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局部发光的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94674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8 1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局部发光的灯具,包括:光源组件、导光组件、灯罩;所述导光组件的一端罩设于光源组件的出光面外,使得光源组件发出的光线进入导光组件中传播;所述导光组件具有第一散色区域以及位于该散色区域以外的全反射区域;所述导光组件的光在传播过程中在全反射区域发生全反射后由所述第一散色区域向外射出;所述灯罩罩设在导光组件外,并且所述灯罩中能够被第一散色区域出光所覆盖的位置涂覆荧光粉形成第二散色区域;所述第一散色区域出光经所述第二散色区域后向外发散射出。本实用提供了一种灯具,灯罩中只有一部分区域出光,形成一种新颖的灯光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局部发光的灯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照明装置,尤其涉及灯具。
技术介绍
灯具在日常家居中属于必不可少的用具。在现代家装中,对于灯具的创新主要集中在灯具外观的改变上。无论什么造型的灯具,点亮之后其灯罩都是整体发光的。外观创新性十足但是灯光效果则是数十年如一日,没有什么变化。对于人们在日常使用中,灯具很多时候并不单纯为了照明,而是起到烘托气氛的作用。传统的灯具只能通过简单的改变亮度或者颜色来实现烘托气氛的作用。效果一般,并且千篇一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灯具,灯罩中只有一部分区域出光,形成一种新颖的灯光效果。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局部发光的灯具,包括:光源组件、导光组件、灯罩;所述导光组件的一端罩设于光源组件的出光面外,使得光源组件发出的光线进入导光组件中传播;所述导光组件具有第一散色区域以及位于该散色区域以外的全反射区域;所述导光组件的光在传播过程中在全反射区域发生全反射后由所述第一散色区域向外射出;所述灯罩罩设在导光组件外,并且所述灯罩中能够被第一散色区域出光所覆盖的位置涂覆荧光粉形成第二散色区域;所述第一散色区域出光经所述第二散色区域后向外发散射出。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导光组件包括导光柱和遮光罩;所述遮光罩具有一容置空间,所述光源组件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的轴心处;所述遮光罩的上表面具有一沿着轴向连通至容置空间的开口;所述导光柱的末端于所述开口连接;所述光源组件放出的光线经过所述开口进入导光柱中。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柱由靠近光源组件的一端至另一端,具有宽度逐渐增加的结构;并且所述导光柱的顶端面沿着轴向向着靠近光源组件的方向内凹。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柱的顶端面为磨砂面形成所述第一散色区域。所述导光柱的侧面为光滑面形成所述全反射区域。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柱的末端具有凹槽,所述凹槽罩设在光源组件的出光面之外。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灯罩的上端涂覆荧光粉形成所述第二散射区域,并且所述第二散色区域的下端低于所述第一散色区域。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底座和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与光源组件电连接以控制光源组件点亮或熄灭;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外周与所述灯罩固定连接。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光源组件中包括红色LED光源、绿色LED光源和蓝色LED光源,所述驱动电路驱动红色LED光源、绿色LED光源和蓝色LED光源中的一个或两个或三个点亮,从而实现不同的出光颜色。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局部发光的灯具,通过将导光组件的一部分设置为全反射面,另一部分设置为散色面,使得LED光源发出的光线能够集中从散色面射出。而散色面部分发出的光线只能照射在灯罩中的一部分区域中。这样就实现了灯罩中一部分区域出光,另一部分区域不发光的目的。在全黑环境下,不发光区域就和环境融为一体,形成了发光区域悬浮的视觉效果。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局部发光的灯具,导光柱在散色区域中为磨砂表面,并且具有逆着光线传输方向的内凹圆弧面。这些都加强了散色区域的散光效果,避免光线集中在一个非常小的区域中,造成局部光强过亮。并且,灯罩在发光区域中喷涂了荧光粉,进一步加强了散光效果。使得整灯的出光朦胧不刺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灯具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灯具的结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灯具的光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文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参考图1-3,一种局部发光的灯具,包括:光源组件1、导光组件2、灯罩3;所述导光组件2的一端罩设于光源组件1的出光面外,使得光源组件1发出的光线进入导光组件2中传播;所述导光组件2具有第一散色区域21以及位于该散色区域以外的全反射区域22;所述导光组件2的光在传播过程中在全反射区域22发生全反射后由所述第一散色区域21向外射出;所述灯罩3罩设在导光组件2外,并且所述灯罩3中能够被第一散色区域21出光所覆盖的位置涂覆荧光粉形成第二散色区域31;所述第一散色区域21出光经所述第二散色区域31后向外发散射出。