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充电定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97221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8 17: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线充电定位器,包括上壳体、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围绕形成容置空腔,无线充电定位器还包括设置于容置空腔内的GSM天线、WIFI天线、电路板、电路单元、GPS定位模块、WIFI定位模块、GSM定位模块、充电电池、感应线圈,电路单元、GPS定位模块、WIFI定位模块、GSM定位模块集成于电路板上,GPS定位模块、WIFI定位模块、GSM定位模块分别与外界终端通讯连接;感应线圈用于将外界发射线圈发送的电磁信号转化为交流信号,电路单元用于将交流信号转化为直流信号对充电电池进行充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充电操作简单方便,实现了多重定位,定位精度高。

Wireless charging locato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wireless charging positioner, which comprises an upper shell, a lower shell, an upper shell and a lower shell around which a capacitive cavity is formed. The wireless charging positioner also comprises a GSM antenna, a WIFI antenna, a circuit board, a circuit unit, a GPS positioning module, a WIFI positioning module, a GSM positioning module, and a charging module. Battery, induction coil, circuit unit, GPS positioning module, WIFI positioning module, GSM positioning module integrated in the circuit board, GPS positioning module, WIFI positioning module, GSM positioning module and the external terminal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induction coil used to transmit the electromagnetic signal from the external transmitting coil into AC signal, circuit unit The utility model is used for converting the AC signal into the DC signal to charge the rechargeable battery. The charging operation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simple and convenient, realizes multiple relocation and has high positioning accura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线充电定位器
本技术涉及定位
,尤其涉及一种无线充电定位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中的定位器有以下几种主要的充电方式和定位技术:一、充电方式:1、基于通用USB线充电:产品内置通用的USB接口,通过USB转接线与电脑主机或者充电器进行连接,利用电脑主机充电器USB口的5V电源充电。2、基于专用的充电线充电:产品使用专用充电接口,通过专用线路连接到专用充电器,利用专用充电器充电。这两种充电方式需要额外的充电线连接才能进行充电,充电完成后还需将充电线与定位器断开,用户操作复杂。不进行充电时,充电线占用空间且容易散乱。此外,上述充电器主机需要具备充电的物理接口,既不利于定位器的小型化,也不利于防水设计。二、定位技术:1、基于移动网络基站进行定位:移动终端通过识别当前所属的小区基站标识,确定当前终端所在位置。2、基于卫星技术进行定位:移动终端通过接收卫星发送的位置信息,经过内部接收机的数据处理,得到当前终端所在坐标位置。这两种定位方式简单单一,普通定位器只有卫星定位、移动基站定位其中一种,在城市高层楼宇间的恶劣环境下,定位精度不高。由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充电操作简单、占用空间小、定位精度高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无线充电定位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充电操作复杂,充电线占用空间大,且定位方式单一,定位精度不高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出一种无线充电定位器,所述无线充电定位器包括上壳体、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围绕形成容置空腔,所述无线充电定位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置空腔内的GSM天线、WIFI天线、电路板、电路单元、GPS定位模块、WIFI定位模块、GSM定位模块、充电电池、感应线圈,其中,所述电路单元、GPS定位模块、WIFI定位模块、GSM定位模块集成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GPS定位模块、WIFI定位模块、GSM定位模块分别与外界终端通讯连接;所述感应线圈用于将外界发射线圈发送的电磁信号转化为交流信号,所述电路单元用于将所述交流信号转化为直流信号对所述充电电池进行充电。优选地,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感应线圈的安装位,所述感应线圈安装于所述安装位上,所述充电电池外包覆有电池导电布,所述导电布通过导电双面胶与所述感应线圈的上表面粘贴,所述充电电池通过固定支架固定于所述电路板的下表面,所述充电电池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优选地,所述GSM天线、WIFI天线均为FPC板,所述GSM天线、WIFI天线分别通过双面胶粘贴于所述上壳体的内表面。优选地,所述无线充电定位器还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GPS定位模块、WIFI定位模块、GSM定位模块连接,所述处理器用于处理定位到的数据和对外发送的数据。优选地,所述电路板通过螺钉与所述上壳体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无线充电定位器还包括按键板、侧边按键压板、以及与所述按键板连接的按键、与所述侧边按键压板连接的按键。优选地,所述无线充电定位器还包括指示灯,所述指示灯通过SMT贴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无线充电定位器还包括匀光板,所述匀光板设置于所述电路板的上方。