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机以及使用它的洗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73008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具有: 外槽,和 被收容于所述外槽内的洗涤槽,和 形成洗涤剂泡沫的泡沫发生装置; 所述泡沫发生装置,包括泡沫排出部件, 所述泡沫排出部件被配置在所述洗涤槽的上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过洗涤剂泡沫的作用可有效去除污垢的洗衣机以及使用它进行洗涤的方法。如图9所示,外槽1内包住底部有搅拌叶2的洗涤兼脱水槽3,并由吊杆4悬挂在洗衣机外框5上。电机6通过V型带7和减速机构兼联轴器8驱动搅拌叶2或洗涤兼脱水槽3。排水阀9用来排放洗涤兼脱水槽3内的洗涤水,而且供水阀10用来向洗涤兼脱水槽3内供水。在洗涤兼脱水槽3内设置有为降低脱水时震动的流体平衡器11,在洗涤兼脱水槽3的上部设置有盖12。控制装置13用来控制电机6和排水阀9及供水阀10,并依次控制洗涤、洗净、脱水等各个过程。以下对具有上述结构的洗衣机的工作进行说明。当把洗涤物和规定量的洗涤剂投放到洗涤兼脱水槽3内后洗衣机开始运转。控制装置13控制供水阀10向洗涤兼脱水槽3内提供规定量的水,然后,控制装置13驱动电机6使搅拌叶2转动。通过搅拌叶2的转动搅拌洗涤兼脱水槽3内的洗涤物和水,这样洗涤剂会渐渐地溶解于水中成为洗涤水,并对洗涤物的污垢起作用。但是,这种结构的洗衣机只是通过由搅拌叶2的转动、搅拌洗涤兼脱水槽3内洗涤物的机械力来确保洗净力。因此,存在搅拌叶2的机械力能较好地传递到处于洗涤兼脱水槽3底部的洗涤物、并能使洗涤物得到较高的洗净力和由于机械力难以传递到处于洗涤兼脱水槽3上部的洗涤物、所以不能确保充分的洗净力的洗涤不均匀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了上述的问题,以确保洗净力以及降低洗涤不均匀作为第一目的。为达到上述第一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洗衣机,是将洗涤剂泡沫从上方注入到洗涤兼脱水槽内的洗涤物上进行洗涤。另外作为第二目的,是使大量的洗涤剂泡沫与脏衣物相接触,这样能使洗涤剂泡沫与更多的油及沾在油上的污垢颗粒结合而去除污垢以提高洗净力。为达到所述第二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洗涤方法,是在洗涤兼脱水槽内的洗涤物沾满洗涤剂泡沫的状态下,以机械力作用于洗涤物。即,本专利技术的洗衣机具有洗涤水的泡沫发生装置。另外,将用于把作为洗涤剂水溶液的洗涤水的泡沫从洗涤物上方排出的泡沫排出部件、设置在洗涤兼脱槽内的上方。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洗衣机是边转动洗涤兼脱水槽边供给洗涤剂泡沫的洗衣机。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洗衣机是边转动搅拌叶边供给洗涤剂泡沫的洗衣机。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洗涤方法,是在洗涤兼脱水槽内的洗涤物沾满洗涤剂泡沫的状态下充分发挥机械力对洗涤物的作用的洗涤方法。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洗衣机进行洗涤能使洗涤剂泡沫有效地、而且完全地接触到脏衣物中,这样能使洗涤剂泡沫对更多的油及沾在油上的颗粒污垢发挥作用。另外,高洗涤浓度的洗涤水能渗透到大量的洗涤物内,这样能提高洗净力。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洗衣机由于能有效地运用借助于洗涤水泡沫实现的洗涤效果,所以具有预先储存最佳洗涤方法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具有控制洗涤流程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洗衣机的纵剖面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洗衣机的电路框图。图3是以模型方式表示洗涤剂分子的图。图4表示了把洗涤剂分子溶解于水中状态下的模型图。