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中涛专利>正文

一种疼痛科腰椎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70603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1 2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医疗设备技术领域中一种疼痛科腰椎治疗装置,包括底板、第一连接件和腰部托板等,通过旋转旋转钮,带动丝杠在固定板上旋转,从而带动腰部托板的右端在底板上左右移动,以达到对腰部托板角度调节的目的,多角度调节使腰部托板的凸起程度不同,不同程度拉宽患者腰椎间隙,降低椎间盘内的压力,甚至出现负压,促使突出物回纳,同时扩大椎间孔和神经根管,减轻突出物对神经的压迫,从而减轻疼痛,此结构使腰椎治疗装置适合于不同程度腰椎损伤的患者使用,有效提高腰椎治疗装置的适用性。

An apparatus for lumbar vertebrae treatment in pain departmen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umbar vertebra treatment device in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edical equipment, which comprises a base plate, a first connector and a lumbar bracket, etc. By rotating a rotating knob, the screw is driven to rotate on the fixed plate, thereby driving the right end of the lumbar bracket to move left and right on the base plate, so as to achieve the angle adjustment of the lumbar bracket. Objective: To widen the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space, reduce the pressure in the intervertebral disc, even induce the recovery of the protrusion, enlarge the intervertebral foramen and nerve root canal, reduce the compression of the protrusion on the nerve, and alleviate the pain. The device is suitable for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degrees of lumbar vertebral injury, effectively improving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lumbar treatmen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疼痛科腰椎治疗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领域为一种疼痛科腰椎治疗装置。
技术介绍
腰椎病是椎体之间的纤维环破裂后,髓核突出压迫脊神经根导致腰腿疼痛的一种常见病,正常椎间盘富有弹性和韧性,具有强大的抗压能力,但人体在20岁后,椎间盘即开始逐渐退变,髓核含水量逐渐减少,椎间盘的弹性和抗负荷能力也随之减退,在这种情况下,因各种外界负荷作用,椎间盘易在受力最大处,即纤维环的后部,由里向外产生裂缝,在此基础上,由某些诱发因素,如腰姿不当或突然负荷等因素诱发纤维环的破裂,导致髓核组织突出或脱出,由腰椎病导致的腰腿疼痛往往让人难以忍受,因其治疗周期较长,所以在治疗期间需要使用腰椎治疗装置来减缓患者的疼痛感,从而减轻患者由疼痛所致的精神压力,现有腰椎治疗装置如牵引床,体积较大不便患者随时使用,对于腰椎疼痛不能做到及时缓解,因此不能及时减轻患者由疼痛所致的精神压力;在如小体积的家用牵引器,角度调节点有限,且调节便利性差;现有小体积的家用牵引器只能平放配合患者的仰卧姿势,不能竖直放置配合患者坐起时使用,不具备多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疼痛科腰椎治疗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疼痛科腰椎治疗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左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内部卡接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腰部托板的左端,所述腰部托板的右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右部活动连接,所述腰部托板的上表面均匀对称设有按摩凸起球,所述按摩凸起球的右侧设有腰椎按摩垫,所述腰椎按摩垫的右侧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丝杠,所述丝杠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左限位片和右限位片,所述左限位片和右限位片的内壁均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丝杠贯穿于所述固定板,且丝杠与所述固定板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右限位片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旋转钮,所述底板的下底面左端对称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上端转动连接有挂板,所述挂板的下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的一端,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挂板的内部设有T形槽,所述T形槽的内部设有T形块,所述T形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夹板,所述挂板的右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的一端,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T形块的右壁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呈倒置钩状,所述第二连接件呈正置钩状。优选的,所述腰部托板整体呈凸弧形,且腰部托板的表面左右两端呈凹弧形。优选的,所述按摩凸起球和所述腰椎按摩垫均由硅胶制成。优选的,所述旋转钮的外壁设有橡胶外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疼痛科腰椎治疗装置,通过旋转旋转钮,带动丝杠在固定板上旋转,从而带动腰部托板的右端在底板上左右移动,以达到对腰部托板角度调节的目的,调节角度不受限制,且操作便利,多角度调节使腰部托板的凸起程度不同,不同程度拉宽患者腰椎间隙,降低椎间盘内的压力,甚至出现负压,促使突出物回纳,同时扩大椎间孔和神经根管,减轻突出物对神经的压迫,从而减轻疼痛,此结构使腰椎治疗装置适合于不同程度腰椎损伤的患者使用,提高腰椎治疗装置的适用性;当患者需要坐起使用腰椎治疗装置时,拉出挂板,再从挂板上拉出夹板,将挂板放置于座椅靠背上,第二弹簧将回弹力作用于T形块上,T形块在T形槽内移动带动夹板移动,从而使夹板夹紧座椅靠背,将腰椎治疗装置固定于座椅靠背上,便于患者坐起时使用,此结构使腰椎治疗装置具备多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体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按摩凸起、腰椎按摩垫和螺纹孔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凹槽、挂板、第一弹簧和夹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T形槽、T形块、夹板和第二弹簧左视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的T形块、夹板和第二弹簧主视剖面图。