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载车板的阻挡器及车辆搬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69916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1 19:2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载车板的阻挡器及车辆搬运系统,阻挡器包括阻挡座、阻挡体及复位件;阻挡体铰接于阻挡座,在阻挡载车板的状态下受复位件作用而保持在第一姿态,且在受预设外力状态下解锁对载车板的阻挡而变化到第二姿态。本申请阻挡器在阻挡载车板的状态下受复位件作用而保持在第一姿态,可以对载车板器起阻挡作用,以防止载车板滑动,提高载车板停放的安全性;在受预设外力状态下解锁对载车板的阻挡而变化到第二姿态,以使载车板平移,完成车辆的平移。本申请能够避免载车板滑动,提高车辆搬运系统的安全性。

Barrier and vehicle handling system for carrying vehicle boards

The application discloses a blocker and a vehicle handling system for a carriage board, which comprises a blocking seat, a blocking body and a resetting part; a blocking body hinged on a blocking seat, which is maintained in the first posture under the action of a resetting part in the state of blocking the carriage board, and changes when the blocking to the carriage board is unlocked under a preset external force condition. To the second position. In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the blocker is maintained in the first posture under the action of a reset member in the state of blocking the loading plate, and can block the loading plate device, prevent the sliding of the loading plate, improve the safety of the loading plate parking, and change the blocking of the loading plate to the second postur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a preset external force, so as to make the loading plate translation. Complete the translation of the vehicle. The application can avoid sliding of the vehicle carrying plate and improve the safety of the vehicle handl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载车板的阻挡器及车辆搬运系统
本申请涉及立体车库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载车板的阻挡器及车辆搬运系统。
技术介绍
车辆无处停放的问题是城市的社会、经济、交通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的结果,立体停车设备的发展在国外,尤其在日本已有近30~40年的历史,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经验上均已获得了成功。我国也于90年代初开始研究开发机械立体停车设备,距今已有近二十年的历程。由于很多新建小区内住户与车位的配比为1:1,为了解决停车位占地面积与住户商用面积的矛盾,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以其平均单车占地面积小的独特特性,已被广大用户接受。但是,目前立体车库的车辆搬运系统中,当载车板停在堆垛机上时,载车板有平移进而掉落的风险,安全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载车板的阻挡器及车辆搬运系统,能够避免载车板滑动,提高车辆搬运系统的安全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第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载车板的阻挡器,阻挡器包括阻挡座、阻挡体及复位件;阻挡体铰接于阻挡座,在阻挡载车板的状态下受复位件作用而保持在第一姿态,且在受预设外力状态下解锁对载车板的阻挡而变化到第二姿态。其中,阻挡体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一力臂和第二力臂,第一力臂和第二力臂的连接部与阻挡座通过枢轴转动连接,其中在第一姿态第一力臂的末端抵顶载车板,第二力臂的末端是预设外力的受力端,且预设外力的至少部分分力顶起第二力臂的末端,使得阻挡体绕枢轴第一方向旋转,进而使第一力臂末端往下运动,阻挡体变为第二姿态。其中,复位件包括扭簧,扭簧缠绕在枢轴上,一端抵顶/固定第一力臂/第二力臂,另一端抵顶/固定阻挡座,产生使阻挡体绕枢轴相反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旋转的力矩,使得阻挡体在阻挡载车板的状态下保持在第一姿态,并且在撤销预设外力情况下恢复至第一姿态。其中,阻挡座包括相互连接的底板和立板,立板与阻挡体位于底板的同侧,底板和立板通过焊接、螺接或一体成型的的方式连接,立板与阻挡体通过枢轴转动连接。其中,立板数量为二,分别位于阻挡体的两侧,两侧的立板分别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力臂和第二力臂的连接部设有对应的第二通孔,枢轴穿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以使阻挡体与立板转动连接。其中,立板数量为二,分别位于阻挡体的两侧,两侧的立板上分别设有第三通孔,阻挡体的两侧对应第三通孔的位置设有作为枢轴的横杆,横杆穿过对应侧的第三通孔以使阻挡体与立板转动连接。其中,第二力臂端部设置有与阻挡体枢轴平行的卡柱,卡柱包括柱芯以及嵌套在柱芯的外表面、可绕柱芯转动的滚筒,滚筒表面作为第二力臂的末端接受预设外力,第一力臂和第二力臂以背向底板的方向弯曲,两者形成不小于90度的夹角,且第一力臂的长度大于第二力臂的长度。其中,卡柱贯穿第二力臂的端部,且通过焊接/螺接的方式固定在第二力臂上;阻挡座的底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第四通孔,底板上的第四通孔用于通过螺栓将阻挡器固定于堆垛机上。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第二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车辆搬运系统,车辆搬运系统包括载车板、堆垛机、搬运器以及阻挡器;阻挡器包括阻挡座、阻挡体及复位件,阻挡体铰接于阻挡座;载车板在堆垛机和搬运器之间平移,阻挡座的底板通过焊接/螺接的方式固定在堆垛机靠近搬运器的一侧上,搬运器靠近堆垛机的一侧设有推块;阻挡体在阻挡载车板的状态下受复位件作用而保持在第一姿态,以且在受到由于推块靠近阻挡器而产生的外力的状态下解锁对载车板的阻挡而变化到第二姿态。