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光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74744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5 01: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用光学系统。该车辆用光学系统具备:光学装置,设为能够取得车室外的信息;透明部件,与光学装置之间隔有预定的闭空间地设置于光学装置的前面;防雾片,设置于闭空间的透明部件的内表面中的光学装置的视场角范围内即第一区域;及结露部,设置于闭空间的透明部件的内表面中的光学装置的视场角范围外即第二区域,上述结露部比第一区域容易结露。

Optical system for vehicles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optical system for vehicles. The optical system for the vehicle is provided with: an optical device, which is set to be capable of obtaining information outside the vehicle; a transparent component, which is separated from the optical device by a predetermined closed space, is arranged in front of the optical device; an antifogging sheet, which is arranged in the field of view of the optical device in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transparent component in the closed space, is the first area; And the dew part, which is outside the field of view angle range of the optical device in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transparent component in the closed space, is the second area, and the dew part is easier to dew than the first ar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用光学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搭载于车辆的光学系统。
技术介绍
例如,已知有为了使用包括相机等的光学装置取得车辆的前方或后方的信息来对驾驶员的车辆驾驶进行支援而利用的车辆用光学系统。上述车辆用光学系统典型的是设置于前风挡玻璃或后窗的车室内侧。在上述车辆用光学系统中,当由于车辆内外的气温差等而处于光学装置前方的玻璃或镜头模糊时,系统可能无法正常地工作。因此,例如如日本特开2002-350966号公报、日本特开平11-084473号公报、日本特开2008-239018号公报中记载的构造那样,在玻璃或镜头上设置具有防雾性能的防雾部(防雾片、防雾性膜、亲水性膜等),来进行防止玻璃或镜头的模糊的措施等。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在日本特开2002-350966、日本特开平11-084473号公报、日本特开2008-239018记载的构造中,当防雾部的防雾性能超过了极限时,设置在光学装置前方的防雾部会模糊,即处于光学装置前方的视场角范围的玻璃等透明部件会模糊,车辆用光学系统可能无法正常地工作。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进一步抑制因处于光学装置前方的视场角范围的透明部件模糊而导致系统无法正常地工作的可能性的车辆用光学系统。本专利技术的形态的车辆用光学系统具备:光学装置,设为能够取得车室外的信息;透明部件,与光学装置之间隔有预定的闭空间地设置于光学装置的前面;防雾片,设置于闭空间的透明部件的内表面中的光学装置的视场角范围内即第一区域;及结露部,设置于闭空间的透明部件的内表面中的光学装置的视场角范围外即第二区域,上述结露部比第一区域容易结露。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形态,能够使结露部的结露比防雾片的吸湿优先地进行,使作为透明部件的模糊原因的闭空间中所包含的水分(水蒸气)集中于结露部,能够进一步减少聚集于防雾片的水分量。由此,防雾片不易达到吸湿极限,处于光学装置的前方的第一区域(视场角范围)的防雾性进一步提高。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形态中,可以通过使第二区域的透明部件的厚度比第一区域的透明部件的厚度薄而形成结露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形态,能够在不追加新结构的情况下相对于第一区域(视场角范围)进一步提高第二区域(视场角范围外)的透明部件的导热性。在本专利技术的形态中,可以通过使第二区域的透明部件的单位被覆面积的表面积比第一区域的透明部件的单位被覆面积的表面积大而形成结露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形态,能够在不追加新结构的情况下相对于第一区域(视场角范围)进一步提高第二区域(视场角范围外)的单位被覆面积的透明部件的热交换效率。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形态中,透明部件可以是前风挡玻璃的一部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形态,在前风挡玻璃的车室外气与车室内气存在温度差的状况下,能够使第一区域(视场角范围)的防雾性进一步提高。如以上所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形态的车辆用光学系统,能够进一步抑制处于光学装置前方的视场角范围内的玻璃等透明部件模糊而导致系统无法正常工作的可能性。