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废液密度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72936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2 0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废液密度测量装置,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接液盘、上管体、阀门和下管体,连通接液盘与下管体的第一溢流管,容置于上管体中的波美计,上管体的底部横向设置阻挡膜片,上管体内分别形成分别用于限制波美计顶部与底部横向位移的第一限位环与第二限位环,以及横向贯通上管体与第一限位环并与第一溢流管连通的第二溢流管。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揭示的新型废液密度测量装置降低了因废液溢出所导致的对操作人员所造成的安全隐患,提高了废液密度测量装置在结构上的便携性,并可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跌落而摔坏波美计,并通过上下布置的第一限位环与第二限位环,提高了对废液密度进行检测的准确性。

A new device for measuring density of waste liquid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novel waste liquid density measur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liquid receiving plate, an upper tube body, a valve and a lower tube body connected sequentially from the top to the bottom, a first overflow pipe connecting the liquid receiving plate and the lower tube body, a Bommer meter accommodating the upper tube body, a blocking diaphragm arranged horizontally at the bottom of the upper tube body, and a component formed in the upper tube body respectively. The first limit ring and the second limit ring are used to limit the transverse displacement of the top and bottom of the Bommel gauge, and the second overflow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limit ring and the upper pipe and the first overflow pipe. The new waste liquid density measuring device disclosed by the utility model reduces the safety hidden danger caused by the waste liquid overflow to the operators, improves the portability of the waste liquid density measuring device in the structure, and prevents the drop of the waste liquid density measuring device and the breakdown of the Bommel meter in the course of use. The first limit of the upper and lower arrangement is adopted. The bit ring and the second limit ring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detecting the density of waste liqui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废液密度测量装置
本技术涉及环保设备
,更具体涉及对环保设备中的废液进行废液密度测量的一种新型废液密度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环保设备中通常会产生一定的废液,出于生产需要,往往需要对废液密度进行测量,以判断通过特定的环保设备所输出的物料是否符合设计指标。目前,对废液密度进行测量通常采用波美计(即比重计)进行测量。具体为,采用量筒接收一定容量的废液,然后将波美计垂直放置入量筒内,通过波美计上的刻度测定废液的密度。然而,由于量筒及波美计均为玻璃制成,因此极易发生握持不稳而摔坏波美计及量筒的现象。同时,由于量筒存在容量限制,因此当使用量筒接收废液时可能发生废液溢出,从而存在废液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的人身安全隐患。此外,传统的波美计及量筒为分离式的结构,存在携带不方便的问题。同时,传统的废液密度测量装置中波美计由于悬置在废液中容易发生横向晃动,从而存在对废液密度测量观察时不太准确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废液密度测量装置,用以实现对废液密度进行测量,降低因废液溢出所导致的对操作人员所造成的安全隐患,并提高废液密度测量装置在结构上的便携性,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跌落而摔坏波美计,并防止在使用波美计对废液密度进行测量时发生横向晃动,以提高波美计对废液密度进行测量的准确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废液密度测量装置,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接液盘、上管体、阀门和下管体,连通接液盘与下管体的第一溢流管,容置于上管体中的波美计,所述上管体的底部横向设置阻挡膜片,所述接液盘的内侧环壁上形成一圈弹性胶圈,所述上管体位于接液盘下方的管段内部形成用于限制波美计顶部横向位移的第一限位环,所述上管体靠近阀门的管段内部形成用于限制波美计底部横向位移的第二限位环,以及横向贯通上管体与第一限位环的第二溢流管,所述第二溢流管与第一溢流管连通。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限位环的底部形成呈扩口状的硅胶垫圈。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管体纵向贯穿接液盘,并高于接液盘的侧壁。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液盘的底部开设第一溢液孔,所述上管体内部嵌设第一限位环的管段上开设连续贯通的上管体与第一限位环的第二溢液孔,所述下管体的侧部形成旁管;所述第一溢流管的两端端部分别通过快速接头连接第一溢液孔与旁管,所述第二溢流管一端通过快速接头连接第二溢液孔另一端与第一溢流管连通并呈一体化结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阻挡膜片与上管体呈一体式结构,并形成若干通孔,所述通孔呈九宫格的形态且所述通孔的直径为3-4mm。