图5是气泡通过洗涤水时的模型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洗衣机的纵剖面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洗衣机供水装置的纵剖面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洗衣机的洗衣机电路框图。图9是以往洗衣机的纵剖面图。(实施例1)如图1所示,外槽14,其内部设有可转动地配置的洗涤兼脱水槽15,由吊杆16悬挂在洗衣机外壳17上。电机18通过V型带19和减速机构20来旋转驱动洗涤兼脱水槽15及设置在洗涤兼脱水槽15内侧底部的搅拌叶21。盖体22被设在外槽14的上部并形成有泡沫排出部23。泡沫排出部23在朝洗涤兼脱水槽15的内侧方向上有一个开口部。隔断外槽14的一部分后纵向地形成较长的通道24。该通道24的底部与外槽14的内底部相连通,通道24的上部与盖体22上形成的泡沫排出部23相连通。在通道24的底部设有用管子26与泵27连通的多孔质体25。实施例1的泡沫发生装置由管子26和泵27及多孔质体25构成。供水阀28用来向洗涤兼脱水槽15内供水,排水阀29用来排出外槽14内的洗涤水。控制装置30,由如图2所示的虚线部构成。控制机构31是微型计算机,通过动力转换机构32来控制电机18、泵27、供水阀28及排水阀29的动作,并依次控制洗涤、洗清、脱水等一连串的过程。输入设定机构33是用来设定运转过程的。由控制机构31输入来自输入设定机构33的信息,并由显示机构34显示该信息以告知使用者。存储机构35,通过控制机构31的控制储存必要的数据。而且还具有商用电源36和电源开关37。以下对实施例1的洗衣机的工作进行说明。当把洗涤物和洗涤剂放入到洗涤兼脱水槽15内后洗衣机开始运转,控制机构31使供水阀28工作并开始供水,与此同时洗涤兼脱水槽15也开始转动。在洗涤兼脱水槽15内的水位达到设定水位之前,洗涤兼脱水槽15进行转动。在这样边使洗涤兼脱水槽15进行转动边供水的情况下,利用由洗涤兼脱水槽15的转动所产生的搅拌力使投放的洗涤剂溶解于水中。在达到设定水位时,供水阀28停止工作,控制机构31使泵27工作,使空气通过管子26被送入设在通道24底部的位于洗涤水中的多孔质体(porous element)25内。其结果如图1所示,被送入多孔质体25内的空气从多孔质体25排出时会变成气泡并上升,当到达洗涤水面后产生洗涤剂泡沫。洗涤剂泡沫通过通道24上升并从盖体22的泡沫排出部23不断地注入(pour)到洗涤兼脱水槽15内的洗涤物上。这样使泡沫有效灵活利用的洗涤方法被储存在存储机构35内,根据被储存的方法由控制装置30控制洗涤的各个过程。以下对洗涤剂泡沫进行详细说明。如图3所示,如果把洗涤剂分子200用模型来表示,即可看出它由亲水基202和亲油基204构成。以下把洗涤剂溶于水中的状态在图4中加以表示。在水面上洗涤剂分子200呈列队状,而且完整的洗涤剂分子作为一个一个或分子组缨(集团)存在于水中。另外,当水面的洗涤剂分子一旦被消除后,那么水中的洗涤剂分子就会立刻向水面移动给与补充。因此,例如图5所示,当气泡210被送入到洗涤水中时,气泡210就会上升到水面,在水面产生把列队的洗涤剂分子200原封不动地作为泡沫膜而保持其形状的泡沫220。即,由于把洗涤剂分子200尽可能多地列于表面来产生泡沫220,所以形成了有较高洗涤剂浓度的泡沫。这时,作为由泡沫带走的洗涤剂分子的补充,液体中的洗涤剂分子就会移向水面。因此,如果连续不断地送入气泡210,那么也就不断地生成泡沫220。这时在该泡沫膜上亲油基204向内侧乃至外侧进行排列。把这样生产的泡沫220与脏衣物的表面相接触或通过衣物,这样,当油及沾在油上的颗粒污垢与上述亲油基204结合并由洗涤剂带走。另外,当泡沫220在通过衣物中一旦破灭,那么结果是高洗涤浓度的洗涤水会渗入到衣物内,其结果能更容易除掉衣物上的污垢。如此的作法能有效地洗净衣物。即,使洗涤水形成泡沫,并使该泡沫通过洗涤物的表面或洗涤物中,这样就能除去油及沾在油上的颗粒污垢,或当泡沫在通过洗涤物中一旦破灭,那么高洗涤剂浓度的洗涤水就会渗入到洗涤物内,这样也能提高洗净力。另外,由于形成了泡沫导致洗涤水的体积有所增加,因此对于洗涤物的污垢可用少量的洗涤水发挥洗涤剂成分的作用。而且,由于把洗涤剂泡沫从洗涤物的上方注入,这样对位于洗涤兼脱水槽15上方的机械力难以传递到的洗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久保光市寺井谦治大村优子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