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建筑节能优化控制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70183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1 2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下建筑节能优化控制系统及方法,进排风机房通风系统和建筑工程内各个区的空调系统的设备电能消耗作统计,为节能运行控制提供数据决策支持;根据建筑工程内各个区域的CO2浓度值自动调节进排风机房通风系统的进风机频率,使建筑工程内各个区域空气中CO2含量达到设定标准;以建筑工程内空气质量标准为依据,根据外部自然空气温湿度,以平时维护时的节能运行最佳模式联动调节建筑工程内各个区的空调系统中相应的新风调节阀、一次回风调节阀和冷水调节阀,使温湿度达到规定标准并达到节能的效果。

An energy saving optimization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for underground building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energy-saving optimal control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underground buildings, in which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the ventilation system of the intake and exhaust fan room and the equipment of the air-conditioning system in each area of the building engineering are counted, so as to provide data decision support for the energy-saving operation control, and the ventilation system of the intake and exhaust fan room is automatically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CO2 concentration value in each area of the building engineering. Frequency of air inlet fan makes the content of CO2 in the air of each area reach the set standard in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according to the air quality standard in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according to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of the external natural air, and according to the best energy-saving operation mode in peacetime maintenance, the corresponding fresh air in the air-conditioning system of each area in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can be adjusted jointly. Regulating valve, primary return air regulating valve and cold water regulating valve make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reach the prescribed standard and achieve the effect of energy sav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建筑节能优化控制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领域以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建筑节能优化控制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节能是指加强用能管理,采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减少从能源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中的损失和浪费,更加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其中,技术上可行是指在现有技术基础上可以实现;经济上合理就是要有一个合适的投入产出比;环境可以接受是指节能还要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其指标要达到环保要求;社会可以接受是指不影响正常的生产与生活水平的提高;有效就是要降低能源的损失与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建筑工程节能优化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结合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沉淀积累,运用高等数学模型结合实际建筑工程在节能领域的经验,利用国际标准OPC协议接管建筑工程内部所有接入到系统中的水、电、暖等智能设备,通过实时分析与历史统计的方法和策略,智能计算出当前能耗节约的控制策略并进行建筑工程现场设备参数的自动化调控操作,达到整体建筑工程优化节能控制的目的。一种地下建筑节能优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有以下模块:能耗统计模块:对进排风机房通风系统和建筑工程内各个区的空调系统的设备电能消耗作进行统计,统计出的耗电量为节能运行控制提供数据决策支持;风量自动调节模块:以能耗统计模块的统计数据为基础,根据建筑工程内各个区域的CO2浓度值自动调节进排风机房通风系统的进风机频率,使建筑工程内各个区域空气中CO2含量达到设定标准;温湿度自动调节模块:以能耗统计模块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并且以建筑工程内空气质量标准为依据,根据外部自然空气温湿度,以平时维护时的节能运行最佳模式联动调节建筑工程内各个区的空调系统中相应的新风调节阀、一次回风调节阀和冷水调节阀,使温湿度达到规定标准并达到节能的效果。所述风量自动调节模块具体调节步骤如下:步骤一:进排风机房进风机频率控制在18Hz-32Hz范围内,在该范围内根据CO2浓度调节风机频率,取CO2浓度的最大值决定新风量;步骤二:当CO2浓度最大值>1000ppm,则调高频率,增大新风量,直至浓度<1000ppm;步骤三:当CO2浓度最大值在500ppm-900ppm范围内,进风机的频率保持不变;步骤四:当CO2浓度很低<500ppm,则关闭进风机。所述温湿度自动调节模块具体调节步骤如下:步骤一:通过安装于新风预处理前的温湿度传感器测量空气温湿度值,每隔24h进行记录,空调新风预处理根据空气温湿度决定控制模式,启动冷却水泵和压缩机;步骤二:将测量的空气温湿度值代入相应的高等数学公式中计算出空气中的含湿量d(g/kg.干)以及焓值h(kJ/kg.干);步骤三:当条件满足d≤10.0g/kg.干的工况时,开启空调新风调节阀,关闭回风调节阀,关闭冷水调节阀;步骤四:当条件满足d>10g/kg.