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综合地下管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53803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5 04: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综合地下管廊,包括开设在地基内的地下管廊,所述地下管廊的内侧壁上砌设有混凝土外壳,所述地下管廊一侧的底壁上开设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的内部设有浮球,所述集水槽的下侧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内部安装有拉力传感器,所述浮球和拉力传感器的检测端之间连接有尼龙绳,所述集水槽一侧的内侧壁上连通有抽水管,所述地下管廊的下侧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端与抽水管连通,所述水泵的出水端连通有排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实现,通过拉力传感器间接对地下管廊内部积水的深度进行检测,并及时将积水排出且保持内部干燥,确保内部的电力设备能够正常工作,自动化程度高,高效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综合地下管廊
本技术涉及地下管廊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综合地下管廊。
技术介绍
地下管廊又称共同沟,它是实施统一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建于城市地下用于敷设市政公用管线的市政公用设施,是指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由于地下管廊处于地面下方,常年接收不到太阳光照,其内部环境较为潮湿阴冷,对于敷设电力、通信等线路和设备的地下管廊而言,这种环境不利于设备及线路的正常工作,特别是当内部积水较深时,对电力设备和线路形成的危害就更加严重,需要针对该问题作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地下管廊内部积水较深时对电力设备危害较大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多功能综合地下管廊。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综合地下管廊,包括开设在地基内的地下管廊,所述地下管廊的内侧壁上砌设有混凝土外壳,所述地下管廊一侧的底壁上开设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的内部设有浮球,所述集水槽的下侧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内部安装有拉力传感器,所述浮球和拉力传感器的检测端之间连接有尼龙绳,所述集水槽一侧的内侧壁上连通有抽水管,所述地下管廊的下侧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端与抽水管连通,所述水泵的出水端连通有排水管,所述地基的内部安装有单片机,所述地下管廊的一端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的内侧壁上对称安装有四个安装杆,四个所述安装杆之间共同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驱动端上安装有扇叶。优选地,所述地基上安装有进气管,且进气管与地下管廊连通。优选地,所述进气管的内部安装有干燥盒,所述干燥盒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螺纹,所述进气管的内侧壁上开设有与干燥盒相互啮合的螺纹。优选地,所述排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延伸至城市下水道内部。优选地,所述集水槽顶端的开口上安装有过滤网,所述抽水管靠近集水槽的一端同样安装有过滤网。优选地,所述拉力传感器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与水泵和伺服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拉力传感器为HBM拉力传感器,所述单片机为可编程89S51单片机。本技术中,当地下管廊内部积水较深时,集水槽内部的浮球受浮力作用漂起,拉力传感器被拉动,积水越深,浮球受浮力越大,拉力传感器检测到的拉力越大,拉力传感器将拉力数据发送给单片机,单片机发现拉力数据过大后立刻打开水泵和伺服电机一边将积水排出一边向地下管廊内部吹入干燥气体使管廊内部尽快干燥。本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实现,通过拉力传感器间接对地下管廊内部积水的深度进行检测,并及时将积水排出且保持内部干燥,确保内部的电力设备能够正常工作,自动化程度高,高效便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多功能综合地下管廊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多功能综合地下管廊的A部分结构的放大图。图中:1地基、2地下管廊、3混凝土外壳、4集水槽、5浮球、6拉力传感器、7水泵、8抽水管、9排水管、10单片机、11安装口、12安装杆、13伺服电机、14扇叶、15进气管、16干燥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2,一种多功能综合地下管廊,包括开设在地基1内的地下管廊2,地下管廊2的内侧壁上砌设有混凝土外壳3,地下管廊2一侧的底壁上开设有集水槽4,集水槽4的内部设有浮球5,集水槽4的下侧开设有安装腔,安装腔的内部安装有拉力传感器6,浮球5和拉力传感器6的检测端之间连接有尼龙绳,集水槽4一侧的内侧壁上连通有抽水管8,地下管廊2的下侧安装有水泵7,水泵7的进水端与抽水管8连通,集水槽4顶端的开口上安装有过滤网,抽水管8靠近集水槽4的一端同样安装有过滤网,水泵7的出水端连通有排水管9,排水管9远离水泵7的一端延伸至城市下水道内部,地基1的内部安装有单片机10,地下管廊2的一端开设有安装口11,安装口11的内侧壁上对称安装有四个安装杆12,四个安装杆12之间共同安装有伺服电机13,伺服电机13的驱动端上安装有扇叶14。本技术中,地基1上安装有进气管15,且进气管15与地下管廊2连通,进气管15的内部安装有干燥盒16,干燥盒16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螺纹,进气管15的内侧壁上开设有与干燥盒16相互啮合的螺纹,便于对干燥盒16进行拆装,拉力传感器6的输出端与单片机10的输入端电连接,单片机10的输出端与水泵7和伺服电机13的输入端电连接,拉力传感器6为HBM拉力传感器,单片机10为可编程89S51单片机。本技术中,当地下管廊2内部积水较深时,集水槽4内部的浮球5受浮力作用漂起,拉力传感器6被拉动,积水越深,浮球5受浮力越大,拉力传感器6检测到的拉力越大,拉力传感器6将拉力数据发送给单片机10,单片机10发现拉力数据过大后立刻打开水泵7和伺服电机13一边将积水排出一边向地下管廊2内部吹入干燥气体使管廊内部尽快干燥。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多功能综合地下管廊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综合地下管廊,包括开设在地基(1)内的地下管廊(2),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管廊(2)的内侧壁上砌设有混凝土外壳(3),所述地下管廊(2)一侧的底壁上开设有集水槽(4),所述集水槽(4)的内部设有浮球(5),所述集水槽(4)的下侧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内部安装有拉力传感器(6),所述浮球(5)和拉力传感器(6)的检测端之间连接有尼龙绳,所述集水槽(4)一侧的内侧壁上连通有抽水管(8),所述地下管廊(2)的下侧安装有水泵(7),所述水泵(7)的进水端与抽水管(8)连通,所述水泵(7)的出水端连通有排水管(9),所述地基(1)的内部安装有单片机(10),所述地下管廊(2)的一端开设有安装口(11),所述安装口(11)的内侧壁上对称安装有四个安装杆(12),四个所述安装杆(12)之间共同安装有伺服电机(13),所述伺服电机(13)的驱动端上安装有扇叶(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综合地下管廊,包括开设在地基(1)内的地下管廊(2),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管廊(2)的内侧壁上砌设有混凝土外壳(3),所述地下管廊(2)一侧的底壁上开设有集水槽(4),所述集水槽(4)的内部设有浮球(5),所述集水槽(4)的下侧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内部安装有拉力传感器(6),所述浮球(5)和拉力传感器(6)的检测端之间连接有尼龙绳,所述集水槽(4)一侧的内侧壁上连通有抽水管(8),所述地下管廊(2)的下侧安装有水泵(7),所述水泵(7)的进水端与抽水管(8)连通,所述水泵(7)的出水端连通有排水管(9),所述地基(1)的内部安装有单片机(10),所述地下管廊(2)的一端开设有安装口(11),所述安装口(11)的内侧壁上对称安装有四个安装杆(12),四个所述安装杆(12)之间共同安装有伺服电机(13),所述伺服电机(13)的驱动端上安装有扇叶(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综合地下管廊,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学军张慧凯姚学同李有志李世杰魏改霞刘剑乔海兵王亚晓赵耀赵志太孙高升赵亮崔全喜刘淑平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建设工程施工图审查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