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曲面加工镜面CD纹的铣刀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712589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1 22:56
一种在曲面加工镜面CD纹的铣刀及其制造方法,所述铣刀包括棒状的刀体和焊接在其前端的金钢石材质的刀头,所述刀头具有前刀面、两个第一后刀面和两个第二后刀面,刀头的后端面和前刀面的后半段对应与所述焊接平台的横面和立面抵靠并焊接;所述铣刀的前角为6度至10度,刃倾角为16度至20度,第一后角为8度至12度,第二后角为30度至40度,两个第一后刀面之间的夹角为132度至142度,第一后刀面的宽度为0.01至0.1毫米。该制造方法包括:分别制造所述刀体和刀头,然后真空焊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在3D曲面加工镜面CD纹时在V型槽两侧会出现发雾发白、金属屑无法排出的技术问题,填补了镜面CD纹在3D曲面应用的空白。

Milling cutter for machining mirror CD pattern on curved surfa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 milling cutter for machining mirror CD lines on curved surfaces and a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omprise a rod-shaped cutter body and a diamond cutter head welded to the front end thereof. The cutter head has a front cutter face, two first rear cutter faces and two second rear cutter faces. The rear end face of the cutter head and the rear half of the front cutter face correspond to the cross section of the welding platform. The front angle of the milling cutter is 6 to 10 degrees, the blade inclination is 16 to 20 degrees, the first rear angle is 8 to 12 degrees, the second rear angle is 30 to 40 degrees, the angle between the two first rear cutter faces is 132 to 142 degrees, and the width of the first rear cutter face is 0.01 to 0.1 mm.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manufacturing the cutter body and the cutter head separately, and then vacuum welding. The invention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s of fogging and whitening on both sides of the V-groove and the metal scraps can not be discharged when the mirror CD lines are processed on the 3D curved surface, and fills the blank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irror CD lines on the 3D curved surf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在曲面加工镜面CD纹的铣刀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金属表面加工镜面CD(CodeDivision)纹的铣刀,尤其涉及能够在曲面加工镜面CD纹的铣刀,并涉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镜面CD纹是应用精密的CD纹机在金属表面去除材料而得到的一种类似于CD光盘的效果,它的纹路间距是根据产品的外观尺寸效果而定。在业界大家公认CD纹是金属表面的一种较高档的表面处理工艺。专用铣刀是加工镜面CD纹的关键器件。现有技术只能在平面上加工CD纹。采用现有铣刀在曲面加工镜面CD纹时,在V型槽两侧会出现发雾发白、金属屑无法排出等技术问题。截止目前,业界未见在3D曲面加工镜面CD纹的产品和相关技术文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曲面加工镜面CD纹的铣刀,并进一步提供了其制造方法。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在曲面加工镜面CD纹的铣刀,所述铣刀包括:棒状的刀体,在刀体的前端开设有焊接平台;以及金钢石材质的刀头,所述刀头具有前刀面、两个第一后刀面和两个第二后刀面,刀头的后端面和前刀面的后半段对应与所述焊接平台的横面和立面抵靠并焊接;所述铣刀的前角为6度至10度,刃倾角为16度至20度,第一后角为8度至12度,第二后角为30度至40度,两个第一后刀面之间的夹角为132度至142度,第一后刀面的宽度为0.01至0.1毫米;所述前角是前刀面与刀体的轴线之间的夹角,第一后角是第一后刀面与参考面之间的夹角,第二后角是第二后刀面与参考面之间的夹角,所述参考面是经过刃尖并与刀体的轴线垂直的平面。优选地,所述铣刀的前角为7.5度至8.5度,刃倾角为17.5度至18.5度,第一后角为9.5度至10.5度,第二后角为34度至36度,两个第一后刀面之间的夹角为135度至139度,第一后刀面的宽度为0.03至0.06毫米。优选地,所述前刀面的表面粗糙度和所述两个第一后刀面的表面粗糙度Ra小于0.1。优选地,所述焊接平台是台阶状的焊接平台。优选地,所述焊接平台是槽状的焊接平台。