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流量自动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729249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2 0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水流量自动监测装置,包括堰槽、堰板、透水管及水位自动记录仪,所述堰板和透水管均设在堰槽内,所述堰板铅直设置,所述透水管设在堰板的前方,且所述透水管与水面相垂直,所述透水管中安装有水位自动记录仪,所述透水管上自底部向上开有若干沿铅直排列的透水孔,水流在堰槽中流动依次流经透水管和堰板,这些透水孔排列的总高度与水流量呈正相关,水流流经所述透水管并通过所述透水孔流入所述透水管时即可通过水位自动记录仪自动监测水位高度,进而得到流量。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能高效快捷自动的监测堰槽中的水深度,进而及时得到水流量,便于及时监控,了解水量动态信息。

Automatic monitoring device for water flow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utomatic monitoring device for water flow, including a weir trough, a weir plate, a permeable pipe and an automatic water level recorder. The weir plate and a permeable pipe are all arranged in a weir trough, the weir plate is arranged vertically, the permeable pipe is arranged in front of the weir plate, and the permeable pipe is perpendicular to the water surface. A recorder is provided with a number of pervious holes arranged vertically from the bottom to the top of the pervious pipe, and the water flows through the pervious pipe and the weir plate in turn in the weir trough. The total height of these pervious holes is positively related to the water flow. When the water flows through the pervious pipe and through the pervious hole into the pervious pipe, it passes through the water level. The automatic recorder automatically monitors the water level and gets the flow rate.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ingenious design, high efficiency, quick and automatic monitoring of water depth in the weir trough, and thus timely obtaining water flow, convenient for timely monitoring and understanding of water dynamic inform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流量自动监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文数据记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流量自动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河流、泉水及容器等中这些液体关注日趋重视,及时监测水流量的动态信息,对于及时作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水流量监测都是由人工完成,有费时费力、成本高、效率低下的不足。装置在传统的矩形堰的基础上增加了透水钢管,并在透水钢管中安装一个自动水位记录仪,这样就可以实现在泉水的出口处水深数据的自动监测功能,进而实现泉水流量的自动监测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方便高效的水流量自动监测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水流量自动监测装置,包括堰槽、堰板、透水管及水位自动记录仪,所述堰板和透水管均设在堰槽内,所述堰板铅直设置,所述透水管设在堰板的前方,且所述透水管与水面相垂直,所述透水管中安装有水位自动记录仪,所述透水管上自底部向上开有若干沿铅直排列的透水孔,水流在堰槽中流动依次流经透水管和堰板,这些透水孔排列的总高度与水流量呈正相关,水流流经所述透水管并通过所述透水孔流入所述透水管时即可通过水位自动记录仪自动监测水位高度,进而得到流量。进一步,所述堰槽的高度与水流量呈正相关,所述堰槽的长度≧2m,所述堰槽包括底面和侧面,所述底面和侧面垂直设置,所述底面平滑。