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合式层叠芯制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736503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2 05: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粘合式层叠芯制造装置,所述粘合式层叠芯制造装置使表面涂覆有粘合剂层的条带形状的母材通过并依次形成预定形状的薄片部件,接着依次制造包括通过层间层叠以预定张数一体化的薄片部件的层叠芯。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形态的粘合式层叠芯制造装置包括:凸起成型单元,为了所述层叠芯之间的分割而对所述母材进行加压,从而沿所述母材的长度方向从所述母材的表面每预定位置形成层间分割用凸起;冲裁单元,对所述母材进行冲裁(Blanking)而依次形成所述薄片部件;以及层压单元,将所述薄片部件一体化而依次制造所述层叠芯。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表面涂覆有粘合剂层的条带形状的母材而能够连续制造薄片部件通过以预定张数层间层叠方式一体化的层叠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粘合式层叠芯制造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造马达或发电机等的铁心(即,芯)的芯制造装置,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将薄片部件(薄板)层间粘合而制造层叠芯的粘合式层叠芯制造装置。
技术介绍
通常,将薄片部件(Lamina)(例如,金属薄板)层叠为多层并相互一体化而制成的层叠芯(LaminateCore)被用作发电机或马达等的转子(Rotor)或定子(Stator),已知的作为制造所述层叠芯的方法,即作为将所述薄片部件层叠并固定为一体的层叠芯制造方法,有利用联锁签(Interlocktab)的签(tab)固定法、利用焊接(例如,激光焊接)的焊接固定法、铆接固定法等。作为所述签固定法,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10-2008-0067426号及第10-2008-0067428号等专利文献中披露了层叠芯的制造技术,然而上述层叠芯的制造方法存在铁损(IronLoss)问题,尤其对于所述签固定法而言,因母材(即,钢板)的薄板化趋势而难以进行压纹(Embossing)加工,因此呈现出作为层叠芯制造技术的局限性。上述公开专利公报和下述专利文献中公开有多种类型及形状的层叠芯。另外,近来披露了一种利用粘合剂而使构成所述层叠芯的单位薄板(即,单张)的薄片部件相互粘合而实现一体化的粘合固定法,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10-1996-003021号和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平5-304037号中公开有所述粘合固定法。在如上所述的专利文献中,参考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平5-304037号,其中用于制造马达芯的母材(即,钢板)借助于移送辊而被供应到第一冲压成型机和第二冲压成型机,且在经过所述第一冲压成型机之前借助于涂布辊和喷嘴而将粘合剂涂布在所述钢板。此外,通过母材的冲裁而被依次堆叠在所述第一冲压成型机和第二冲压成型机内部空间的芯材(即,薄片部件)则借助于所述粘合剂而被一体化,并据此制造出粘合式的层叠芯。根据上述的现有粘合固定法,即粘合式层叠芯制造方法相比于激光焊接而言能够节省费用,并且能够应对钢板的薄板化。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接收表面具有粘合剂层的条带形状的母材而连续地制造马达或发电机等的芯用层叠体(即,层叠芯)的粘合式层叠芯制造装置。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形态提供一种粘合式层叠芯制造装置,所述粘合式层叠芯制造装置使表面涂覆有粘合剂层的条带形状的母材每次通过预设的一个节距的同时依次形成预定形状的薄片部件,并依次制造包括通过层间粘合而以预定张数一体化的薄片部件的层叠芯的粘合式层叠芯制造装置,其中,包括:凸起成型单元,为了所述层叠芯之间的分割而对所述母材进行加压,从而所述母材每移送预设的多个节距时在所述母材的表面形成层间分割用凸起;冲裁单元,相比于所述凸起成型单元布置于下游处,以对所述母材进行冲裁而依次形成所述薄片部件;以及层压单元,将所述薄片部件一体化而依次制造所述层叠芯。