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石海龙专利>正文

一种外科用脊椎矫正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0109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1 2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外科用脊椎矫正床,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脊椎矫正设备脊椎矫正不理想二次伤害大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两个空心圆管,每个空心圆管内安装有拉杆,两个拉杆之间经复位拉簧连接,每个空心圆管的外缘面上沿其轴向均布有多组矫正单元;每组矫正单元即可实现围绕空心圆管转动又能在空圆管上滑动,矫正单元下端安装有弧形板,拉杆上设有与弧形板相配合的环形卡槽,空心圆管的左右两端均设有一个与其同轴的端面凸轮,端面凸轮上设有多个与矫正单元一一相配合的推程角,每个拉杆靠近空心圆管管口的一端均设有一个L形杆,L形杆的横杆端与拉杆同轴固定,竖杆端与端面凸轮相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构思新颖,结构巧妙,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科用脊椎矫正床
本专利技术涉及外科用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外科用脊椎矫正床。
技术介绍
脊椎疾病已经越来越困扰现阶段的人们,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面对电脑工作长时间的不良坐姿,以及不良站姿已经严重影响现在人的生活,随着脊椎疾病的增多,脊椎疾病的治疗设备也日渐增多,但传统的脊椎治疗还是通过物理牵引治疗,耗时长,疼痛大,使得人们难以接受。脊柱疾病通常是造成脊柱的变形从而压迫脊柱周围的神经组织与肌肉组织造成人体的不适,病症较轻的脊柱疾病一般采用物理疗法,通过物理器具将人体的脊柱矫正并保持一个正确的姿势,慢慢使其恢复,但长时间保持矫正姿势会让人感觉不适,而且矫正效果也不是很明显,同时病患强制矫正很有可能会造成病患在矫正过程中的受到二次伤害。所以,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外科用脊椎矫正床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外科用脊椎矫正床,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脊椎矫正设备脊椎矫正不理想二次伤害大的问题。其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包括两个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且横向间隔放置的空心圆管,两个空心圆管可同时同速向内侧转动,每个空心圆管内安装有两个左右对称的拉杆,两个拉杆只可左右移动不能转动且两个拉杆之间经复位拉簧连接,每个空心圆管的外缘面上沿其轴向均布有多组矫正单元;所述每组矫正单元包括多个圆周均布在空心圆管上的第一套筒,每个第一套筒的上端封闭,下端置于空心圆管的外缘面上并可沿其轴向滑动,每个第一套筒内安装有一个可沿第一套筒轴向运动并可跟随第一套筒滑动的导杆,导杆的上端设有水平的横杆,横杆的左右两端贯穿第一套筒的筒壁并置于第一套筒的外部,横杆可跟随导杆沿第一套筒轴向运动,横杆置于第一套筒外的两端分别套装有一个转轮,每个转轮靠近第一套筒的端面上设有一个与转轮同心的圆环槽,第一套筒外侧设有水平的档杆,档杆的左右两端分别置于两侧的圆环槽内,档杆与第一套筒的上端面之间经第一压簧相连接,导杆的外侧套装有置于第一套筒内的第二压簧,第二压簧的一端固定在横杆的下方,另一端与空心圆管的外缘面相接触但不连接,第二压簧可跟随导杆左右移动,导杆的下端贯穿空心圆管并置于空心圆管内部,导杆的下端安装有弧形板,拉杆上设有与弧形板相配合的环形卡槽,环形卡槽的直径大于拉杆的直径,每个第一套筒的外侧设有一个套装在空心圆管上并可使第一套筒复位的弹簧,空心圆管的左右两端均设有一个与其同轴的端面凸轮,端面凸轮上设有多个与矫正单元一一相配合的推程角,每个拉杆靠近空心圆管管口的一端均设有一个L形杆,L形杆的横杆端与拉杆同轴固定,竖杆端与端面凸轮相接触。本专利技术构思新颖,结构巧妙,实用性强,通过两个可同时向内转动的空心圆筒,以及置于空心圆管内拉杆与矫正单元的配合实现向中间挤压与横向拉伸两个动作实现脊椎的矫正,有效的较少了脊椎矫正过程中病患的疼痛感,使得脊椎矫正更加人性化。