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丝卡固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3085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钢丝卡固构造,引导钢丝(13)的V槽(15)形成于滑轮(11)的半个圆周,剩下的半个圆周上设有钢丝卡固构造(10)。压固钢丝末端(13a)的卡固套筒(14)与袋状部(16)卡合,钢丝自由端(13)绕回至前面槽(17)后挂绕在后面槽(18)和前面槽(19)中,再沿V槽15绕回并引导到外部。从滑轮前后面(F)、(R)交替凹设的钢丝插嵌槽(17)、(18)、(19)使钢丝(13)沿着包括V槽(15)在内的与回转轴(C)垂直的同一平面弯曲。因钢丝(13)交替挂绕在滑轮(11)的前后面(F)、(R),故即使受到急剧的回转/停止引起的冲击,也不会从滑轮(11)脱出。由此可提供不用限制构件、钢丝安装简单、不易从滑轮脱出且钢丝固定长度偏差小的固定装置。(*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机械性远距离操作过程中传递动力的动力传递钢丝的末端处理,具体是涉及洗衣机的制动操作或止水栓操作用的钢丝末端在滑轮上的固定机构。
技术介绍
作为将钢丝固定在滑轮上的第1种方法是在滑轮的一面刻制「羊肠小道」状的锯齿形槽,通过将钢丝沿着该槽插入滑轮的一面,这样,不用固定件而通过磨擦结合来固定钢丝末端。作为将钢丝固定在滑轮上的第2种方法,是在滑轮的两面刻制交替状的钢丝固定用的槽,将钢丝从滑轮的外周沿着该槽交替成锯齿状地插入两面。此时,被插入的钢丝成为沿着滑轮外周的轴向蛇行的「羊肠小道」形状,成为利用锯齿形的磨擦结合方式的固定装置。然而,在将钢丝从上述第1种方法的一面插入时,钢丝容易脱出。而如果为了将钢丝完全推入固定用槽的深部而扩大固定用槽的宽度,反而更容易脱出。而如果为了做到不容易脱出而减小槽宽,则难以插入至槽的深部,此时也容易脱出。另一方面,在将上述第2种方法的钢丝从两面插入时,虽然容易脱出的问题得以改善,但钢丝因是轴向蛇行,故「羊肠小道」不是平面地展开而是立体的,钢丝组装时的长度偏差会更大。如果「羊肠小道」是上述的立体状,则因钢丝本身的钢性以及交替的槽间横跨,导致钢丝所形成的曲率不稳定,且再现性不好,因此难以把握所需的长度,难以进行设定和调节。因此,一旦用于洗衣机的制动操作机构,会发生制动力过大或不够,而一旦用于止水栓操作机构,则会发生因关闭不完全而漏水、或者反之难以打开栓的事态。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丝不容易从滑轮脱出、且钢丝固定长度偏差小的固定装置。为此,采用从滑轮的两面插入钢丝的固定装置,并且将钢丝的中心保持在同一平面内。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钢丝卡固构造形成于滑轮上,设有与轴线垂直且相互平行对置的第1面和第2面。首先,在所述滑轮上,设置有将钢丝一方的端部保持的卡固部。在将从该卡固部保持的所述钢丝端部延伸的钢丝的自由端引导至所述滑轮的绕回部的途中,设有将所述钢丝的一部分插嵌于所述滑轮的半径方向中间位置的嵌入槽,邻接的至少一对所述嵌入槽分别在所述第1面和第2面上开口。在使所述一对嵌入槽相互连通的连通部分的配合下,将所述钢丝保持在与所述轴线正交的同一平面内。又,从所述滑轮两面沿轴向设置的嵌入槽的深度设计成使绕回的钢丝与所述滑轮的绕回部在同一平面上。并且,所述槽部在所述平面内沿半径方向蛇行,阻止所述钢丝的拉伸负载直接影响所述卡固部。所述邻接的一对嵌入槽中一个向半径方向敞开,便于将钢丝从滑轮外周插嵌在嵌入槽内。另外,所述连通部分将所述第1面与第2面连通,使沿半径方向以超出所述钢丝直径的宽度开口。从而便于将钢丝沿轴向交替地嵌入所述槽部。这样将钢丝在全个长范围可管理的平面形「羊肠小道」中进行引导,通过与「羊肠小道」面接触而产生磨擦结合功能,同时通过从轴的两面交替与所述槽部卡合,来阻止钢丝沿轴向脱出。附图说明图1为使用了本专利技术的钢丝卡固构造一实施例的滑轮一面的俯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钢丝卡固构造的与图1相反面的滑轮的俯视图。图3为使用了本专利技术的钢丝卡固构造一实施例的滑轮各部的剖视图,(a)为沿图2的A-A线的剖视图,(b)为沿图2的B-B线的剖视图,(c)为沿图2的O-D线的剖视图,(d)为沿图2的O-E线的剖视图,(e)为沿图2的O-F线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钢丝卡固构造的实施形态。