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捷式地下水液态氧化剂投加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86200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5 00:16
便捷式地下水液态氧化剂投加器涉及污染地下水修复领域。其特征在于,平板车上设置一个可拆卸钢制容器和一个气压泵,可拆卸钢制容器上方设有氧化剂投加口;可拆卸钢制容器一侧设有液体流量计、电动/手动调节阀和钢制水管;气压泵通过泵管连接到氧化剂投加口;可拆卸钢制容器内部设有液位线和报警系统。通过钢制容器的氧化剂投加口向内加入液态氧化剂,待加至气泵泵口下处,盖上容器盖,将出水口水管放至水面之上,开启气压泵并调节电动手动调节阀,设置好流量后便完成操作。待液体氧化剂液面低至容器底部后,报警系统会发出警报。上述仪器解决了地下水井中局部投加液态氧化剂时,不再需要大范围添加氧化剂,且具有针对性、灵活性等特点,提高效率。

Convenient underground liquid oxidant feeder

The convenient underground liquid oxidant dosing device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contaminated groundwater remediation. The utility model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a detachable steel container and a pneumatic pump are arranged on a flat plate vehicle, and an oxidizing agent feeding port is arranged above the detachable steel container; a liquid flowmeter, an electric/manual regulating valve and a steel water pipe are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detachable steel container; a pneumatic pump is connected to the oxidizing agent feeding port through a pump pipe; and a detachable steel volume is arranged. A liquid level line and an alarm system are arranged inside the device. The liquid oxidizer is added to the steel container through the oxidizer feeding port. When the liquid oxidizer is added to the lower part of the air pump outlet, the container cover is covered, the water outlet pipe is put on the water surface, the air pressure pump is opened and the electric manual regulating valve is adjusted, and the operation is completed after the flow rate is set. When the liquid oxidant level is below the bottom of the container, the alarm system will issue an alarm. The instrument can solve the problem that when the liquid oxidant is added to the underground well locally, the oxidant is no longer needed in a large range, and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ertinence, flexibility and so on, so a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捷式地下水液态氧化剂投加器
本技术涉及污染地下水修复领域,具体涉及原位化学氧化技术的液态氧化剂投加方法。
技术介绍
