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机搅拌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2369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洗衣机搅拌翼。在圆盘的外周部分形成较大的外周叶片(22)并具有最大面积的外周翼(2)、与在旋转中心部分的半球状表面上形成有中心叶片(24)的中心翼(4)一体形成,在中心翼(4)和外周翼(2)之间形成的凹部内旋转自如地嵌合形成有中间叶片(23)的中间翼(3),构成搅拌翼(1)。通过与中心翼(4)的下方连接的旋转轴驱动外周翼(2)及中心翼(4)旋转,则中间翼(3)也随之而旋转,因此产生复杂的水流,使得被洗涤物中的衣物摩擦、扭绞、上下移动,进行有效地洗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洗衣机搅拌翼,通过将多个旋转翼组合成一体,形成复杂的水流,从而提高搅拌能力。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洗衣机搅拌翼被设置在上方开口、收容被洗涤物及水的洗涤桶的内底部,利用旋转驱动机构而被旋转驱动,其特征是具有在从旋转中心至外侧所定半径范围内形成、形成有向上突出的多个中心叶片的中心翼,在从外圆周至内侧所定半径范围内形成、形成有向上突出的多个外周叶片的外周翼,以及被旋转自如地嵌插在中心翼和外周翼之间、形成有向上突出的多个中间叶片的中间翼。根据上述结构,因为中间翼被嵌插在中心翼和外周翼之间,中心翼和外周翼被驱动旋转后,中间翼生成比中心翼和外周翼的旋转滞后的旋转,产生迭加在中心翼和外周翼产生的水流上的基于中间翼的水流,它们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水流,使得被洗涤物产生复杂运动,增加布的摩擦,增大搅拌力,从而可以提高洗净能力。在上述结构中,外周翼、中间翼及中心翼的直径是,中间翼的直径是外周翼的约1/2、中心翼的直径是中间翼的约1/2。由此,拥有较大面积的外周翼在旋转方向上形成大的水流,中心翼在中心部形成的小水流使中间翼形成的水流发生变化,成为复杂的水流,使得洗涤桶内收容的被洗涤物被均匀搅拌。而且,中心翼与外周翼一体形成,一体化的结构可以保证强度,也容易在它们之间设置中心翼。而且,中心翼形成以旋转中心为顶部的半球状,因而产生向外周方向流动的水流,作用于中间翼形成的水流成为复杂水流,提高对被洗涤物的搅拌效果。而且,中间翼通过形成向外圆周方向上升的倾斜曲面,而产生沿铅直方向流动的水流,此水流在由中心翼形成的水流的作用下沿倾斜方向流动,从而对被洗涤物施加复杂的搅拌力,增加了摩擦以及扭绞方向的力,因而能提高洗净力。而且,由于外周翼形成以内圆周侧为顶部向半径方向的大致中央部下降、向外圆周上升的曲面,被洗涤物容易落在外周翼上,有利于对被洗涤物实施有效搅拌,同时也易于生成旋转方向的水流。而且,由于中间叶片的最高位置比中心叶片及外周叶片的最高位置低地形成中间翼,因而能够防止中间翼被位于外周翼和中心翼之间的被洗涤物挂住,而与中心翼和外周翼一起旋转,抑制了中间翼因受较大应力作用而损伤。而且,在一体形成中心翼和外周翼时,同时形成中间翼收容凹部,将支撑中间翼的旋转的滑台在其中固定后,中间翼与固定在形成于中心翼和外周翼之间的中间翼收容凹部内的滑台配合,并被可旋转地支撑在滑台的滑动支撑部上,由此可以得到中间翼的理想的旋转状态。被支撑在滑台上的中间翼,由与滑动支撑部的两侧面以微小间隔相隔的一对同心圆环以及在滑动支撑部的上面滑动接触的滑动突起构成,由此,在滑动支撑部上形成水难于侵入的防气阀,沙等难于与水一起进入滑动面上,达到防止异物侵入而妨害中间翼旋转的效果。而且,通过在中间翼收容凹部的底面上形成开口,进入中间翼收容凹部内的砂等异物从开口部被排出,所以能够防止异物妨碍中间翼的旋转。而且,通过在中间翼收容凹部的侧面圆周上形成台阶,能够防止硬币等异物从中间翼与中心翼之间的间隙或者中间翼与外周翼之间的间隙侵入中间翼收容凹部内。 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使用实施方式中的搅拌翼的洗衣机的结构剖面图。图2是表示搅拌翼构成的平面图。图3是上述搅拌翼的A-A线向视剖面图。图4表示构成搅拌翼的驱动体的结构,(a)是平面图、(b)是B-B线向视剖面图。图5表示滑台的结构,(a)是平面图、(b)是C-C线向视剖面图。图6表示中间翼的结构,(a)是平面图、(b)是D-D线向视剖面图。