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源细胞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723573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2 0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源细胞培养基,包括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盐、次黄嘌呤、胸苷、葡萄糖、丙酮酸钠、亚油酸、硫辛酸、腐胺、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培养基成分的改进,根据人源细胞系的生长、代谢特点,增加了盐酸吡哆醇、硫酸铜、硫酸亚铁、硫酸锌、氯化镁、磷酸氢二钠、次黄嘌呤钠、亚油酸、硫辛酸、腐胺、胸苷等组分,更贴近于人体内细胞生长的微环境,能够促进人源细胞生物酶的合成。优化了培养基各组分的浓度,降低了新组份带来的不稳定性,更好的保持了培养细胞的生物特性,可减少或者免去细胞培养中血清的使用,经过测试该培养基能适合贴壁培养及悬浮培养,并适用于大多数人源细胞的培养。

Human cell culture medium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human cell culture medium, which comprises amino acids, vitamins, inorganic salts, hypoxanthine, thymidine, glucose, sodium pyruvate, linoleic acid, lipoic acid, putrescine and 4_hydroxyethyl piperazine ethylsulfonic acid. By improving the composition of the medium and according to the growth and metabol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uman cell line, the invention adds pyridoxine hydrochloride, copper sulfate, ferrous sulfate, zinc sulfate, magnesium chloride, disodium hydrogen phosphate, sodium hypoxanthine, linoleic acid, lipoic acid, putrescine, thymidine and other components, and is more close to the growth microorganism of the human body cell. Environment can promote the synthesis of enzymes in human cells. Optimiz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each component of the medium, reducing the instability brought by the new component, better maintaining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ltured cells, reducing or eliminating the use of serum in cell cul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源细胞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细胞培养的组合物,特别涉及一种人源细胞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自建立组织和细胞培养技术以来,利用人源细胞开展现代生物制药,特别是利用人源细胞进行组织工程研究或生物治疗,不断蓬勃发展。在这些技术中,研制适宜的培养基是其中最核心、最基础的关键技术。到目前为止,体外扩增人源细胞最常使用添加胎牛血清的基础培养基。但是,利用胎牛血清培养细胞也带来了不少问题。首先,胎牛血清蛋白属异种蛋白,用胎牛血清培养的细胞用于治疗后,可能导致被治疗者产生感染,具有潜在危险。其次,胎牛血清可能携带传播性病原体。此外,在牛的饲养过程中持续使用抗生素,也存在感染的风险。另外,胎牛血清的缺点还包括成分的不确定性、批次间的不稳定性,存储时间短,供应时间存在周期性等。由于血清培养细胞存在的诸多问题,促使产生了继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之后的第三类培养基——无血清培养基。细胞工程中无血清培养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少甚至避免含血清培养所带来的不利。无血清培养基具有以下明显的优缺点:无血清培养基的优点:(1)可避免血清批次间的不稳定性,提高细胞培养和实验结果的可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源细胞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包括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盐、次黄嘌呤、胸苷、葡萄糖、丙酮酸钠、亚油酸、硫辛酸、腐胺、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源细胞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包括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盐、次黄嘌呤、胸苷、葡萄糖、丙酮酸钠、亚油酸、硫辛酸、腐胺、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源细胞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酸包括甘氨酸、L-缬氨酸、L-异亮氨酸、L-亮氨酸、L-苯丙氨酸、L-甲硫氨酸、L-色氨酸、L-苏氨酸、L-丝氨酸、L-丙氨酸、L-脯氨酸、L-胱氨酸、L-酪氨酸二钠盐、L-赖氨酸盐酸盐、L-精氨酸盐酸盐、L-组氨酸盐酸盐、L-谷氨酰胺、L-谷氨酸、L-天门冬酰胺或L-天门冬氨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维生素包括叶酸、硫胺素、核黄素、维生素B12、生物素、泛酸钙、盐酸吡哆醛、盐酸吡哆醇、肌醇、氯化胆硷或烟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无机盐包括氯化钠、碳酸氢钠、二水合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五水合亚硒酸钠、氯化钾、硝酸钾、二水合氯化钙、七水合硫酸亚铁、七水合硫酸锌、五水合硫酸铜、氯化镁或二水合硫酸镁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源细胞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甘氨酸浓度为0.27~0.41mmol/L;所述L-缬氨酸浓度为0.53~0.80mmol/L;所述L-异亮氨酸浓度为0.52~0.78mmol/L;所述L-亮氨酸浓度为0.53~0.79mmol/L;所述L-苯丙氨酸浓度为0.26~0.39mmol/L;所述L-甲硫氨酸浓度为0.13~0.20mmol/L;所述L-色氨酸浓度为0.05~0.08mmol/L;所述L-苏氨酸浓度为0.53~0.79mmol/L;所述L-丝氨酸浓度为0.27~0.41mmol/L;所述L-丙氨酸浓度为0.20~0.29mmol/L;所述L-脯氨酸浓度为0.27~0.41mmol/L;所述L-胱氨酸浓度为0.22~0.33mmol/L;所述L-酪氨酸二钠盐浓度为0.30~0.45mmol/L;所述L-赖氨酸盐酸盐浓度为0.54~0.81mmol/L;所述L-精氨酸盐酸盐浓度为0.41~0.62mmol/L;所述L-组氨酸盐酸盐浓度为0.14~0.22mmol/L;所述L-谷氨酰胺浓度为2.72~4.08mmol/L;所述L-谷氨酸浓度为0.34~0.51mmol/L;所述L-天门冬酰胺浓度为0.14~0.21mmol/L;所述L-天门冬氨酸浓度为0.16~0.24mmol/L;所述叶酸浓度为6.3E-03~9.4E-03mmol/L;所述硫胺素浓度为7.7E-03~1.2E-02mmol/L;所述核黄素浓度为7.0E-04~1.0E-03mmol/L;所述维生素B12浓度为1.7E-04~2.6E-04mmol/L;所述生物素浓度为3.9E-05~5.8E-05mmol/L;所述泛酸钙浓度为5.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梦晓刘洋郑媛媛刘红琼范星洲盛小琦贡波吴明远
申请(专利权)人:协和华东干细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