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折弯机动模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7865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4 2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控折弯机动模组件,包括若干个长度不同的动模,动模上设有榫头和榫眼,各动模可互换地首尾榫卯连接。将数控折弯机的动模设计为分体式,加工时可以根据板料的长度选择动模的长度或者组合相应长度,组件中的动模与动模之间首尾榫卯连接,保证多个动模安装后位于机床同一高度,且正面齐平,减少了调整动模的时间,且安装简单方便。

CNC bending die assembl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umerical control bending machine model assembly, which comprises several dynamic models of different lengths. The dynamic model is provided with a tenon head and a mortise eye, and each dynamic model is interchangeably connected with a tenon at the end and a mortise at the end. The dynamic die of CNC bending machine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 length of the dynamic die can be selected or combined according to the length of the sheet metal. The tenon and mortise between the dynamic die and the dynamic die in the component are connected to ensure that the multiple dynamic dies are located at the same height of the machine tool after installation, and the front is even, which reduces the time of adjusting the dynamic die and is safe. It is simple and convenient to inst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控折弯机动模组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数控折弯机动模组件。
技术介绍
数控折弯机用于加工成型板料,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板料外形的加工。主要包括动模和下模,动模固定在刀架上,下模固定在机体上,动模在折弯机压力的作用与下模配合使板料成为有特定形状和尺寸的制件。现有数控折弯机上的动模为整体式结构,不能根据加工板料的宽度来选择动模,加工长短板料时都是刀架带动整个动模一起上下运动,整体式的动模不仅装拆难度大,而且在加工短板料动模整体上下运动时造成了折弯机动力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数控折弯机动模组件,将动模设计为分体式,可以根据加工板料的长度来选择和组合动模组件。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数控折弯机动模组件,包括若干个长度不同的动模,各动模在两端分别设有榫头和榫眼,各动模可互换地首尾榫卯连接。优选的,所述的动模包括安装部和成形部,安装部上设有定位面和与动模连接部件卡合的凹槽,凹槽位于定位面上方。优选的,所述的榫头和榫眼位于动模两侧面的同一位置。优选的,所述的榫眼为上端开口结构。优选的,所述的榫头的长度不超过榫眼的长度。优选的,所述的榫头上端面不突出定位面。优选的,所述的榫头和榫眼为矩形。优选的,所述的榫头和榫眼为梯形。优选的,所述的动模的长度构成优先数系。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将数控折弯机的动模设计为分体式,加工时可以根据板料的长度选择和组合相应长度的动模,避免了加工板料时使用长动模而造成的资源浪费。2)数控折弯机动模组件的动模与动模之间首尾榫卯连接,保证多个动模安装后位于机床同一高度,且侧面齐平,减少了调整动模的时间,且安装简单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数控折弯机的单个动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数控折弯机动模组件的动模装配示意图;图中,1-动模I,2-动模II,3-动模III,0.1-榫头,0.2-榫眼,1.1-安装部,1.2-成形部,1.3-凹槽,1.4-定位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1和图2所示,数控折弯机动模组件,包括若干个长度不同的动模(动模I1,动模II2,动模III3),各动模两端分别设有榫头0.1和榫眼0.2,各动模(动模I1,动模II2,动模III3)可互换地首尾榫卯连接;工作过程中根据板料的长度,选择动模或者组合动模,使动模/动模组件的长度满足板料加工的要求。优选的,所述的动模(动模I1,动模II2,动模III3)包括安装部1.1和成形部1.2,安装部1.1与动模连接部件配合,成形部1.2与折弯机的下模配合加工出所需的成型板料,安装部1.1上设有定位面1.4,定位面1.4确定了动模组件在折弯机上竖直方向的位置;安装部1.1上还设有与动模连接部件卡合的凹槽1.3,凹槽1.3位于定位面1.4上方;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榫头0.1上端面不突出定位面1.4,防止榫头0.1的上端面与动模的连接部件干涉。优选的,所述的榫头0.1和榫眼0.2位于动模(动模I1,动模II2,动模III3)两侧面的同一位置。优选的,所述的榫眼0.2为上端开口结构,便于动模的榫头插进另一动模的榫眼。优选的,所述的榫头0.1的长度与榫眼0.2的长度相同,还可以是,榫头0.1的长度小于榫眼0.2的长度,从而保证各个动模的侧面贴合。具体的,所述的榫头0.1和榫眼0.2可为矩形或梯形。优选的,所述的动模(动模I1,动模II2,动模III)的长度构成优先数系,选用优先数系划分各个动模的长度可以避免因划分动模组件中各个动模的长度不合理导致动模的数量过多。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数控折弯机动模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动模I(1)、动模II(2)、动模III(3),动模I(1)、动模II(2)、动模III(3)在两端均分别设有榫头(0.1)和榫眼(0.2),动模I(1)、动模II(2)、动模III(3)均可互换地首尾榫卯连接;所述的榫头(0.1)和榫眼(0.2)位于动模I(1)、动模II(2)、动模III(3)两侧面的同一位置;所述的榫头(0.1)的长度不超过榫眼(0.2)的长度。

【技术特征摘要】
1.数控折弯机动模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动模I(1)、动模II(2)、动模III(3),动模I(1)、动模II(2)、动模III(3)在两端均分别设有榫头(0.1)和榫眼(0.2),动模I(1)、动模II(2)、动模III(3)均可互换地首尾榫卯连接;所述的榫头(0.1)和榫眼(0.2)位于动模I(1)、动模II(2)、动模III(3)两侧面的同一位置;所述的榫头(0.1)的长度不超过榫眼(0.2)的长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折弯机动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模I(1)、动模II(2)、动模III(3)均包括安装部(1.1)和成形部(1.2),安装部(1.1)上设有定位面(1.4)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秀敏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颂朝门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