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可回收型腔静脉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0104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1 20: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可回收型腔静脉滤器,包括回收柱、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第一支撑柱包括第一连接柱和第一定位柱,第二支撑柱包括第二连接柱和第二定位柱,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的上端均与回收柱相连,第一定位柱的上端与第一连接柱的下端相连,第二定位柱的上端与第二连接柱的下端相连,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的下端均设置有定位钩;相邻两支撑柱之间设置有过滤柱,过滤柱的上端与回收柱相连,下端设置有两过滤丝。使用时,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上的定位钩分别刺入血管壁,实现双重定位,保证腔静脉滤器的稳定性,防止其在重力或者血液的冲击下倾斜,方便回收。此外,本滤器可对血液进行双重过滤,提高对血栓的过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可回收型腔静脉滤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用品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可回收型腔静脉滤器。
技术介绍
深静脉血栓(DeepVeinThrombosis,DVT)是指由于血管壁损伤、血液瘀滞、血液高凝状态等原因造成血液在深静脉不正常的凝结,好发于下肢,DVT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肺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对于这种问题通常经皮置于下腔静脉滤器(InferiorVenacavaFilter,IVCF)可以有效预防致死性PE,广泛应用于临床。IVCF捕捉可造成肺动脉主干堵塞的大血栓块,通过血液的冲刷作用以及经皮导管血栓抽吸术,导管血栓溶解术使大的血液凝块溶解或转变为小的血凝块,最终分布于肺动脉的小分支,最大限度的降低血栓对肺循环的影响。目前市场上的腔静脉滤器主要分三类:永久型、可回收型和可转换型腔静脉滤器。永久型滤器和可转换型腔静脉滤器都将永久存在于人体内,置入体内短期内并发症较少,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发生移位、断裂、穿孔、下腔静脉阻塞等严重并发症的机率会大大增加,因而失去其应有的价值。可回收型滤器在完成过滤任务后被取出可有效避免长期并发症,但是由于其支撑部分与血管壁接触面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可回收型腔静脉滤器,包括回收柱(1)和支撑柱,所述回收柱(1)上设置有回收钩(2),所述支撑柱包括一组第一支撑柱和一组第二支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包括第一连接柱(3)和第一定位柱(4),所述第二支撑柱包括第二连接柱(5)和第二定位柱(6),所述第一连接柱(3)和第二连接柱(5)的上端均与回收柱(1)相连,且第一连接柱(3)和第二连接柱(5)的长度和倾斜角度均相等,所述第一定位柱(4)的上端与第一连接柱(3)的下端相连,第二定位柱(6)的上端与第二连接柱(5)的下端相连,第一定位柱(4)的长度大于第二定位柱(6)的长度,第一定位柱(4)和第二定位柱(6)的下端均设置有定位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可回收型腔静脉滤器,包括回收柱(1)和支撑柱,所述回收柱(1)上设置有回收钩(2),所述支撑柱包括一组第一支撑柱和一组第二支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包括第一连接柱(3)和第一定位柱(4),所述第二支撑柱包括第二连接柱(5)和第二定位柱(6),所述第一连接柱(3)和第二连接柱(5)的上端均与回收柱(1)相连,且第一连接柱(3)和第二连接柱(5)的长度和倾斜角度均相等,所述第一定位柱(4)的上端与第一连接柱(3)的下端相连,第二定位柱(6)的上端与第二连接柱(5)的下端相连,第一定位柱(4)的长度大于第二定位柱(6)的长度,第一定位柱(4)和第二定位柱(6)的下端均设置有定位钩(7),第一定位柱(4)的定位钩(7)到回收柱(1)中心线的距离大于第二定位柱(6)的定位钩(7)到回收柱(1)中心线的距离;相邻两支撑柱之间设置有过滤柱(8),所述过滤柱(8)的上端与回收柱(1)相连,下端设置有两过滤丝(9),两过滤丝(9)分别与两侧的支撑柱底部相连,过滤柱(8)的倾斜角度小于第一连接柱(3)和第二连接柱(5)的倾斜角度;所述第一定位柱(4)、第二定位柱(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海全苏娟甘世明陈思源王永刚曹苹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