进一步,所述堰板与所述堰槽的底面和侧面均垂直,所述堰板高度≧20cm。进一步,所述透水管的下端固定在堰槽的底面上,所述透水管的上端活动封口,所述透水管的侧壁紧贴堰槽的一侧面,位于透水管最上方的透水孔没有浸没在水中或与水面相平齐,所述透水管的直径φ≦5cm、透水管的高度≧堰槽的高度。进一步,所述透水孔的尺寸为10-15mm,所述透水孔在透水管的两侧相对设置,且一侧为水流的流入方向。另一侧为水流的流出方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能高效快捷的监测水位,进而及时得到水流量,便于及时监控,了解水位动态信息,且在水流进入透水管后在管内进行水位监测,有效避免水流过程中水花的干扰,实现静态监测,监测准确度大大提高,而且水位自动记录仪设在透水管内,透水管对水位自动记录仪起到一定保护作用,延长了水位自动记录仪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水流量自动监测装置的一示意图。图2是图1中透水管的部分剖视图。图3是透水短管的一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请参考图1,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水流量自动监测装置,包括堰槽1、堰板2、透水管3及水位自动记录仪4。堰槽1的高度与水流量呈正比,水流量越大,堰槽1的高度越高,所述堰槽1的长度≧2m,所述堰槽1包括底面11和侧面12,所述底面11和侧面12垂直设置,所述底面11平滑。堰板2设在堰槽1内,且堰板2铅直设置,堰板2与所述堰槽1的底面和侧面均垂直,所述堰板2高度≧20cm。请参考图3,透水管3设在堰槽1内,所述透水管3设在堰板2的前方,水流先流过的方向为前方,且所述透水管3与水面相垂直,透水管3的下端固定在堰槽1的底面11上,所述透水管3的上端活动封口,所述透水管3的侧壁紧贴堰槽1的一侧面,所述透水管3的直径φ≦5cm、透水管3的高度≧堰槽1的高度,透水管3可以由多节短的透水短管30通过螺纹配合连接为一根长的透水管3,最终长的透水管3和水位高度成正比,保证可以适用于监测不同水位高度的流量,所述透水短管30的一端设有内螺纹(图中未示出),另一端连接连接管32,并与连接管32一体成型,所述连接管32的外侧设有外螺纹321,且连接管32的内径与连接管32的厚度之和与透水管3的内径相一致,所述连接管32上设有与透水管3上的透水孔31相对的透过孔322,所述透过孔322的尺寸与透水孔31的尺寸相一致。请参考图2,透水管3中安装有水位自动记录仪。透水管3上自底部向上开有若干沿铅直排列的透水孔31,透水孔31的尺寸优选为10-15mm,所述透水孔31在透水管3的两侧相对设置,且一侧为水流的流入方向,另一侧为水流的流出方向,每一透水孔31紧挨相邻透水孔31排列,所述透水孔31排列的总高度与水流量呈正相关,水流量越大,透水孔31排列的总高度越高,水流在堰槽1中流动依次流经透水管3和堰板2,在一实施例中,位于透水管3最上方的透水孔31没有浸没在水中或与水面相平齐。水流流经所述透水管3并通过所述透水孔31流入所述透水管3时即可通过水位自动记录仪自动监测水位高度,进而得到流量。水流量的计算公式为:式中:Q——流量(l/s),h——堰口水头(m),b——堰槽宽度(m)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能高效快捷的监测水位,进而及时得到水流量,便于及时监控,了解水位动态信息,且在水流进入透水管后在管内进行水位监测,有效避免水流过程中水花的干扰,实现静态监测,监测准确度大大提高,而且水位自动记录仪设在透水管内,透水管对水位自动记录仪起到一定保护作用,延长了水位自动记录仪的使用寿命。在本文中,所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零部件位于图中以及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文中上述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水流量自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堰槽、堰板、透水管及水位自动记录仪,所述堰板和透水管均设在堰槽内,所述堰板铅直设置,所述透水管设在堰板的前方,且所述透水管与水面相垂直,所述透水管中安装有水位自动记录仪,所述透水管上自底部向上开有若干沿铅直排列的透水孔,水流在堰槽中流动依次流经透水管和堰板,这些透水孔排列的总高度与水流量呈正相关,水流流经所述透水管并通过所述透水孔流入所述透水管时即可通过水位自动记录仪自动监测水位高度,进而得到流量。

【技术特征摘要】
1.水流量自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堰槽、堰板、透水管及水位自动记录仪,所述堰板和透水管均设在堰槽内,所述堰板铅直设置,所述透水管设在堰板的前方,且所述透水管与水面相垂直,所述透水管中安装有水位自动记录仪,所述透水管上自底部向上开有若干沿铅直排列的透水孔,水流在堰槽中流动依次流经透水管和堰板,这些透水孔排列的总高度与水流量呈正相关,水流流经所述透水管并通过所述透水孔流入所述透水管时即可通过水位自动记录仪自动监测水位高度,进而得到流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流量自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堰槽的高度与水流量呈正相关,所述堰槽的长度≧2m,所述堰槽包括底面和侧面,所述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玉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