附图说明上述及后述的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及优点通过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并参照附图而明确,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光学系统的概略结构图及主要部分放大图。图2是图1的车辆用光学系统的Ⅱ-Ⅱ线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概要]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光学系统将前风挡玻璃等透明部件与光学装置通过安装状态而产生的闭空间内所包含的水分集中于透明部件内表面的处于光学装置的视场角范围外的区域,从而减少聚集于光学装置的视场角范围内的区域的水分量。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光学装置前面的透明部件模糊而导致系统无法工作的可能性。[车辆用光学系统的结构]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光学系统1的概略结构的图及将主要部分放大的图。图2是图1所示的车辆用光学系统1的主要部分放大图的Ⅱ-Ⅱ线的侧面剖视图。在图1及图2中,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光学系统1具备:透明部件10、光学装置20、防雾部30及结露部40。透明部件10例如是可视光可透过的风窗的玻璃的一部分。风窗的玻璃可以是车辆2的前侧的玻璃,也可以是后侧的玻璃。而且,透明部件10可以取代风窗的玻璃而为透明的丙烯酸树脂板等。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以透明部件10为前风挡玻璃的一部分的情况为例(以下记为“前风挡玻璃10”),来说明车辆用光学系统1。光学装置20例如设置于前风挡玻璃10的车室内侧。上述光学装置20构成为具备用于拍摄车辆周边的图像的摄像机及/或用于检测存在于车辆周边的目标物的激光传感器等光学部21,能够透过前风挡玻璃10取得车辆2的车室外的前方的信息。通过光学装置20取得的信息利用于例如碰撞回避支援等搭载于车辆的预防性安全系统(未图示)。如图2所示,在光学装置20与前风挡玻璃10之间设有预定的闭空间S。闭空间S不需要密闭,可以存在例如闭空间S的内部的空气与闭空间S的外部(车室内)的空气不会积极地循环的程度的间隙。上述闭空间S的前风挡玻璃10的内表面被分为第一区域a1和第二区域a2。第一区域a1是处于光学装置20的视场角范围、具体而言处于摄像机或激光传感器等光学部21的视场角范围内的、前风挡玻璃10的内表面区域。第一区域a1是当玻璃产生模糊等时,可能会给预防性安全系统的动作造成影响的区域。因此,在上述第一区域a1设置能够进一步抑制前风挡玻璃10的模糊的防雾部30。上述防雾部30可以利用例如具有吸湿性并且可视光可透过的部件即防雾片等。防雾片能够从车室内侧粘贴于前风挡玻璃10的第一区域a1。防雾部30可以设置于第一区域a1的整体,也可以设置于第一区域a1的一部分。第二区域a2是处于光学装置20的视场角范围外、具体而言处于摄像机或激光传感器等光学部21的视场角范围外的、前风挡玻璃10的内表面区域。第二区域a2是即使玻璃产生模糊等也不可能给预防性安全系统的动作造成影响的区域。在上述第二区域a2设置比第一区域a1容易结露的结露部40。例如,能够通过将前风挡玻璃10的厚度形成为第二区域a2比第一区域a1薄,来实现上述结露部40。如果使前风挡玻璃10形成这样的厚度,则第二区域a2比第一区域a1的导热性进一步提高。由此,例如,在外部气温比车室内的气温低等玻璃容易产生模糊的情况下,第二区域a2的玻璃内表面温度比第一区域a1低,因此第二区域a2比第一区域a1容易结露。或者,例如,能够通过将前风挡玻璃10的单位被覆面积的表面积形成为第二区域a2大于第一区域a1,来实现上述结露部40。更具体而言,在玻璃面形成凹凸而使单位被覆面积的玻璃表面积增大。如果这样形成前风挡玻璃10,则第二区域a2与第一区域a1相比,单位被覆面积的外气与内气的热交换效率进一步提高。由此,例如,在外部气温比车室内的气温低等玻璃容易产生模糊的情况下,与第一区域a1相比,第二区域a2的温度下降的玻璃表面积大,因此第二区域a2比第一区域a1容易结露。需要说明的是,结露部40可以设置于第二区域a2的整体,也可以设置于第二区域a2的一部分。而且,结露部40可以与防雾部30连续地设置,也可以如图2所示地与防雾部30不连续地设置(即,在结露部40与防雾部30之间可以存在间隙)。[作用及效果]如上所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光学系统1,在前风挡玻璃等透明部件10的内表面的处于光学装置20的视场角范围的第一区域a1设置防雾部30,并在处于光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用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学装置,设为能够取得车室外的信息;透明部件,与所述光学装置之间隔有预定的闭空间地设置于所述光学装置的前面;防雾片,设置于所述闭空间内的所述透明部件的内表面中的所述光学装置的视场角范围内即第一区域;及结露部,设置于所述闭空间内的所述透明部件的内表面中的所述光学装置的视场角范围外即第二区域,所述结露部比所述第一区域容易结露。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1.30 JP 2017-0144921.一种车辆用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学装置,设为能够取得车室外的信息;透明部件,与所述光学装置之间隔有预定的闭空间地设置于所述光学装置的前面;防雾片,设置于所述闭空间内的所述透明部件的内表面中的所述光学装置的视场角范围内即第一区域;及结露部,设置于所述闭空间内的所述透明部件的内表面中的所述光学装置的视场角范围外即第二区域,所述结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前田大介安达隆宏森健树千田和身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