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填充多孔纤维的蜂窝夹层吸音降噪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74688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5 0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填充多孔纤维的蜂窝夹层吸音降噪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上蒙皮1、蜂窝夹芯2、下蒙皮3、填充于蜂窝夹芯单元格中的PP/PET双组分多孔纤维4和均布在上蒙皮的微孔5。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配制树脂基体,制作复合材料上、下蒙皮,凝胶固化;其次,在下蒙皮上表面均匀涂抹一层胶黏剂,放置蜂窝夹芯,用重物压紧,加热凝胶固化;然后,将PP/PET双组分多孔纤维均匀填充在蜂窝的单元格中,在上蒙皮一面均匀涂抹一层胶黏剂,粘接在蜂窝上并固化;最后,在上蒙皮上按一定间距均匀打通孔。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具有轻质高强的特点,同时具有在中高频下优异的吸音性能,因此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

Honeycomb sandwich sound absorption and noise reduction structure filled with porous fiber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honeycomb sandwich sound absorption and noise reduction structure filled with porous fibers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It includes upper skin 1, honeycomb sandwich 2, lower skin 3, PP / PET bi-component porous fiber 4 filled in honeycomb sandwich cell and micropore 5 uniformly distributed in upper skin. The preparation method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firstly, the resin matrix is prepared, the upper and lower skin of the composite material is made, and the gel is solidified; secondly, a layer of adhesive is evenly coated on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lower skin, a honeycomb sandwich is placed, and the gel is solidified by pressing with a heavy object; and then, the PP/PET two-component porous fiber is evenly filled in the bee. In the nest cell, a layer of adhesive is evenly applied to the upper skin surface, bonded to the honeycomb and solidified; finally, holes are evenly drilled in the upper skin at a certain distance.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light weight and high strength, and excellent sound absorption performance at medium and high frequencies, so it has a very wide application prosp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填充多孔纤维的蜂窝夹层吸音降噪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吸音降噪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填充多孔纤维的蜂窝夹层吸音降噪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消费意识的不断提高,客户对整车吸音隔音、轻量化、舒适度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对汽车内饰材料的选取及设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汽车内部的舒适度主要体现在减震、吸音等功能特点上。现在技术一般利用一些单一的吸声隔音材料装配在车辆的一些特殊部位来实现对汽车行驶时的吸音、减震效果,保证车内乘客的乘车舒适。但是这种方式往往存在着结构性能不佳、承载作用差的问题。如何设计合适的材料结构可同时满足吸音效果以及优异的承载能力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研究的热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轻质高强,同时具有在中高频下优异的吸音性能的填充多孔纤维的蜂窝夹层吸音降噪结构及其制备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填充多孔纤维的蜂窝夹层吸音降噪结构,所述蜂窝夹层吸音降噪结构包括上蒙皮、蜂窝夹芯及下蒙皮,所述蜂窝夹芯夹在所述上蒙皮和下蒙皮之间,所述蜂窝夹芯的每个单元格中填充有PP/PET双组分多孔纤维,所述多孔纤维均匀布置于单元格的中空的孔隙内,所述上蒙皮上开设有多个通孔。上述方案中,所述蜂窝结构为正六边形AC-NH间位芳纶纸蜂窝,其单元格边长为3-6mm。上述方案中,每个通孔的孔径为0.5~1.5mm,相邻通孔的孔中心间距为5-10mm,多个通孔在上蒙皮上均匀分布。上述方案中,穿孔率为1%-3%。穿孔率指单位面积上的穿孔总面积和与单位面积之比,用百分率表示。上述方案中,所述PP/PET双组分多孔纤维,其中PP纤维的质量百分比为20%~80%,PP纤维直径5-8μm,PET纤维直径3-6μm。上述方案中,所述多孔纤维的体积密度为0.01g/cm3-0.05g/cm3。此处体积密度指的是多孔纤维的克重与整个吸音结构体积的比值,单位为g/cm3。上述方案中,所述上蒙皮和下蒙皮的厚度均介于0.5-2.5mm之间。上述方案中,所述上蒙皮和下蒙皮均采用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制成。所述的填充多孔纤维的蜂窝夹层吸音降噪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配制树脂基体,制作复合材料上、下蒙皮,凝胶固化;在下蒙皮上表面均匀涂抹一层胶黏剂,放置蜂窝夹芯,用重物压紧,加热凝胶固化;将PP/PET双组分多孔纤维均匀填充在蜂窝夹芯的单元格中,在上蒙皮一面均匀涂抹一层胶黏剂,粘接在蜂窝夹芯上并固化;在上蒙皮上按一定间距均匀打通孔。本结构中填充的多孔纤维为一种多孔吸音材料,其吸音机理是材料内部有大量的微小连通的空隙,声波沿着这些孔隙可以深入材料内部,与材料发生摩擦作用将声能转化为热能,从而达到吸音的目的。