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器械线路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70097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1 2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手术器械线路固定装置,包括套筒、固定螺丝、固定板、固定圆盘、背面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内为横向贯穿的圆柱形线槽,所述套筒沿正面横向中线分为上下两半部分,所述固定板设置在所述圆柱形线槽内,所述固定螺丝从套筒上表面贯穿入圆柱形线槽,并与所述固定板相连,所述固定圆盘设置于所述套筒下半部分后面,所述背面固定装置与固定圆盘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通过将手术器械线路放置于可开合的套筒内进行固定,并由套筒调整位置,使得手术过程中避免线路混乱,同时确保无菌区不受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术器械线路固定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手术器械线路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现今医学无论外科学,内科学都有可能涉及到手术,而手术过程不免会需要用到一些特定的能量器械或者其他手术辅助设备,而这些器械或者设备可能需要与手术无菌区域外的设备通过线路进行连接。而这种由非无菌区域穿越至无菌区域的线路,而线路一般又具有无固定形状,材质柔软,线路较长等特点,使用时需要对手术器械的线路进行固定,现有的通用的方法是通过手术钳或是其他简易设备夹住线缆,在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号为“ZL201420362392.1”公开了“一种收集和固定手术器械线缆的装置”,其申请日为2014年7月2日,公开日为2014年12月3日,该专利技术包括弹性空心体、外突边缘、刚性力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空心体由薄层弹性较好的医用材料构成,弹性体为空心结构,可通过下端的外突边缘开口收集和释放手术线缆,并牢固置于手术台上。但现有的手术器械固定装置还存在以下问题:一、现有的手术器械线路固定装置多采用钳夹的方式固定,通常会造成手术台面混乱而不整洁。二、现有的手术器械线路固定方式容易对柔软的线路造成损坏,降低手术器械的使用寿命。三、现有的手术器械线路固定装置只能将线路收集,无法避免线路被拖拽时与固定装置的位移,使得手术非无菌区的线路部分进入到无菌区,对手术环境造成污染。四、现有的手术器械线路固定装置多为管状,线路穿过部分无遮挡,容易使污染物从非无菌区直接通过其进入无菌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手术器械线路固定装置,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够对不同粗细的手术器械线路同时进行固定,且不会损伤到线路,实用性极佳。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手术器械线路固定装置,包括套筒、固定螺丝、固定板、固定圆盘、背面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内为横向贯穿的圆柱形线槽,所述套筒沿正面横向中线分为上下两半部分,所述固定板设置在所述圆柱形线槽内,所述固定螺丝从套筒上表面贯穿入圆柱形线槽,并与所述固定板相连,所述固定圆盘设置于所述套筒下半部分后面,所述背面固定装置与固定圆盘相连。所述套筒为长方体结构,其侧面为正方形,所述套筒上下部分从背面连接为一体,并可翻折打开,所述套筒上下部分开口处用锁扣连接。所述圆柱形线槽两侧开口处嵌入有磨砂材质的“米”字形塑料膜状结构,所述塑料膜状结构表面有斜条纹型纹理。所述固定圆盘侧面设置两个相对的固定按钮,所述固定按钮用于控制所述套筒和所述固定圆盘的相对转动。所述固定圆盘侧面与两固定按钮不同的位置设置一个贯穿的孔,用于连接所述背面固定装置。所述背面固定装置为曲别针或夹子,所述曲别针或夹子的强度和硬度强于传统曲别针和夹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包括套筒、固定螺丝、固定板、圆盘、背面固定装置,所述套筒内为横向贯穿的圆柱形线槽,所述套筒沿正面横向中线分为上下两半部分,所述固定板设置在所述圆柱形线槽内,所述固定螺丝从套筒上表面贯穿入圆柱形线槽,并与所述固定板相连,所述固定圆盘设置于所述套筒下半部分后面,所述背面固定装置与固定圆盘相连,由于手术室内各种仪器线路杂乱,将线路通过本装置固定起来能使手术台面整洁,同时,采用螺丝旋压固定板的方式能够很好地固定线路,且不会对柔软的线路造成损坏,也能够避免非无菌区的线路在被抽拉过程中进入无菌区。(2)本专利技术,所述套筒为长方体结构,其侧面为正方形,所述套筒上下部分从背面连接为一体,并可翻折打开,所述套筒上下部分开口处用锁扣连接,将套筒设置为可翻折打开的结构,可方便将多条线路一起放入线槽,采用锁扣连接上下部分,结构简单,并能够保证装置的牢固性。