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织物清洗和做防水处理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70098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家用洗衣机中清洗并恢复织物(7)憎水作用的方法。所述洗衣机包括装置(13、12),用于对外桶中的碱液进行加热并控制处理过程,还包括洗涤剂盒(111、112),其中至少一个洗涤剂盒(112)被配置为盛放单独剂量的液体洗涤剂,根据该方法,在与洗涤过程PhW类似的处理过程Phl2中,将溶解在碱液(6)中的憎水物质与织物(7)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使得上述处理过程在家用洗衣机中进行并以连贯的方式继续下去。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基本增强由该新颖的方法实现的憎水作用。加入特殊的洗涤剂而进行清洗织物(7)的洗涤过程PhB、PhW,除了其已知的去污作用,洗涤过程还适于将仍然存在的任何洗涤剂从织物上移走,并最终将使用过的洗涤碱液(6)抽出。洗涤过程PhW结束后,当前述过程的相应碱液被放出时,对织物(7)进行多步骤的漂洗过程PhSp,并且漂洗过程结束后,当上一次的漂洗碱液被放出并且憎水物质被添加到新添入的大量清水时,在含有添加剂的碱液V中进行处理过程Phl1、Phl2、Phl3,以便对织物(7)进行防水处理,并且用过的含有添加剂的碱液被排出而不重复漂洗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家用洗衣机中清洗并建立或恢复织物憎水作 用的方法,该洗衣机具有用于对存在于外桶中的碱液进行加热并用 于控制处理过程的装置,还具有洗涤剂盒,其中至少一个洗涤剂盒 被配置为盛放单独剂量的液体洗涤剂,通过该方法,将溶解在碱液 中的防水剂在与洗涤过程相似的处理过程中与织物接触。功能性织物,诸如穿着用于免受空气中潮气影响的头部织物(top clothing),在使用中逐渐丧失其抗水特性和防水功能。通 过向织物纤维涂覆防水物质,可以建立或恢复该特性。通常这种处 理是在商业洗衣店或清洗操作中应用在织物上。然而,人们越来越 希望也能够在家用洗衣机上进行这些处理。因此,在相关贸易中,防水剂是可得到的,它适用于在家用洗 衣机中对织物进行防水处理。这种制剂主要由碳氟树脂或者包含石 蜡的制剂组成。要进行防水处理的织物应当事先在分离的洗涤程序 中进行彻底清洗,然后在所谓的大浴比中以标准洗涤过程中的已知 方式单独进行防水处理,所谓的大浴比就是每公斤洗涤物使用相对 大量的碱液。因此,将推荐用量的防水剂在标准洗涤过程开始之前 加入洗涤剂分配器的主洗涤室,并与冷的清水一起提供到洗衣机的 外桶。由于洗涤滚筒旋转引起的洗涤物的移动使得防水液体与洗涤 物发生接触,同时所述防水液体被外桶中的加热装置加热。该处理 的持续时间是由洗衣机控制器程序由此预先确定,还例如通过达到 了预先确定的防水液体温度来定义。在洗涤过程的最后,洗涤物被漂洗多次,使得附着在洗涤物织物纤维上的防水剂的量进一步减 少。可通过已知方法获得的憎水作用因而相对较小。并且,用于建 立或恢复防水作用的过程与洗衣机中的任意其他处理过程完全分 离地进行,因此洗衣机用户不得不两次进行载入及设置操作,还不 得不等待这两个单独的处理程序的全部持续时间。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制定一种方法,该方法可用于家用洗衣 机,并且,通过该方法洗衣机用户可以随意设置处理顺序,能够在 连续的处理程序中对织物进行洗涤和防水处理。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权利要求1特征部分提出的特征实现该目的, 其方式为,加入特殊的洗涤剂而进行清洗织物的洗涤过程,除了其 已知的去污作用,洗涤过程还适于将仍然存在的任何洗涤剂从织物 上移动到流入的大量清水中,并最终将使用过的洗涤碱液抽出,洗 涤过程结束后,当前述过程的相应碱液被放出时,对织物进行多步 骤的漂洗过程,并且漂洗过程结束后,当上一次的漂洗碱液被放出 并且防水剂被添加到新添入的大量清水时,进行处理过程,以便对 织物进行防水处理。这些措施意味着用户可以将一批要洗漆的织物放入洗衣机,选 择并开始组合的清洗和防水处理程序。所述用户不再需要关心洗 涤,直到防水处理结束。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力图利用连续处理程序,与现有技术相比提高 能够获得的憎水作用。特别地,如果下述条件满足,则能够实现该目的的元素,这些 条件为对于进行防水处理的处理过程,将外桶装满大量的用小浴 比测量的水,换句话说就是该数量的干织物的重量与该数量的水的重量之比小于1:8,当织物被移入到外桶中时,在添加防水剂之前, 液体被加热到至少30。 C的温度。上述的所有措施明显提高了织物的憎水作用。制剂在碱液中的 高浓度改善了制剂的附着行为,与大浴比相比避免了不必要的高制 剂消耗量。将制剂加入已经被加热的液体中,防止了在织物上形成 斑点,并进一步改善了制剂与纤维的附着行为。