上述的一种局部发光的灯具,通过将导光组件2的一部分设置为全反射面,另一部分设置为散色面,使得光源组件1发出的光线能够集中从散色面射出。而散色面部分发出的光线只能照射在灯罩3中的一部分区域中。这样就实现了灯罩3中一部分区域出光,另一部分区域不发光的目的。在全黑环境下,不发光区域就和环境融为一体,形成了发光区域悬浮的视觉效果。为了让光源组件1中发出的光线能够全部进入导光组件中导光而不发生外泄,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光组件2包括导光柱23和遮光罩24;所述遮光罩24具有一容置空间,所述光源组件1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的轴心处;所述遮光罩24的上表面具有一沿着轴向连通至容置空间的开口;所述导光柱23的末端于所述开口连接;这样光源组件发出的光线只能从开口处射入导光柱23中进行导光,而照射在开口外的光线就全部被遮光罩24所遮挡。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柱23由靠近光源组件1的一端至另一端,具有宽度逐渐增加的结构;并且所述导光柱23的顶端面沿着轴向向着靠近光源组件1的方向内凹。所述导光柱23的顶端面为磨砂面形成所述第一散色区域21。所述导光柱23的侧面为光滑面形成所述全反射区域22。由于导光柱23在散色区域中为磨砂表面,并且具有逆着光线传输方向的内凹圆弧面。这些都加强了散色区域的散光效果,避免光线集中在一个非常小的区域中,造成局部光强过亮。并且,灯罩3在发光区域中喷涂了荧光粉,进一步加强了散光效果。使得整灯的出光朦胧不刺眼。此外,本实施例中还有以下优选设计:所述导光柱23的末端具有凹槽,所述凹槽罩设在光源组件1的出光面之外。所述灯罩3的上端涂覆荧光粉形成所述第二散射区域,并且所述第二散色区域31的下端低于所述第一散色区域21。这样可以保证第一散色区域21中射出的光线全部照射在第二散色区域31中。灯罩3在第二散色区域31以外的部分没有光线存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底座和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与光源组件1电连接以控制光源组件1点亮或熄灭;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外周与所述灯罩3固定连接。所述光源组件1中包括红色LED光源、绿色LED光源和蓝色LED光源,所述驱动电路驱动红色LED光源、绿色LED光源和蓝色LED光源中的一个或两个或三个点亮,从而实现不同的出光颜色。这样进一步增加了整灯的出光效果,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切换合适的灯光以配合不同的心情和环境,愉悦身心。本实施例中,灯罩3是顶部作为第二散色区域31,实际应用时,也可以将第二三色区域设计在灯罩3的其它位置,属于本实施例的简单替换。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局部发光的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组件、导光组件、灯罩;所述导光组件的一端罩设于光源组件的出光面外,使得光源组件发出的光线进入导光组件中传播;所述导光组件具有第一散色区域以及位于该散色区域以外的全反射区域;所述导光组件的光在传播过程中在全反射区域发生全反射后由所述第一散色区域向外射出;所述灯罩罩设在导光组件外,并且所述灯罩中能够被第一散色区域出光所覆盖的位置涂覆荧光粉形成第二散色区域;所述第一散色区域出光经所述第二散色区域后向外发散射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局部发光的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组件、导光组件、灯罩;所述导光组件的一端罩设于光源组件的出光面外,使得光源组件发出的光线进入导光组件中传播;所述导光组件具有第一散色区域以及位于该散色区域以外的全反射区域;所述导光组件的光在传播过程中在全反射区域发生全反射后由所述第一散色区域向外射出;所述灯罩罩设在导光组件外,并且所述灯罩中能够被第一散色区域出光所覆盖的位置涂覆荧光粉形成第二散色区域;所述第一散色区域出光经所述第二散色区域后向外发散射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局部发光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组件包括导光柱和遮光罩;所述遮光罩具有一容置空间,所述光源组件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的轴心处;所述遮光罩的上表面具有一沿着轴向连通至容置空间的开口;所述导光柱的末端于所述开口连接;所述光源组件放出的光线经过所述开口进入导光柱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局部发光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柱由靠近光源组件的一端至另一端,具有宽度逐渐增加的结构;并且所述导光柱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挺蒲祖立杨海锋张国林唐擎风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松霖家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