图中:1-底板、2-第一连接件、3-第二连接件、4-腰部托板、5-按摩凸起球、6-腰椎按摩垫、7-螺纹孔、8-丝杠、9-左限位片、10-右限位片、11-固定板、12-旋转钮、13-凹槽、14-挂板、15-第一弹簧、16-T形槽、17-T形块、18-夹板、19-第二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疼痛科腰椎治疗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左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件2,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内部卡接有第二连接件3,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腰部托板4的左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使所述腰部托板的左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左部相连接,所述腰部托板的右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右部活动连接,所述腰部托板的上表面均匀对称设有按摩凸起球5,所述按摩凸起球的右侧设有腰椎按摩垫6,患者仰卧在腰椎治疗装置上,由于自身重力作用与所述按摩凸起球和所述腰椎按摩垫紧密接触,所述按摩凸起球和所述腰椎按摩垫通过对患者腰部的压紧力对患者腰部产生按摩作用,促进腰部血液循环,可加速突出髓核对水分的吸收,增强其回弹性,减轻其对神经根的压迫,从而减轻腰部疼痛,所述腰椎按摩垫的右侧设有螺纹孔7,所述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丝杠8,所述丝杠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左限位片9和右限位片10,所述左限位片和右限位片的内壁均设有固定板11,所述固定板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左限位片和所述右限位片将所述丝杆限位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丝杠贯穿于所述固定板,且丝杠与所述固定板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右限位片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旋转钮12,通过旋转所述旋转钮,带动所述丝杠在所述固定板上旋转,从而带动所述腰部托板的右端在所述底板上左右移动,以达到对所述腰部托板角度调节的目的,调节角度不受限制,且操作便利,多角度调节使所述腰部托板的凸起程度不同,不同程度拉宽患者腰椎间隙,降低椎间盘内的压力,甚至出现负压,促使突出物回纳,同时扩大椎间孔和神经根管,减轻突出物对神经的压迫,从而减轻疼痛,此结构使腰椎治疗装置适合于不同程度腰椎损伤的患者使用,提高腰椎治疗装置的适用性,所述底板的下底面左端对称设有凹槽13,所述凹槽的上端转动连接有挂板14,所述挂板的下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5的一端,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挂板的内部设有T形槽16,所述T形槽的内部设有T形块17,所述T形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夹板18,所述挂板的右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9的一端,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T形块的右壁固定连接,当患者需要坐起使用腰椎治疗装置时,拉出所述挂板,再从所述挂板上拉出所述夹板,将所述挂板放置于座椅靠背上,所述第二弹簧将回弹力作用于所述T形块上,所述T形块在所述T形槽内移动带动所述夹板移动,从而使所述夹板夹紧座椅靠背,将腰椎治疗装置固定于座椅靠背上,便于患者坐起时使用,当需要将腰椎治疗装置收起时,只需将所述挂板从座椅靠背上移开,所述挂板和所述夹板在所述第一弹簧回弹力的作用下返回所述凹槽中。具体而言,所述第一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疼痛科腰椎治疗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左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件(2),所述第一连接件(2)的内部卡接有第二连接件(3),所述第二连接件(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腰部托板(4)的左端,所述腰部托板(4)的右端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右部活动连接,所述腰部托板(4)的上表面均匀对称设有按摩凸起球(5),所述按摩凸起球(5)的右侧设有腰椎按摩垫(6),所述腰椎按摩垫(6)的右侧设有螺纹孔(7),所述螺纹孔(7)的内部螺纹连接有丝杠(8),所述丝杠(8)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左限位片(9)和右限位片(10),所述左限位片(9)和右限位片(10)的内壁均设有固定板(11),所述固定板(11)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丝杠(8)贯穿于所述固定板(11),且丝杠(8)与所述固定板(11)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右限位片(10)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旋转钮(12),所述底板(1)的下底面左端对称设有凹槽(13),所述凹槽(13)的上端转动连接有挂板(14),所述挂板(14)的下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5)的一端,所述第一弹簧(15)的另一端与所述凹槽(13)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挂板(14)的内部设有T形槽(16),所述T形槽(16)的内部设有T形块(17),所述T形块(1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夹板(18),所述挂板(14)的右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9)的一端,所述第二弹簧(19)的另一端与所述T形块(17)的右壁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疼痛科腰椎治疗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左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件(2),所述第一连接件(2)的内部卡接有第二连接件(3),所述第二连接件(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腰部托板(4)的左端,所述腰部托板(4)的右端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右部活动连接,所述腰部托板(4)的上表面均匀对称设有按摩凸起球(5),所述按摩凸起球(5)的右侧设有腰椎按摩垫(6),所述腰椎按摩垫(6)的右侧设有螺纹孔(7),所述螺纹孔(7)的内部螺纹连接有丝杠(8),所述丝杠(8)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左限位片(9)和右限位片(10),所述左限位片(9)和右限位片(10)的内壁均设有固定板(11),所述固定板(11)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丝杠(8)贯穿于所述固定板(11),且丝杠(8)与所述固定板(11)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右限位片(10)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旋转钮(12),所述底板(1)的下底面左端对称设有凹槽(13),所述凹槽(13)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中涛
申请(专利权)人:刘中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