利用最多20分钟 的处理时间就可以获得好的结果。更长的持续时间浪费能源,而没 有任何附加的益处。省去接下来的漂洗过程意味着,稀释并从织物 纤维中洗掉制剂是没有问题的。从属权利要求中描述了本专利技术方法的有益发展,这些从属权利 要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相互组合使用。下面结合附图中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描述,其中图l示出了具有外桶和支撑在其中用于盛放织物的洗涤滚筒 的洗衣机示意图,以及图2示出了作为根据本专利技术整个运行过程第一部分的洗涤过 程的时间序列图,以及图3示出了紧跟洗涤和漂洗过程的本专利技术方法的时间序列,对 刚刚清洗过的织物进行防水处理。附图说明图1中的外桶1包括洗漆滚筒2,洗涤滚筒2围绕水平轴线3 支撑于其中,并具有用于洗涤物7的搅拌器4,洗涤物7包括织物。 搅拌器4具有舀取装置,其被用于在洗涤滚筒2沿箭头方向16旋 转的过程中,从在洗涤滚筒2最低点上方的水平面化从外桶1的底 部捞取碱液6,将其提升到洗涤物7上方的水平,并从那里喷洒到 洗涤物7上。这样加速了浸湿并流过洗涤物7。电动机14用于旋转 洗涤滚筒2,通过皮带传动将其旋转运动引入洗涤滚筒2。加热装置13被设置在外桶1的底部,用于加热碱液。碱液6 通过电磁阀8或9其中之一的致动而被引入到外桶1,碱液6或者 只由水构成,或者由水和洗涤剂的混合物构成。所示两个盒lll和 112在洗涤剂分配器11中,通过该清洗器分配器11,当打开指定 的电磁阀时清水相应地流入。然后,盒中的洗涤剂通过管道10由 水传送出洗涤剂分配器11并进入外桶1。在外桶1底部的碱液6能 够由排出管17和泵以这里没有具体示出的方式传送出来。所有的可切换或可控制装置,诸如电磁阀8和9、加热装置13、 滚筒驱动电动机14和排水泵18,是由洗衣机的控制装置12所切换 或控制的。还使用温度传感器15来测量碱液6的温度,将其测量 信号经由控制电路发送到控制装置12中的评价装置121。根据本专利技术,图1所示的洗衣机例如以图2和图3中所示的方 式操作。在图中,坐标上的尺度仅仅应用于洗涤滚筒2的旋转速度; 对其他参数没有指定尺度。为了操作洗衣机,电磁阀8首先被打开, 以便将水通过洗涤剂盒111 (在这个例子中,盛满特殊洗涤剂以用 ^对将要进行防水处理的洗涤物项目进行预备性的清洗)和管道10 而导入外桶1中。水携带该特殊制剂进入外桶1,并且被在那里分 配。它们一起形成洗涤碱液。在图2所示的洗漆过程的开始(该过 程包括三个阶段用于浸湿洗涤物的PhB、用于洗涤洗漆物的PhW 和用于漂洗洗涤物的PhSp),洗涤滚筒2仅仅以旋转速度(例如, 23rpm)驱动,该速度低于根据图中粗的连续线n所示的浸湿之后 的情况。并且在浸湿阶段PhB中,滚筒2仅仅是在箭头方向16上 被驱动,其中滚筒壳上的舀取装置5完全有效。在洗涤阶段PhW的过程中,洗涤滚筒2被以连续反转的方式驱 动,例如以50rpm的速度,使得洗涤物与已经在浸湿阶段中被加热200580047228.5说明书第4/6页加热装置13被设置在外桶1的底部,用于加热碱液。碱液6 通过电磁阀8或9其中之一的致动而被引入到外桶1,碱液6或者 只由水构成,或者由水和洗涤剂的混合物构成。所示两个盒lll和 112在洗涤剂分配器11中,通过该清洗器分配器11,当打开指定 的电磁阀时清水相应地流入。然后,盒中的洗涤剂通过管道10由 水传送出洗涤剂分配器11并进入外桶1。在外桶1底部的碱液6能 够由排出管17和泵以这里没有具体示出的方式传送出来。所有的可切换或可控制装置,诸如电磁阀8和9、加热装置13、 滚筒驱动电动机14和排水泵18,是由洗衣机的控制装置12所切换 或控制的。还使用温度传感器15来测量碱液6的温度,将其测量 信号经由控制电路发送到控制装置12中的评价装置121。根据本专利技术,图1所示的洗衣机例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家用洗衣机中清洗并建立或恢复织物(7)憎水作用的方法,该洗衣机具有对外桶中的碱液进行加热并控制处理过程的装置(13、12),还具有洗涤剂盒,其中至少一个洗涤剂盒(112)被配置为盛放单独剂量的液体洗涤剂,通过该方法,将溶解在碱液(6)中的防水剂在与洗涤过程(PHW)相似的处理过程(Ph11-Ph13)中与织物(7)接触,其特征在于,●清洗织物(7)的洗涤过程(PhB、PhW)是通过加入特殊的洗涤剂而进行的,除了其已知的去污作用,洗涤过程还适于将仍然存在的任何洗涤剂从织物(7)上移走到流入的大量清水中,并最终将使用过的洗涤碱液抽出,●洗涤过程(PhW)结束后,当前述过程的相应碱液被放出时,对织物(7)进行多阶段的漂洗过程(PhSp),并且●漂洗过程(PhSp)结束后,当上一次的漂洗碱液被放出并且防水剂被添加到新添入的大量清水时,进行处理过程(Ph11-Ph13),以便对洗涤物(7)进行防水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H绍布I舒尔策
申请(专利权)人:BSH博世和西门子家用器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