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道结构以及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9511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8 14: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风道结构以及空调器,涉及空调技术领域。该风道结构包括上底座和下底座。上底座和下底座可拆卸连接,上底座和下底座组合形成用于容置贯流风机的容置空腔,上底座设置有第一抵持平面,下底座设置有第二抵持平面,第一抵持平面贴合于第二抵持平面且能够相对于第二抵持平面滑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风道结构由于采用了相互贴合并能够相对滑动的第一抵持平面和第二抵持平面,所以能够使得容置空腔不会因为上底座和/或下底座的变形而产生间隙,始终保持密封状态,密封效果好,降低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道结构以及空调器
本技术涉及空调
,特别涉及一种风道结构以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空调即空气调节器,是指用人工手段,对建筑/构筑物内环境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速度等参数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一般包括冷源/热源设备,冷热介质输配系统,末端装置等几大部分和其他辅助设备。主要包括水泵、风机和管路系统。末端装置则负责利用输配来的冷热量,具体处理空气、温度,使目标环境的空气参数达到要求。现有可拆卸清洗的空调器,底座分为上侧底座和下侧底座两部分,下侧底座可拆卸,便于清洗。其中下侧底座包含了部分风道,上侧底座包含了另一部分风道,上侧底座和下侧底座组合形成完整的风道。由于底座长度长,上侧底座和下侧底座都容易出现变形,变形后会导致风道出现间隙,热风会吹进风道,产生冷凝水,影响用户的体验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风道结构,以使风道不会因为底座的变形而产生间隙,始终保持密封状态,密封效果好,降低维护成本。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风道结构,包括上底座和下底座,上底座和下底座可拆卸连接,上底座和下底座组合形成用于容置贯流风机的容置空腔,上底座设置有第一抵持平面,下底座设置有第二抵持平面,第一抵持平面贴合于第二抵持平面且能够相对于第二抵持平面滑动。进一步地,第一抵持平面和第二抵持平面均呈多边形,第一抵持平面包括第一长边和第一短边,第二抵持平面包括第二长边和第二短边,第一抵持平面能够沿第一短边的方向相对于第二抵持平面滑动。进一步地,第一短边的长度大于第二短边的长度。进一步地,第一短边的长度小于第二短边的长度。进一步地,第一短边的长度等于第二短边的长度。进一步地,上底座还设置有第一内壁面,下底座还设置有第二内壁面,第一内壁面与第一抵持平面相邻设置,第二内壁面与第二抵持平面相邻设置,第一内壁面与第二内壁面组合形成容置空腔。进一步地,第一内壁面和第二内壁面均呈弧形,容置空腔呈圆柱形。进一步地,第一抵持平面垂直于第一内壁面的切线方向,第二抵持平面垂直于第二内壁面的切线方向。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风道结构具有以下优势:本技术所述的风道结构,上底座设置有第一抵持平面,下底座设置有第二抵持平面,将下底座与上底座连接后,第一抵持平面与第二抵持平面贴合设置,密封容置空腔;当上底座和/或下底座发生变形时,第一抵持平面相对于第二抵持平面滑动,在此过程中第一抵持平面与第二抵持平面始终保持贴合状态,容置空腔始终处于密封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述的风道结构由于采用了相互贴合并能够相对滑动的第一抵持平面和第二抵持平面,所以能够使得容置空腔不会因为上底座和/或下底座的变形而产生间隙,始终保持密封状态,密封效果好,降低维护成本。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以使风道不会因为底座的变形而产生间隙,始终保持密封状态,密封效果好,降低维护成本,用户体验感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空调器,包括贯流风机和上述的风道结构,贯流风机安装于容置空腔内。进一步地,容置空腔设置有出风口,贯流风机通过出风口向外吹风。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空调器具有以下优势:本技术所述的空调器,包括风道结构,结构简单,能够使得容置空腔不会因为上底座和/或下底座的变形而产生间隙,始终保持密封状态,密封效果好,降低维护成本,用户体验感好。所述空调器与上述风道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所述的风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II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所述的风道结构向一个方向变形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所述的风道结构向另一个方向变形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所述的风道结构中上底座与下底座贴合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所述的风道结构中上底座与下底座贴合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所述的风道结构中上底座与下底座贴合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20、21-风道结构;2-上底座;3-下底座;4-容置空腔;5-第一抵持平面;6-第一内壁面;7-第二抵持平面;8-第二内壁面;9-第一长边;10、16、18-第一短边;11-第二长边;12、17、19-第二短边;13-空调器;14-贯流风机;15-出风口;22-进风口。