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车的侧厢门联动启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71768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1 23:45
一种消防车的侧厢门联动启闭装置,消防车包括具有器材腔的器材厢厢体,器材厢厢体的前侧和/或后侧且对应于器材腔的腔口的位置设上、下厢门,侧厢门联动启闭装置包括连杆、滑块、下厢门牵引机构和下厢门被动牵引件,连杆的一端与上厢门的右侧边缘部位连接、另一端与滑块的上端连接,滑块设在器材腔的右腔壁上,下厢门牵引机构连接在滑块的下端与下厢门的右侧边缘部位之间,下厢门被动牵引件连接在器材腔的左腔壁与下厢门的左侧边缘部位之间,当上、下厢门处于关闭状态时,由上、下厢门共同对器材腔的腔口蔽护,当上、下厢门处于开启状态时,下厢门处于水平状态且演变为踏脚板。满足取材时的便捷要求;减少体力消耗;结构简化,方便制作与装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消防车的侧厢门联动启闭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消防设施
,具体涉及一种消防车的侧厢门联动启闭装置。
技术介绍
如业界所知之理,在消防车的车厢厢体内通常放置有各类救灾器材如发电机、水泵和各种破拆工具等等,当出警后并且在抵达救灾现场后,为了便于消防队员取用各种器材,需要及时快捷地将左侧和/或右侧的侧厢门开启。而当救灾任务完成并且将各种器材返回后,又需要将侧厢门关闭。早先,对侧厢门的开启或关闭均由消防队员手工操作,不仅增加消防队员的工作量,而且占用消防队员的宝贵时间。技术授权公告号CN201024817Y推荐的车厢门联动启闭机构利用两套彼此联动的平面四连杆机构可实现一次动作将上、下两扇门同时开启或关闭。然而依然存在有以下缺憾:其一,在开启状态下,两套平面四连杆机构会对消防队员取用器材产生一定的干涉(阻碍);其二,由于两套平面四连杆机构彼此始终保持于连结状态,因此上、下厢门的开启幅度受到限制;其三,开启或关闭动作的平衡性难以保障。专利技术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1967929B介绍的“消防车的侧厢门联动启闭机构”弥补了上述CN201024817Y的缺憾并且客观上兑现了在其说明书第0014段记载的如下技术效果:当向外拽引下厢门时,一次性动作能将上、下厢门同时开启,反之亦然;所有零部件以器材架立柱为载体设置,故在开启后不存在对消防队员承用器材时产生干涉情形;上、下厢门的开启幅度大;启闭上、下厢门时的平稳性好。但是该专利依然存在以下不足:其一,为了设置滑动装置,因而将一器材回立柱设置在了厢腔腔口的居中位置,正是由于该器材架立柱在厢腔腔口居中位置的存在,从而对取用消防器材仍会产生一定的干涉影响;其二,上、下厢门开启后,由耷拉或称下坠的下厢门并不能起到踏脚板的作用,因而消防队员进入厢腔取放消防器材相对费力;其三,由于整个联动启闭机构的结构较为复杂,因而不论是对制造、装配还是日常使用的维护均相对麻烦。鉴于上述已有技术,仍有进一步改进的必要,为此本申请人作了积极而有益的设计,终于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保障器材厢的器材腔腔口无阻挡而藉以满足消防人员在向器材腔取用消防器材的便捷要求、有利于使处于开启状态的下厢门演变为踏脚板而藉以减少消防队员向器材腔取放消防器材时的体力消耗、有益于显著简化结构而藉以方便制造与装配并且体现良好的经济性以及降低日常使用中的维护难度的消防车的侧厢门联动启闭装置。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消防车的侧厢门联动启闭装置,所述的消防车包括具有器材腔的器材厢厢体,在该器材厢厢体的前侧和/或后侧并且在对应于器材腔的腔口的位置配设有一上厢门和一下厢门,所述的侧厢门联动启闭装置包括一连杆、一滑块、一下厢门牵引机构和一下厢门被动牵引件,连杆的一端与所述上厢门的右侧边缘部位连接,而连杆的另一端与滑块的上端连接,滑块上下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器材腔的右腔壁上,下厢门牵引机构连接在滑块的下端与所述下厢门的右侧边缘部位之间,下厢门被动牵引件连接在器材腔的左腔壁与下厢门的左侧边缘部位之间,当所述上厢门以及下厢门处于关闭状态时,由上厢门以及下厢门共同对所述器材腔的腔口蔽护,而当上厢门以及下厢门处于开启状态时,下厢门处于水平状态并且演变为踏脚板。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器材腔的右下部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滑块的位置开设有一滑块滑动腔,所述的滑块上下滑动地设置在该滑块滑动腔内。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滑块滑动腔底壁上以纵向状态固定有一滑块导轨,在所述滑块朝向滑块导轨的一侧以纵向状态开设有一滑块滑动槽,该滑块滑动槽与滑块导轨滑动配合。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上厢门的右侧边缘部位固定有一连杆铰接座,在所述滑块的上端并且朝向所述器材腔的一侧固定有一连杆连接座,所述连杆的一端通过连杆铰接销轴与连杆铰接座铰接,而连杆的另一端通过连杆销轴与连杆连接座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器材腔的右腔壁构成有一右腔壁隔腔,所述下厢门牵引机构在对应于右腔壁隔腔的下部连接在所述滑块的下端与所述下厢门的右侧边缘部位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下厢门牵引机构包括一下厢门主动牵引件导轮和一下厢门主动牵引件,下厢门主动牵引件导轮通过导轮轴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右腔壁隔腔内,下厢门主动牵引件的一端与所述滑块的下端连接,下厢门主动牵引件的中部与下厢门主动牵引件导轮相配合,而下厢门主动牵引件的另一端与所述下厢门的右侧边缘部位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下厢门主动牵引件的一端通过主动牵引件连接销轴与所述滑块的下端连接,在所述下厢门的右侧边缘部位构成有一下厢门右固定耳,所述下厢门主动牵引件的另一端在途经所述下厢门主动牵引件导轮后与下厢门右固定耳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下厢门主动牵引导轮为链轮,所述下厢门主动牵引件为链条。在本专利技术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链条由复数个O型链节彼此首尾连接构成或者由复数个链片单元经链片单元连接销轴彼此首尾连接构成。