所述冲裁单元包括:冲裁用冲压件(Punch),为了对所述母材进行加压及冲裁而配备于可升降的上模具,并以所述母材的移送方向为基准相比于所述凸起成型单元布置于下游处;以及冲裁用模具,被配备于所述上模具的下侧的下模具支撑,并具有与所述冲压件相面对的冲裁孔,且层叠于所述层压单元的上侧。并且,所述凸起成型单元是能够选择性地同步(Synchronization)于所述冲裁单元的构成,使得每当所述冲裁进行预设次数时在所述母材周期性地形成所述凸起。所述凸起成型单元可以包括第一成型组件和第二成型组件中的至少一个的成型组件,所述第一成型组件包括:下部成型模具,配备于所述下模具;以及上部成型工具,以与所述下部成型模具相面对的方式配备于所述上模具,所述第二成型组件包括:上部成型模具,配备于所述上模具;以及下部成型工具,以与所述上部成型模具相面对的方式配备于所述下模具。并且,所述下部成型模具具有从所述下部成型模具的上侧面向下凹陷的下部成型槽,且所述上部成型模具具有从所述上部成型模具的下侧面向上凹陷的上部成型槽。并且,所述上部成型工具可以可升降地配备于所述上模具,所述下部成型工具可以可升降地配备于所述下模具。所述下部成型模具与上部成型模具以沿所述母材的移送方向相隔预定间隔并相互交错的方式分别配备于所述下模具和上模具,并且所述上部成型模具以所述母材的移送方向为基准相比于所述下部成型模具形成于下游处。所述第一成型组件可以配备于距离所述第二成型组件所述一个节距距离。所述下部成型模具的上侧面与所述上部成型模具的下侧面具有镜像(MirrorImage)地相互面对称的表面形状,所述上部成型模具配备于从所述下部成型模具的正上方偏移(Shift)一个节距的位置。所述上模具可以包括:上部框架,可升降;以及板状的推压器,为了对所述母材向下侧进行加压而配备于所述上部框架的下侧,所述上部成型工具被所述上部框架支撑,以贯通所述推压器而对所述母材的上侧面进行加压,所述下部成型工具被所述上部框架支撑,以贯通所述推压器而支撑所述母材的上侧面。所述上模具可以沿所述母材的移送方向分割为多个主体,或者构成为一个一体型主体,所述下模具可以沿所述母材的移送方向分割为多个主体,或者构成为一个一体型主体。所述冲裁用冲压件每当所述母材移动所述一个节距时借助于所述上模具升降一次,所述凸起成型单元选择性地同步于所述冲裁单元,使得沿所述母材的长度方向每隔多个节距的间隔在所述母材形成所述凸起。所述冲裁用模具可以沿所述母材的移送方向从所述凸起成型单元相隔N个节距(N为1以上的自然数)的距离而配备于所述下模具。并且,所述层压单元可以可旋转地配备于所述下模具。并且,所述凸起成型单元为了所述层叠芯之间的分割而对所述母材的一侧面进行加压,从而在所述母材的另一侧面形成所述层间分割用凸起。更具体而言,所述凸起成型单元可以包括:凸起成型工具,为了形成所述层间分割用凸起而包括前端面平坦且具有粗细恒定的前端部的加压凸起,并且同步于所述冲裁单元而每隔预定周期对所述母材的一侧面进行加压;成型模具,与所述加压凸起相面对且具有对应于所述加压凸起的前端部的形状的凸起成型槽。换句话而言,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形态提供一种粘合式层叠芯制造装置,所述粘合式层叠芯制造装置包括:凸起成型单元,为了所述层叠芯之间的分割而对所述母材的一侧面进行加压,从而在所述母材的另一侧面形成层间分割用凸起;冲裁单元,以所述母材的移送方向为基准相比于所述凸起成型单元布置于下游处,并对所述母材进行冲裁(Blanking)而依次形成所述薄片部件;以及层压单元,将所述薄片部件一体化而依次制造所述层叠芯,其中,所述凸起成型单元包括:凸起成型工具,为了形成所述层间分割用凸起而包括前端面平坦且具有粗细恒定的前端部的加压凸起,并且同步于所述冲裁单元而每隔预定周期对所述母材的一侧面进行加压;成型模具,与所述加压凸起相面对且具有对应于所述加压凸起的前端部的形状的凸起成型槽。所述凸起成型工具的加压凸起可以向下布置,以对所述母材的上侧面向下侧进行加压,所述成型模具可以配备于所述凸起成型工具的下侧,以支撑所述母材的底面。当然,也可以布置为其相反的结构,即凸起成型工具与所述凸起成型的下侧相面对的结构。在所述凸起成型槽内置有用于将所述层间分割用凸起从所述成型模具分离的推出器,所述推出器朝所述凸起成型槽的入口侧被弹性支撑。