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1548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1 2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压机,包括压板,所述压板顶部设有液压杆以及底部设有缓冲柱,所述压板底部设有顶部承压板,所述顶部承压板顶部四角设有定位孔以及底部设有第一上模具,所述第一上模具底部设有承压板组,所述承压板组顶部设有第一下模具以及底部设有第二上模具,所述第二上模具底部设有底部承压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导向板和导向滑槽的设置,使各个模具安装更换方便,可以加工不同的工件,实用性强,PLC控制器控制送风机和抽风机工作,向气压垫内部输送和抽出气体,气体压力传感器能够检测内部气体压力值,实现气压垫内部气体的进出量,从而实现精准智能控制各个模具之间的间距,精准控制多层工件的精加工以及下压距离。

A new type of pres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new type of press, which comprises a pressure plate, a hydraulic rod at the top of the pressure plate and a buffer column at the bottom, a top pressure plate at the bottom, a positioning hole at the top four corners of the pressure plate and a first upper die at the bottom, and a pressure plate group at the bottom of the first upper die. The top of the pressure plate group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lower die and the bottom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upper die. The bottom of the second upper die is provided with a bottom pressure plate. By setting the guide plate and the guide chute, the invention makes the installation and replacement of each die convenient, can process different workpieces, and has strong practicability. The PLC controller controls the work of the blower and the exhaust fan, conveys and extracts gas into the air cushion, and the gas pressure sensor can detect the internal gas pressure value, so as to realize the inside of the air cushion. In order to achieve accurate intelligent control of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various molds, precise control of multi-layer workpiece finishing and pressure dist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压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压机。
技术介绍
压机是压力机、液压压机、油压机的简称,压机指用于工业制品通过压力成型的一种成型机械,一般采用液压油缸,因此也叫油压机。在建材行业,压机是压砖机的简称,压机又分手动压砖机和自动液压砖机。但是现有的压机对于多层工件的挤压成型精度不高,并且通过液压杆下压量不能够精准控制,液压杆长时间使用精度不高,以及压板下压磨损等都会影响加工工件加工质量,对于工件模具更换也不方便,实用性还有待加强。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新型压机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压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压机,包括压板,所述压板顶部设有液压杆以及底部设有缓冲柱,所述压板底部设有顶部承压板,所述顶部承压板顶部四角设有定位孔以及底部设有第一上模具,所述第一上模具底部设有承压板组,所述承压板组顶部设有第一下模具以及底部设有第二上模具,所述第二上模具底部设有底部承压板,所述底部承压板顶部设有第二下模具,所述顶部承压板和承压板组底部四角均设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外侧设有气压垫,所述气压垫顶部设有气孔,所述气孔内部设有气体压力传感器,所述气孔外侧连接有软管,所述承压板组和底部承压板顶部四角均设有导向孔。优选的,所述压板与液压杆之间设有支架,所述支架截面设置为等腰梯形。优选的,所述缓冲柱内部设有弹簧,所述缓冲柱与定位孔活动卡接,所述导向柱与导向孔活动卡接。优选的,所述软管贯穿顶部承压板和承压板组延伸至顶部承压板和承压板组外部,所述软管一端连接有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上设有电磁阀,所述进气管一端连接有送风机,所述出气管一端连接有抽风机。优选的,所述承压板组包括多个承压板,所述承压板与顶部承压板、承压板与承压板以及承压板与底部承压板之间均通过气压垫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顶部承压板、承压板和底部承压板前侧均设有活动转向挡板,所述活动转向挡板通过转轴与顶部承压板、承压板和底部承压板前侧活动连接,所述活动转向挡板内表面与顶部承压板、承压板和底部承压板前侧表面相贴合。优选的,所述第一上模具、第一下模具、第二上模具和第二下模具两侧均设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对应的顶部承压板、承压板和底部承压板上设有导向滑槽,所述导向滑槽前侧设有开口,所述导向板与导向滑槽活动卡接,所述第一上模具与第一下模具相对应,所述第二上模具与第二下模具相对应。优选的,所述气压垫截面设置为风琴状。