在本专利技术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器材腔的左腔壁上固定有一左腔壁被动牵引件固定耳,而在所述下厢门的左侧边缘部位构成有一下厢门左固定耳,所述下厢门被动牵引件的一端与左腔壁被动牵引件固定耳连接,而另一端与下厢门左固定耳连接,并且下厢门被动牵引件为链条,该链条由复数个O型链节彼此首尾连接构成或者由复数个链片单元经链片单元连接销轴彼此首尾连接构成。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的技术效果之一,由于摒弃了已有技术中的位于器材腔的器材腔腔口居中位置的器材架立柱,因而能保障器材厢厢体的器材腔的器材腔腔口无阻挡,满足消防队员在向器材腔取用消防器材时的便捷要求;之二,由于当上、下厢门处于开启状态时,下厢门呈水平状态并且演变为供消防队员踩踏的踏脚板,因而可减少消防队员向器材腔取放消防器材时的体力消耗;之三,由于整个侧厢门联动启闭装置仅由连杆、滑块、下厢门牵引机构和下厢门被动牵引件组成,因而结构显著简化,不仅可以方便制作与装配并且体现经济性,而且能够降低日常使用中的维护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下厢门牵引机构的详细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专利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专利技术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范畴。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前、后、左和右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针对图1所处的位置状态而言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请参见图1,示出了消防车的结构体系的具有器材腔11的器材厢厢体1,在该器材厢厢体1的前侧和后侧并且在对应于器材腔11的腔口(即器材腔腔口,以下同)的位置配设有一上厢门12和一下厢门13。依据专业常识并且由图2所示,上厢门12的上沿通过上厢门销轴122(图2示)与器材厢厢体1的上沿铰接连接,下厢门13的下沿通过下厢门销轴133与器材厢厢体1的下沿铰接连接。在图1中还示出了属于上厢门12的结构体系的一左气弹簧缸123、一右气弹簧缸124和一上厢门启闭油缸125,左气弹簧缸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防车的侧厢门联动启闭装置,所述的消防车包括具有器材腔(11)的器材厢厢体(1),在该器材厢厢体(1)的前侧和/或后侧并且在对应于器材腔(11)的腔口的位置配设有一上厢门(12)和一下厢门(1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厢门联动启闭装置包括一连杆(2)、一滑块(3)、一下厢门牵引机构(4)和一下厢门被动牵引件(5),连杆(2)的一端与所述上厢门(12)的右侧边缘部位连接,而连杆(2)的另一端与滑块(3)的上端连接,滑块(3)上下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器材腔(11)的右腔壁上,下厢门牵引机构(4)连接在滑块(3)的下端与所述下厢门(13)的右侧边缘部位之间,下厢门被动牵引件(5)连接在器材腔(11)的左腔壁与下厢门(13)的左侧边缘部位之间,当所述上厢门(12)以及下厢门(13)处于关闭状态时,由上厢门(12)以及下厢门(13)共同对所述器材腔(11)的腔口蔽护,而当上厢门(12)以及下厢门(13)处于开启状态时,下厢门(13)处于水平状态并且演变为踏脚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防车的侧厢门联动启闭装置,所述的消防车包括具有器材腔(11)的器材厢厢体(1),在该器材厢厢体(1)的前侧和/或后侧并且在对应于器材腔(11)的腔口的位置配设有一上厢门(12)和一下厢门(1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厢门联动启闭装置包括一连杆(2)、一滑块(3)、一下厢门牵引机构(4)和一下厢门被动牵引件(5),连杆(2)的一端与所述上厢门(12)的右侧边缘部位连接,而连杆(2)的另一端与滑块(3)的上端连接,滑块(3)上下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器材腔(11)的右腔壁上,下厢门牵引机构(4)连接在滑块(3)的下端与所述下厢门(13)的右侧边缘部位之间,下厢门被动牵引件(5)连接在器材腔(11)的左腔壁与下厢门(13)的左侧边缘部位之间,当所述上厢门(12)以及下厢门(13)处于关闭状态时,由上厢门(12)以及下厢门(13)共同对所述器材腔(11)的腔口蔽护,而当上厢门(12)以及下厢门(13)处于开启状态时,下厢门(13)处于水平状态并且演变为踏脚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车的侧厢门联动启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器材腔(11)的右下部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滑块(3)的位置开设有一滑块滑动腔(111),所述的滑块(3)上下滑动地设置在该滑块滑动腔(111)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防车的侧厢门联动启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滑块滑动腔(111)底壁上以纵向状态固定有一滑块导轨(1111),在所述滑块(3)朝向滑块导轨(1111)的一侧以纵向状态开设有一滑块滑动槽,该滑块滑动槽与滑块导轨(11111)滑动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车的侧厢门联动启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厢门(12)的右侧边缘部位固定有一连杆铰接座(121),在所述滑块(3)的上端并且朝向所述器材腔(11)的一侧固定有一连杆连接座(31),所述连杆(2)的一端通过连杆铰接销轴(21)与连杆铰接座(121)铰接,而连杆(2)的另一端通过连杆销轴(22)与连杆连接座(31)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捷达消防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