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实施例请参照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道结构1,以使风道不会因为底座的变形而产生间隙,始终保持密封状态,密封效果好,降低维护成本。该风道结构1包括上底座2和下底座3。上底座2和下底座3可拆卸连接,便于将下底座3拆卸下来进行清洗。上底座2和下底座3组合形成用于容置贯流风机14的容置空腔4,该容置空腔4即为风道,用于对贯流风机14产生的气流进行引导疏散。请结合参照图2、图3和图4,上底座2设置有第一抵持平面5和第一内壁面6。第一内壁面6与第一抵持平面5相邻设置,第一抵持平面5用于与下底座3贴合并密封,第一内壁面6用于形成容置空腔4的一部分内壁。本实施例中,第一内壁面6呈弧形设置,减少空气流动的阻力,便于对气流进行引导,第一抵持平面5垂直于第一内壁面6的切线方向,便于对下底座3进行抵持。下底座3设置有第二抵持平面7和第二内壁面8。第二内壁面8与第二抵持平面7相邻设置,第二抵持平面7用于与上底座2的第一抵持平面5贴合并密封,第一抵持平面5始终与第二抵持平面7保持贴合,第一抵持平面5能够相对于第二抵持平面7滑动。第二内壁面8用于形成容置空腔4的另一部分内壁。本实施例中,第二内壁面8呈弧形设置,减少空气流动的阻力,便于对气流进行引导,第二抵持平面7垂直于第二内壁面8的切线方向,便于对上底座2的第一抵持平面5进行抵持。第一内壁面6的弧度与第二内壁面8的弧度相同,使得容置空腔4呈圆柱形,减少空气流动的阻力,便于对气流进行引导。风道结构1安装完成时,第一抵持平面5与第二抵持平面7贴合,第一内壁面6与第二内壁面8组合形成完整的弧形。请参照图5,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抵持平面5和第二抵持平面7均呈多边形,本实施例中,第一抵持平面5和第二抵持平面7均呈矩形。第一抵持平面5包括第一长边9和第一短边10,第一长边9的长度远大于第一短边10的长度。第二抵持平面7包括第二长边11和第二短边12,第二长边11的长度远大于第二短边12的长度。第一长边9和第二长边11相互对应,由于第一长边9和第二长边11的长度较长,力矩较大,所以上底座2和下底座3在第一长边9的方向不容易发生变形,相反,由于第一短边10和第二短边12的长度较短,力矩较小,所以上底座2和下底座3在第一短边10的方向容易发生变形。本实施例中,第一长边9的长度小于第二长边11的长度,但并不仅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长边9的长度可以大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底座(2)和下底座(3),所述上底座(2)和所述下底座(3)可拆卸连接,所述上底座(2)和所述下底座(3)组合形成用于容置贯流风机(14)的容置空腔(4),所述上底座(2)设置有第一抵持平面(5),所述下底座(3)设置有第二抵持平面(7),所述第一抵持平面(5)贴合于所述第二抵持平面(7)且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抵持平面(7)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底座(2)和下底座(3),所述上底座(2)和所述下底座(3)可拆卸连接,所述上底座(2)和所述下底座(3)组合形成用于容置贯流风机(14)的容置空腔(4),所述上底座(2)设置有第一抵持平面(5),所述下底座(3)设置有第二抵持平面(7),所述第一抵持平面(5)贴合于所述第二抵持平面(7)且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抵持平面(7)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持平面(5)和所述第二抵持平面(7)均呈多边形,所述第一抵持平面(5)包括第一长边(9)和第一短边(10),所述第二抵持平面(7)包括第二长边(11)和第二短边(12),所述第一抵持平面(5)能够沿所述第一短边(10)的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二抵持平面(7)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短边(10)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短边(12)的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短边(10)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短边(12)的长度。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彬张引张华中张坤鹏霍彪古汤汤秦宪张玉忠曾友坚
申请(专利权)人: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