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中涛专利>正文

高速公路用降尘喷雾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4931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1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速公路用降尘喷雾设备,包括: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一侧设置有安装环,所述调节板设置为矩形板状,所述安装环与调节板设置为一体状,所述安装环设置有两个,所述安装环设置为半圆弧状,所述安装环的内部设置有卡管套,所述卡管套与调节板设置为一体状,所述安装环上设置有安装螺栓,两个所述安装环通过安装螺栓连接,固定滑套,其设置在所述调节板上,所述固定滑套设置有两个,所述固定滑套与调节板设置为贴合,所述固定滑套上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设置有多个,两个所述固定滑套通过多个固定螺栓连接,其实现了缓解降尘设备在高速公路的地面产生大量积水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速公路用降尘喷雾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降尘喷雾
,尤其涉及一种高速公路用降尘喷雾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喷雾降尘是指将水分散成雾滴喷向尘源的抑制和捕捉粉尘的方法与技术,喷雾降尘是一种新型的降尘技术,其原理是利用喷雾产生的微粒由于其及其细小,表面张力基本上为零,喷洒到空气中能迅速吸附空气中的各种大小灰尘颗粒,形成有效控尘。对大型开阔范围的控尘降尘有很好的效果。同时这种效果完全是一种雾化效果,绝不产生水滴和潮湿。特别适用于铸造厂、纺织厂、食品厂、印刷厂、机场、游乐场、步行街等广泛应用,费用低廉效果明显。
[0003]现有的降尘喷雾设备多为地面式的喷雾设备,其在使用的过程中,常常会因为喷雾的位置离地面较近,往往会导致高速公路的地面产生大量积水,从而极易影响到使用者的车辆行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0005]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速公路用降尘喷雾设备,实现了缓解降尘设备在高速公路的地面产生大量积水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和一些其他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高速公路用降尘喷雾设备,包括:
[0008]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一侧设置有安装环,所述调节板设置为矩形板状,所述安装环与调节板设置为一体状,所述安装环设置有两个,所述安装环设置为半圆弧状,所述安装环的内部设置有卡管套,所述卡管套与调节板设置为一体状,所述安装环上设置有安装螺栓,两个所述安装环通过安装螺栓连接;
[0009]固定滑套,其设置在所述调节板上,所述固定滑套设置有两个,所述固定滑套与调节板设置为贴合,所述固定滑套上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设置有多个,两个所述固定滑套通过多个固定螺栓连接;
[0010]转动底座,其设置在所述固定滑套的上端,所述转动底座与固定滑套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底座的内部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转动底座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上端设置有电机转轴,所述电机转轴与驱动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
[0011]视察箱,其设置在所述固定滑套的一侧,所述视察箱设置为矩形箱状,所述视察箱的内部设置有PM2.5监测器,所述PM2.5监测器与视察箱固定连接,所述PM2.5监测器的一侧设置有车辆传感器,所述车辆传感器与视察箱固定连接。
[0012]优选的是,所述视察箱的上端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设置为圆杆状,所述固定杆与视察箱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与调节板固定连接,所述视察箱一侧的上端设置有防脱片,所述防脱片设置为矩形板状,所述防脱片与调节板固定连接,所述防脱片的面积大于调
节板的纵向截面面积。
[0013]优选的是,所述车辆传感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设置为矩形板状,所述第二隔板与视察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隔板的一侧设置有蓄电池组,所述蓄电池组与第二隔板固定连接,所述蓄电池组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的形状大小均与第二隔板设置为一致,所述第一隔板与视察箱固定连接。
[0014]优选的是,所述驱动电机的一侧设置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驱动电机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转动底座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另一侧设置有数据传输模块,所述数据传输模块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电机转轴的上端设置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设置为矩形板状,所述转动板与电机转轴固定连接。
[0015]优选的是,所述转动板上端的一侧设置有遮雨套,所述遮雨套与转动板固定连接,所述遮雨套的上端面设置有漏雨斜面,所述遮雨套的内部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的一侧设置有降尘管,所述降尘管设置为圆管状,所述降尘管与风机通过螺栓连接,所述风机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0016]优选的是,所述降尘管上设置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设置为圆环状,所述固定套与降尘管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套上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设置为圆轴状,所述转轴与固定套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上设置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设置为矩形条状,所述连接条与转轴设置为贴合,所述连接条的一侧设置有加强条,所述加强条设置有两个,所述加强条设置为矩形条状,所述加强条与连接条设置为一体状