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俯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区域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矫正单元的左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矫正单元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拉杆及其附属结构的主视剖面图。图6为图5中B区域结构放大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空心圆管旋转180度后的左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齿轮系配合结构的左视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至图8可知,本专利技术包括两个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且横向间隔放置的空心圆管1,两个空心圆管1可同时同速向内侧转动,每个空心圆管1内安装有两个左右对称的拉杆2,两个拉杆2只可左右移动不能转动且两个拉杆2之间经复位拉簧16连接,每个空心圆管1的外缘面上沿其轴向均布有多组矫正单元;所述每组矫正单元包括多个圆周均布在空心圆管1上的第一套筒3,每个第一套筒3的上端封闭,下端置于空心圆管1的外缘面上并可沿其轴向滑动,每个第一套筒3内安装有一个可沿第一套筒3轴向运动并可跟随第一套筒3滑动的导杆4,导杆4的上端设有水平的横杆5,横杆5的左右两端贯穿第一套筒3的筒壁并置于第一套筒3的外部,横杆5可跟随导杆4沿第一套筒3轴向运动,横杆5置于第一套筒3外的两端分别套装有一个转轮6,每个转轮6靠近第一套筒3的端面上设有一个与转轮6同心的圆环槽7,第一套筒3外侧设有水平的档杆8,档杆8的左右两端分别置于两侧的圆环槽7内,档杆8与第一套筒3的上端面之间经第一压簧10相连接,导杆4的外侧套装有置于第一套筒3内的第二压簧9,第二压簧9的一端固定在横杆5的下方,另一端与空心圆管1的外缘面相接触但不连接,第二压簧9可跟随导杆4左右移动,导杆4的下端贯穿空心圆管1并置于空心圆管1内部,导杆4的下端安装有弧形板11,拉杆2上设有与弧形板11相配合的环形卡槽17,环形卡槽17的直径大于拉杆2的直径,每个第一套筒3的外侧设有一个套装在空心圆管1上并可使第一套筒3复位的弹簧12,空心圆管1的左右两端均设有一个与其同轴的端面凸轮25,端面凸轮25上设有多个与矫正单元一一相配合的推程角,每个拉杆2靠近空心圆管1管口的一端均设有一个L形杆26,L形杆26的横杆端与拉杆2同轴固定,竖杆端与端面凸轮25相接触。为了实现更便捷的驱动效果,所述两个空心圆管1的右端分别套装有一个第一齿轮13,两个第一齿轮13相互捏合,其中一个第一齿轮13的下方啮合有第二齿轮14,第二齿轮14上连接有步进电机,通过两个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13实现两个空心圆管1可同时同速向内侧转动。为了实现拉杆2的移动效果,所述拉杆2与空心圆管1同轴安装,拉杆2上套装有固定在空心圆管1内壁上的固定盘27,拉杆2穿管固定盘27,且可在固定盘27上左右移动,通过固定盘27的设置实现了拉杆2的支撑并满足拉杆2与空心圆管1的同轴安装要求。为了实现第一套筒3在空心圆管1的外缘面上滑动,所述空心圆管1上套装有多个与矫正单元一一对应的第二套筒,第一套筒3固定在第二套筒上,通过左右移动第二套筒来实现第一套筒3的左右移动。为了实现导杆4可跟随第一套筒3在空心圆管1的外缘面上滑动,所述空心圆管1的外缘面上圆周均布有多个与导杆4一一对应的第一滑槽18,导杆4置于第一滑槽18内,并可在第一滑槽18内滑动,通过第一滑槽18的设置实现导杆4可跟随第一套筒3在空心圆管1的外缘面上滑动的同时又能沿空心圆管1的径向来回移动。为了实现横杆5可跟随导杆4沿第一套筒3轴向运动,所述第一套筒3轴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沿第一套筒3轴向的通槽19,横杆5置于通槽19内并可沿通槽19滑动,通过通槽19的设置实现横杆5可跟随导杆4沿第一套筒3轴向运动,并在通槽19的槽壁的作用下实现横杆5的限位效果。为了实现档杆8在压紧转轮6的过程中实现稳定,所述第一套筒3与当杆之间经伸缩杆20相连,伸缩杆20由两个可产生相对滑动的空心管套装而成,两个空心管不能相互脱离,伸缩杆20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档杆8的中心,另一端固定在第一套筒3上,第一压簧10套装在伸缩杆20的外侧,通过伸缩杆20的设置实现了在通过档杆8与圆环槽7的槽壁实现摩擦的过程中压缩第一压簧10并保证第一压簧10的稳定性。