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向传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51178 阅读:3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5 0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换向传送机,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升降转动装置以及位于升降转动装置上端的传送装置,传送装置包括机体、设置于机体内的传送机构,升降转动装置包括支架、转动连接于支架上的支撑套筒、位于支撑套筒内的支撑柱以及转动连接于支撑柱下方的第一气缸,支撑套筒内壁设置有第一竖向槽以及从第一竖向槽围绕轴心旋转九十度开设于支撑套筒内壁的第二竖向槽,第一竖向槽与第二竖向槽之间设置有斜槽,斜槽将第一竖向槽与第二竖向槽连通,支撑柱上固设有可在第一竖向槽、第二竖向槽以及斜槽内滑移的滑移柱,达到了物品刚好转过九十度从水平的传送带转换到垂直的传送带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向传送机
本技术涉及流水传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换向传送机。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为了使卸货作业或流水作业中的物品,按单位工序类别来连续输送,需要采用传送带及传送辊。此时,为适应作业现场的空间特性或便于作业,有时必须改变物品的传送方向,尤其必须使物品的传送方向切换九十度,然后再进行输送。但是,在流水作业中,需要多条传送带同时运作,为了节省空间,传送带的放置有水平的也有垂直的,那么在传输的拐角处,需要使传送带转过九十度,使水平向的传输变成垂直向的传输,怎样才能使传送的物品刚好转过九十度从水平的传送带转过九十度到垂直的传送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换向传送机,使传送的物品刚好转过九十度从水平的传送带转换到垂直的传送带。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换向传送机,包括升降转动装置以及位于升降转动装置上端的传送装置,传送装置包括机体、设置于机体内的传送机构,传送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机体内侧的两根主传动辊、转动连接于机体另一侧的从传动辊以及分别套设于两个主传动辊与从传动辊之间的传送带,升降转动装置包括支架、转动连接于支架上的支撑套筒、位于支撑套筒内的支撑柱以及转动连接于支撑柱下方的第一气缸,支撑套筒内壁设置有第一竖向槽以及从第一竖向槽围绕轴心旋转九十度开设于支撑套筒内壁的第二竖向槽,第一竖向槽与第二竖向槽之间设置有斜槽,斜槽将第一竖向槽与第二竖向槽连通,支撑柱上固设有可在第一竖向槽、第二竖向槽以及斜槽内滑移的滑移柱。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手机托盘传送到传送装置上时,第一气缸会驱动支撑柱向上移动,支撑柱内的滑移柱从第一竖向槽再经斜槽滑移到第二竖向槽的底端,使滑移柱的滑移轨迹线先升高再下降到最初的高度,从而使固定柱边上升边旋转九十度,再沿第二竖向槽向下滑移到与垂直传送带等高的位置,将传送带上的手机托盘传送到与上一个生产线垂直的生产线上,从而可将物品转过九十度从水平传送到垂直传送。较佳的,斜槽与第一竖向槽以及第二竖向槽的连接处开设有导向角。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滑移柱滑移到斜槽与第一竖向槽以及第二竖向槽的连接处时,不会产生摩擦或偏移,方便滑移柱换向。较佳的,支撑套筒的外侧设置有限制支撑套筒转动的调节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由于滑移柱在滑槽机构内运行时,会带动套筒跟滑移柱一起移动,从而使传送装置不能刚好转过九十度,通过设置有调节机构,可以限制套筒移动,即可使滑移柱才滑槽机构内运动刚好转过九十度。较佳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支撑套筒外壁上的固定块、设置于固定块内部的弹簧跳豆以及设置于支架上与弹簧跳豆相互配合的凹槽。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弹簧跳豆在不受外力的条件下,卡接于凹槽内,从而将固定块固定,进而将支撑套筒固定,使支撑套筒不受滑移柱的影响而转动。较佳的,主传动辊上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上固设有四角棱柱,四角棱柱插接于主传动辊内。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驱动电机带动四角棱柱转动,从而带动主传动辊移动,主传动辊插接于四角棱柱上,当调节传送带之间的间距时,主传动辊可在四角棱柱上滑移。较佳的,机体上设有能够向内运动以限制传送带上的手机托盘进行输送或者向外运动以允许传送带上的手机托盘通过的限位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手机托盘传送到传送带以后,限位机构向内运动阻止手机托盘通过传送带,再升降转动装置转过九十度以后,限位机构向外运动,使手机托盘从传送带上通过。较佳的,限位机构包括固定于机体外侧壁上的固定板以及铰接于固定板上的L型板,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一端铰接于固定板上,第二气缸的另一端铰接于L型板上。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第二气缸的伸缩杆伸长时,带动L型板围绕铰接点向内运动,将传送带上的手机托盘挡下,当第二气缸的伸缩杆收缩时,带动L型板围绕铰接点向外运动,使手机托盘从传送带上通过。较佳的,机体与L型板碰撞的位置设置有橡胶垫。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L型板向内运动时,会与机体发生碰撞,设置橡胶垫能有效减小他们之间的摩擦,还能有效减小碰撞时产生的噪音。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对传输的物品进行换向;2.可减少噪音。