工业的迅速发展使环境污染问题凸显,尤其是污染物的不合理处置造成的地下水污染。地下水污染会直接或间接的危害人体健康,还将导致其他环境问题。目前,常见的污染物按污染物性质可分为4类:有机污染物、重金属、放射性元素和病原微生物。一般而言,对于不同性质的污染物,修复技术也不同。原位化学氧化技术主要是通过向地下水中添加氧化能力较强的氧化剂,使其与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物反应,进一步将污染物质转化或降解为无毒或低毒物质的技术。在原位化学氧化修复技术中,常采用双氧水、Fenton试剂、过硫酸钠等试剂作为氧化剂,由于水文地质条件的不同,有时投加液态氧化剂的效果优于固态氧化剂;由于要针对局部地下水中的污染物投加液态氧化剂,所以投加氧化剂之前需要知道工程中,每口水井或区域的污染物浓度,并量测地下水井中的水位埋深,确定投加氧化剂的出水管长度后再投加氧化剂;上述操作流程针对个别或局部区域地下水井的液态氧化剂投加工作较氧化剂投加池更灵活、更便捷,且避免了液态氧化剂与井管接触产生的损耗,不仅可以控制液态氧化剂投加剂量,还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人工效率。本技术结合了向个别或区域地下水井中投加液态氧化剂时的灵活性、便捷性、可控性等特点于一体的仪器。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可控的液态氧化剂剂量、减少液态氧化剂与井管管壁接触所产生的氧化剂损失、可针对每一口井进行液态氧化剂投加、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工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部件如下:便捷式液态氧化剂投加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平板车,钢制水管,液体流量计,电动/手动调节阀,可拆卸钢制容器,氧化剂投加口,泵管,气压泵,液位线和报警系统;平板车上设置一个可拆卸钢制容器和一个气压泵,,可拆卸钢制容器上方设有氧化剂投加口;可拆卸钢制容器一侧设有液体流量计、电动/手动调节阀和钢制水管;气压泵通过泵管连接到氧化剂投加口;可拆卸钢制容器内部设有液位线和报警系统。一辆钢板小推车,其上装置一个可拆卸的容纳液态氧化剂的钢制容器,一个气压泵,一个电动手动调节阀,一个液体流量计。通过钢制容器的氧化剂投加口向内加入液态氧化剂,待加至气泵泵口下处,盖上容器盖,将出水口水管放至水面之上,开启气压泵并调节电动手动调节阀,设置好流量后便完成操作。待液体氧化剂液面低至容器底部报警系统后,报警系统会发出警报,提醒继续或停止投加氧化剂。本技术具有控制了液态氧化剂的流量、减少了液态氧化剂的损耗、可以移动至每一口地下水井周边、提高了人工效率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俯视图。(1)平板车,(2)钢制水管,(3)液体流量计,(4)电动/手动调节阀,(5)可拆卸钢制容器,(6)氧化剂投加口,(7)泵管,(8)气压泵,(9)液位线,(10)报警系统。具体实施方式通过平板车(1)移动至地下水井旁,将液体氧化剂从氧化剂投加口(6)投加至钢制容器(5)内,加至容器上部的液位线后,报警系统会发出警报,关闭氧化剂投加口(6),使可拆卸钢制容器(5)变成密闭,开启气压泵(8)后,空气通过泵管(7)向容器内施加压力,且泵管设立在液位线上,开启电动/手动调节阀(4),使得可拆卸钢制容器(5)内的液体从钢制水管(2)流出,观察液体流量计(3)观察流量后,调节电动/手动调节阀(4),当液体氧化剂液面低至容器底部的液位线后,报警系统会发出警报,提醒继续或停止投加氧化剂。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根据工程需求调节流量的便捷式液态氧化剂投加器。所述仪器包括:容纳液态氧化剂的钢制容器,容器规格为长1.2米、宽为1.0米,高为1.2米,容器容积为1.44立方米,有效容积为1.2立方米;容器底部固定在钢制平板车上,平板车钢制平板规格为长2.1米,宽1.5米,高0.1米;钢制容器侧面设置气压泵,泵管连通钢制容器,泵管与容器顶部距离为0.1(安全距离,防止压力太大使得氧化剂投加口承受压力太大而崩开)米;钢制容器底部设置出水口,出水口与容器底部距离为0.1米(该距离为水管直径左右),且出水管与电动手动调节阀和液体流量计相连;平板车边缘设置扶手。上述仪器解决了地下水井中局部投加液态氧化剂时,不再需要投加氧化剂的构筑物大范围添加氧化剂,且具有针对性、灵活性等特点,可以随时根据地下水中污染物指标的变化确定是否需要局部投加液态氧化剂,并且可以将出水管深入到地下水井中地下水水面之上投加氧化剂,避免了液态氧化剂与地下水井管接触,而使得氧化剂损失下降,控制了液态氧化剂的流量,提高了人工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便捷式地下水液态氧化剂投加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平板车,钢制水管,液体流量计,电动/手动调节阀,可拆卸钢制容器,氧化剂投加口,泵管,气压泵,液位线和报警系统;平板车上设置一个可拆卸钢制容器和一个气压泵,,可拆卸钢制容器上方设有氧化剂投加口;可拆卸钢制容器一侧设有液体流量计、电动/手动调节阀和钢制水管;气压泵通过泵管连接到氧化剂投加口;可拆卸钢制容器内部设有液位线和报警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1.便捷式地下水液态氧化剂投加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平板车,钢制水管,液体流量计,电动/手动调节阀,可拆卸钢制容器,氧化剂投加口,泵管,气压泵,液位线和报警系统;平板车上设置一个可拆卸钢制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耕陈素云周宏磊杜川张婧婷陈国华王澎王慧玲王峰李厚恩张学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