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吕加平专利>正文

微纳米气泡液体燃料的制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752516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5 0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纳米气泡液体燃料的制备装置,该制备装置包括添加剂储存器、储液器、气泡发生装置和氧气发生器,储液器通过进液管与气泡发生装置的进液口连通,氧气发生器通过进气管与气泡发生装置的进气口连通,气泡发生装置的出料口连通出料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装置有利于使微纳米气泡液体中得到大量气泡氧和溶解氧,装置通过串接防回火阀,可防止火灾发生,保障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纳米气泡液体燃料的制备装置
本技术属于液体燃料雾化燃烧及微纳米气泡
,具体涉及微纳米气泡液体燃料的制备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液体燃料燃烧是将液体燃料喷雾燃烧,喷雾燃烧就是一颗颗小燃料液珠燃烧,由于小液珠中不含氧气,燃烧时只能从液珠表面一层层向中心燃烧,燃烧速度慢,造成燃烧不充分,特别是对于高黏度燃料(如润滑油、渣油、杂醇油等),更会造成大量黑烟排出,浪费能源,污染环境。微纳米气泡是指直径在数十纳米至50微米之间的微小气泡,其比表面积大、能量高,目前对微纳米气泡水的研究较多,而研究微纳米气泡燃料的还未见报道,原因如下:一是未想到;二是微纳米气泡燃料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特别是低分子油、醇、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尤其是微纳米气泡燃料的技术空白,提供一种微纳米气泡液体燃料的制备装置,该装置制备的微纳米气泡液体燃料在喷雾燃烧时,由于液珠内含有微纳米氧气气泡和溶解氧,燃烧时液珠里外同时燃烧,并产生微爆,使燃烧速度加快、燃烧更完全、排污减少、且热效率显著提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微纳米气泡液体燃料的制备装置,包括添加剂储存器、储液器、气泡发生装置和氧气发生器,所述添加剂储存器与储液器连通,所述气泡发生装置设有进液口、进气口和出料口,所述储液器通过进液管与所述气泡发生装置的进液口连通,所述氧气发生器通过进气管与所述气泡发生装置的进气口连通,所述气泡发生装置的出料口连通出料管。上述的微纳米气泡液体燃料的制备装置中,优选的,所述储液器开设有第一进口、第二进口和第一出口,所述第一进口通过第一管道与添加剂储存器连通,所述第一管道上设有添加剂阀,所述第二进口通过第二管道与供液泵连通,所述第二管道上依次设有第一过滤器和第一进液阀,所述第一出口通过进液管与气泡发生装置的进液口连通,所述进液管上依次设有第二进液阀和防回火阀,所述进气管上依次设有气阀、气体流量计和防回火阀,所述出料管上依次设有出液阀和防回火阀。上述的微纳米气泡液体燃料的制备装置中,优选的,所述储液器开设有第一进口、第二进口和第一出口,所述第一进口通过第一管道与添加剂储存器连通,所述第一管道上设有添加剂阀,所述第二进口通过第二管道与供液泵连通,所述第二管道上依次设有第一过滤器和第一进液阀,所述第一出口通过进液管与气泡发生装置的进液口连通,所述进液管上设有第二进液阀;所述储液器还设有第三进口、第二出口和第三出口,所述第三进口通过第一出料管与气泡发生装置的出料口连通,所述第一出料管上设有出液阀,所述第二出口通过第二出料管与出料泵的入口连通,所述第二出料管上设有出液阀,所述出料泵的出口连通第三出料管,第三出料管上设有防回火阀,所述第三出口连通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上设有排污阀;所述进液管上设有气液三通,所述气液三通的中间连通口连通进气管,所述气液三通的左连通口和右连通口均连通进液管。上述的微纳米气泡液体燃料的制备装置中,优选的,所述储液器通过第一进液管与高压泵连通,所述高压泵通过第二进液管与气泡发生装置的进液口连通,所述第二进液管上依次设有第一进液阀和防回火阀,所述进气管上依次设有气阀和防回火阀,所述出料管上设有防回火阀。1、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液体燃料中加入了增氧添加剂,该增氧添加剂为表面活性剂,其使得液体燃料在与氧气的混合高速旋转过程中不仅可以产生大量气泡氧,更重要的是还产生了溶解氧,使得微纳米气泡液体燃料中的氧气含量显著提高,使燃料燃烧更完全,效果更好,该表面活性剂的使用已超出表面活性剂的常规使用范围和作用,并且具有意料不到的技术效果。2、本技术的微纳米气泡液体燃料可以即时制备和即时输出使用,且在进料、进气、输出路径中设有防回火部件,可广泛应用于发动机、燃油锅炉或喷雾燃烧器等领域,在不影响现有液体燃料喷雾燃烧过程的基础上,极大地提高了燃烧的完成度、快捷度、便利性和安全性,且对环境友好,可以大幅降低现有能耗,节约成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采用本技术的制备装置,可将氧气和增氧添加剂(具体为表面活性剂)的液体燃料加入到气泡发生装置中高速旋转,使氧气受到了强烈搅拌、切割,使液体燃料中形成大量微纳米氧气气泡和溶解部分氧气,这种携带有微纳米氧气气泡和溶解氧的液体燃料燃烧时,液珠里外同时燃烧并产生微爆,其液珠分散成更小的液珠,也使燃料燃烧更完全,排污减少,效率提高。2、本技术的制备装置设置了添加剂储存器,可用于向储液器中投加增氧添加剂,可使氧气的通入时间达到30s~40s,而未设置添加剂储存器时氧气仅可通入10~15s,充分说明采用本技术的装置可显著提高气泡氧和溶解氧。