干,h≤74kJ/kg的工况时,关闭空调新风调节阀,开启回风调节阀,开启冷水调节阀;步骤五:当条件满足h>74kJ/kg的工况时,开启空调新风调节阀,关闭回风调节阀,开启冷水调节阀。一种地下建筑节能优化控制系统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步骤一,能耗统计:对进排风机房通风系统和建筑工程内各个区的空调系统的设备电能消耗作统计,为节能运行控制提供数据决策支持;步骤二,风量自动调节:以能耗统计的统计数据为基础,根据建筑工程内各个区域的CO2浓度值自动调节进排风机房通风系统的进风机频率,使建筑工程内各个区域空气中CO2含量达到设定标准;步骤三,温湿度自动调节:以能耗统计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并且以建筑工程内空气质量标准为依据,根据外部自然空气温湿度,以平时维护时的节能运行最佳模式联动调节建筑工程内各个区的空调系统中相应的新风调节阀、一次回风调节阀和冷水调节阀,使温湿度达到规定标准并达到节能的效果。所述风量自动调节具体调节步骤如下:步骤一:进排风机房进风机频率控制在18Hz-32Hz范围内,在该范围内根据CO2浓度调节风机频率,取CO2浓度的最大值决定新风量;步骤二:当CO2浓度最大值>1000ppm,则调高频率,增大新风量,直至浓度<1000ppm;步骤三:当CO2浓度最大值在500ppm-900ppm范围内,进风机的频率保持不变;步骤四:当CO2浓度很低<500ppm,则关闭进风机。温湿度自动调节具体调节步骤如下:步骤一:通过安装于新风预处理前的温湿度传感器测量空气温湿度值,每隔24h进行记录,空调新风预处理根据空气温湿度决定控制模式,启动冷却水泵和压缩机;步骤二:将测量的空气温湿度值代入相应的高等数学公式中计算出空气中的含湿量d(g/kg.干)以及焓值h(kJ/kg.干);步骤三:当条件满足d≤10.0g/kg.干的工况时,开启空调新风调节阀,关闭回风调节阀,关闭冷水调节阀;步骤四:当条件满足d>10g/kg.干,h≤74kJ/kg的工况时,关闭空调新风调节阀,开启回风调节阀,开启冷水调节阀;步骤五:当条件满足h>74kJ/kg的工况时,开启空调新风调节阀,关闭回风调节阀,开启冷水调节阀。含湿量是指湿空气中与一千克干空气同时并存的水蒸气的质量(克),常用d来表示,单位:g/kg干空气。含湿量d几乎同水蒸气分压力Ps成正比,而同空气总压力P成反比。其中:P表示空气压力(Pa),Ps表示水蒸气分压力(Pa),d确切反映了空气中含有水蒸气量的多少。由于某一地区,大气压力基本上是定值。所以空气含湿量仅同水蒸气分压力Ps有关。焓值为热力学中表征物质系统能量的一个重要状态参量,常用符号H表示。空气中的焓值是指空气中含有的总热量,通常以干空气的单位质量为基准,称作比焓。工程中简称为焓,是指一千克干空气的焓和与它相对应的水蒸气的焓的总和。在工程上,我们可以根据一定质量的空气在处理过程中比焓的变化,来判定空气是得到热量还是失去了热量。空气的比焓增加表示空气中得到热量;空气的比焓减小表示空气中失去了热量。本专利技术结合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沉淀积累,运用高等数学模型结合实际建筑工程在节能领域的经验,利用国际标准OPC协议接管建筑工程内部所有接入到系统中的水、电、暖等智能设备,通过实时分析与历史统计的方法和策略,智能计算出当前能耗节约的控制策略并进行建筑工程现场设备参数的自动化调控操作,达到整体建筑工程优化节能控制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解说。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1所示,一种地下建筑节能优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有以下模块:能耗统计模块:对进排风机房通风系统和建筑工程内各个区的空调系统的设备电能消耗作进行统计,统计出的耗电量为节能运行控制提供数据决策支持;风量自动调节模块:以能耗统计模块的统计数据为基础,根据建筑工程内各个区域的CO2浓度值自动调节进排风机房通风系统的进风机频率,使建筑工程内各个区域空气中CO2含量达到设定标准;温湿度自动调节模块:以能耗统计模块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并且以建筑工程内空气质量标准为依据,根据外部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建筑节能优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有以下模块:能耗统计模块:对进排风机房通风系统和建筑工程内各个区的空调系统的设备电能消耗作进行统计,统计出的耗电量为节能运行控制提供数据决策支持;风量自动调节模块:以能耗统计模块的统计数据为基础,根据建筑工程内各个区域的CO2浓度值自动调节进排风机房通风系统的进风机频率,使建筑工程内各个区域空气中CO2含量达到设定标准;温湿度自动调节模块:以能耗统计模块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并且以建筑工程内空气质量标准为依据,根据外部自然空气温湿度,以平时维护时的节能运行最佳模式联动调节建筑工程内各个区的空调系统中相应的新风调节阀、一次回风调节阀和冷水调节阀,使温湿度达到规定标准并达到节能的效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建筑节能优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有以下模块:能耗统计模块:对进排风机房通风系统和建筑工程内各个区的空调系统的设备电能消耗作进行统计,统计出的耗电量为节能运行控制提供数据决策支持;风量自动调节模块:以能耗统计模块的统计数据为基础,根据建筑工程内各个区域的CO2浓度值自动调节进排风机房通风系统的进风机频率,使建筑工程内各个区域空气中CO2含量达到设定标准;温湿度自动调节模块:以能耗统计模块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并且以建筑工程内空气质量标准为依据,根据外部自然空气温湿度,以平时维护时的节能运行最佳模式联动调节建筑工程内各个区的空调系统中相应的新风调节阀、一次回风调节阀和冷水调节阀,使温湿度达到规定标准并达到节能的效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地下建筑节能优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量自动调节模块具体调节步骤如下:步骤一:进排风机房进风机频率控制在18Hz-32Hz范围内,在该范围内根据CO2浓度调节风机频率,取CO2浓度的最大值决定新风量;步骤二:当CO2浓度最大值>1000ppm,则调高频率,增大新风量,直至浓度<1000ppm;步骤三:当CO2浓度最大值在500ppm-900ppm范围内,进风机的频率保持不变;步骤四:当CO2浓度很低<500ppm,则关闭进风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地下建筑节能优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湿度自动调节模块具体调节步骤如下:步骤一:通过安装于新风预处理前的温湿度传感器测量空气温湿度值,每隔24h进行记录,空调新风预处理根据空气温湿度决定控制模式,启动冷却水泵和压缩机;步骤二:将测量的空气温湿度值代入相应的高等数学公式中计算出空气中的含湿量d(g/kg.干)以及焓值h(kJ/kg.干);步骤三:当条件满足d≤10.0g/kg·干的工况时,开启空调新风调节阀,关闭回风调节阀,关闭冷水调节阀;步骤四:当条件满足d>10g/kg·干,h≤74kJ/kg的工况时,关闭空调新风调节阀,开启回风调节阀,开启冷水调节阀;步骤五:当条件满足h>74kJ/kg的工况时,开启空调新风调节阀,关闭回风调节阀,开启冷水调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建春曹国侯杨启亮王华孙晓波杨文王荣浩严旌毓高志岗蒋森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