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洗衣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3975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不使用漂白剂而用臭氧对洗涤物进行漂白的全自动洗衣机。它备有设在外桶内侧能旋转且投入洗涤物的脱水桶、以及设在上述脱水桶底面上随电机正反旋转而形成水流的波轮。其特征为:它由产生臭氧的臭氧发生器、设在外桶下侧的连接部件、连接臭氧发生器的连接管和一端连接在上述连接部件上的软管的另一端所连接的分散装置构成,该分散装置用来将由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供给并分散到外桶中。(*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洗涤时在洗涤水中注入臭氧、对洗涤物进行杀菌、漂白及去臭的全自动洗衣机。作为这种具有代表性的洗衣机,有例如由吉田等人提出的日特开昭58-10085号。上述公报中发表的洗衣机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在洗衣机机身100的上部装有若干个洗衣机机身支承部102。悬垂杆104通过滑块103配置在该洗衣机机身支承部102上。在该悬垂杆104的下端设有缓冲管105,该缓冲管105中装有图中未示出的防震弹簧,在外桶支承部106和洗衣机机身支承部102之间弹性地悬挂着外桶107。底板108固定地设置在上述外桶107的底部的下方。离合器外壳109固定在该底板108上,且与外桶107之间密封连接而不漏水。另外,驱动电机110固定在上述底板108上,在装在该驱动电机110的转轴上的皮带轮112和装在离合器的轴上的皮带轮114之间连接着皮带113,驱动电机110的驱动力通过离合器传递到波轮118上。在脱水桶120的上缘形成封入液体用的平衡环122。设有控制开关等的控制面板124与上面板126整体成形,在上面板126的中部形成洗涤物投入口,在该开口部分装有能开关的盖128。洗涤物在这种洗衣机中洗涤并进行漂洗后,往装满水的外桶107中注入以次氯酸钠等为主要成分的漂白剂进行漂白。但是,用漂白剂对洗涤物进行漂白以后,如果脱氯处理等的漂洗进行得不充分,则会损伤洗涤物,经过一段时间后还会发黄,这是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来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使用漂白剂,而是利用臭氧漂白洗涤物的全自动洗衣机。另外,提供一种使从结构简单的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通过双层连接管供给分散装置后,再供给到外桶中,且能防止臭氧向外泄漏,保持稳定性的全自动洗衣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的本专利技术的臭氧全自动洗衣机备有投入洗涤物的能旋转地设置在外桶内侧的脱水桶,以及装在上述脱水桶的底部的、由电机M的正反旋转带动而形成水流用的波轮。这种洗衣机的特征为它是由产生臭氧用的臭氧发生器、设在上述外桶下侧的连接部件、连接上述臭氧发生器的连接管、以及一端连接在上述连接部件上的软管的另一端所连接的分散装置构成,该分散装置用来将由上述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供给并分散到外桶内。图1是原有的洗衣机的简略纵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全自动洗衣机的纵剖视图。图3是臭氧发生器的放大剖视图。图4是表示连接部件的连接状态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中1…洗衣机机身5…外桶11…连接管11a…内管11b…外管12…连接部件13…软管14…分散装置15…电磁铁18…臭氧发生部分19…臭氧发生电极20…管20a…喷出口20b…吸入口20c…压力突起21…振动板22…永磁铁下面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如图2所示,1是洗衣机机身,在外桶5的内侧配置着脱水桶8,脱水桶8可以旋转,在该脱水桶8的底部配置着波轮9,该波轮9由电机M的正反旋转带动形成水流,来洗涤脱水桶8中的洗涤物。另外,产生臭氧的臭氧发生器10设置在洗衣机机身1的上侧,洗涤时向外桶5中供给臭氧。臭氧发生器10的一侧与向外桶5中供给臭氧的连接管11的一端连接,连接管11的另一端与设置在外桶5的下侧的连接部件12相连接。