图1是将符号10表示的本专利技术的钢丝卡固构造用于滑轮11的一实施例,是从轮毂12侧看滑轮11的俯视图。图2为表示同一滑轮11相反侧的俯视图。为便于说明,将轮毂12侧作为前面F、将相反侧作为后面R。在钢丝13的卡固侧末端13a上,套装着管状卡固套筒14,将其侧面压住,固定在钢丝末端13a上。在滑轮11上,在滑轮11的中心角180°的范围内形成引导钢丝13绕回的V槽15。本实施例的V槽15沿着图2的A-A线,呈图3(a)的剖视图所示的形状,以槽底面15a几乎到达滑轮11的半径r的一半的深度沿着外周11a绕设在滑轮中心角180°的范围内,但V槽15可根椐传动所必需的负荷和所需行程等规格而设定各种形状。在滑轮11的后面R,在V槽15的一端部15f附近凹设有收容卡固套筒14的袋状部16。本专利技术的钢丝卡固构造10位于形成V槽15的滑轮11的剩余范围内。即,在与滑轮轴中心线11c方向垂直且相互平行对置的滑轮的前面F以及后面R上,各自相互交替地设有嵌入槽17、18、19,用于钢丝13插嵌于沿圆周方向隔开的位置。嵌入槽17、18、19的深度如沿图2所示的沿B-B线、O-D线、O-E线的各部剖视图、即图3(b)、(c)、(d)、(e)所示,与图3(a)所示的V槽中心15c匹配。即,插入V槽15而位于槽底面15a的钢丝中心13c-1和插入嵌入槽17、18、19而位于各自的底面17a、18a、19a的钢丝中心13c-2与V槽中心15c位于同一平面上(参照图3)。在与设置于滑轮11后面R的卡固套筒14的收容袋状部16在周向邻近的位置上,形成有面向滑轮11前面F的连通部分20a(参照图3(b)),与设置于前面F的蛇行状的第1嵌入槽17连接(参照图1和图3(c))。在沿圆周方向与第1嵌入槽17错开的后面R上,设有与第1嵌入槽17配合成一对的第2嵌入槽18(参照图2)。构成一对的第2嵌入槽18的槽底的后面R侧沿半径方向形成开放面18a,以便于插嵌钢丝13(参照图3(d))。并且,在沿圆周方向与第2嵌入槽18错开的前面F上设有第3嵌入槽19(参照图3(e))。在除了连接袋状部16与第1嵌入槽17的连通部分20a,还设有连接第1嵌入槽17与第2嵌入槽18、进而连接第2嵌入槽18与第3嵌入槽19、以与V槽15连接的连通部分20b、20c、20d。连通部分20a、20b、20c、20d的中心与第1、第2、第3嵌入槽17、18、19及其袋状部16的各中心线共有同一平面。在从袋状部16通向第1嵌入槽17的连通部分20a上,形成有在半径方向上开口且从后面R延伸至前面F的开口部21a,在连通第1嵌入槽17与第2嵌入槽18的连通部分20b上形成的开口部21b在半径方向开口,且从前面F延伸至后面R。并且,在连通第2嵌入槽18与第3嵌入槽19的连通部分20c上形成的开口部21c从后面R延伸至前面F。又,连通部分20d则用只在前面F开口的开口部21d将第3嵌入槽19与V槽端部15e连接。各开口部21a、21b、21c、21d的开口幅度大于钢丝13的直径φd,便于插入柔软性欠缺的钢丝13。各嵌入槽17、18、19及其连通部分20a、20b、20c、20d的槽宽w为φd(钢丝外径)+α,α设定有适当的间隙公差,既要符合规格,又可容易地将钢丝13插入到各嵌入槽17、18、19的深处。连通部分20a、20b、20c、20d将各嵌入槽17、18、19连通而形成的形状与滑轮轴线11c正交、且在包括V槽中心线15c的平面内形成了「羊肠小道」状的蛇行形状。与在整个「羊肠小道」区域保持的钢丝13之间的面接触有助于与滑轮11间的靡擦结合。在组装钢丝13时,首先,将压接在钢丝末端13a上的卡固套筒14嵌入凹设于滑轮后面R的袋状部16内。将从袋状部16延伸的钢丝13从滑轮外周11a侧插入在半径方向上开口的开口部21a内,通过从后面R延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丝卡固构造,其特征在于,在具有与轴线垂直且相互平行状对置的第1面和第2面的滑轮上,设置有将钢丝的一方端部进行保持的卡固部,在将从该卡固部保持的所述钢丝的端部延伸的钢丝的自由端引导至所述滑轮的绕回部的途中,设置有将所述钢丝的一部分插嵌于所述滑轮半径方向中间位置的嵌入槽,邻接的至少一对所述嵌入槽分别在所述第1面和第2面上开口,与使所述一对嵌入槽相互连通的连通部分相互配合,将所述钢丝保持在与所述轴线正交的同一平面内。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和淳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三协精机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