传感器电路,2.单片机最小系统,3.显示电路,4.风扇电机电路,5.声音提醒电路,6.按键电路,7.电源电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智能温控风扇,包括风扇本体,风扇本体上设有单片机最小系统2,单片机最小系统2分别与温度传感器电路1、显示电路3、风扇电机电路4、声音提醒电路5、按键电路6和电源电路7相连接。如图2所示,本技术智能温控风扇中的温度传感器电路1,包括第一芯片U1,第一芯片U1采用DSl8B20温度传感器,第一芯片U1的第1脚接地;第一芯片U1的第2脚与单片机最小系统2和第一电阻R1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和第一芯片U1的第3脚均接电源电路7。如图3所示,本技术智能温控风扇中的电源电路7,包括第二芯片U2,第二芯片U2采用三端稳压集成电路LM7805,用LM7805三端稳压IC来组成稳压电源所需的外围元件极少,电路内部还有过流、过热及调整管的保护电路,使用起来可靠、方便,而且价格便宜。第二芯片U2的第1脚分别与第一电容C1的一端、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和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相接,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和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接第一变压器T1次级线圈的一端,第四二极管D4的正极和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接第一变压器T1次级线圈的另一端;第二芯片U2的第2脚接地,第二芯片U2的第3脚分别接第二电容C2的一端、第三电容C3的一端、第二电阻R2的一端和单片机最小系统2;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接第五二极管D5的正极,第五二极管D5为发光二极管;第五二极管D5的负极、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和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相连接。如图4所示,本技术智能温控风扇中的按键电路6,按键电路6采用1×3的按键设计。包括第一按键S1、第二按键S2和第三按键S3,第一按键S1的一端、第二按键S2的一端和第三按键S3的一端接地,第一按键S1的另一端、第二按键S2的另一端和第三按键S3的另一端与均接单片机最小系统2。通过第一按键S1、第二按键S2和第三按键S3可以实现手动控制风速强弱、定时等功能。如图5所示,本技术智能温控风扇中的单片机最小系统2,包括第三芯片U3,第三芯片U3采用STC89C52RC单片机;C89C52RC单片机是宏晶科技公司推出的新一代高速、低功耗、超强抗干扰的单片机,指令代码完全兼容传统8051单片机,12时钟/机器周期和6时钟/机器周期可以任意选择。STC89C52单片机是一种低功耗、高性能CMOS8位微控制器,具有8K在系统可编程Flash存储器。第三芯片U3的第1脚接第一按键S1的另一端,第三芯片U3的第2脚接第二按键S2的另一端,第三芯片U3的第3脚接第三按键S3的另一端;第三芯片U3的第8脚接第一芯片U1的第2脚和第一电阻R1的一端;第三芯片U3的第10脚、第11脚、第12脚、第13脚、第14脚、第32脚、第33脚、第35脚、第36脚、第37脚、第38脚和第39脚分别与显示电路3相连接;第三芯片U3的第15脚与声音提醒电路5连接;第三芯片U3的第21脚与风扇电机驱动电路4连接;第三芯片U3的第22脚接第二芯片U2的3脚、第二电容C2的一端、第三电容C3的一端和第二电阻R2的一端;第三芯片U3的第20脚接地,第三芯片U3的第31脚接+5V电源,第三芯片U3的第40脚接VCC电源。如图6所示,本技术智能温控风扇中的显示电路3,包括第四芯片U4,第四芯片U4采用LCD1602液晶显示屏。第四芯片U4的第3脚接第三电阻R3的一端,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和第四芯片U4的第1脚接地,第四芯片U4的第2脚接电源电路7;第四芯片U4的第4脚接第三芯片U3的第28脚,第四芯片U4的第5脚接第三芯片U3的第27脚,第四芯片U4的第6脚接第三芯片U3的26脚;第四芯片U4的第7脚接第三芯片U3的第39脚,第四芯片U4的第8脚接第三芯片U3的第38脚,第四芯片U4的第9脚接第三芯片U3的第37脚,第四芯片U4的第10脚接第三芯片U3的第36脚,第四芯片U4的第11脚接第三芯片U3的第35脚,第四芯片U4的第12脚接第三芯片U3的第34脚,第四芯片U4的第13脚接第三芯片U3的第33脚,第四芯片U4的第14脚接第三芯片U3的第32脚;第四芯片U4的第15脚接电源电路7;第四芯片U4的第16脚接地。