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物工程尾气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70446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1 21: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生物工程尾气处理系统,包括系统主体,系统主体的一侧设置有进气管,进气管的内表面设置有吸热层,系统主体的内部一侧设置有净化液箱,系统主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液口,且进液口位于净化液箱的正上方,该种用于生物工程尾气处理系统,设置有净化液、搅拌轴和扇叶,当尾气排入净化液后,与净化液发生化学反应,将尾气中的有害物质降解为无毒的H2O和CO2,提高了净化的效果,搅拌轴可以将反映室内的尾气搅拌均匀,方便其在反映室内的转化,提高了净化的均匀度,当尾气过多时也可以均匀的净化,由于活性炭层和椰维炭层将系统主体分隔为两层,其通透性低,扇叶可以产生吸力,将反映室17内的尾气吸入,提高了净化的速度。

A kind of exhaust treatment system for biological engineering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ail gas treatment system for bioengineering, including a system main body, one side of the system main body is provided with an intake pipe,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intake pipe is provided with an endothermic layer, the inner side of the system main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purifying liquid tank, the top of the system main body is provided with an intake port, and the intake port is located in the right side of the purifying liquid tank. Above, this kind of tail gas treatment system for bioengineering is equipped with purifying fluid, stirring shaft and fan blade. When the tail gas is discharged into the purifying liquid, it reacts with the purifying liquid and degrades the harmful substances in the tail gas into non-toxic H2O and CO2. The purifying effect is improved. The stirring shaft can stir the tail gas in the room evenly. Convenient to reflect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door, improve the uniformity of purification, when the tail gas is too much can also be uniform purification, because the activated carbon layer and coconut charcoal layer will be divided into two layers of the main system, low permeability, fan blade can produce suction, will reflect the room 17 exhaust gas inhalation, improve the speed of purif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生物工程尾气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尾气处理
,具体为一种用于生物工程尾气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尾气处理系统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使尾气得到净化,以减轻对环境的污染的系统,当高温废气流经涂有贵金属材料制成的催化剂的载体时,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在催化剂和温度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转化为无毒的H2O和CO2。现有的尾气处理系统,大多是通过催化剂净化、活性炭吸附来达到净化的目的,但都是通过尾气进入系统后自行与催化剂进行反应,废气的浓度不同时会对有害物质分解不透彻,净化效果低,且净化速度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生物工程尾气处理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净化效果不高、净化速度慢和固体颗粒物无法分解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生物工程尾气处理系统,包括系统主体,所述系统主体的一侧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内表面设置有吸热层,所述系统主体的内部一侧设置有净化液箱,系统主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液口,且进液口位于净化液箱的正上方,所述净化液箱的内部填装有净化液,所述净化液箱的底部设置有出液口,所述系统主体的内部中间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顶部通过第一驱动轴固定有搅拌轴,所述系统主体的中部分别设置有活性炭层和椰维炭层,所述系统主体的内部另一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中部固定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一侧通过第二驱动轴固定有扇叶,所述系统主体的另一侧设置有出气管。优选的,所述排气管与水平方向的角度为30度—45度,且其贯穿于系统主体的一侧并延伸至净化液箱的内部,同时所述排气管的进气端高于净化液的液面。优选的,所述搅拌轴呈“椭圆状”,且其采用不锈钢丝制造而成,并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于第一驱动轴的顶部。