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机的节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1484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洗衣机的节水结构,包括箱体、外槽和内槽,外槽形成在箱体的内部,用于收容洗涤水;内槽形成在外槽的内部,其内部收容有洗涤物和洗涤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槽,只在内槽的上侧部的一定区域上形成有侧面通孔;在内槽的底面形成有搅拌器,用于使外槽的洗涤水流入,搅拌器上形成有用于洗涤水上升的多个辐射状的叶轮;侧面通孔大约是在内槽高度的一半位置的上部;内槽的底面形成有底面通孔,可以使洗涤水顺利地流入。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使用少量洗涤水的情况下,也可以使很多洗涤水和洗涤物接触,并产生和使用很多量水时相同程度的洗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洗衣机的节水结构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现有的洗衣机大体上包括有如下结构箱体(CASE)(1)、外槽(2)、内槽(3)、悬架部(5)、搅拌器(PULSATE)(7)、电机(4)和旋转轴(6)。上述箱体(1)形成洗衣机的外观;上述外槽(2)形成在上述箱体(1)的内部,用于收容洗涤水;上述内槽(3)形成在上述外槽(2)的内侧,用于收容洗涤物和洗涤水;上述悬架部(5)连接在上述箱体(1)和外槽(2)的之间,用于支撑上述外槽(2);上述搅拌器(7)形成在上述内槽(3)的下侧面,用于形成水流;上述电机(4)通过外部电源进行工作,用于旋转上述搅拌器(7);上述旋转轴(6)用于将上述电机(4)的旋转力传递给上述搅拌器(7)。上述搅拌器(7)的下侧面形成有叶轮(IMPELLER)(8),上述叶轮(8)可以使装在上述外槽(2)内的洗涤水强制流入到上述内槽(3)内。另外,在上述内槽(3)的下侧面形成有多个底面通孔(10),可以使收容在上述外槽(2)内的洗涤水流入到上述内槽(3)内;在上述内槽(3)的侧面形成有多个侧面通孔(9),可以使收容在上述外槽(2)内的洗涤水通过另外路径流入到上述内槽(3)内。一方面,上述侧面通孔(9)形成在上述内槽(3)的上下整个侧面,于是在脱水时也可以顺利地排出洗涤水。下面,对上述现有洗衣机的工作进行说明。首先,如果使搅拌器(7)和形成在上述搅拌器(7)下侧面的叶轮(8)进行旋转,则可以使收容在外槽(2)下侧的水通过底面通孔(10)强制流入,然后贯穿上述搅拌器(7)流入到内槽(3)内。随着流入到上述内槽(3)内的洗涤水的水量增加,使很多洗涤水和洗涤物接触,可以提高洗涤效率。也就是说,对于相同的洗涤物,即使使用少量的洗涤水也可以产生和使用很多洗涤水相同的洗涤效果。但是,具有上述结构的现有洗衣机有如下缺点在现有的洗衣机中,由于洗涤水通过上述底面通孔(10)向内槽(3)流入后,马上通过侧面通孔(9)流出,所以在提高洗涤效果上有局限性。也就是说,即使通过上述叶轮(8)使洗涤水强制流入到内槽(3)内提高了水位,但由于通过形成在上述内槽(3)侧面的侧面通孔(9)流出,所以在提高上述内槽(3)的水位上有局限性。图中的箭头符号是通过上述叶轮(8)强制流入的洗涤水的流线。由上述流线可见,通过叶轮(8)流入的洗涤水马上向外槽(2)流出,导致外槽的水位和形成在内槽内周面的水位相同。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洗衣机存在的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洗衣机的节水结构,以在使用少量洗涤水的情况下,也可以使很多洗涤水和洗涤物接触,并产生和使用很多量水时相同程度的洗涤效果。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洗衣机的节水结构,包括箱体、外槽和内槽,外槽形成在箱体的内部,用于收容洗涤水;内槽形成在外槽的内部,其内部收容有洗涤物和洗涤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槽,只在内槽的上侧部的一定区域上形成有侧面通孔。前述的洗衣机的节水结构,其中在所述内槽的底面形成有搅拌器,用于使所述外槽的洗涤水流入。前述的洗衣机的节水结构,其中在所述内槽的底面形成有搅拌器,所述搅拌器上形成有用于洗涤水上升的多个辐射状的叶轮。前述的洗衣机的节水结构,其中侧面通孔大约是在所述内槽高度的一半位置的上部。前述的洗衣机的节水结构,其中在所述内槽的底面形成有底面通孔,可以使洗涤水顺利地流入。