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阻挡膜片具弹性,并采用橡胶或者硅胶制成。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管体呈透明状,所述阀门选用球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本技术中,上管体溢出的废液可通过接液盘及溢流管导入下管体中,降低了因废液溢出所导致的对操作人员所造成的安全隐患;同时,通过阀门放空上管体中的废液实现了对不同种类的废液进行连续测量的效果,并提高了废液密度测量装置在结构上的便携性,并可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跌落而摔坏波美计;最后,通过上下布置的第一限位环与第二限位环,可对波美计起到更好的引导作用,防止波美计在对废液密度进行测量时发生横向位移,从而提高了对废液密度进行检测的准确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废液密度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出的一种新型废液密度测量装置中的阻挡膜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请参图1至图2所示出的本技术一种新型废液密度测量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新型废液密度测量装置,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接液盘1、上管体2、阀门5和下管体7,连通接液盘1与下管体7的第一溢流管6,容置于上管体2中的波美计3。波美计3是一种用于测量液体密度的测量装置,其壳体采用玻璃制成,且下端31较粗上端较细,并在较细的上端上形成刻度以表征液体的密度。波美计3的下端31的底部包裹少量的铅块,以使得波美计3能够在液体中保持垂直状态。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上管体2纵向贯穿接液盘1,并高于接液盘1的侧壁。同时,在本实施方式中,上管体2的底部横向设置阻挡膜片4,接液盘1的内侧环壁上形成一圈弹性胶圈17,所述上管体2位于接液盘1下方的管段内部形成用于限制波美计3顶部横向位移的第一限位环15,所述上管体2靠近阀门5的管段内部形成用于限制波美计3底部横向位移的第二限位环16,以及横向贯通上管体2与第一限位环15的第二溢流管131。第二溢流管131与第一溢流管6连通。第二限位环16的圆心处形成圆形通孔161,以供波美计3的下端31在该圆形通孔161中作上下自由移动。具体的,该圆形通孔161的直径为波美计3的下端31的外径的1.2~1.5倍。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接液盘1的底部开设第一溢液孔11,上管体2内部嵌设第一限位环15的管段上开设连续贯通的上管体2与第一限位环15的第二溢液孔14,所述下管体7的侧部形成旁管71。第一溢流管6的两端端部分别通过快速接头连接第一溢液孔11与旁管71。第二溢流管131一端通过快速接头132连接第二溢液孔14,且第二溢流管131的另一端与第一溢流管6连通并呈一体化结构。具体的,第一溢流管6的上端端部通过快速接头12活动连接第一溢液孔11,第一溢流管6的下端端部通过快速接头72与旁管71活动连接。具体的,该旁管71与下管体7可呈一体式结构并呈T字形,当然,该旁管71与下管体7也可通过上述类似的快速接头与下管体7进行活动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所示出的旁管71也可配置为三通管,并与下管体7活动卡接,例如通过快速接头活动卡接。第一限位环15的底部形成呈扩口状的硅胶垫圈151,从而通过该硅胶垫圈151起到缓冲作用,以防止待检测的废液密度较小时,波美计3向上漂浮时与第一限位环15发生碰撞,防止波美计3的损坏。配合参照图2所示,阻挡膜片4与上管体2呈一体式结构,并形成若干通孔41。通孔41呈九宫格的形态且所述通孔41的直径为3-4mm。阻挡膜片4具弹性,并采用橡胶或者硅胶制成。上管体2呈透明状,所述阀门5选用球阀,从而通过该阻挡膜片4起到承托波美计3的作用。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对第一种废液密度进行测量时将阀门5旋至闭合状态,当完成对第一种废液密度的测量后可旋转阀门5至导通状态,以将上管体2中的第一种废液通过阀门5、下管体7进行排放。然后,再次将阀门5闭合,并通过上管体2及波美计3对第二种废液的密度进行测量,从而实现了对不同种类的废液的密度进行连续测量的技术效果。同时,在本实施方式中,上管体2溢出的废液可通过接液盘1及第一溢流管6导入下管体7中,降低了因废液溢出所导致的对操作人员可能造成的安全隐患。具体的,该第一溢流管6为柔性管,且直径为12mm。同时,当待检测的废液密度较小或者上管体2所盛放的废液量过多时,可将多余的废液通过第二溢液孔14及第二溢流管131排放至第一溢流管6中,并最终导入下管体7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废液密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接液盘(1)、上管体(2)、阀门(5)和下管体(7),连通接液盘(1)与下管体(7)的第一溢流管(6),容置于上管体(2)中的波美计(3),所述上管体(2)的底部横向设置阻挡膜片(4),所述接液盘(1)的内侧环壁上形成一圈弹性胶圈(17),所述上管体(2)位于接液盘(1)下方的管段内部形成用于限制波美计(3)顶部横向位移的第一限位环(15),所述上管体(2)靠近阀门(5)的管段内部形成用于限制波美计(3)底部横向位移的第二限位环(16),以及横向贯通上管体(2)与第一限位环(15)的第二溢流管(131),所述第二溢流管(131)与第一溢流管(6)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废液密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接液盘(1)、上管体(2)、阀门(5)和下管体(7),连通接液盘(1)与下管体(7)的第一溢流管(6),容置于上管体(2)中的波美计(3),所述上管体(2)的底部横向设置阻挡膜片(4),所述接液盘(1)的内侧环壁上形成一圈弹性胶圈(17),所述上管体(2)位于接液盘(1)下方的管段内部形成用于限制波美计(3)顶部横向位移的第一限位环(15),所述上管体(2)靠近阀门(5)的管段内部形成用于限制波美计(3)底部横向位移的第二限位环(16),以及横向贯通上管体(2)与第一限位环(15)的第二溢流管(131),所述第二溢流管(131)与第一溢流管(6)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废液密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环(15)的底部形成呈扩口状的硅胶垫圈(15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废液密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管体(2)纵向贯穿接液盘(1),并高于接液盘(1)的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耀明杜前明潘周宇王军成张占业李庆周斌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林信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