[0017]优选的是,所述连接条的下端设置有固定条,所述固定条设置有两个,所述固定条设置为矩形条状,所述固定条与连接条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条与转动板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条的一侧设置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设置有两个,一个所述加强条上设置有一个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与加强条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上端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设置有两个,所述连接块与电动推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与固定滑套设置为贴合,所述连接块与固定套固定连接。
[0018]优选的是,所述降尘管的一侧设置有雾化喷头,所述雾化喷头设置有多个,所述雾化喷头上设置有送水环,所述送水环设置为圆环状,多个所述雾化喷头以送水环的中心为圆心呈圆周布置,所述送水环与雾化喷头固定连接,所述送水环的下端设置有进水头,所述进水头与送水环固定连接。
[0019]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20]1、本专利技术通过调节板与安装环的设置,使用者在对该高速公路用降尘喷雾设备进行使用时,使用者可以通过安装环的设置来将整个降尘喷雾设备安装在路灯上,并通过调节板的设置,来实现对降尘喷雾设备的前后位置调节,进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使用者的使用压力。
[0021]2、本专利技术通过驱动电机与电动推杆的设置,使用者在使用该高速公路用降尘喷雾设备的过程中,使用者可以通过驱动电机来驱动转动板进行转动,来实现对降尘管的水平转动,再通过电动推杆的设置,可以实现对降尘管的高度调节,进而可以实现对降尘管的多角度调节,进而可以极大幅度上便利使用者对降尘管进行使用。
[0022]3、本专利技术通过风机、雾化喷头与送水环的设置,在使用者对该高速公路用降尘喷雾设备进行使用后,使用者可以通过风机来对雾化的水滴进行吹动,从而可以使得雾化喷
头的喷出距离大幅度提升,同时再通过雾化喷头与送水环的设置,可以保证雾化喷头喷出的水滴可以呈多角度进行喷出,进而可以大幅度的提高整个降尘喷雾设备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速公路用降尘喷雾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速公路用降尘喷雾设备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速公路用降尘喷雾设备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转动底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7]图5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视察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参阅本说明书后能够据以实施。
[0029]如图1

5所示,一种高速公路用降尘喷雾设备,包括:调节板1,所述调节板1的一侧设置有安装环2,所述调节板1设置为矩形板状,所述安装环2与调节板1设置为一体状,所述安装环2设置有两个,所述安装环2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公路用降尘喷雾设备,其中,包括: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一侧设置有安装环,所述调节板设置为矩形板状,所述安装环与调节板设置为一体状,所述安装环设置有两个,所述安装环设置为半圆弧状,所述安装环的内部设置有卡管套,所述卡管套与调节板设置为一体状,所述安装环上设置有安装螺栓,两个所述安装环通过安装螺栓连接;固定滑套,其设置在所述调节板上,所述固定滑套设置有两个,所述固定滑套与调节板设置为贴合,所述固定滑套上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设置有多个,两个所述固定滑套通过多个固定螺栓连接;转动底座,其设置在所述固定滑套的上端,所述转动底座与固定滑套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底座的内部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转动底座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上端设置有电机转轴,所述电机转轴与驱动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视察箱,其设置在所述固定滑套的一侧,所述视察箱设置为矩形箱状,所述视察箱的内部设置有PM2.5监测器,所述PM2.5监测器与视察箱固定连接,所述PM2.5监测器的一侧设置有车辆传感器,所述车辆传感器与视察箱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公路用降尘喷雾设备,其中,所述视察箱的上端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设置为圆杆状,所述固定杆与视察箱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与调节板固定连接,所述视察箱一侧的上端设置有防脱片,所述防脱片设置为矩形板状,所述防脱片与调节板固定连接,所述防脱片的面积大于调节板的纵向截面面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公路用降尘喷雾设备,其中,所述车辆传感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设置为矩形板状,所述第二隔板与视察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隔板的一侧设置有蓄电池组,所述蓄电池组与第二隔板固定连接,所述蓄电池组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的形状大小均与第二隔板设置为一致,所述第一隔板与视察箱固定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公路用降尘喷雾设备,其中,所述驱动电机的一侧设置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驱动电机电性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中涛马明李国志魏云飞周力宁徐晓飞郑作亮张腾陈彦欣汪代俊
申请(专利权)人:刘中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