(3)本专利技术,所述圆柱形线槽两侧开口处嵌入有磨砂材质的“米”字形塑料膜状结构,所述塑料膜状结构表面有斜条纹型纹理,在圆柱形线槽两侧开口处嵌入塑料膜状结构能够保证无菌区和非无菌区的隔离,并且所述膜状结构表面有斜条纹型纹理,可以防止线路的滑动,与套筒内的固定板形成双重固定防滑结构。(4)本专利技术,所述固定圆盘侧面设置两个相对的固定按钮,所述固定按钮用于控制所述套筒和所述固定圆盘的相对转动,套筒背面的固定圆盘可旋转,使得线路在被固定时能够根据需要被方便调节走线角度,从而使手术操作更便利;所述固定圆盘侧面与两固定按钮不同的位置设置一个贯穿的孔,用于连接所述背面固定装置;所述背面固定装置为曲别针或夹子,所述曲别针或夹子的强度和硬度强于传统曲别针或夹子,采用曲别针和夹子来固定套筒能起到方便易移动的效果,并且所采用的曲别针或夹子的强度和硬度强于传统曲别针或夹子,能保证整个装置被固定时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手术器械线路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手术器械线路固定装置展开结构示意图;图3为手术器械线路固定装置背面结构示意图;其中,1、套筒,2、固定螺丝,3、固定板,4、固定圆盘,5、背面固定装置,6、锁扣,7、塑料膜状结构,8、固定按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参见图1,手术器械线路固定装置,包括套筒1、固定螺丝2、固定板3、固定圆盘4、背面固定装置5,所述套筒1内为横向贯穿的圆柱形线槽,所述套筒1沿正面横向中线分为上下两半部分,所述固定板3设置在所述圆柱形线槽内,所述固定螺丝2从套筒1上表面贯穿入圆柱形线槽,并与所述固定板3相连,所述固定圆盘4设置于所述套筒1下半部分后面,所述背面固定装置5与固定圆盘4相连。本实施例为最基本的实施方式,结构简单,套筒内为圆柱形线槽,所述套筒沿正面横向中线分为上下两部分,可使得粗细不均的手术器械线路同时被放置于线槽内,并且在上半部分设置固定螺丝和在线槽内设置固定板能够较好地旋压固定住线槽内的线路,并且采用固定板能够避免线槽内的线路受到损坏;所述背面固定装置能起到方便固定整个装置的作用。实施例2参见图2,手术器械线路固定装置,包括套筒1、固定螺丝2、固定板3、固定圆盘4、背面固定装置5,所述套筒1内为横向贯穿的圆柱形线槽,所述套筒1沿正面横向中线分为上下两半部分,所述固定板3设置在所述圆柱形线槽内,所述固定螺丝2从套筒1上表面贯穿入圆柱形线槽,并与所述固定板3相连,所述固定圆盘4设置于所述套筒1下半部分后面,所述背面固定装置5与固定圆盘4相连。所述套筒1为长方体结构,其侧面为正方形,所述套筒1上下部分从背面连接为一体,并可翻折打开,所述套筒1上下部分开口处用锁扣6连接。所述圆柱形线槽两侧开口处嵌入有磨砂材质的“米”字形塑料膜状结构7,所述塑料膜状结构7表面有斜条纹型纹理。本实施例为一较佳实施方式,将套筒设置为可翻折打开的方式,并将上下两部分的套筒在开口处用锁扣进行连接,能够更方便地使用本专利技术,同时能更好地对放在线槽内的线路进行固定。本专利技术线槽两侧开口处嵌有磨砂材质的“米”字形塑料膜状结构,能起到增大与线路的摩擦力的作用,从而跟线槽内的固定板组成双重固定防化结构,同时,塑料膜状结构也能够较好地将无菌区与非无菌区隔开,防止手术环境受到污染。实施例3参见图1和图3,手术器械线路固定装置,包括套筒1、固定螺丝2、固定板3、固定圆盘4、背面固定装置5,所述套筒1内为横向贯穿的圆柱形线槽,所述套筒1沿正面横向中线分为上下两半部分,所述固定板3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手术器械线路固定装置,包括套筒(1)、固定螺丝(2)、固定板(3)、固定圆盘(4)、背面固定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内为横向贯穿的圆柱形线槽,所述套筒(1)沿正面横向中线分为上下两半部分,所述固定板(3)设置在所述圆柱形线槽内,所述固定螺丝(2)从套筒(1)上表面贯穿入圆柱形线槽,并与所述固定板(3)相连,所述固定圆盘(4)设置于所述套筒(1)下半部分后面,所述背面固定装置(5)与固定圆盘(4)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手术器械线路固定装置,包括套筒(1)、固定螺丝(2)、固定板(3)、固定圆盘(4)、背面固定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内为横向贯穿的圆柱形线槽,所述套筒(1)沿正面横向中线分为上下两半部分,所述固定板(3)设置在所述圆柱形线槽内,所述固定螺丝(2)从套筒(1)上表面贯穿入圆柱形线槽,并与所述固定板(3)相连,所述固定圆盘(4)设置于所述套筒(1)下半部分后面,所述背面固定装置(5)与固定圆盘(4)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器械线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为长方体结构,其侧面为正方形,所述套筒(1)上下部分从背面连接为一体,并可翻折打开,所述套筒(1)上下部分开口处用锁扣(6)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昊袁琦周俊英廖芯官雨佳陈理李济宏李林戚齐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