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余建华专利>正文

一种新式的动感单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8841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8 07: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式的动感单车,包括基架、支撑架、支撑板、手扶架、安装板、安装轴、飞轮、从动皮带轮、线圈磁发电灯、磁铁、风叶、外壳、进气孔、出风口、支撑柱、无叶风扇、车座、转轴、第一脚踏组件、第二脚踏组件、主动皮带轮、皮带和防护罩,基架的顶部一端固定有支撑架,支撑架的顶部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顶部安装有手扶架,支撑架的对应两侧均固定有安装板,安装板之间固定有安装轴,安装轴的外侧转动连接有飞轮,飞轮的一侧固定有从动皮带轮,且从动皮带轮与安装轴转动连接,该动感单车,通过人体的动能使飞轮产生风,送入无叶风扇,吹向人体,使动感单车上的人能去汗、凉爽、有户外骑车迎风的感觉。

A new type of dynamic bicyc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w type of dynamic bicycl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frame, a support frame, a support plate, a handrail, a mounting plate, a mounting shaft, a flywheel, a driven pulley, a coil magnetizing lamp, a magnet, a wind blade, a casing, an air inlet and outlet, a support column, a vaneless fan, a seat, a rotating shaft, a first pedal assembly, and a second pedal. The foot pedal assembly, the active pulley, the belt and the guard cover are fixed with a support frame at one end of the top of the base frame, a support plate is installed on the top of the support frame, a handrail is installed on the top of the support plate, and the corresponding two sides of the support frame are fixed with installation plates, an installation shaft is fixed between the installation plates, and a flywheel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side rotation of the installation shaft. A driven pulley is fixed on one side of the flywheel, and the driven pulley is rotat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mounting shaft. The dynamic bicycle generates wind through the kinetic energy of the human body. The flywheel is sent into a leaf-less fan and blows to the human body, so that the people on the dynamic bicycle can sweat, cool and have the feeling of riding outdoors to the w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式的动感单车
本技术涉及健身器材
,具体为一种新式的动感单车。
技术介绍