所述凸起成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粘合式层叠芯制造装置,是使表面涂覆有粘合剂层的条带形状的母材每次通过预设的一个节距的同时依次形成预定形状的薄片部件,并依次制造包括通过层间粘合而以预定张数一体化的薄片部件的层叠芯的粘合式层叠芯制造装置,其中,包括:凸起成型单元,为了所述层叠芯之间的分割而对所述母材进行加压,从而所述母材每移送预设的多个节距时在所述母材的表面形成层间分割用凸起;冲裁单元,相比于所述凸起成型单元布置于下游处,以对所述母材进行冲裁而依次形成所述薄片部件;以及层压单元,将所述薄片部件一体化而依次制造所述层叠芯,其中,所述冲裁单元包括:冲裁用冲压件,为了对所述母材进行加压及冲裁而配备于可升降的上模具,并以所述母材的移送方向为基准相比于所述凸起成型单元布置于下游处;以及冲裁用模具,被配备于所述上模具的下侧的下模具支撑,并具有与所述冲压件相面对的冲裁孔,且层叠于所述层压单元的上侧,所述凸起成型单元能够选择性地同步于所述冲裁单元,使得每当所述冲裁进行预设次数时在所述母材周期性地形成所述凸起。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12.22 KR 10-2015-0183834;2016.03.23 KR 10-2011.一种粘合式层叠芯制造装置,是使表面涂覆有粘合剂层的条带形状的母材每次通过预设的一个节距的同时依次形成预定形状的薄片部件,并依次制造包括通过层间粘合而以预定张数一体化的薄片部件的层叠芯的粘合式层叠芯制造装置,其中,包括:凸起成型单元,为了所述层叠芯之间的分割而对所述母材进行加压,从而所述母材每移送预设的多个节距时在所述母材的表面形成层间分割用凸起;冲裁单元,相比于所述凸起成型单元布置于下游处,以对所述母材进行冲裁而依次形成所述薄片部件;以及层压单元,将所述薄片部件一体化而依次制造所述层叠芯,其中,所述冲裁单元包括:冲裁用冲压件,为了对所述母材进行加压及冲裁而配备于可升降的上模具,并以所述母材的移送方向为基准相比于所述凸起成型单元布置于下游处;以及冲裁用模具,被配备于所述上模具的下侧的下模具支撑,并具有与所述冲压件相面对的冲裁孔,且层叠于所述层压单元的上侧,所述凸起成型单元能够选择性地同步于所述冲裁单元,使得每当所述冲裁进行预设次数时在所述母材周期性地形成所述凸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式层叠芯制造装置,其中,所述凸起成型单元包括第一成型组件和第二成型组件中的至少一个的成型组件,所述第一成型组件包括:下部成型模具,配备于所述下模具;以及上部成型工具,以与所述下部成型模具相面对的方式配备于所述上模具,所述第二成型组件包括:上部成型模具,配备于所述上模具;以及下部成型工具,以与所述上部成型模具相面对的方式配备于所述下模具。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粘合式层叠芯制造装置,其中,所述下部成型模具具有从所述下部成型模具的上侧面向下凹陷的下部成型槽,且所述上部成型模具具有从所述上部成型模具的下侧面向上凹陷的上部成型槽。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粘合式层叠芯制造装置,其中,所述上部成型工具可升降地配备于所述上模具,所述下部成型工具可升降地配备于所述下模具。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粘合式层叠芯制造装置,其中,所述下部成型模具与上部成型模具以沿所述母材的移送方向相隔预定间隔并相互交错的方式分别配备于所述下模具和上模具,并且所述上部成型模具以所述母材的移送方向为基准相比于所述下部成型模具形成于下游处。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粘合式层叠芯制造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成型组件配备于距离所述第二成型组件所述一个节距距离。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粘合式层叠芯制造装置,其中,所述下部成型模具的上侧面与所述上部成型模具的下侧面具有镜像地相互面对称的表面形状,所述上部成型模具配备于从所述下部成型模具的正上方偏移一个节距的位置。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日权林世钟薛长焕李承喆朴昌墩池正圭李栽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POSCO大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