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洗衣机的节水结构,包括箱体、外槽和内槽,外槽形成在所述箱体的内部,用于收容洗涤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槽的侧面形成有排水区域和遮断区域,在排水区域上形成有与所述外槽通过洗涤水相连通的侧面通孔,所述遮断区域不能通过洗涤水也不与所述外槽相连通。前述的洗衣机的节水结构,其中在所述内槽的底面形成有底面通孔,可以使洗涤水从外槽顺利地流入。通过上述提案的洗衣机的节水结构可以带来如下效果即使使用少量的洗涤水,也可以提高洗涤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现有洗衣机的纵向断面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洗衣机的纵向断面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洗衣机的搅拌器的立体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洗衣机的节水结构的作用原理图。图中标号说明11箱体 12外槽13内槽 14电机15悬架部 16旋转轴17搅拌器 18叶轮19侧面通孔 20底面通孔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洗衣机的节水结构大体上包括有如下结构箱体(11)、外槽(12)、内槽(13)、悬架部(15)、搅拌器(17)、电机(14)和旋转轴(16)。上述箱体(11)形成洗衣机的外观;上述外槽(12)形成在上述箱体(11)的内部,用于收容洗涤水;上述内槽(13)形成在上述外槽(12)的内侧,用于收容洗涤物和洗涤水;上述多个悬架部(15)连接在上述箱体(11)和外槽(12)的之间,用于支撑上述外槽(12)的自身重量;上述搅拌器(17)形成在上述内槽(3)的下侧面,用于形成强制水流;上述电机(14)通过外部电源进行工作,用于旋转上述搅拌器(17);上述旋转轴(16)用于将上述电机(14)的旋转力传递给上述搅拌器(17)。另外,上述搅拌器(17)的下侧面形成有叶轮(18),上述叶轮(18)可以使装在外槽(12)内的洗涤水强制流入到上述内槽(13)内。另外,在上述内槽(13)的下侧面形成有多个底面通孔(20),可以使收容在上述外槽(12)内的洗涤水流入到上述内槽(13)内;在上述内槽(3)的一定区域上形成有侧面通孔(19),也可以使装在上述外槽(12)内的洗涤水通过上述内槽(3)的侧面流入/流出。特别是,上述侧面通孔(19)只形成在从上述内槽(13)的上侧端向着下侧延长的一定区域——排水区域(L1)上,不形成在上述排水区域(L1)以下的遮断区域(L2)上。通过上述结构,可以防止通过上述叶轮(18)强制流入到上述内槽(13)内的洗涤水很快地流出。进一步详细说明,通过上述叶轮(18)流入到内槽(13)内的洗涤水在遮断区域(L2)上不能流出,只有在漫过上述遮断区域(L2)的水位达到排水区域(L1)以上时,才能流到外槽(12)。于是,至少在达到遮断区域(L2)的水位前为止不能排出洗涤水,而留装在内槽(13)内。从而可以使较多的洗涤水和洗涤物接触,可以提高洗涤效率。一方面,在执行脱水行程时,由于流入到内槽(13)的洗涤水可以通过形成在上述叶轮上的多个孔流到外槽(13),所以在执行脱水行程时也没有问题。如图3所示,上述搅拌器(17)包括有如下结构叶轮(18)、洗涤水供应孔(183)、轴固定部(181)和通过孔(184)。上述多个叶轮(18)以辐射状突出形成在搅拌器本体的下侧面上;上述洗涤水供应孔(183)贯穿形成在上述叶轮(18)之间的搅拌器上;上述轴固定部(181)用于将搅拌器(17)支撑在上述旋转轴(16)上;上述通过孔(184)用于洗涤水的流出。下面对上述搅拌器(17)的作用进行说明。如果使上述搅拌器(17)旋转,则可以使上述叶轮(18)一起进行旋转,在上述叶轮(18)旋转时形成洗涤水的强制流动,通过上述洗涤水供应孔(183)使洗涤水上升供应到内槽(13)的里面。上述叶轮(18)也可以向侧面倾斜形成,可以使洗涤水的供应顺畅。如图4所示,在本专利技术的洗衣机中,如果执行洗涤行程使搅拌器(17)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洗衣机的节水结构,包括箱体、外槽和内槽,外槽形成在箱体的内部,用于收容洗涤水;内槽形成在外槽的内部,其内部收容有洗涤物和洗涤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槽,只在内槽的上侧部的一定区域上形成有侧面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在哲赵成珍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