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锋专利>正文

一种骨科用骨钉锥头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700986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1 2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骨科用骨钉锥头处理方法,使用一种骨科用骨钉处理装置;所述骨科用骨钉处理装置包括手持外壳、输入锥盘、输出锥盘、中间锥盘、调速锥盘、摩擦辊轮、锥头辊子;所述骨钉锥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插入骨钉;步骤2,摩擦骨钉;步骤3,调节转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骨科用骨钉锥头处理方法,操作简单快捷,将骨钉经由骨钉入口插入摩擦上腔内,使得骨钉下端将所述锥头插块、连接插杆、传动筒壳向下压,实现传动筒壳与所述输入齿轮的传动连接;然后推动所述手持外壳移动即可驱动所述锥头插块的转动,对骨钉锥头进行摩擦;通过拨动锥头插块即可调节调速锥盘的传动比例,实现所述锥头插块的转速调节,调节对骨钉锥头的摩擦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科用骨钉锥头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骨科用骨钉锥头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骨钉是骨科手术中用以实现内固定的结构。大多具备用以螺旋进入骨质内的螺旋杆体以及用以进行匹配的端头,所述端头具有内六角凹槽或者其他形状的凹槽,进而与电钻匹配。骨钉通常用于连接断骨、矫正畸形等领域。通常来讲,即使通过骨钉完成骨质的连接,但受限于现有材料的硬度和刚度有限,容易发生骨钉脱落、折断、变形的问题,而且大多数固定植入手术都需要在后期进行骨钉的拆除,在拆除时分析骨钉的形变有利于对各类手术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比如对于形变较大的部位进行结构加强等。然而从人体中取出的骨钉在拆除时难免携带骨质或者其他组织,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对骨钉表面进行清理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骨科用骨钉锥头处理方法,操作简单快捷,将骨钉经由骨钉入口插入摩擦上腔内,使得骨钉下端将所述锥头插块、连接插杆、传动筒壳向下压,实现传动筒壳与所述输入齿轮的传动连接;然后推动所述手持外壳移动即可驱动所述锥头插块的转动,对骨钉锥头进行摩擦;通过拨动所述锥头插块即可调节所述调速锥盘的传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科用骨钉锥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一种骨科用骨钉处理装置;所述骨科用骨钉处理装置包括手持外壳(1)、输入锥盘(2)、输出锥盘(3)、中间锥盘(4)、调速锥盘(5)、摩擦辊轮(6)、锥头辊子(7);所述手持外壳(1)呈空心圆柱筒状,所述手持外壳(1)包括:分隔横板(11),位于所述手持外壳(1)内腔,所述分隔横板(11)中部下端设有中置盲孔(11a),所述分隔横板(11)还周向均布有至少三只转动通孔(11b);摩擦上腔(12),位于所述分隔横板(11)上方,所述摩擦上腔(12)上端面中央设有骨钉入口(12a);传动下腔(13),位于所述分隔横板(11)下方,所述传动下腔(13)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科用骨钉锥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一种骨科用骨钉处理装置;所述骨科用骨钉处理装置包括手持外壳(1)、输入锥盘(2)、输出锥盘(3)、中间锥盘(4)、调速锥盘(5)、摩擦辊轮(6)、锥头辊子(7);所述手持外壳(1)呈空心圆柱筒状,所述手持外壳(1)包括:分隔横板(11),位于所述手持外壳(1)内腔,所述分隔横板(11)中部下端设有中置盲孔(11a),所述分隔横板(11)还周向均布有至少三只转动通孔(11b);摩擦上腔(12),位于所述分隔横板(11)上方,所述摩擦上腔(12)上端面中央设有骨钉入口(12a);传动下腔(13),位于所述分隔横板(11)下方,所述传动下腔(13)包括:底置中轴(13a),设在所述传动下腔(13)下端面中部,所述底置中轴(13a)上端插入所述中置盲孔(11a)内并膨大成型有限位端头;底置转轮(13b),设有一对,一对底置转轮(13b)通过转轴对称式设在传动下腔(13)左、右两侧,所述底置转轮(13b)下沿穿过所述传动下腔(13)下端面设置;主动锥齿轮(13c),同轴设在位于左侧的底置转轮(13b)右端面;弧形侧孔(13d),设在所述传动下腔(13)圆周侧壁左半部分;滑动推杆(13e),沿纵向设在所述传动下腔(13)内壁左侧;推杆凸块(13f),设在所述滑动推杆(13e)外侧并穿过所述弧形侧孔(13d)设置;固定滑杆(13g),沿纵向固定设置在所述传动下腔(13)内壁右侧;所述输入锥盘(2)包括:输入套筒(21),可转动的套设在所述底置中轴(13a)下半部分;从动锥齿轮(22),设在所述转动套筒(21)下端,与所述主动锥齿轮(13c)传动连接;输入盘体(23),设在所述转动套筒(21)上端,呈上窄下宽的空心锥筒状;所述输出锥盘(3)包括:输出套筒(31),可转动的套设在所述底置中轴(13a)上半部分;输出盘体(32),设在所述输出套筒(31)下端,呈上窄下宽的空心锥筒状;输入齿轮(33),同轴设在所述输出盘体(32)上端面圆周外壁;所述中间锥盘(4)设有至少一只,所述中间锥盘(4)呈上窄下宽的空心锥筒状,所述中间锥盘(4)设在所述底置中轴(13a)上,所述中间锥盘(4)位于输入锥盘(2)与输出锥盘(3)之间;所述调速锥盘(5)包括固定锥架(51)以及与所述固定锥架(51)一一配合的旋转锥盖(52);所述固定锥架(51)包括:滑动锥环(51a),套设在所述底置中轴(13a)上;矩形伞骨(51b),周向均布在所述滑动锥环(51a)外沿,所述矩形伞骨(51b)呈上窄下宽的伞状分布,所述矩形伞骨(51b)横截面呈矩形;滑动球体(51c),与所述矩形伞骨(51b)一一对应并可滑动的插设在对应的矩形伞骨(51b)上,所述滑动球体(51c)以矩形伞骨(51b)为轴心成型有一圈环形的转动凹槽;转动套环(51d),可转动的设在所述滑动球体(51c)的转动凹槽内,所述转动套环(51d)外径小于所述滑动球体(51c)球径;切割平面(51e),设有一对,所述滑动球体(51c)上方、下方分别成型有切割平面(51e),使得所述转动套环(51d)上沿、下沿凸出设置在对应的切割平面(51e)外;第一插耳(51f),设在位于右侧的矩形伞骨(51b)止端,与固定滑杆(13g)插接配合;所述旋转锥盖(52)包括:锥盖本体(52a),套设在底置中轴(13a)上,位于对应的固定锥架(51)上方;调速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锋
申请(专利权)人:潘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