其中,堆垛机的底部设有阻挡件,阻挡件的形状为“V”型,阻挡件的腿部通过焊接/螺接的方式固定在载车板的底部,阻挡体的一端通过阻挡阻挡件的尖端进而阻止载车板平移;阻挡件靠近阻挡器一侧的腿部的长度小于阻挡件远离阻挡器一侧的腿部的长度,阻挡件在阻挡器处于第一姿态时可在预设间隙内平移。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阻挡器在阻挡载车板的状态下受复位件作用而保持在第一姿态,可以对载车板器起阻挡作用,以防止载车板滑动,提高载车板停放的安全性;在受预设外力状态下解锁对载车板的阻挡而变化到第二姿态,以使载车板平移,完成车辆的平移。本申请能够避免载车板滑动,提高车辆搬运系统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阻挡器一实施方式的整体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车辆搬运系统一实施方式的整体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车辆搬运系统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车辆搬运系统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于载车板的阻挡器,阻挡器包括阻挡座、阻挡体及复位件;阻挡体铰接于阻挡座,在阻挡载车板的状态下受复位件作用而保持在第一姿态,且在受预设外力状态下解锁对载车板的阻挡而变化到第二姿态。为了说明本实施方式阻挡器的具体结构,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阻挡器一实施方式的整体示意图。如图1所示,阻挡器1包括阻挡座2、阻挡体3及复位件4。阻挡体3铰接于阻挡座2,包括阻挡体3包括两种姿态,其中,阻挡体3的第一姿态为图1中所示的状态,此时,阻挡体3在阻挡载车板的状态下受复位件4作用而保持在第一姿态;阻挡体3在受预设外力状态下解锁对载车板的阻挡而变化到第二姿态。本实施方式中,阻挡体3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一力臂31和第二力臂32,第一力臂31和第二力臂32的连接部与阻挡座2通过枢轴5转动连接。其中,阻挡体3在第一姿态下,第一力臂31的末端抵顶载车板,第二力臂32的末端是预设外力的受力端,且预设外力的至少部分分力顶起第二力臂32的末端,使得阻挡体3绕枢轴5第一方向旋转,进而使第一力臂31末端往下运动,阻挡体3变为第二姿态。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的视角下,第一方向为逆时针方向。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力臂31和第二力臂32为一体成型,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力臂31和第二力臂32可以通过焊接、螺栓连接以及卡扣连接等方式连接,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本实施方式中,阻挡座2包括相互连接的底板21和立板22,立板22与阻挡体3位于底板21的同侧,底板21和立板22通过焊接、螺接或一体成型的的方式连接,立板22与阻挡体3通过枢轴5转动连接。底板2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第四通孔321,底板21上的第四通孔321用于通过螺栓将阻挡器1固定于堆垛机上。进一步的,立板3的数量为二,分别位于阻挡体3的两侧,两侧的立板22分别设置有第一通孔221,第一力臂31和第二力臂32的连接部设有对应的第二通孔(图未示),枢轴5穿过第一通孔221、第二通孔以使阻挡体3与立板22转动连接。本实施方式中,底板21和立板22相互垂直,立板22对称的分布在阻挡体3的两侧,其他实施方式中,底板21和立板22也可以不相互垂直,立板22之间也可以不对称,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立板数量为二,分别位于阻挡体的两侧,两侧的立板上分别设有第三通孔,阻挡体的两侧对应第三通孔的位置设有作为枢轴的横杆,横杆穿过对应侧的第三通孔以使阻挡体与立板转动连接。与上一个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方式中横杆与阻挡杆一体成型,阻挡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载车板的阻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器包括阻挡座、阻挡体及复位件;所述阻挡体铰接于所述阻挡座,在阻挡所述载车板的状态下受所述复位件作用而保持在第一姿态,且在受预设外力状态下解锁对所述载车板的阻挡而变化到第二姿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载车板的阻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器包括阻挡座、阻挡体及复位件;所述阻挡体铰接于所述阻挡座,在阻挡所述载车板的状态下受所述复位件作用而保持在第一姿态,且在受预设外力状态下解锁对所述载车板的阻挡而变化到第二姿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体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一力臂和第二力臂,所述第一力臂和第二力臂的连接部与所述阻挡座通过枢轴转动连接,其中,在第一姿态所述第一力臂的末端抵顶载车板,所述第二力臂的末端是所述预设外力的受力端,且所述预设外力的至少部分分力顶起所述第二力臂的末端,使得所述阻挡体绕所述枢轴第一方向旋转,进而使所述第一力臂末端往下运动,所述阻挡体变为所述第二姿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包括扭簧,所述扭簧缠绕在所述枢轴上,一端抵顶/固定所述第一力臂/第二力臂,另一端抵顶/固定所述阻挡座,产生使所述阻挡体绕所述枢轴相反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旋转的力矩,使得所述阻挡体在阻挡所述载车板的状态下保持在第一姿态,并且在撤销所述预设外力情况下恢复至所述第一姿态。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座包括相互连接的底板和立板,所述立板与所述阻挡体位于所述底板的同侧,所述底板和所述立板通过焊接、螺接或一体成型的的方式连接,所述立板与所述阻挡体通过所述枢轴转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阻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数量为二,分别位于所述阻挡体的两侧,两侧的所述立板分别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力臂和所述第二力臂的连接部设有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枢轴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以使所述阻挡体与所述立板转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阻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数量为二,分别位于所述阻挡体的两侧,两侧的所述立板上分别设有第三通孔,所述阻挡体的两侧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锡红周双龙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怡丰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