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A复合塑料管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5329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5 04: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VA复合塑料管材,属于高分子聚合物技术领域,包括两层或者两层以上的层数,每层通过交联度为20‑100%的PVA挤出成型制成,相邻的层之间的交联度依次递增或递减设置,PVA复合塑料管材通过共挤成型获得。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无毒无公害、具有较好的强度和柔韧性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PVA复合塑料管材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聚合物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PVA复合塑料管材。
技术介绍
医用管材通常被用于进入人体内部,用以注入诊断用或治疗用的药剂,因此,在应用过程中,需要较好的强度和柔韧性。目前,市场上仍然采用PVC、硅胶等材质制造医用管材,虽然这类医用管材的生产成本降低,但PVC、硅胶等材质与药液或药剂接触后,易产生有害物质,从而影响药液或药剂的正常作用,甚至影响人体的健康。因此,一种无毒无害,且具有较好的强度和柔韧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一在于提供一种PVA复合塑料管材,具有无毒无公害、具有较好的强度和柔韧性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PVA复合塑料管材,包括两层或者两层以上的层数,每层通过交联度为20-100%的PVA挤出成型制成,相邻的层之间的交联度依次递增或递减设置,所述PVA复合塑料管材通过共挤成型获得。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每层通过交联度为20-100%的PVA挤出成型制成,且层数大于等于两层,当两层中PVA的交联度不同时,经过共挤成型获得的PVA复合塑料管材具有较好的柔韧性和强度。当PVA的交联度较低,挤出成型的层的质感较软,且降解温度较低;而当PVA的交联度较低,挤出成型的层的质感较硬,且降解温度较高。进一步优选为:包括外层和内层,所述外层中PVA的交联度为50-100%,所述内层中PVA的交联度为[20%,5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有助于提高获得的PVA复合塑料管材的机械强度和柔韧性。外层中PVA的交联度较高,而内层中PVA的交联度较低,从而使获得的PVA复合塑料管材的内部较为柔软,但外部较为坚硬,使整体的柔韧性较佳。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外层中PVA的交联度为50-80%,所述内层中PVA的交联度为[20%,50%)。进一步优选为:包括外层和内层,所述外层中PVA的交联度为[20%,50%),所述内层中PVA的交联度为50-10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外层中PVA的交联度较低,而内层中PVA的交联度较高,从而使获得的PVA复合塑料管材的内部较为坚硬,外部较为柔软,具有较好的耐老化性能。对于管材内部的物质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不易使其受到损坏。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外层中PVA的交联度为[20%,50%),所述内层中PVA的交联度为50-80%。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外层制备过程中,双料挤出机中一区的温度为175-180℃,二区的温度为183-185℃,三区的温度为188-190℃,四区的温度为192-195℃,主机转速为22-25r/s,喂料转速为18-20r/s;所述内层制备过程中,双料挤出机中一区的温度为185-187℃,二区的温度为190-192℃,三区的温度为195-197℃,四区的温度为200-203℃,主机转速为15-17r/s,喂料转速为11-13r/s。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获得的外层和内层具有更好的致密程度且均匀性好。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外层制备过程中,双料挤出机中一区的温度为185-187℃,二区的温度为190-192℃,三区的温度为195-197℃,四区的温度为200-203℃,主机转速为18-20r/s,喂料转速为12-15r/s;所述内层制备过程中,双料挤出机中一区的温度为175-180℃,二区的温度为183-185℃,三区的温度为188-190℃,四区的温度为192-195℃,主机转速为12-15r/s,喂料转速为14-18r/s。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赋予外层和内层更好的机械强度和柔韧性。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外层中的PVA采用PVA组合物代替,所述PVA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PVA为60-90份;戊二醛0.1-3份;尿素4-10份;甘油5-15份;氯化钙2-10份;酸0.1-2份;所述酸为质量分数为10-98%的硫酸水溶液、脂肪族羧酸、焦磷酸、焦硫酸中的一种。通过上述技术方案,PVA组合物中的PVA与戊二醛发生交联反应,形成三维网状结构,提高PVA组合物的强度、耐热性。酸性环境能促进戊二醛与PVA的交联反应,提高PVA组合物的分解温度,同时降低交联后的PVA组合物的熔融温度,提高PVA组合物的可加工性。尿素分散在PVA组合物内,减小PVA分子间的作用力,显著降低PVA组合物的熔点。甘油使PVA发生溶胀、稀释,减小PVA分子间作用力,起到降低PVA组合物熔融温度的作用;氯化钙也起到降低PVA组合物熔融温度的作用。进一步优选为:所述PVA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按重量份数取PVA、酸混合,再加入尿素、甘油、氯化钙加热,加热温度为140-220℃,以使PVA熔融,得到酸性PVA初混料,并在140-220℃的温度下造粒,获得粒料;步骤二,在140-220℃下,使步骤一中造粒获得的粒料与戊二醛均匀混合,得到PVA组合物中间材料;步骤三,将步骤二中获得的PVA组合物中间材料置于浓度为5-10wt%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24-48h;步骤四,从氢氧化钠溶液中取出PVA组合物中间材料,用去离子水漂洗,干燥,获得PVA组合物。