图中1-搅拌翼,2-外周翼,3-中间翼,3a-结合钩部,3b、3c-同心环部,3d-滑动突起,4-中心翼,5-滑台,5a-支撑环部,5b-结合环部,7-中间翼收容凹部,13-内桶(洗涤桶),14-电机,22-外周叶片,23-中间叶片,24-中心叶片,25-叶片间突起。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帮助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而且,本实施方式只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化的例子,而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范围。图1说明使用了本实施方式的搅拌翼1的洗衣机的构造,表示作为从洗涤到脱水全自动实施的全自动洗衣机的一个构成例。壳体10内配置的外桶12由多个悬架11弹性支撑,脱水时的振动可由悬架11吸收。在该外桶12内设置有底部配备了搅拌翼1的内桶(洗涤桶)13,通过利用离合器15切换安装在外桶12底部的电机14的旋转,搅拌翼1及内桶3分别单独被驱动旋转。另外,图示中省略了给水及排水的构造。打开设置在壳体10上面的盖子16,将被洗涤物与洗涤剂投入内桶13中并开始运转后,向内桶13内给水,电机14驱动搅拌翼1旋转,通过搅拌翼1的旋转搅拌水流与被洗涤物从而实施洗涤过程。经过所定时间的洗涤过程后,将污浊的洗涤水排出,重新供给的水与被洗涤物经过搅拌翼1的搅拌实施漂洗过程。漂洗过程结束后,通过离合器15将电机14的旋转切换至内桶13,通过内桶13旋转而实施使被洗涤物中含有的水分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内桶13的周面上形成的小孔排出到外桶12内的脱水过程。从洗涤到脱水的一连串过程由未图示的控制装置控制、全自动执行。在上记洗涤过程及漂洗过程中,搅拌翼1形成的水流与被洗涤物的搅拌是左右洗净性能的主要因素。本实施方式的搅拌翼1不仅在内桶13内形成复杂水流,同时通过搅拌还增大了被洗涤物间的摩擦力来提高洗净能力。以下,参照图2~6说明搅拌翼1的构造。如图2、图3所示,搅拌翼1由位于外圆周部的具有较大面积的外周翼2、位于中心部的面积较小的中心翼4、以及位于外周翼2和中心翼4之间的中间翼3这三部分组成。如图4A及4B所示,外周翼2和中心翼4构成为通过树脂成型而一体形成的驱动体20,通过将在中心翼4下方形成的嵌合轴部6插入经离合器15而传递电机14旋转驱动力的回转轴中,而被旋转驱动。上述驱动体20的外周翼2和中心翼4之间形成中间翼收容凹部7,如图3所示,在中间翼收容凹部7内配置有滑台5,利用从中间翼收容凹部7下面的多个位置旋入的螺钉9,将滑台5固定在驱动体20上。上述滑台5上自由旋转地嵌合有中间翼3。如图5A及5B所示,上述滑台5由支撑环部5a和结合环部5b构成。其中支撑环部5a位于滑台5的外圆周侧、呈口字状断面并支撑搭载在其上的中间翼3,结合环部5b位于滑台5的内圆周侧、与中间翼3上形成的结合钩部3a结合。一旦将中间翼3压入驱动体20上固定的滑台5后,如图3所示,中间翼3下面形成的一对同心圆环3b、3c就位于上述支撑环部5a的两侧并与之隔开微小间隔,而且,同心圆环3b、3c之间突出形成的滑动突起3d与支撑环部5a接触,中间翼3自由旋转地支撑在滑台5上。然后,通过设置中间翼3上的结合钩部3a与滑台5的结合环部5b在钩状部分之间结合,嵌在滑台5上的中间翼3就保持不脱出的状态。根据中间翼3在上述滑台5上的这种嵌入结构,支撑中间翼3滑动旋转的支撑环部5a的上面,其支撑环部5a的外圆周面被一对同心圆环3b、3c以微小间隔围住,起到防气阀的效果,沙子等无法进入滑动面,因而不会对中间翼3的滑动旋转产生妨害。而且,从中间翼3和外周翼2间的间隙进入中间翼收容凹部7内的沙子等异物从中间翼收容凹部7底面上形成的开口部7a排出,所以,能够防止因咬入沙子等异物而阻碍中间翼3的旋转。另外,中间翼收容凹部7的两内侧圆周面上形成台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洗衣机搅拌翼,被设置在上方开口、收容被洗涤物及水的洗涤桶的内底部,利用旋转驱动机构而被旋转驱动,其特征在于:具有    在从圆盘的旋转中心至外侧所定半径范围内形成、形成有向上方突出的多个中心叶片的中心翼,    在从圆盘外周至内侧所定半径范围内形成、形成有向上方突出的多个外周叶片的外周翼,以及    可旋转地嵌插在中心翼和外周翼之间、形成有向上方突出的多个中间叶片的中间翼。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足立一利小林光彦臼井重雄沟口祐子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