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均匀布线的绕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71819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1 2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均匀布线的绕线装置,包括机架和线轮,线轮上还连接有驱动电机,机架上还设置有调整装置;调整装置包括滑杆、滑套、引线轮架、引线轮、螺纹座、换向轴、锥齿轮副和驱动杆;机架上还设置有轴承座,锥齿轮副包括两个相互啮合的锥齿轮。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重量轻,便于制造和搬运;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具有较好的绕线质量和较快的绕线速度。

A winding device convenient for uniform wiring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winding device for uniform wiring, including a frame and a wire wheel, a driving motor is connected to the wire wheel, and an adjusting device is arranged on the frame; the adjusting device includes a slider, a sliding sleeve, a lead wheel frame, a lead wheel, a threaded seat, a reversing shaft, a bevel gear pair and a driving rod; and a bearing is arranged on the frame. The bevel gear pair consists of two meshing bevel gears.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light weight, easy manufacture and handling, and good winding quality and fast winding spe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均匀布线的绕线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线缆收纳护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均匀布线的绕线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电力线缆和通讯线缆被运用于各个领域,在线缆生产包装、零时铺设线缆收纳时,均需要使用到绕线辊,绕线辊的主要绕线部件为线轮,通过线轮的转动将线缆呈圈状缠绕于其上,以减小上述线缆所占空间、防止线缆局部过度弯曲变形,以利于线缆的寿命、存放和搬运。将线缆在线轮上均匀的绕制并层层紧箍是最大限度利用线轮最有效的方式,现有技术中线缆在线轮轴线上的均布需要人工手工控制或辅助的辅助机构,不利于绕线效率、绕线质量和减小绕线辊的质量和体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线缆在线轮轴线上的均布需要人工手工控制或辅助的辅助机构,不利于绕线效率、绕线质量和减小绕线辊的质量和体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均匀布线的绕线装置。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便于均匀布线的绕线装置通过以下技术要点来解决问题:一种便于均匀布线的绕线装置,包括机架和固定在机架上的线轮,所述线轮上还连接有用于驱动线轮绕其轴线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用于实现线缆在线轮上均布的调整装置;所述调整装置包括滑杆、套设在滑杆上的滑套、引线轮架、引线轮、螺栓座、换向轴、锥齿轮副和驱动杆,所述滑杆的轴线与线轮的轴线平行,螺栓座的一端与滑套固定连接,螺栓座的另一端与引线轮架成螺栓连接,且引线轮架相对于螺栓座的夹角可调,引线轮固定在引线轮架上;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轴承座,换向轴固定在轴承座上,锥齿轮副包括两个相互啮合的锥齿轮,其中一个锥齿轮与线轮的转轴相连,另一个锥齿轮连接在换向轴的一端上,驱动杆的两端分别与滑套和换向轴成可转动连接,且驱动杆与换向轴的连接点不在换向轴的轴线上,换向轴与滑杆相互垂直。具体的,设置的滑杆与滑套的连接关系用于实现滑套在滑杆上的滑动,设置的换向轴用于传递驱动电机的转矩,设置的锥齿轮副两端分别与线轮和换向轴连接的结构形式,用于实现换向轴与线轮的同步转动,在线轮的转动过程中,驱动杆与换向轴和滑套的可转动连接形式,用于实现驱动杆与换向轴的连接点相对于滑套的距离固定,这样,驱动杆在转动时,驱动杆与换向轴的连接点在环形轨迹中转动,驱动杆与换向轴之间的作用力迫使滑套沿着滑杆来回运动,引线轮用于线缆在缠绕至线轮之前相对于线轮的导向:线缆绕过引线轮后再缠绕至线轮上,即引线轮使得线缆朝线轮的引入端也沿着线轮的轴线来回运动实现线缆在线轮上的均匀布线;螺栓座与引线轮架的结构形式,引线轮架相对于螺栓座的夹角可调的专利技术目的用于调整引线轮相对于滑杆的距离,这样,便于根据线轮上线缆缠绕厚度的变化,调整引线轮与线轮的水平距离,以上专利技术目的可通过在改变螺栓座与引线轮架连接螺栓螺栓预紧力的情况下得以实现。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为使得换向轴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通过驱动杆紧凑的制动滑套运动,所述换向轴上还固定有垂直于换向轴的驱动盘,所述驱动盘和滑套上均固定有一根立柱,立柱上均设置有一个轴承,且两个轴承的内圈分别与对应的立柱固定连接,驱动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且两根立柱均与换向轴平行。采用驱动盘实现换向轴与驱动杆连接的过度,便于实现换向轴的重心较少的偏离换向轴的轴线,有利于换向轴转动的稳定性。为减小驱动杆在驱动滑套沿着滑杆运动时滑套与滑杆的压应力的大小,所述驱动杆与滑杆位于同一平面内。为使得换向轴转动更为平稳,利于引线轮的线缆均布质量,所述轴承座不止一个。为保护线缆,使得本专利技术具有过载自我保护能力,所述驱动电机驱动线轮的传动形式为皮带传动。为避免线缆在绕过引线轮时,线缆外皮与引线轮的摩擦对线缆造成损坏,所述引线轮可绕其与引线轮架的连接点转动。