动感单车,是由美国私人教练兼极限运动员JOHNNYG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首创,是一种结合了音乐、视觉效果等独特的充满活力的室内自行车训练课程。动感单车在克服了室外行驶的一切缺点后,由于技术上的改进,使得这项运动在简单易学之余,成为一项能够使全身得到锻炼的有氧运动。现有的动感单车在使用时,由于需要耗费大量体力,身体容易出汗,尤其在夏天使用时,很容易中暑。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式的动感单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式的动感单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式的动感单车,包括基架、支撑架、支撑板、手扶架、安装板、安装轴、飞轮、从动皮带轮、线圈磁发电灯、磁铁、风叶、外壳、进气孔、出风口、支撑柱、无叶风扇、车座、转轴、第一脚踏组件、第二脚踏组件、主动皮带轮、皮带和防护罩,所述基架的顶部一端固定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安装有手扶架,所述支撑架的对应两侧均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之间固定有安装轴,所述安装轴的外侧转动连接有飞轮,所述飞轮的一侧固定有从动皮带轮,且从动皮带轮与安装轴转动连接,所述飞轮的对应两侧均等角度嵌入安装有磁铁,所述飞轮的侧壁等角度安装有风叶,所述飞轮的外侧转动连接有外壳,且外壳的顶部与支撑板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外壳的对应两侧均开设有进气孔,所述外壳的对应两侧均等角度嵌入安装有线圈磁发电灯,所述外壳顶部侧壁设有出风口;所述基架的顶部中心固定有支撑柱,所述基架的正上方设有无叶风扇,所述出风口与无叶风扇连通,所述无叶风扇的一端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另一端与支撑柱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安装有车座,所述支撑柱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穿过支撑柱一侧壁与第一脚踏组件连接,所述转轴的另一端穿过支撑柱另一侧壁与第二脚踏组件连接,所述转轴的外侧套接固定有主动皮带轮,所述主动皮带轮通过皮带与从动皮带轮传动连接,所述支撑板位于主动皮带轮的一侧安装有防护罩。优选的,所述第一脚踏组件和第二脚踏组件均包括摇杆和脚蹬,所述摇杆的一端通过轴承与转轴转动连接,所述摇杆的另一端安装有脚蹬。优选的,所述基架的四角均安装有防护套。优选的,所述脚蹬表面设有防滑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动感单车,首先,锻炼者坐在车座上,上半身向前倾,双脚配合蹬脚蹬,使转轴和主动皮带轮转动,主动皮带轮通过皮带带动从动皮带轮转动和飞轮整体转动,风叶的作用,使气流沿着进气孔进入飞轮与外壳之间的空间内,最后气体从出风口进入无叶风扇,吹向人体,使动感单车上的人能去汗、凉爽、有户外骑车迎风的感觉。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飞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等轴测视图之一;图4为本技术的等轴测视图之二。图中:1-基架;2-支撑架;3-支撑板;4-手扶架;5-安装板;6-安装轴;7-飞轮;8-从动皮带轮;9-线圈磁发电灯;10-磁铁;11-风叶;12-外壳;13-进气孔;14-出风口;15-支撑柱;16-无叶风扇;17-车座;18-转轴;19-第一脚踏组件;20-第二脚踏组件;21-主动皮带轮;22-防护套;23-皮带;24-防护罩;25-脚蹬;26-摇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式的动感单车,包括基架1、支撑架2、支撑板3、手扶架4、安装板5、安装轴6、飞轮7、从动皮带轮8、线圈磁发电灯9、磁铁10、风叶11、外壳12、进气孔13、出风口14、支撑柱15、无叶风扇16、车座17、转轴18、第一脚踏组件19、第二脚踏组件20、主动皮带轮21、皮带23和防护罩24,所述基架1的顶部一端固定有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的顶部安装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顶部安装有手扶架4,所述支撑架2的对应两侧均固定有安装板5,所述安装板5之间固定有安装轴6,所述安装轴6的外侧转动连接有飞轮7,所述飞轮7的一侧固定有从动皮带轮8,且从动皮带轮8与安装轴6转动连接,所述飞轮7的对应两侧均等角度嵌入安装有磁铁10,所述飞轮7的侧壁等角度安装有风叶11,所述飞轮7的外侧转动连接有外壳12,且外壳12的顶部与支撑板3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外壳12的对应两侧均开设有进气孔13,所述外壳12的对应两侧均等角度嵌入安装有线圈磁发电灯9,所述外壳12顶部侧壁设有出风口14;所述基架1的顶部中心固定有支撑柱15,所述基架1的正上方设有无叶风扇16,所述出风口14与无叶风扇16连通,所述无叶风扇16的一端与支撑板3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3的另一端与支撑柱15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15的顶部安装有车座17,所述支撑柱15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18,所述转轴18的一端穿过支撑柱15一侧壁与第一脚踏组件19连接,所述转轴18的另一端穿过支撑柱15另一侧壁与第二脚踏组件20连接,所述转轴18的外侧套接固定有主动皮带轮21,所述主动皮带轮21通过皮带23与从动皮带轮8传动连接,所述支撑板3位于主动皮带轮21的一侧安装有防护罩24。