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盛正茂专利>正文

一种生物菌肥发酵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2095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2 0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生物菌肥发酵罐,涉及发酵设备领域。该生物菌肥发酵罐,包括主桶,所述主桶内腔的上部连通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上端设置有阻隔清洗机构,所述阻隔清洗机构包括盖子,且盖子位于进料管的上端。该通过主桶、进料管、阻隔清洗机构、水流输送机构、内壁清洗机构、连接机构和限位机构的配合设置,使其可通过毛刷束、鹅毛叶和橡胶膜分别对进料管内壁和主桶内壁进行清理,解决粪便在进入发酵罐时,有些液态粪便会粘连在发酵罐的内壁上,使再次进行发酵时,液态粪便会粘黏在干粪便上从而形成了粪便堆积,造成发酵罐内腔越来越小的同时还有较大臭味散发。

Fermentation tank for biological bacterial fertilizer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biological bacterial fertilizer fermentation tank, which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fermentation equipment. The biofertilizer fermentor comprises a main barrel, the upper part of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main barrel is connected with a feed tube, the upper end of the feed tube is provided with a barrier cleaning mechanism, the barrier cleaning mechanism includes a cover, and the cover is located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feed tube. The main barrel, the feeding pipe, the barrier cleaning mechanism, the water flow conveying mechanism, the inner wall cleaning mechanism, the connecting mechanism and the limit mechanism are arranged in coordination, so that the inner wall of the feeding pipe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main barrel can be cleaned separately by the brush bundle, the goose feather leaf and the rubber film, so as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some liquid feces will occur when the feces enter the fermentation tank. Adhesion in the inner wall of the fermentor, so that the fermentation again, liquid feces will stick to the dry feces, resulting in the accumulation of feces, resulting in smaller and smaller fermentation tank at the same time have a greater od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菌肥发酵罐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酵设备
,具体为一种生物菌肥发酵罐。
技术介绍
微生物肥料是以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导致作物得到特定肥料效应的一种制品,是农业生产中使用肥料的一种。长期以来,社会上对微生物肥料的看法存在一些误解和偏见。一种看法认为它肥效很高,把它当成万能肥料,甚至扬言可以完全取代化肥;另一种看法则认为它根本不是肥料。其实这两种都是偏见。国内外多年试验证明,用根瘤菌接种大豆、花生等豆科作物可提高共生固氮效能,确实有增产效果,合理应用其它菌肥拌种或施用微生物肥料,对非豆科农作物也有增产效果,而且有化肥达不到的效果。因此,我们认为它是肥料,又与传统化肥和有机肥在概念和内涵上不同。发酵罐,指工业上用来进行微生物发酵的装置。其主体一般为用不锈钢板制成的主式圆筒,其容积在1m3至数百m3。