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岩溶地基预处理解决超深冲击成孔技术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698422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1 19: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强岩溶地基预处理解决超深冲击成孔技术方法,先在以桩孔为中心的2倍桩径的正方形范围内设置若干注浆孔,采用150型钻机将注浆孔施工到基础设计深度完整基岩面下0.8~1.2 m;然后从底部往上灌注水泥浆。灌注水泥浆时先灌注四角的注浆孔,注浆压力2‑5MPa,然后以5‑10MPa的注浆压力灌注其它注浆孔。通过让水泥浆充分注入基岩的溶隙中,填实、挤密岩石溶隙,溶洞、溶槽,灌浆使水泥浆液固化溶洞内充填软弱土体,充填溶洞,提高岩体土体的整体抗压强度,保证冲击锤头在相对均质体情况下不发生偏移、倾倒、卡锤现象,70m深的桩预处理时间一般1个月,成孔时间约1个月,合格率达100%。

A method for pre treating deep karst by super deep impact drilling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echnique for solving ultra-deep impact hole formation by pretreatment of strong karst foundation. Firstly, a number of grouting holes are arranged in a square range of 2 times the diameter of the pile centered on the pile hole, and the grouting holes are constructed to 0.8-1.2 m below the rock surface of the foundation with a complete design depth by using a 150-type drilling machine, and then the cement slurry is poured from the bottom to the top. The grouting pressure is 2.5 MPa, and then the other grouting holes are filled with 5.10 MPa grouting pressure. By fully injecting cement slurry into the karst gaps of bedrock, filling and compacting the karst gaps of rocks, caves and troughs, and grouting, the cement slurry solidifies the karst caves to fill the weak soil, fills the karst caves, improves the overall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rock mass and soil, and ensures that the impact hammer head does not deviate, tilt and stuck under the condition of relative homogeneity. 70m deep pile preprocessing time is generally 1 months, and the hole forming time is about 1 months, with a pass rate of 10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强岩溶地基预处理解决超深冲击成孔技术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超深孔端成桩工艺
,尤其涉及到一种适用于强岩溶发育地基预处理解决超深冲击成孔技术方法。
技术介绍
贵州作为岩溶地区,大多数建筑物都修建在岩溶地基上,按规范要求,强岩溶地基不宜作为建筑场地,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乙级的建筑物主体宜避开强岩溶地基,但土地宝贵,部分建筑、桥梁、市政设施不得不在强岩溶地基上修建筑。由于强岩溶地基溶洞、溶沟、溶槽极发育,溶洞呈窜珠状发育,发育深度较大,其它机械无法实施,常采用冲击成孔方法施工,但冲击成孔方法在这种呈窜珠状发育的强岩溶地基上使用会发生偏斜、卡锤、掉锤等孔内事故现象,一旦卡锤、掉锤将无法拨出钻头而形成废孔。冲击成孔方法在这种呈窜珠状发育的强岩溶地基上使用最大孔深一般40m左右,且施工时间较长,一根桩正常施工时间至少1个月左右,若出现孔内事故,处理时间长的施工时间达3-4个月,而且出现孔内事故经处理后能达到设计要求的成功率不到50%,孔深大于50m以上根本无人敢拍板往下施工,有些地段有深达60m、70m深的地段,经多方多次讨论也没得好的施工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强岩溶地基超深冲击成施工时发生的偏斜、卡锤、掉锤等孔内事故现象,且孔内事故经处理后能达到设计要求的成功率不到50%的缺陷,提供一种强岩溶地基超深冲击成孔的预处理解决技术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强岩溶地基预处理解决超深冲击成孔技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以桩孔为中心,设置若干注浆孔,采用150型钻机将注浆孔施工到基础设计深度完整基岩面下0.8~1.2m;2)、从注浆孔底部往上灌注水泥浆,注浆压力2-10MPa。进一步的,注浆孔的加固处理范围为2倍桩径的正方形范围内。优选的,注浆孔间的水平、垂直间距均为1.0m,开孔孔径为130mm,终孔孔径90mm。进一步的,灌注水泥浆时先灌注四角的注浆孔,注浆压力2-5MPa,然后以5-10MPa的注浆压力灌注其它注浆孔。进一步的,水泥浆的水灰比为1:0.5。本专利技术针对强岩溶发育地基的特殊情况,施工前在桩位为中心的正方形范围内对溶洞、溶沟、溶槽进行预注浆处理,充分让水泥浆注入基岩的溶隙中,填实、挤密岩石溶隙,水泥浆液固化溶洞、溶沟、溶槽内充填的软弱土1体,充填溶洞,提高岩体土体的整体抗压强度,保证冲击锤头在相对均质体情况下不发生偏移、倾倒、卡锤现象。确保大直径机械冲击成孔灌注桩施工工艺获得成功,桩体质量得到保证,工期也大缩短,70m深的桩预处理时间一般1个月,预注浆处理后成孔时间约1个月。经预注浆处理成桩后,通过100%桩位抽芯验证,桩身砼质量、桩身垂直度、桩底沉渣等各项指标合格率达100%,这项技术推动了贵州强岩溶发育地基冲击成孔桩技术达到省内领先水平,施工桩长达70m深,只要预处理的深度足够深,施工桩深还可继续挖掘。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预注浆孔以桩孔为中心,预注浆处理范围为2倍桩径正方形范围内,预处理钻孔按正方形布置,水平、垂直间距均为1.0m,开孔孔径130mm,终孔孔径90mm,采用150型钻机先施工到基础设计深度完整基岩面下1.0m,利用水灰比为1:0.5的水泥浆从底部往上灌注,先施工四角,注浆压力3MPa,后实施四角内钻孔,注浆压力8MPa。50-60m长的桩预注浆处理时间15-25天,最深70m长的桩预注浆处理时间28天,经预注浆处理成桩后,通过100%桩位抽芯验证,桩身砼质量、桩身垂直度、桩底沉渣等各项指标合格率达100%,只要预处理的深度足够深,施工桩深还可继续挖掘。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强岩溶地基预处理解决超深冲击成孔技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以桩孔为中心,设置若干注浆孔,采用钻机将注浆孔施工到基础设计深度完整基岩面下0.8~1.2 m;2)、从注浆孔底部往上灌注水泥浆,注浆压力2‑10MPa。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强岩溶地基预处理解决超深冲击成孔技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以桩孔为中心,设置若干注浆孔,采用钻机将注浆孔施工到基础设计深度完整基岩面下0.8~1.2m;2)、从注浆孔底部往上灌注水泥浆,注浆压力2-10MPa。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岩溶地基预处理解决超深冲击成孔技术方法,其特征在于,注浆孔的加固处理范围为2倍桩径的正方形范围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强岩溶地基预处理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宇杨忠龙举张霖文秀简德超王剑严召进向国泽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一一一地质大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