如图7所示,本技术智能温控风扇中的风扇电机电路4,包括第五芯片U5,第五芯片U5采用ULN2803达林顿管驱动器,八路NPN达林顿连接晶体管阵系列特别适用于低逻辑电平数字电路和较高的电流/电压要求之间的接口,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工业用和消费类产品中的灯、继电器、打印锤或其它类似负载中。第五芯片U5的第7脚接第三芯片U3的第21脚;第五芯片U5的第9脚接地;第五芯片U5的第10脚分别与电源电路7和电机M1的正极相连接,电机M1的负极与第五芯片U5的第12脚连接。如图8所示,本技术智能温控风扇中的声音提醒电路5,包括第一三级管VT1,第一三极管VT1为PNP型三级管;第一三极管VT1的发射极接电源电路7,第一三极管VT1的基极接第四电阻R4的一端,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接第三芯片U3的第15脚,第一三极管VT1的集电极接电铃B1的一端和第五电阻R5的一端,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接第六二极管D6的正极,第六二极管D6的负极和电铃B1的另一端接地,第六二极管D6为发光二极管。本技术智能温控风扇的工作流程:首先进行初始化使各传感器进行正常工作,温度传感器电路1完成对环境温度的实时采集,然后通过按键电路6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温控风扇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温控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单片机最小系统(2),单片机最小系统(2)分别与温度传感器电路(1)、显示电路(3)、风扇电机电路(4)、声音提醒电路(5)、按键电路(6)和电源电路(7)相连接;所述的风扇电机电路(4)包括第五芯片(U5),第五芯片(U5)采用ULN2803达林顿管驱动器,第五芯片(U5)的第7脚接单片机最小系统(2);第五芯片(U5)的第9脚接地;第五芯片(U5)的第10脚分别与电源电路(7)和电机(M1)的正极相连接,电机(M1)的负极与第五芯片(U5)的第12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温控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单片机最小系统(2),单片机最小系统(2)分别与温度传感器电路(1)、显示电路(3)、风扇电机电路(4)、声音提醒电路(5)、按键电路(6)和电源电路(7)相连接;所述的风扇电机电路(4)包括第五芯片(U5),第五芯片(U5)采用ULN2803达林顿管驱动器,第五芯片(U5)的第7脚接单片机最小系统(2);第五芯片(U5)的第9脚接地;第五芯片(U5)的第10脚分别与电源电路(7)和电机(M1)的正极相连接,电机(M1)的负极与第五芯片(U5)的第12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温控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片机最小系统(2)包括第三芯片(U3),第三芯片(U3)采用STC89C52RC单片机;第三芯片(U3)的第1脚、第2脚和第3脚均接接按键电路(6);第三芯片(U3)的第8脚接温度传感器电路(1);第三芯片(U3)的第10脚、第11脚、第12脚、第13脚、第14脚、第32脚、第33脚、第35脚、第36脚、第37脚、第38脚和第39脚分别与显示电路(3)相连接;第三芯片(U3)的第15脚接声音提醒电路(5);第三芯片(U3)的第21脚接第五芯片(U5)的第7脚;第三芯片(U3)的第22脚接电源电路(7);第三芯片(U3)的第20脚接地,第三芯片(U3)的第31脚接+5V电源,第三芯片(U3)的第40脚接VCC电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温控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度传感器电路(1)包括第一芯片(U1),第一芯片(U1)采用DSl8B20温度传感器,第一芯片(U1)的第1脚接地;第一芯片(U1)的第2脚与第三芯片(U3)的第8脚和第一电阻(R1)的一端相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和第一芯片(U1)的第3脚均接电源电路(7)。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温控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按键电路(6)包括第一按键(S1)、第二按键(S2)和第三按键(S3),第一按键(S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海声薛鹏刘丹沈伟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