优选的,所述气体压力传感器型号设置为PTG500,所述压板前侧设有PLC控制器,所述气体压力传感器、电磁阀、送风机和抽风机均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通过将第一上模具、第一下模具、第二上模具和第二下模具两侧的导向板插入顶部承压板、承压板和底部承压板上的导向滑槽内,然后将活动转向挡板旋转,将第一上模具、第一下模具、第二上模具和第二下模具固定,第一上模具、第一下模具、第二上模具和第二下模具安装更换方便,可以加工不同的工件,实用性强;PLC控制器控制送风机向气压垫内部输送气体,气压垫充分鼓起,方便更换各模具;根据加工工件需要压缩的量,PLC控制器控制抽风机将气压垫内部的气体抽出,气体压力传感器能够检测内部气体压力值,PLC控制器通过控制电磁阀的开启,实现气压垫内部气体的进出量,从而实现精准智能控制第一上模具和第一下模具以及第二上模具和第二下模具之间的间距,此时液压杆带动压板下压并且不用精准控制下移量,气压垫还能够起到缓冲作用;整个设备能够加工不同厚度的工件,并且更换模具方便,工件放入以及取出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上模具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软管结构示意图。图中:1压板、2液压杆、3缓冲柱、4顶部承压板、5定位孔、6第一上模具、7承压板组、71承压板、8第一下模具、9第二上模具、10底部承压板、11第二下模具、12导向柱、13气压垫、14气孔、15气体压力传感器、16软管、17导向孔、18支架、19弹簧、20出气管、21电磁阀、22送风机、23抽风机、24活动转向挡板、25导向板、26导向滑槽、27开口、28PLC控制器、29进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根据图1所示的一种新型压机,包括压板1,所述压板1顶部设有液压杆2以及底部设有缓冲柱3,所述压板1与液压杆2之间设有支架18,所述支架18截面设置为等腰梯形,均匀分布下压力,增强液压杆2与压板1之间连接强度,所述缓冲柱3内部设有弹簧19,缓冲压板1对顶部承压板4的压力,所述缓冲柱3与定位孔5活动卡接,能够定位压板1与顶部承压板4精准连接下压,下压力度均匀,所述压板1底部设有顶部承压板4,所述顶部承压板4顶部四角设有定位孔5以及底部设有第一上模具6,所述第一上模具6底部设有承压板组7,所述承压板组7包括多个承压板71,所述承压板71与顶部承压板4、承压板71与承压板71以及承压板71与底部承压板10之间均通过气压垫13固定连接,能够同时多层加压工件,并且下压距离控制精准,所述承压板组7顶部设有第一下模具8以及底部设有第二上模具9,所述第一上模具6与第一下模具8相对应,所述第二上模具9与第二下模具11相对应,所述第二上模具9底部设有底部承压板10,所述顶部承压板4、承压板71和底部承压板10前侧均设有活动转向挡板24,所述活动转向挡板24通过转轴与顶部承压板4、承压板71和底部承压板10前侧活动连接,所述活动转向挡板24内表面与顶部承压板4、承压板71和底部承压板10前侧表面相贴合,方便更换第一上模具6、第一下模具8、第二上模具9和第二下模具11后,通过活动转向挡板24将其固定,所述底部承压板10顶部设有第二下模具11,所述顶部承压板4和承压板组7底部四角均设有导向柱12,所述导向柱12外侧设有气压垫13,所述气压垫13截面设置为风琴状,有利于方便压缩,所述气压垫13顶部设有气孔14,所述气孔14内部设有气体压力传感器15,所述气孔14外侧连接有软管16,所述承压板组7和底部承压板10顶部四角均设有导向孔17,所述导向柱12与导向孔17活动卡接,方便在压板1将顶部承压板4、承压板组7和底部承压板10之间压缩时,导向柱12插入导向孔17内部,使顶部承压板4、承压板组7和底部承压板10之间对齐,定位精准,从而使受力均匀,并且能够支撑加强气压垫13;根据图2所示的一种新型压机,所述第一上模具6、第一下模具8、第二上模具9和第二下模具11两侧均设有导向板25,所述导向板25对应的顶部承压板4、承压板71和底部承压板10上设有导向滑槽26,所述导向滑槽26前侧设有开口27,所述导向板25与导向滑槽26活动卡接,方便更换第一上模具6、第一下模具8、第二上模具9和第二下模具11,经济实用;根据图3所示的一种新型压机,所述软管16贯穿顶部承压板4和承压板组7延伸至顶部承压板4和承压板组7外部,所述软管16一端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压机,包括压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1)顶部设有液压杆(2)以及底部设有缓冲柱(3),所述压板(1)底部设有顶部承压板(4),所述顶部承压板(4)顶部四角设有定位孔(5)以及底部设有第一上模具(6),所述第一上模具(6)底部设有承压板组(7),所述承压板组(7)顶部设有第一下模具(8)以及底部设有第二上模具(9),所述第二上模具(9)底部设有底部承压板(10),所述底部承压板(10)顶部设有第二下模具(11),所述顶部承压板(4)和承压板组(7)底部四角均设有导向柱(12),所述导向柱(12)外侧设有气压垫(13),所述气压垫(13)顶部设有气孔(14),所述气孔(14)内部设有气体压力传感器(15),所述气孔(14)外侧连接有软管(16),所述承压板组(7)和底部承压板(10)顶部四角均设有导向孔(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压机,包括压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1)顶部设有液压杆(2)以及底部设有缓冲柱(3),所述压板(1)底部设有顶部承压板(4),所述顶部承压板(4)顶部四角设有定位孔(5)以及底部设有第一上模具(6),所述第一上模具(6)底部设有承压板组(7),所述承压板组(7)顶部设有第一下模具(8)以及底部设有第二上模具(9),所述第二上模具(9)底部设有底部承压板(10),所述底部承压板(10)顶部设有第二下模具(11),所述顶部承压板(4)和承压板组(7)底部四角均设有导向柱(12),所述导向柱(12)外侧设有气压垫(13),所述气压垫(13)顶部设有气孔(14),所述气孔(14)内部设有气体压力传感器(15),所述气孔(14)外侧连接有软管(16),所述承压板组(7)和底部承压板(10)顶部四角均设有导向孔(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1)与液压杆(2)之间设有支架(18),所述支架(18)截面设置为等腰梯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柱(3)内部设有弹簧(19),所述缓冲柱(3)与定位孔(5)活动卡接,所述导向柱(12)与导向孔(17)活动卡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16)贯穿顶部承压板(4)和承压板组(7)延伸至顶部承压板(4)和承压板组(7)外部,所述软管(16)一端连接有进气管(29)和出气管(20),所述进气管(29)和出气管(20)上设有电磁阀(21),所述进气管(29)一端连接有送风机(22),所述出气管(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永栋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几何陶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