再者,向洗涤水W中分散臭氧用的分散装置14配置在外桶5的内侧底面上,软管13的一端连接在该分散装置14上,另一端连接在连接部件12上,用来通过连接管11及连接部件12供给由臭氧发生器10产生的臭氧。另一方面,臭氧发生器10如图3所示,箱15安装在机身1上,通过与电源连接产生磁力的电磁铁16设置在箱15内的一侧,箱15内的另一侧设有臭氧产生部18,在该臭氧发生部18的内部设置着后面所述的、当通电时能使从管20的喷出口供给的空气放电而产生臭氧的臭氧发生电极19,在该臭氧发生部18的配管部18a内装有管20,在管20的两端形成喷出口20a及吸入口20b,以便能喷出及吸入空气,同时,在喷出口20a和吸入口20b的中间部位形成压力突起20c,通过该压力突起20c与振动板21的接触,将空气吸入或喷出。在上述臭氧发生部18的配管部18a的下侧,设有与悬臂固定在一起的、且与压力突起20c接触的振动板21,在振动板21的前端装有以给定的间隔与电磁铁16相对的永磁铁22。在臭氧发生部18的输出侧连接着连接管11,连接管11的另一端与配置在外桶5的下部的连接部件12连接。如图3所示,连接管11由能防止臭氧泄漏的内管11a和从外侧包围着该内管11a的外管11b构成。外管11b由能够浮动且容易连接的波纹管形成。通过由电磁铁16产生的磁力使永磁铁22上下振动,从而振动板21使管20的压力突起20c上下移动,空气通过吸入口20b被吸入时,喷出口20a被闭合,另外,当空气通过喷出口20a喷出时,吸入口20b被闭合。管20由天然橡胶或硅酮橡胶制成。就是说,该管20是由能使空气容易流出、流入的、且能防止臭氧倒流的上述橡胶材料制成的。其次,在图4中,其一端连接在上述臭氧发生部18的内侧管部18d上的内管11的另一端紧箍在设置在外桶5的下侧的连接部件12的内侧管部12a的外周面上,同样,其一端连接在臭氧发生部18的外侧管部18c上的外管部11b的另一端连接在连接部件12的外侧管部12b的外周面上,构成双层管。另外,在连接部件12和分散装置14之间,通过软管13相连接,软管13将臭氧发生器10工作时产生的臭氧供给到分散装置14中,在分散装置14上形成许多通孔14a,通过软管13向分散装置14供给的臭氧,通过上述通孔14a供给到洗涤桶5内的洗涤水W中。下面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全自动洗衣机的工作和效果。首先,将洗涤物投入脱水桶8内,通过开关的操作选择洗涤条件,并向外桶5中注入洗涤水,由电机M驱动波轮9间歇地左右旋转,在洗涤水中形成水流,进行洗涤。这时,如果将臭氧发生器10中的电磁铁16及臭氧发生电极19与电源接通,则与上述电磁铁16之间有一定间隔的永磁铁22受电磁铁16的磁力作用而上下移动。因此,振动板21一边振动,一边对管20的压力突起20c反复进行压迫和解除压迫的动作,于是空气被供给到臭氧发生电极19的周围。就是说,随着振动板21的振动,管20的压力突起20c便上下移动,于是管20的内部便被压缩、膨胀。膨胀时,空气从吸入口20b流入;压缩时,吸入口20b闭合,喷出口20a被打开,从而能连续地向臭氧发生电极19供给空气。另一方面,吸入空气时,喷出口20a闭合,因此不会发生由臭氧发生部18产生的臭氧倒流现象。再者,由于臭氧发生电极19上加有高电压,通过不断地放电,使供给到臭氧发生器18内的空气产生出臭氧O3。该臭氧O3通过连接管11及连接着连接部件12的软管13,供给到配置在外桶5的底面上的分散装置14后,通过许多通孔14a分散供给到洗涤水W中。这时,由于连接管11是由内侧的内管11a和外侧的波纹状的外管11b构成的,呈双层结构,因此连接状态坚固,另外,即使外管11b受到损伤,由于还有内管11a,仍可防止臭氧O3的泄漏,能保持较好的稳定性。如上所述,如果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全自动洗衣机,由于在臭氧发生器中形成臭氧发生部的配管内部配置着管,在该管上形成的压力突起随着振动板的振动而被压缩或膨胀,因此能连续地供给空气,而不需要另外设置空气供给泵,因此其结构简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自动洗衣机,它备有配置在外桶(5)的内侧能旋转的、投入洗涤物的脱水桶(8),以及设置在上述脱水桶(8)的底面上、由电机M的正反旋转带动而形成水流的波轮(9),该洗衣机的特征为:它是由产生臭氧的臭氧发生器(10)、设置在上述外桶(5)的下侧的连接部件(12)、与上述臭氧发生器(10)连接的连接管(11)、以及一端连接在上述连接部件(12)上的软管(13)的另一端所连接的分散装置(14)构成的,该分散装置(14)用来将由臭氧发生器(10)产生的臭氧供给并分散到外桶(5)中。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址星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