一种铣刀的制造方法,所述铣刀为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在曲面加工镜面CD纹的铣刀;所述制造方法包括:用钨钢制造所述刀体;用金刚石制造所述刀头;以及在700℃至900℃、完全真空环境下,将刀头焊接于刀体前端的焊接平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上述铣刀刀头的设计,有效解决了在3D曲面加工镜面CD纹时在V型槽两侧会出现发雾发白、金属屑无法排出的技术问题,填补了镜面CD纹在3D曲面应用的空白。附图说明图1为第一实施例铣刀的立体图;图2为其刀头的结构图;图3为第一实施例铣刀的侧视图;图4为图3中C部的放大图;图5为第一实施例铣刀的正视图;图6为第二实施例铣刀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第一实施例的铣刀用于在曲面加工镜面CD纹。请参照图1至图5,第一实施例的铣刀包括:棒状的刀体1和金钢石材质的刀头2。其中,在刀体1的前端开设有焊接平台11。刀头2具有前刀面21、两个第一后刀面22和两个第二后刀面23。刀头2的后端面和前刀面21的后半段对应与所述焊接平台11的横面和立面抵靠并焊接,以此将刀头2固定于刀体1的前端。该铣刀的前角为8度,刃倾角为18度,第一后角为10度,第二后角为35度,两个第一后刀面22之间的夹角(也即图5中P5和P6之间的夹角)为137度,第一后刀面22的宽度(也即一后角刃宽)为0.04毫米。参照图4,所述前角是指前刀面21所在平面P4与刀体1的轴线O之间的夹角(也就是前刀面21与刀体1的轴线O之间的夹角),第一后角是指第一后刀面22所在平面P2与参考面P1之间的夹角(也就是第一后刀面22与参考面P1之间的夹角),第二后角是指第二后刀面23所在平面P3与参考面P1之间的夹角(也就是第二后刀面23与参考面P1之间的夹角),所述参考面P1是指经过刃尖并与刀体的轴线O垂直的平面。在本专利技术中,铣刀的前角的大小可以为6度至10度,刃倾角的大小可以为16度至20度,第一后角的大小可以为8度至12度,第二后角的大小可以为30度至40度,两个第一后刀面之间的夹角的大小可以为132度至142度,第一后刀面22的宽度(也即一后角刃宽)可以为0.01至0.1毫米。所述铣刀的前角优选7.5度至8.5度,刃倾角优选17.5度至18.5度,第一后角优选9.5度至10.5度,第二后角优选34度至36度,两个第一后刀面之间的夹角优选135度至139度,第一后刀面的宽度优选0.03至0.06毫米。所述前刀面21的表面粗糙度和所述两个第一后刀面22的表面粗糙度Ra小于0.1。通过上述铣刀刀头的设计,有效解决了在3D曲面加工镜面CD纹时在V型槽两侧会出现发雾发白、金属屑无法排出的技术问题,填补了镜面CD纹在3D曲面应用的空白。参照图1,在第一实施例中,刀体1前端的焊接平台11是槽状的焊接平台。参照图6,第二实施例的铣刀包括:棒状的刀体1和金钢石材质的刀头2。该铣刀用于在曲面加工镜面CD纹。其中,在刀体1的前端开设有焊接平台11,所述焊接平台11是台阶状的焊接平台。刀头2具有前刀面、两个第一后刀面和两个第二后刀面。刀头2的后端面和前刀面的后半段对应与所述焊接平台11的横面111和立面112抵靠并焊接,以此将刀头2固定于刀体1的前端。刀头2的结构参数与第一实施例相同,这里不再赘述。上述铣刀的一种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用钨钢制造所述刀体1;用金刚石制造所述刀头2;然后在700℃至900℃、完全真空环境下,将刀头2焊接于刀体1前端的焊接平台11,从而获得上述铣刀。本专利技术铣刀可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数码相机等产品的3D机壳的表面处理,获得CD纹镜面效果。上述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这些详细的说明仅仅限于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构思下对上述方案进行的各种润饰、等效变换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在曲面加工镜面CD纹的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铣刀包括:棒状的刀体,在刀体的前端开设有焊接平台;以及金钢石材质的刀头,所述刀头具有前刀面、两个第一后刀面和两个第二后刀面,刀头的后端面和前刀面的后半段对应与所述焊接平台的横面和立面抵靠并焊接;所述铣刀的前角为6度至10度,刃倾角为16度至20度,第一后角为8度至12度,第二后角为30度至40度,两个第一后刀面之间的夹角为132度至142度,第一后刀面的宽度为0.01至0.1毫米;所述前角是前刀面与刀体的轴线之间的夹角,第一后角是第一后刀面与参考面之间的夹角,第二后角是第二后刀面与参考面之间的夹角,所述参考面是经过刃尖并与刀体的轴线垂直的平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曲面加工镜面CD纹的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铣刀包括:棒状的刀体,在刀体的前端开设有焊接平台;以及金钢石材质的刀头,所述刀头具有前刀面、两个第一后刀面和两个第二后刀面,刀头的后端面和前刀面的后半段对应与所述焊接平台的横面和立面抵靠并焊接;所述铣刀的前角为6度至10度,刃倾角为16度至20度,第一后角为8度至12度,第二后角为30度至40度,两个第一后刀面之间的夹角为132度至142度,第一后刀面的宽度为0.01至0.1毫米;所述前角是前刀面与刀体的轴线之间的夹角,第一后角是第一后刀面与参考面之间的夹角,第二后角是第二后刀面与参考面之间的夹角,所述参考面是经过刃尖并与刀体的轴线垂直的平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曲面加工镜面CD纹的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铣刀的前角为7.5度至8.5度,刃倾角为17.5度至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倩谭浩文伍青海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乔本金刚石刀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