优选地,所述上壳体及下壳体均为塑料材质。优选地,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感应线圈将外界发射线圈发送的电磁信号转化为交流信号,电路单元将交流信号转化为直流信号对充电电池进行充电,相对于现有技术,实现了没有物理连接也能对充电电池进行充电,简化了充电操作,减小了占用空间,提升了设备防护性设计;同时,通过采用GPS定位模块、WIFI定位模块、GSM定位模块进行定位,实现了多重定位,提高了定位精确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无线充电定位器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无线充电定位器较佳实施例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无线充电定位器较佳实施例的后视图。附图标记:上壳体-1;下壳体-2;GPS天线-3;电路板-4;充电电池-5;感应线圈-6;电池导电布-7;导电双面胶-8;按键板-9;侧边按键压板-10;按键-11;匀光板-12;螺钉-13;固定支架-14;充电顶针-15;指示灯-16;挂环-17。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的主要解决方案是:通过将外界发射线圈发送的电磁信号转化为交流信号,电路单元将交流信号转化为直流信号对充电电池进行充电,实现没有物理连接也能对充电电池进行充电,简化充电操作,减小占用空间,同时,通过采用GPS定位模块、WIFI定位模块、GSM定位模块进行多重定位,提高定位精确度。具体地,请参照图1-图3,图1为本技术无线充电定位器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无线充电定位器较佳实施例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无线充电定位器较佳实施例的后视图。本实施例提出的无线充电定位器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2,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围绕形成容置空腔,所述无线充电定位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置空腔内的GSM天线、WIFI天线、电路板4、电路单元、GPS定位模块、WIFI定位模块、GSM定位模块、充电电池5、感应线圈6。其中,具体实施时,所述GSM天线、WIFI天线可以采用FPC板,所述GSM天线、WIFI天线分别通过双面胶粘贴于所述上壳体1的内表面。所述GSM天线、WIFI天线与所述容置空腔内电路板4馈电网络之间采用过射频弹片连接。具体实施时,还可以在所述容置空腔内安装GPS天线3。所述电路单元、GPS定位模块、WIFI定位模块、GSM定位模块集成于所述电路板4上,通过螺钉13或者其他固定方式将所述电路板4与所述上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GPS定位模块、WIFI定位模块、GSM定位模块分别与外界终端通讯连接。所述外界终端可以为手机、iPad等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智能终端,该外界终端可以获取所述GPS定位模块、WIFI定位模块、GSM定位模块的实时信息,并对所述GPS定位模块、WIFI定位模块、GSM定位模块进行控制。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本技术将所述GPS定位模块、WIFI定位模块、GSM定位模块集成于所述电路板4上,具有多重定位方式,因此,即使在城市高层楼宇之间也能精确定位,相对于现有技术,提高了定位精确度。所述感应线圈6用于将外界发射线圈发送的电磁信号转化为交流信号,所述电路单元用于将所述交流信号转化为直流信号对所述充电电池5进行充电。所述充电电池5作为所述无线充电定位器的主电源,具体实施时,可将所述充电电池5与所述电路板4电连接,为所述电路单元供电。另外,所述电路板4为PCB板。本实施例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外界发射线圈发送的电磁信号转化为交流信号,电路单元将交流信号转化为直流信号对充电电池5进行充电,实现了没有物理连接也能对充电电池5进行充电,简化充电操作,减小占用空间,同时,通过采用GPS定位模块、WIFI定位模块、GSM定位模块进行多重定位,提高了定位精确度和用户体验。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下壳体2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感应线圈6的安装位,所述感应线圈6安装于所述安装位上,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线充电定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围绕形成容置空腔,所述无线充电定位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置空腔内的GSM天线、WIFI天线、电路板、电路单元、GPS定位模块、WIFI定位模块、GSM定位模块、充电电池、感应线圈,其中,所述电路单元、GPS定位模块、WIFI定位模块、GSM定位模块集成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GPS定位模块、WIFI定位模块、GSM定位模块分别与外界终端通讯连接;所述感应线圈用于将外界发射线圈发送的电磁信号转化为交流信号,所述电路单元用于将所述交流信号转化为直流信号对所述充电电池进行充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充电定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围绕形成容置空腔,所述无线充电定位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置空腔内的GSM天线、WIFI天线、电路板、电路单元、GPS定位模块、WIFI定位模块、GSM定位模块、充电电池、感应线圈,其中,所述电路单元、GPS定位模块、WIFI定位模块、GSM定位模块集成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GPS定位模块、WIFI定位模块、GSM定位模块分别与外界终端通讯连接;所述感应线圈用于将外界发射线圈发送的电磁信号转化为交流信号,所述电路单元用于将所述交流信号转化为直流信号对所述充电电池进行充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感应线圈的安装位,所述感应线圈安装于所述安装位上,所述充电电池外包覆有电池导电布,所述导电布通过导电双面胶与所述感应线圈的上表面粘贴,所述充电电池通过固定支架固定于所述电路板的下表面,所述充电电池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G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睿冯汉炯闫泽涛于波孙宪福程绍信陈志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航天华拓科技有限公司深圳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