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低功耗高分辨率的数字相位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35287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2 04: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低功耗高分辨率的数字相位发生器,包括信号注入电路和四级环形振荡器;上述四级环形振荡器包含第一延迟单元、第二延迟单元、第三延迟单元和第四延迟单元,上述信号注入电路包括第一NMOS管和第二NMOS管,第一NMOS管的栅极接输入信号反相端,源极接地;第二NMOS管的栅极接输入信号同相端,源极接地;第一NMOS管的漏极连接第一延迟单元的输出正端,第二NMOS管的漏极连接第一延迟单元的输出负端。此种结构基于注入锁定技术实现,只需要调节环形振荡器的自由振荡器频率就可以实现高分辨的相位插值功能,具有非常低的功率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功耗高分辨率的数字相位发生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数字调制
,特别涉及一种低功耗高分辨率的数字相位发生器。
技术介绍
数字相位发生器也叫数字时间转换器或者数字延迟线,通过改变数字控制信号产生一个具有不同延时或者不同相位的时钟信号。数字相位发生器在时钟回复电路、锁相环反馈回路、直接频率合成器以及极化调制中都有广泛应用。数字相位发生器在锁相环中工作频率接近参考频率,然而在极化调制系统以及时钟回复电路中,数字相位发生器需要工作在接近吉赫兹的频率。传统的基于反相器延迟链的数字相位发生器具有很好的线性度,然而其增益受工艺以及电源电压的变化影响严重,且功耗非常大,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而基于相位插值的相位发生器具有固定的增益,但是其线性度较差,功耗在高频下也无法降到很低。因此如何设计低功耗、高分辨率的数字相位发生器是亟需解决的研究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功耗高分辨率的数字相位发生器,其基于注入锁定技术实现,只需要调节环形振荡器的自由振荡器频率就可以实现高分辨的相位插值功能,具有非常低的功率消耗。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低功耗高分辨率的数字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功耗高分辨率的数字相位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注入电路和四级环形振荡器,信号注入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四级环形振荡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功耗高分辨率的数字相位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注入电路和四级环形振荡器,信号注入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四级环形振荡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功耗高分辨率的数字相位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四级环形振荡器包含第一延迟单元、第二延迟单元、第三延迟单元和第四延迟单元,第一延迟单元的输出正端接第二延迟单元的输入负端,第一延迟单元的输出负端接第二延迟单元的输入正端;第二延迟单元的输出正端接第三延迟单元的输入负端,第二延迟单元的输出负端接第三延迟单元的输入正端;第三延迟单元的输出正端接第四延迟单元的输入负端,第三延迟单元的输出负端接第四延迟单元的输入正端;第四延迟单元的输出正端接第一延迟单元的输入正端,第四延迟单元的输出负端接第一延迟单元的输入负端;信号注入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一延迟单元的输出端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功耗高分辨率的数字相位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注入电路包括第一NMOS管和第二NMOS管,第一NMOS管的栅极接输入信号反相端,源极接地;第二NMOS管的栅极接输入信号同相端,源极接地;第一NMOS管的漏极连接第一延迟单元的输出正端,第二NMOS管的漏极连接第一延迟单元的输出负端。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功耗高分辨率的数字相位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迟单元、第二延迟单元、第三延迟单元、第四延迟单元的结构相同,均包括第一参考电流源、第三NMOS管、第四NMOS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PMOS管、第二PMOS管、第三PMOS管、第四PMOS管和第一开关电容阵列,其中,第一参考电流源正端接第三NMOS管与第四NMOS管的源极,负端接地;第三NMOS管漏极接第一PMOS管的漏极,栅极接输入正端;第四NMOS管漏极接第二PMOS管的漏极,栅极接输入负端;第一电阻一端接输入正端,另一端接输出负端;第二电阻一端接输入负端,另一端接输出正端;第一PMOS管源极接电源,栅极接输入正端,漏极接输出负端;第二PMOS管源极接电源,栅极接第三PMOS管的漏极,漏极接第一PMOS管的漏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辉闫成刚黄成李红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