3、本技术的制备装置可即时制备和即时输出使用,且在气泡发生装置与外界连接处均设有防回火部件,杜绝了火灾隐患,保障了安全。4、本技术的制备装置中,产生的微纳米气泡液体燃料可通过储液器多次回送至气泡发生装置进行循环处理,从而实现更好的粉碎气泡的效果,且气泡质量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微纳米气泡液体燃料制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微纳米气泡液体燃料制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微纳米气泡液体燃料制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A-A剖面图。图例说明:1、气泡发生装置;2、平板车;3、供液泵;4、第一过滤器;5、第一进液阀;6、储液器;7、电控板;8、添加剂储存器;9、第二进液阀;10、进液管;11、防回火阀;12、搅拌器;13、气体流量计;14、进气管;15、气阀;16、氧气发生器;17、出液阀;18、出料管;19、添加剂阀;20、出料泵;21、排污阀;22、气液三通;23、第一出料管;24、第二出料管;25、第三出料管;26、高压泵;27、第一进液管;28、第二进液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优选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下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材料和仪器均为市售。实施例1:一种本技术的微纳米气泡液体燃料的制备装置,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制备装置包括添加剂储存器8、储液器6、气泡发生装置1和氧气发生器16,添加剂储存器8与储液器6连通,气泡发生装置1设有进液口、进气口和出料口,储液器6通过进液管10与气泡发生装置1的进液口连通,氧气发生器16通过进气管14与气泡发生装置1的进气口连通,气泡发生装置1的出料口连通出料管18。本实施例中,气泡发生装置1具体为气液混合泵,只要能使气液混合产生微纳米气泡的装置均可实施,不限于此,储液器6具体为储液箱,添加剂储存器8具体为添加剂箱,氧气发生器16为气源,具体采用制氧机,用于提供氧气。本实施例中,储液器6开设有第一进口、第二进口和第一出口,对应图中的上进口、左进口和右出口,第一进口通过第一管道与添加剂储存器8连通,由添加剂储存器8向储液器6添加增氧添加剂,第一管道上设有添加剂阀19,第二进口通过第二管道与供液泵3连通,第二管道上依次设有第一过滤器4和第一进液阀5,由供液泵3向储液器6泵送液体燃料,第一出口通过进液管10与气泡发生装置1的进液口连通,进液管10上依次设有第二进液阀9和防回火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微纳米气泡液体燃料的制备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纳米气泡液体燃料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添加剂储存器(8)、储液器(6)、气泡发生装置(1)和氧气发生器(16),所述添加剂储存器(8)与储液器(6)连通,所述气泡发生装置(1)设有进液口、进气口和出料口,所述储液器(6)通过进液管(10)与所述气泡发生装置(1)的进液口连通,所述氧气发生器(16)通过进气管(14)与所述气泡发生装置(1)的进气口连通,所述气泡发生装置(1)的出料口连通出料管(1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纳米气泡液体燃料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添加剂储存器(8)、储液器(6)、气泡发生装置(1)和氧气发生器(16),所述添加剂储存器(8)与储液器(6)连通,所述气泡发生装置(1)设有进液口、进气口和出料口,所述储液器(6)通过进液管(10)与所述气泡发生装置(1)的进液口连通,所述氧气发生器(16)通过进气管(14)与所述气泡发生装置(1)的进气口连通,所述气泡发生装置(1)的出料口连通出料管(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米气泡液体燃料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器(6)开设有第一进口、第二进口和第一出口,所述第一进口通过第一管道与添加剂储存器(8)连通,所述第一管道上设有添加剂阀(19),所述第二进口通过第二管道与供液泵(3)连通,所述第二管道上依次设有第一过滤器(4)和第一进液阀(5),所述第一出口通过进液管(10)与气泡发生装置(1)的进液口连通,所述进液管(10)上依次设有第二进液阀(9)和防回火阀(11),所述进气管(14)上依次设有气阀(15)、气体流量计(13)和防回火阀(11),所述出料管(18)上依次设有出液阀(17)和防回火阀(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米气泡液体燃料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器(6)开设有第一进口、第二进口和第一出口,所述第一进口通过第一管道与添加剂储存器(8)连通,所述第一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加平何相华
申请(专利权)人:吕加平何相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