所述第一脚踏组件19和第二脚踏组件20均包括摇杆26和脚蹬25,所述摇杆26的一端通过轴承与转轴18转动连接,所述摇杆26的另一端安装有脚蹬25。所述基架1的四角均安装有防护套22,使基架1放置更稳定。所述脚蹬25表面设有防滑纹,防滑的作用。工作原理:该动感单车,首先,锻炼者坐在车座17上,上半身向前倾,双脚配合蹬脚蹬25,使转轴18和主动皮带轮21转动,主动皮带轮21通过皮带23带动从动皮带轮8转动和飞轮7整体转动,风叶11的作用,使气流沿着进气孔13进入飞轮7与外壳12之间的空间内,最后气体从出风口14进入无叶风扇16,吹向人体,使动感单车上的人能去汗、凉爽、有户外骑车迎风的感觉。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式的动感单车,包括基架(1)、支撑架(2)、支撑板(3)、手扶架(4)、安装板(5)、安装轴(6)、飞轮(7)、从动皮带轮(8)、线圈磁发电灯(9)、磁铁(10)、风叶(11)、外壳(12)、进气孔(13)、出风口(14)、支撑柱(15)、无叶风扇(16)、车座(17)、转轴(18)、第一脚踏组件(19)、第二脚踏组件(20)、主动皮带轮(21)、皮带(23)和防护罩(24),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架(1)的顶部一端固定有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的顶部安装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顶部安装有手扶架(4),所述支撑架(2)的对应两侧均固定有安装板(5),所述安装板(5)之间固定有安装轴(6),所述安装轴(6)的外侧转动连接有飞轮(7),所述飞轮(7)的一侧固定有从动皮带轮(8),且从动皮带轮(8)与安装轴(6)转动连接,所述飞轮(7)的对应两侧均等角度嵌入安装有磁铁(10),所述飞轮(7)的侧壁等角度安装有风叶(11),所述飞轮(7)的外侧转动连接有外壳(12),且外壳(12)的顶部与支撑板(3)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外壳(12)的对应两侧均开设有进气孔(13),所述外壳(12)的对应两侧均等角度嵌入安装有线圈磁发电灯(9),所述外壳(12)顶部侧壁设有出风口(14);所述基架(1)的顶部中心固定有支撑柱(15),所述基架(1)的正上方设有无叶风扇(16),所述出风口(14)与无叶风扇(16)连通,所述无叶风扇(16)的一端与支撑板(3)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3)的另一端与支撑柱(15)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15)的顶部安装有车座(17),所述支撑柱(15)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18),所述转轴(18)的一端穿过支撑柱(15)一侧壁与第一脚踏组件(19)连接,所述转轴(18)的另一端穿过支撑柱(15)另一侧壁与第二脚踏组件(20)连接,所述转轴(18)的外侧套接固定有主动皮带轮(21),所述主动皮带轮(21)通过皮带(23)与从动皮带轮(8)传动连接,所述支撑板(3)位于主动皮带轮(21)的一侧安装有防护罩(2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式的动感单车,包括基架(1)、支撑架(2)、支撑板(3)、手扶架(4)、安装板(5)、安装轴(6)、飞轮(7)、从动皮带轮(8)、线圈磁发电灯(9)、磁铁(10)、风叶(11)、外壳(12)、进气孔(13)、出风口(14)、支撑柱(15)、无叶风扇(16)、车座(17)、转轴(18)、第一脚踏组件(19)、第二脚踏组件(20)、主动皮带轮(21)、皮带(23)和防护罩(24),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架(1)的顶部一端固定有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的顶部安装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顶部安装有手扶架(4),所述支撑架(2)的对应两侧均固定有安装板(5),所述安装板(5)之间固定有安装轴(6),所述安装轴(6)的外侧转动连接有飞轮(7),所述飞轮(7)的一侧固定有从动皮带轮(8),且从动皮带轮(8)与安装轴(6)转动连接,所述飞轮(7)的对应两侧均等角度嵌入安装有磁铁(10),所述飞轮(7)的侧壁等角度安装有风叶(11),所述飞轮(7)的外侧转动连接有外壳(12),且外壳(12)的顶部与支撑板(3)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外壳(12)的对应两侧均开设有进气孔(13),所述外壳(12)的对应两侧均等角度嵌入安装有线圈磁发电灯(9),所述外壳(12)顶部侧壁设有出风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余建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