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用于线轮制动和实现线缆沿着线轮均匀布线的驱动部件可通过一个驱动电机加以实现;线轮在转动过程中引线轮沿着线轮的轴线来回运动。以上设置使得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重量轻,便于制造和搬运;根据线轮上线缆缠绕厚度的变化,调整引线轮与线轮的水平距离的结构设置,有利于保持线缆在缠绕至线轮上之前相对于线轮轴线的夹角,以保持线缆与线轮或已经缠绕好的线缆圈的起始接触点的位置,即相对于线轮轴线的特定方向,避免线缆在线轮上滑动,以利于绕线质量;在转动过程中引线轮沿着线轮的轴线来回运动的设置有利于线缆在线轮上的布线质量,即以上设置还使得本专利技术还具有较好的绕线质量和较快的绕线速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便于均匀布线的绕线装置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分别为:1、线轮,2、锥齿轮副,3、换向轴,4、轴承座,5、驱动杆,6、滑杆,7、滑套,8、螺栓座,9、引线轮,10、引线轮架,11、驱动盘,12、机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1:如图1,一种便于均匀布线的绕线装置,包括机架12和固定在机架12上的线轮1,所述线轮1上还连接有用于驱动线轮1绕其轴线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机架12上还设置有用于实现线缆在线轮1上均布的调整装置;所述调整装置包括滑杆6、套设在滑杆6上的滑套7、引线轮架10、引线轮9、螺栓座8、换向轴3、锥齿轮副2和驱动杆5,所述滑杆6的轴线与线轮1的轴线平行,螺栓座8的一端与滑套7固定连接,螺栓座8的另一端与引线轮架10成螺栓连接,且引线轮架10相对于螺栓座8的夹角可调,引线轮9固定在引线轮架10上;所述机架12上还设置有轴承座4,换向轴3固定在轴承座4上,锥齿轮副2包括两个相互啮合的锥齿轮,其中一个锥齿轮与线轮1的转轴相连,另一个锥齿轮连接在换向轴3的一端上,驱动杆5的两端分别与滑套7和换向轴3成可转动连接,且驱动杆5与换向轴3的连接点不在换向轴3的轴线上,换向轴3与滑杆6相互垂直。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线轮1的轴线成水平设置,设置的锥齿轮副2用于实现转矩90°换向传动。实施例2: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进一步限定,如图1,为使得换向轴3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通过驱动杆5紧凑的制动滑套7运动,所述换向轴3上还固定有垂直于换向轴3的驱动盘11,所述驱动盘11和滑套7上均固定有一根立柱,立柱上均设置有一个轴承,且两个轴承的内圈分别与对应的立柱固定连接,驱动杆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且两根立柱均与换向轴3平行。采用驱动盘11实现换向轴3与驱动杆5连接的过度,便于实现换向轴3的重心较少的偏离换向轴3的轴线,有利于换向轴3转动的稳定性。实施例3: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进一步限定,如图1,为减小驱动杆5在驱动滑套7沿着滑杆6运动时滑套7与滑杆6的压应力的大小,所述驱动杆5和滑杆6位于同一平面内。实施例4: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进一步限定,如图1,为使得换向轴3转动更为平稳,利于引线轮9的线缆均布质量,所述轴承座4不止一个。为保护线缆,使得本专利技术具有过载自我保护能力,所述驱动电机驱动线轮1的传动形式为皮带传动。实施例5:本实施例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作进一步限定,如图1,为避免线缆在绕过引线轮9时,线缆外皮与引线轮9的摩擦对线缆造成损坏,所述引线轮9可绕其与引线轮架10的连接点转动。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专利技术所属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均匀布线的绕线装置,包括机架(12)和固定在机架(12)上的线轮(1),所述线轮(1)上还连接有用于驱动线轮(1)绕其轴线转动的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2)上还设置有用于实现线缆在线轮(1)上均布的调整装置;所述调整装置包括滑杆(6)、套设在滑杆(6)上的滑套(7)、引线轮架(10)、引线轮(9)、螺栓座(8)、换向轴(3)、锥齿轮副(2)和驱动杆(5),所述滑杆(6)的轴线与线轮(1)的轴线平行,螺栓座(8)的一端与滑套(7)固定连接,螺栓座(8)的另一端与引线轮架(10)成螺栓连接,且引线轮架(10)相对于螺栓座(8)的夹角可调,引线轮(9)固定在引线轮架(10)上;所述机架(12)上还设置有轴承座(4),换向轴(3)固定在轴承座(4)上,锥齿轮副(2)包括两个相互啮合的锥齿轮,其中一个锥齿轮与线轮(1)的转轴相连,另一个锥齿轮连接在换向轴(3)的一端上,驱动杆(5)的两端分别与滑套(7)和换向轴(3)成可转动连接,且驱动杆(5)与换向轴(3)的连接点不在换向轴(3)的轴线上,换向轴(3)与滑杆(6)相互垂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均匀布线的绕线装置,包括机架(12)和固定在机架(12)上的线轮(1),所述线轮(1)上还连接有用于驱动线轮(1)绕其轴线转动的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2)上还设置有用于实现线缆在线轮(1)上均布的调整装置;所述调整装置包括滑杆(6)、套设在滑杆(6)上的滑套(7)、引线轮架(10)、引线轮(9)、螺栓座(8)、换向轴(3)、锥齿轮副(2)和驱动杆(5),所述滑杆(6)的轴线与线轮(1)的轴线平行,螺栓座(8)的一端与滑套(7)固定连接,螺栓座(8)的另一端与引线轮架(10)成螺栓连接,且引线轮架(10)相对于螺栓座(8)的夹角可调,引线轮(9)固定在引线轮架(10)上;所述机架(12)上还设置有轴承座(4),换向轴(3)固定在轴承座(4)上,锥齿轮副(2)包括两个相互啮合的锥齿轮,其中一个锥齿轮与线轮(1)的转轴相连,另一个锥齿轮连接在换向轴(3)的一端上,驱动杆(5)的两端分别与滑套(7)和换向轴(3)成可转动连接,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费贤超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市瑞宏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