优选的,所述净化液的容量为净化液箱容积的四分之三,且所述净化液箱施加重力于系统主体的内部一侧固定。优选的,所述活性炭层和椰维炭层的表面积与系统主体的侧表面积相同,且其通过固定框紧密固定,并将系统主体的内部分开。优选的,所述扇叶设置有多个,且其与椰维炭层平行设置,并通过强力胶与第二驱动轴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用于生物工程尾气处理系统,设置有净化液、搅拌轴和扇叶,当尾气排入净化液后,与净化液发生化学反应,将尾气中的有害物质降解为无毒的H2O和CO2,提高了净化的效果,搅拌轴可以将反映室内的尾气搅拌均匀,方便尾气与催化剂在反映室内的反应,提高了净化的均匀度,当尾气过多时也可以均匀的净化,由于活性炭层和椰维炭层将系统主体分隔为两层,其通透性低,扇叶可以产生吸力,将反映室17内的尾气吸入,提高了净化的速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进气管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系统主体,2、第一电机,3、第一驱动轴,4、出液口,5、净化液箱,6、进气管,7、净化液,8、进液口,9、搅拌轴,10、活性炭层,11、椰维碳层,12、扇叶,13、第二驱动轴,14、出气管,15、固定板,16、第二电机,17、反应室,18、吸热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生物工程尾气处理系统,包括系统主体1、第一电机2、第一驱动轴3、出液口4、净化液箱5、进气管6、净化液7、进液口8、搅拌轴9、活性炭层10、椰维碳层11、扇叶12、第二驱动轴13、出气管14、固定板15、第二电机16、反应室17和吸热层18,系统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进气管6,进气管6的内表面设置有吸热层18,系统主体1的内部一侧设置有净化液箱5,系统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进液口8,且进液口8位于净化液箱5的正上方,净化液箱5的内部填装有净化液7,净化液箱5的底部设置有出液口4,系统主体1的内部中间设置有第一电机2,第一电机2的顶部通过第一驱动轴3固定有搅拌轴9,系统主体1的中部分别设置有活性炭层10和椰维炭层11,系统主体1的内部另一侧设置有固定板15,固定板15的中部固定有第二电机16,第二电机16的一侧通过第二驱动轴13固定有扇叶12,系统主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出气管14。优选的,排气管6与水平方向的角度为30度—45度,且其贯穿于系统主体1的一侧并延伸至净化液箱5的内部,同时排气管6的进气端高于净化液7的液面,防止净化液7流出,提高了尾气排放的效率。优选的,搅拌轴9呈“椭圆状”,且其采用不锈钢丝制造而成,并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于第一驱动轴3的顶部,当尾气排入过多时可以将尾气搅拌均匀,防止尾气直接排放。优选的,净化液7的容量为净化液箱5容积的四分之三,且净化液箱5施加重力于系统主体1的内部一侧固定,防止净化液7溢出,同时能够较大规模的处理尾气,提高其使用寿命。优选的,活性炭层10和椰维炭层11的表面积与系统主体1的侧表面积相同,且其通过固定框紧密固定,并将系统主体1的内部分开当尾气排放时必须经过活性炭层10和椰维炭层11,可以将尾气中的固体颗粒物吸附,提高吸附的质量。优选的,扇叶12设置有多个,且其与椰维炭层11平行设置,并通过强力胶与第二驱动轴13固定,可以产生离心力将尾气吸取,提高了活性炭层10和椰维炭层11的通过率,提高了尾气净化的质量。工作原理:首先将系统主体1安装在合适位置,然后将进气管6与外部尾气派出口紧密连接,接通电源,当尾气通过进气管6时,其内表面的吸热层18可以吸收一部分的热量,然后排入净化液箱5内,与净化液箱5内的净化液充分反应,将尾气内的有害物质转化,接着尾气进入反映室17内,控制第一电机2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使第一驱动轴3转动,带动搅拌轴9高速旋转,使反映室17内的尾气均匀,提高尾气与反映室17内催化剂的反映效果,打开第二电机16,通过第二驱动轴13带动扇叶12转动,吸取反映室17内净化后的尾气,当尾气经过活性炭层1哦和椰维炭层11时,其携带的固体小颗粒被吸附,乌海纯净的气体由出气管14排出,极大的提高了净化的效率。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生物工程尾气处理系统,包括系统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进气管(6),所述进气管(6)的内表面设置有吸热层(18),所述系统主体(1)的内部一侧设置有净化液箱(5),系统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进液口(8),且进液口(8)位于净化液箱(5)的正上方,所述净化液箱(5)的内部填装有净化液(7),所述净化液箱(5)的底部设置有出液口(4),所述系统主体(1)的内部中间设置有第一电机(2),所述第一电机(2)的顶部通过第一驱动轴(3)固定有搅拌轴(9),所述系统主体(1)的中部分别设置有活性炭层(10)和椰维炭层(11),所述系统主体(1)的内部另一侧设置有固定板(15),所述固定板(15)的中部固定有第二电机(16),所述第二电机(16)的一侧通过第二驱动轴(13)固定有扇叶(12),所述系统主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出气管(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生物工程尾气处理系统,包括系统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进气管(6),所述进气管(6)的内表面设置有吸热层(18),所述系统主体(1)的内部一侧设置有净化液箱(5),系统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进液口(8),且进液口(8)位于净化液箱(5)的正上方,所述净化液箱(5)的内部填装有净化液(7),所述净化液箱(5)的底部设置有出液口(4),所述系统主体(1)的内部中间设置有第一电机(2),所述第一电机(2)的顶部通过第一驱动轴(3)固定有搅拌轴(9),所述系统主体(1)的中部分别设置有活性炭层(10)和椰维炭层(11),所述系统主体(1)的内部另一侧设置有固定板(15),所述固定板(15)的中部固定有第二电机(16),所述第二电机(16)的一侧通过第二驱动轴(13)固定有扇叶(12),所述系统主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出气管(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物工程尾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丽蓉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食品发酵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