为了实现弹簧12的固定支撑,所述每个矫正单元的外侧设有一个套装并固定在空心圆管1上的挡盘21,弹簧12的一端固定在当盘上,另一端与第一套筒3相接触,通过挡盘21的设置使得弹簧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科用脊椎矫正床,包括两个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且横向间隔放置的空心圆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空心圆管(1)可同时同速向内侧转动,每个空心圆管(1)内安装有两个左右对称的拉杆(2),两个拉杆(2)只可左右移动不能转动且两个拉杆(2)之间经复位拉簧(16)连接,每个空心圆管(1)的外缘面上沿其轴向均布有多组矫正单元;所述每组矫正单元包括多个圆周均布在空心圆管(1)上的第一套筒(3),每个第一套筒(3)的上端封闭,下端置于空心圆管(1)的外缘面上并可沿其轴向滑动,每个第一套筒(3)内安装有一个可沿第一套筒(3)轴向运动并可跟随第一套筒(3)滑动的导杆(4),导杆(4)的上端设有水平的横杆(5),横杆(5)的左右两端贯穿第一套筒(3)的筒壁并置于第一套筒(3)的外部,横杆(5)可跟随导杆(4)沿第一套筒(3)轴向运动,横杆(5)置于第一套筒(3)外的两端分别套装有一个转轮(6),每个转轮(6)靠近第一套筒(3)的端面上设有一个与转轮(6)同心的圆环槽(7),第一套筒(3)外侧设有水平的档杆(8),档杆(8)的左右两端分别置于两侧的圆环槽(7)内,档杆(8)与第一套筒(3)的上端面之间经第一压簧(10)相连接,导杆(4)的外侧套装有置于第一套筒(3)内的第二压簧(9),第二压簧(9)的一端固定在横杆(5)的下方,另一端与空心圆管(1)的外缘面相接触但不连接,第二压簧(9)可跟随导杆(4)左右移动,导杆(4)的下端贯穿空心圆管(1)并置于空心圆管(1)内部,导杆(4)的下端安装有弧形板(11),拉杆(2)上设有与弧形板(11)相配合的环形卡槽(17),环形卡槽(17)的直径大于拉杆(2)的直径,每个第一套筒(3)的外侧设有一个套装在空心圆管(1)上并可使第一套筒(3)复位的弹簧(12),空心圆管(1)的左右两端均设有一个与其同轴的端面凸轮(25),端面凸轮(25)上设有多个与矫正单元一一相配合的推程角,每个拉杆(2)靠近空心圆管(1)管口的一端均设有一个L形杆(26),L形杆(26)的横杆端与拉杆(2)同轴固定,竖杆端与端面凸轮(25)相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科用脊椎矫正床,包括两个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且横向间隔放置的空心圆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空心圆管(1)可同时同速向内侧转动,每个空心圆管(1)内安装有两个左右对称的拉杆(2),两个拉杆(2)只可左右移动不能转动且两个拉杆(2)之间经复位拉簧(16)连接,每个空心圆管(1)的外缘面上沿其轴向均布有多组矫正单元;所述每组矫正单元包括多个圆周均布在空心圆管(1)上的第一套筒(3),每个第一套筒(3)的上端封闭,下端置于空心圆管(1)的外缘面上并可沿其轴向滑动,每个第一套筒(3)内安装有一个可沿第一套筒(3)轴向运动并可跟随第一套筒(3)滑动的导杆(4),导杆(4)的上端设有水平的横杆(5),横杆(5)的左右两端贯穿第一套筒(3)的筒壁并置于第一套筒(3)的外部,横杆(5)可跟随导杆(4)沿第一套筒(3)轴向运动,横杆(5)置于第一套筒(3)外的两端分别套装有一个转轮(6),每个转轮(6)靠近第一套筒(3)的端面上设有一个与转轮(6)同心的圆环槽(7),第一套筒(3)外侧设有水平的档杆(8),档杆(8)的左右两端分别置于两侧的圆环槽(7)内,档杆(8)与第一套筒(3)的上端面之间经第一压簧(10)相连接,导杆(4)的外侧套装有置于第一套筒(3)内的第二压簧(9),第二压簧(9)的一端固定在横杆(5)的下方,另一端与空心圆管(1)的外缘面相接触但不连接,第二压簧(9)可跟随导杆(4)左右移动,导杆(4)的下端贯穿空心圆管(1)并置于空心圆管(1)内部,导杆(4)的下端安装有弧形板(11),拉杆(2)上设有与弧形板(11)相配合的环形卡槽(17),环形卡槽(17)的直径大于拉杆(2)的直径,每个第一套筒(3)的外侧设有一个套装在空心圆管(1)上并可使第一套筒(3)复位的弹簧(12),空心圆管(1)的左右两端均设有一个与其同轴的端面凸轮(25),端面凸轮(25)上设有多个与矫正单元一一相配合的推程角,每个拉杆(2)靠近空心圆管(1)管口的一端均设有一个L形杆(26),L形杆(26)的横杆端与拉杆(2)同轴固定,竖杆端与端面凸轮(25)相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科用脊椎矫正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空心圆管(1)的右端分别套装有一个第一齿轮(13),两个第一齿轮(13)相互捏合,其中一个第一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海龙
申请(专利权)人:石海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