附图说明图1是换向传送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升降转动装置的爆炸图;图3是支撑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升降转动装置的剖视图;图5是传送装置的爆炸图;图6是传送装置的剖视图;图7是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升降转动装置;11、支架;12、支撑套筒;121、第一竖向槽;122、斜槽;123、第二竖向槽;124、导向角;125、调节机构;1251、手持柱;1252、固定块;1253、弹簧跳豆;1254、凹槽;126、凸环;13、支撑柱;131、支撑盘;132、滑移柱;133、圆柱槽;14、第一气缸;141、圆柱;2、传送装置;21、机体;22、传送机构;221、主传动辊;2211、四角棱柱;2212、驱动电机;2213、调位组件;22131、丝杠;22132、固定座;22133、固定柱;22134、滚珠;22135、周向槽;22136、限位螺母;22127、手持块;222、从传动辊;223、传送带;23、限位机构;231、固定板;2311、第二气缸;232、L型板;233、橡胶垫。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一种换向传送机,参见图1,包括升降转动装置1以及位于升降转动装置1上端的传送装置2。参见图2和图3,升降转动装置1包括支架11、转动连接于支架11上的支撑套筒12、位于支撑套筒12内的支撑柱13以及转动连接于支撑柱13下方的第一气缸14。支撑套筒12的内壁上相对开设有第一竖向槽121以及从第一竖向槽121围绕轴心旋转九十度的第二竖向槽123,第一竖向槽121与第二竖向槽123之间设置有斜槽122,斜槽122将第一竖向槽121与第二竖向槽123连通,斜槽122与第一竖向槽121以及第二竖向槽123的连接处设置有导向角124。支撑套筒12的外壁上固设有凸环126,凸环126放置于支架11上。支撑柱1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盘131,支撑盘131上固设有滑移柱132,滑移柱132可在第一竖向槽121、斜槽122以及第二竖向槽123内滑移,支撑柱13内还开设有圆柱槽133。第一气缸14的伸缩杆端部固定连接有圆柱141,圆柱141卡接于支撑柱13的圆柱槽133内(参见图4)。参见图4,支撑套筒12的外侧设置有调节机构125,调节机构125包括均匀分布于支撑套筒12外壁上的四个手持柱1251、固定连接于手持柱1251上的固定块1252、设置于固定块1252内部的弹簧跳豆1253以及设置于支架11上与弹簧跳豆1253相互配合的凹槽1254,当弹簧跳豆1253卡接于凹槽1254内,可对支撑套筒12进行限位。参见图5,传送装置2包括机体21、设置于机体21内的传送机构22以及位于机体21一端的上表面的两个限位机构23。传送机构22包括转动连接于机体21内侧的两根主传动辊221、转动连接于机体21另一侧的从传动辊2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换向传送机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向传送机,包括升降转动装置(1)以及位于升降转动装置(1)上端的传送装置(2),传送装置(2)包括机体(21)、设置于机体(21)内的传送机构(22),传送机构(22)包括转动连接于机体(21)内侧的两根主传动辊(221)、转动连接于机体(21)另一侧的从传动辊(222)以及分别套设于两个主传动辊(221)与从传动辊(222)之间的传送带(223),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转动装置(1)包括支架(11)、转动连接于支架(11)上的支撑套筒(12)、位于支撑套筒(12)内的支撑柱(13)以及转动连接于支撑柱(13)下方的第一气缸(14),所述支撑套筒(12)内壁设置有第一竖向槽(121)以及从第一竖向槽(121)围绕轴心旋转九十度开设于支撑套筒(12)内壁的第二竖向槽(123),第一竖向槽(121)与第二竖向槽(123)之间设置有斜槽(122),所述斜槽(122)将第一竖向槽(121)与第二竖向槽(123)连通,所述支撑柱(13)上固设有可在第一竖向槽(121)、第二竖向槽(123)以及斜槽(122)内滑移的滑移柱(13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向传送机,包括升降转动装置(1)以及位于升降转动装置(1)上端的传送装置(2),传送装置(2)包括机体(21)、设置于机体(21)内的传送机构(22),传送机构(22)包括转动连接于机体(21)内侧的两根主传动辊(221)、转动连接于机体(21)另一侧的从传动辊(222)以及分别套设于两个主传动辊(221)与从传动辊(222)之间的传送带(223),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转动装置(1)包括支架(11)、转动连接于支架(11)上的支撑套筒(12)、位于支撑套筒(12)内的支撑柱(13)以及转动连接于支撑柱(13)下方的第一气缸(14),所述支撑套筒(12)内壁设置有第一竖向槽(121)以及从第一竖向槽(121)围绕轴心旋转九十度开设于支撑套筒(12)内壁的第二竖向槽(123),第一竖向槽(121)与第二竖向槽(123)之间设置有斜槽(122),所述斜槽(122)将第一竖向槽(121)与第二竖向槽(123)连通,所述支撑柱(13)上固设有可在第一竖向槽(121)、第二竖向槽(123)以及斜槽(122)内滑移的滑移柱(1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传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槽(122)与第一竖向槽(121)以及第二竖向槽(123)的连接处开设有导向角(12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传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套筒(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学龙全光虎边黎明朴银龙敖琦金成龙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日振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