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氢放散原料气的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751985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5 0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氢放散原料气的回收装置,属于制氢技术领域,解决现有装置中无法对放散原料气回收利用,增加开停车成本,造成能源浪费的问题。装置包括粗脱硫槽、开工分离器和原料气管路,粗脱硫塔的出口处设置第一管路,开工分离器的出口处设置第二管路,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的尾端与总管路相连通,总管路的尾端与原料气管路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粗脱硫塔和开工分离器的出口处分别设置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将开停车时从粗脱硫塔和开工分离器中放散的原料气通过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重新引入原料气管路中,和原料气一起进入一次加压单元内再次利用,从而达到将放散原料气回收再利用的目的,实现降低开停车成本,节约能源的目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氢放散原料气的回收装置
本技术属于制氢
,具体涉及一种制氢放散原料气的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炼油厂有80余套制氢装置均采用烃类蒸汽转化工艺制氢,但制氢原料多为单一介质,一般可分为气态烃和液态烃两类,气态烃主要有天然气、油田气、沼气、加氢干气、重整干气、催化干气及芳构化干气等;液态烃主要有直馏石脑油、加氢的轻石脑油、重整装置生产的抽余油和拔头油、以及加氢装置生产的饱和液化石油气等。制氢装置在开停车过程中,不可避免需要放散大量的原料气,尤其在开车过程中,由于每一环节都需要检测相应指标合格后,才可引气进下一流程,这样将导致大量原料气持续长时间放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氢放散原料气的回收装置,以解决现有装置中无法对放散原料气回收利用,增加开停车成本,造成能源浪费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制氢放散原料气的回收装置,包括粗脱硫槽、开工分离器和原料气管路,粗脱硫塔的出口处设置第一管路,开工分离器的出口处设置第二管路,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的尾端与总管路相连通,总管路的尾端与原料气管路相连通。所述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上分别设置调压阀。所述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上分别设置压力计。本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在粗脱硫塔和开工分离器的出口处分别设置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将开停车时从粗脱硫塔和开工分离器中放散的原料气通过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重新引入原料气管路中,和原料气一起进入一次加压单元内再次利用,从而达到将放散原料气回收再利用的目的,实现降低开停车成本,节约能源的目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含义如下:1、粗脱硫槽;2、第一管路;3、开工分离器;4、第二管路;5、总管路;6、原料气管路;7、调压阀;8、压力计;9、一次加压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制氢放散原料气的回收装置,包括粗脱硫槽、开工分离器和原料气管路,粗脱硫槽1的出口处设置第一管路2,开工分离器3的出口处设置第二管路4,第一管路2和第二管路4的尾端与总管路5相连通,总管路5的尾端与原料气管路6相连通,第一管路2和第二管路4上分别设置调压阀7,第一管路2和第二管路4上分别设置压力计8。在开停车时,分别开启第一管路2和第二管路4上的调压阀7,通过压力计8显示将压力调整至需要压力,并对压力计8进行实时观察,防止压力过小或过大;第一管路2和第二管路4中放散的原料气汇集如总管路5中后被引入原料气管路6中,使其与原料气一起进入一次加压单元10内,重新进行反应即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制氢放散原料气的回收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氢放散原料气的回收装置,包括粗脱硫槽、开工分离器和原料气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粗脱硫槽(1)的出口处设置第一管路(2),开工分离器(3)的出口处设置第二管路(4),第一管路(2)和第二管路(4)的尾端与总管路(5)相连通,总管路(5)的尾端与原料气管路(6)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氢放散原料气的回收装置,包括粗脱硫槽、开工分离器和原料气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粗脱硫槽(1)的出口处设置第一管路(2),开工分离器(3)的出口处设置第二管路(4),第一管路(2)和第二管路(4)的尾端与总管路(5)相连通,总管路(5)的尾端与原料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玉玲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宏汇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