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步骤一中,在酸性环境下,使PVA与尿素、甘油、氯化钙充分熔融混合均匀,有助于提高粒料中各组分的分布均匀性。而步骤二中,粒料与戊二醛充分发生交联反应,形成三维网状结构,提高PPVA组合物中间材料的分解温度,同时降低PVA组合物中间材料的熔融温度,提高PVA组合物中间材料的可加工性。在步骤三和步骤四中将PVA组合物中间材料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充分浸泡并清洗后,有助于使最终获得的PVA组合物具有更好的颗粒的整体性、稳定性。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二在于提供一种PVA复合塑料管材的用途。为实现上述目的二,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PVA复合塑料管材的用途,适用于注射器、输液管、医用导管、饮料瓶、输油线路、电缆套管等领域。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扩大了PVA复合塑料管材的应用范围,采用PVA复合塑料管材制成的注射器、输液管、医用导管,不易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影响,并且能顺利输送药液或药剂到达指定部位。另外,输油线路、电缆套管等需要具有较好的耐老化性能、机械强度,且化学性能稳定,而本申请中的PVA复合塑料管材具有上述功能,可以应用与上述领域。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PVA复合塑料管材的采用大于等于两层的且经过不同交联度的PVA制成的PVA层制作而成,不仅无毒无害,且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和柔韧性;2.PVA复合塑料管材应用领域广泛,可适用于注射器、输液管、医用导管,不易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影响,并且能顺利输送药液或药剂到达指定部位;可适用于饮料瓶类,不易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可适用于输油线路、电缆套管等领域,具有较好的耐老化性能、机械强度,且化学性能稳定。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中PVA复合塑料管材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外层和内层截面图的结构;图2是实施例7中PVA复合塑料管材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外层和内层截面图的结构。图中,1、外层;2、内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1:PVA复合塑料管材,如图1所示,包括外层1和内层2,外层1和内层2的厚度比为3:7,外层1和内层2均采用PVA挤出成型制成,关键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VA复合塑料管材,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层或者两层以上的层数,每层通过交联度为20‑100%的PVA挤出成型制成,相邻的层之间的交联度依次递增或递减设置,所述PVA复合塑料管材通过共挤成型获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VA复合塑料管材,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层或者两层以上的层数,每层通过交联度为20-100%的PVA挤出成型制成,相邻的层之间的交联度依次递增或递减设置,所述PVA复合塑料管材通过共挤成型获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VA复合塑料管材,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层(1)和内层(2),所述外层(1)中PVA的交联度为50-100%,所述内层(2)中PVA的交联度为[20%,5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VA复合塑料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1)中PVA的交联度为50-80%,所述内层(2)中PVA的交联度为[20%,5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VA复合塑料管材,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层(1)和内层(2),所述外层(1)中PVA的交联度为[20%,50%),所述内层(2)中PVA的交联度为50-10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PVA复合塑料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1)中PVA的交联度为[20%,50%),所述内层(2)中PVA的交联度为50-80%。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PVA复合塑料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1)制备过程中,双料挤出机中一区的温度为175-180℃,二区的温度为183-185℃,三区的温度为188-190℃,四区的温度为192-195℃,主机转速为22-25r/s,喂料转速为18-20r/s;所述内层(2)制备过程中,双料挤出机中一区的温度为185-187℃,二区的温度为190-192℃,三区的温度为195-197℃,四区的温度为200-203℃,主机转速为15-17r/s,喂料转速为11-13r/s。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PVA复合塑料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1)制备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绍永
申请(专利权)人:思必康厦门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