生物菌肥在发酵完成后,虽将生物菌肥的原材料粪便中的臭味排除掉了,但粪便在进入发酵罐时,有些液态粪便会粘连在发酵罐的内壁上,使再次进行发酵时,这些粘连在发酵罐内壁上的粪便会影响发酵罐的发酵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技术方案,用以解决粪便在进入发酵罐时,有些液态粪便会粘连在发酵罐的内壁上,使再次进行发酵时,液态粪便会粘黏在干粪便上从而形成了粪便堆积,造成发酵罐内腔越来越小的同时还有较大臭味散发。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生物菌肥发酵罐,包括主桶,所述主桶内腔的上部连通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上端设置有阻隔清洗机构,所述阻隔清洗机构包括盖子,且盖子位于进料管的上端,所述盖子通过铰链与进料管上端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盖子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插接有中空转轴,所述中空转轴上焊接有固定块,且固定块上粘接有毛刷束,所述中空转轴上设置有水流输送机构,所述水流输送机构包括固定套,且固定套的内腔与中空转轴的外壁焊接,所述固定套的外壁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腔的两端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环形凹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环形连接板,且环形连接板的两端均通过环形滑块与移动槽滑动连接,所述环形连接板的一侧连通有输水管,且输水管的一端延伸至盖子上端的外部,所述环形凹槽远离环形连接板的一侧开设有进水口,且进水口与中空转轴的内腔连通,所述中空转轴上开设有出水孔,所述主桶内腔的中部设置有内壁清洗机构,所述内壁清洗机构上设置有连接机构。进一步的,所述内壁清洗机构包括环形箱,且环形箱的一侧与主桶的内壁焊接,所述环形箱内腔远离主桶内壁的一侧开设有环形滑槽,所述环形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环形移动块,所述环形移动块远离环形滑槽的一侧焊接有链条,所述链条的一侧啮合有齿轮,且齿轮的一侧延伸至主桶的外部,所述齿轮的下端焊接有手轮,所述环形箱内腔的两端开设有开口,所述链条的两端焊接有Z型移动杆,所述Z型移动杆上粘接有鹅毛叶。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口,且连接口位于Z型移动杆上,所述连接口内腔的中部焊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上套接有轮子,且轮子的一端与鹅毛叶的一侧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轮子的两侧设置有限位块,且限位块的一端与Z型移动杆的一侧焊接,所述限位块远离Z型移动杆的一端粘接有橡胶膜。进一步的,所述Z型移动杆、鹅毛叶、轮子和橡胶膜均与主桶的内壁贴合。进一步的,所述毛刷束远离中空转轴的一端与进料管的内壁贴合。进一步的,所述输水管延伸的一端与外部送水管道连通。进一步的,所述齿轮的上端通过限位机构与主桶的外壁固定焊接。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轴承、转动杆和限位板组成,且限位机构上转动杆的下端与齿轮的上端焊接。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电机的转动使中空转轴带动毛刷束对进料管的内壁进行摩擦,且摩擦过程中通过输水管输送的水流进入中空转轴中,使其通过中空转轴的转动使其内的水流通过出水孔排出,从而使毛刷束可通过旋转对输水管的内壁进行清洗,后通过手轮的转动使齿轮带动链条进行转动,从而通过链条带动Z型移动杆进行转动,使其上鹅毛叶对主桶的内壁进行清洗。有益效果相比较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通过主桶、进料管、阻隔清洗机构、水流输送机构、内壁清洗机构、连接机构和限位机构的配合设置,使其可通过毛刷束、鹅毛叶和橡胶膜分别对进料管内壁和主桶内壁进行清理,解决粪便在进入发酵罐时,有些液态粪便会粘连在发酵罐的内壁上,使再次进行发酵时,液态粪便会粘黏在干粪便上从而形成了粪便堆积,造成发酵罐内腔越来越小的同时还有较大臭味散发。本专利技术为了使水流可正常进行中空转轴内还不引响中空转轴的转动,分别采用了隔清洗机构、盖子、铰链、电机、中空转轴、固定块、毛刷束、水流输送机构、固定套、环形凹槽、移动槽、环形连接板、环形滑块、输水管、进水口和出水孔的结构设计,使中空转轴转动时,因其上套接的固定套使输水管可通过环形连接板上环形滑块顺着移动槽进行移动,从而保证了中空转轴正常转动的同时,还不影响水流进入中空转轴中。本专利技术为了对主桶的内壁进行清洗,分别采用了内壁清洗机构、环形箱、环形滑槽、链条、齿轮、手轮、开口、Z型移动杆、鹅毛叶、连接机构、连接口、限位杆、轮子、限位块和橡胶膜的结构设计,使其可通过手轮的转动带动齿轮转动,后通过齿轮与链条的啮合使链条带动Z型移动杆进行转动,从而通过Z型移动杆上鹅毛叶与主桶内壁的贴合对主桶上堆积的粪便浆液进行清洗。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的A处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1的B处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固定套的内腔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环形箱的内腔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环形箱的内腔侧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Z型移动杆的俯视图。