同时,本结构还结合了微穿孔板吸音机理。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填充多孔纤维的蜂窝夹层结构,包括上蒙皮、蜂窝夹芯、下蒙皮和填充在蜂窝夹心单元格中的多孔纤维,不仅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轻质高强的特点,同时具有在中高频下优异的吸音性能,因此可以适用于汽车、高速列车的吸音降噪,能够有效替代现有的吸音方式,在保证优异吸音性能的基础上,有效解决吸声结构承载能力不足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填充多孔纤维的蜂窝夹层吸音降噪结构的示意图。图中:1-上蒙皮;2-蜂窝夹芯;3-下蒙皮;4-多孔纤维;5-通孔。图2为实施例1的吸声系数图。图3为实施例2的吸声系数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阐明,但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实施例不应视作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所示,其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填充多孔纤维的蜂窝夹层吸音降噪结构,该蜂窝夹层吸音降噪结构包括上蒙皮1、蜂窝夹芯2及下蒙皮3。蜂窝夹芯2夹在上蒙皮1和下蒙皮3之间。蜂窝夹芯2的每个单元格中填充有PP/PET双组分多孔纤维4,上蒙皮1上开设有多个通孔5。本实施例中,蜂窝夹芯2的蜂窝结构为正六边形AC-NH间位芳纶纸蜂窝,其密度约为32kg/m3,单元格边长为5.5mm,厚度15mm。PP/PET双组分多孔纤维中PP的质量百分比为20%~80%,PP直径5-8μm,PET直径3-6μm。多孔纤维的体积密度为0.01g/cm3-0.05g/cm3。每个通孔5的孔径为0.5~1.5mm,通孔5的间距为5-10mm,多个通孔5在上蒙皮1上均匀分布。穿孔率为1%-3%。上蒙皮1和下蒙皮3的厚度均为0.8mm。上蒙皮1和下蒙皮3均采用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制成。本实施例还提供该填充多孔纤维的蜂窝夹层吸音降噪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配制乙烯基树脂基体,制作乙烯基树脂玻璃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上蒙皮1、下蒙皮3,凝胶固化,所得蒙皮的厚度为0.8mm;在下蒙皮3上表面均匀涂抹一层环氧树脂胶黏剂,放置蜂窝夹芯2,用重物压紧,加热凝胶固化;将PP/PET双组分多孔纤维4(其中PP质量百分比为60%)均匀填充在蜂窝夹芯2的单元格中,多孔纤维填充的体积密度为0.01g/cm3;在上蒙皮1一面均匀涂抹一层胶黏剂,粘接在蜂窝夹芯2上并固化;在上蒙皮1上按一定间距均匀打通孔5,微孔均匀布置,其孔径为1mm,孔的间距为10mm,即穿孔率为1%。图2为本实施例实际测试的吸音系数图。在本实施例中,蜂窝夹层吸音结构的吸声系数NRC在1KHz时最大可达0.93,有效吸声带宽为0.7-1.5KHz。本实施例能以较低的厚度实现中高频段的良好吸音效果。以下将具有上蒙皮、蜂窝夹芯、下蒙皮及蜂窝夹芯的每个单元格中填充有PP/PET双组分多孔纤维的作为加棉组。将具有打通孔的上蒙皮、蜂窝夹芯、下蒙皮的作为打孔组。将仅具有上蒙皮、蜂窝夹芯、下蒙皮的作为空白组。从图2可以看出,从加棉组与空白组的对比结果来看,可以发现,在低频段(0.63KHz以下)时,两者的吸声效果差距十分微小,但在中高频(0.63KHz)时,多孔纤维的添加可以使得试样的吸声系数出现了明显的提高,平均吸音系数大约提高了0.1,证明多孔纤维的添加是有利于蜂窝夹层吸声结构吸音效果的提高。在低频(0.5KHz以下),实施例1与加棉组的吸声系数相差不大,且低于0.2,不具有明显的吸声效果;但当进入中高频段(0.63-1.25KHz)时,实施例1试样的吸声系数明显高于加棉组试样,且出现了明显的吸声系数峰值,证明此时试样的微孔发挥了微穿孔板吸声作用。而且在0.6-1.25KHz的频段内,实施例1的吸音系数远远高于加棉组的吸音系数。综上所述,填充多孔纤维的蜂窝夹层结构可以有效提高复合结构吸声的能力,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多孔纤维的多孔吸声能力,另一方面,也发挥了微穿孔板的共振吸声机理,从而实现多孔吸声机理和共振吸声机理的高效结合。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改变了多孔纤维填充的体积密度,多孔纤维填充的体积密度变为0.03g/cm3。图3为本实施例实际测试的吸音系数图。在本实施例中,蜂窝夹层吸音结构的吸声系数NRC在1KHz时最大可达0.89,有效吸声带宽为0.7-1.6KHz。本实施例能以较低的厚度实现中高频段的良好吸音效果。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具有轻质高强的特点,同时具有在中高频下优异的吸音性能,因此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上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填充多孔纤维的蜂窝夹层吸音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夹层吸音降噪结构包括上蒙皮、蜂窝夹芯及下蒙皮,所述蜂窝夹芯夹在所述上蒙皮和下蒙皮之间,所述蜂窝夹芯的每个单元格中填充有PP/PET双组分多孔纤维,所述多孔纤维均匀布置于单元格的中空的孔隙内,所述上蒙皮上开设有多个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填充多孔纤维的蜂窝夹层吸音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夹层吸音降噪结构包括上蒙皮、蜂窝夹芯及下蒙皮,所述蜂窝夹芯夹在所述上蒙皮和下蒙皮之间,所述蜂窝夹芯的每个单元格中填充有PP/PET双组分多孔纤维,所述多孔纤维均匀布置于单元格的中空的孔隙内,所述上蒙皮上开设有多个通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填充多孔纤维的蜂窝夹层吸音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结构为正六边形AC-NH间位芳纶纸蜂窝,其单元格边长为3-6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填充多孔纤维的蜂窝夹层吸音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通孔的孔径为0.5~1.5mm,相邻通孔的孔中心间距为5-10mm,多个通孔在上蒙皮上均匀分布。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填充多孔纤维的蜂窝夹层吸音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穿孔率为1%-3%。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填充多孔纤维的蜂窝夹层吸音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PP/PET双组分多孔纤维,其中PP纤维的质量百分比为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浩鹏瞿航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