其中,1主桶、2进料管、3阻隔清洗机构、31盖子、32铰链、33电机、34中空转轴、35固定块、36毛刷束、4水流输送机构、41固定套、42环形凹槽、43移动槽、44环形连接板、45环形滑块、46输水管、47进水口、48出水孔、5内壁清洗机构、51环形箱、52环形滑槽、53链条、54齿轮、55手轮、56开口、57Z型移动杆、58鹅毛叶、6连接机构、61连接口、62限位杆、63轮子、64限位块、65橡胶膜、7限位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7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生物菌肥发酵罐,包括主桶1,主桶1内腔的上部连通有进料管2,进料管2的上端设置有阻隔清洗机构3,阻隔清洗机构3包括盖子31,且盖子31位于进料管2的上端,盖子31通过铰链32与进料管2上端的右侧固定连接,盖子3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电机33,电机33的输出端插接有中空转轴34,中空转轴34上焊接有固定块35,且固定块35上粘接有毛刷束36,毛刷束36远离中空转轴34的一端与进料管2的内壁贴合,中空转轴34上设置有水流输送机构4,水流输送机构4包括固定套41,且固定套41的内腔与中空转轴34的外壁焊接,固定套41的外壁开设有环形凹槽42,环形凹槽42内腔的两端开设有移动槽43,环形凹槽42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环形连接板44,且环形连接板44的两端均通过环形滑块45与移动槽43滑动连接,环形连接板44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菌肥发酵罐,包括主桶(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桶(1)内腔的上部连通有进料管(2),所述进料管(2)的上端设置有阻隔清洗机构(3),所述阻隔清洗机构(3)包括盖子(31),且盖子(31)位于进料管(2)的上端,所述盖子(31)通过铰链(32)与进料管(2)上端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盖子(3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电机(33),所述电机(33)的输出端插接有中空转轴(34),所述中空转轴(34)上焊接有固定块(35),且固定块(35)上粘接有毛刷束(36),所述中空转轴(34)上设置有水流输送机构(4),所述水流输送机构(4)包括固定套(41),且固定套(41)的内腔与中空转轴(34)的外壁焊接,所述固定套(41)的外壁开设有环形凹槽(42),所述环形凹槽(42)内腔的两端开设有移动槽(43),所述环形凹槽(42)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环形连接板(44),且环形连接板(44)的两端均通过环形滑块(45)与移动槽(43)滑动连接,所述环形连接板(44)的一侧连通有输水管(46),且输水管(46)的一端延伸至盖子(31)上端的外部,所述环形凹槽(42)远离环形连接板(44)的一侧开设有进水口(47),且进水口(47)与中空转轴(34)的内腔连通,所述中空转轴(34)上开设有出水孔(48),所述主桶(1)内腔的中部设置有内壁清洗机构(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菌肥发酵罐,包括主桶(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桶(1)内腔的上部连通有进料管(2),所述进料管(2)的上端设置有阻隔清洗机构(3),所述阻隔清洗机构(3)包括盖子(31),且盖子(31)位于进料管(2)的上端,所述盖子(31)通过铰链(32)与进料管(2)上端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盖子(3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电机(33),所述电机(33)的输出端插接有中空转轴(34),所述中空转轴(34)上焊接有固定块(35),且固定块(35)上粘接有毛刷束(36),所述中空转轴(34)上设置有水流输送机构(4),所述水流输送机构(4)包括固定套(41),且固定套(41)的内腔与中空转轴(34)的外壁焊接,所述固定套(41)的外壁开设有环形凹槽(42),所述环形凹槽(42)内腔的两端开设有移动槽(43),所述环形凹槽(42)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环形连接板(44),且环形连接板(44)的两端均通过环形滑块(45)与移动槽(43)滑动连接,所述环形连接板(44)的一侧连通有输水管(46),且输水管(46)的一端延伸至盖子(31)上端的外部,所述环形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正茂
申请(专利权)人:盛正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