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织物后整理的水洗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6148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够减少水洗过程中的热量散失、从而降低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的用于织物后整理的水洗机组,包括:若干个串接在一起的水洗单元,每个水洗单元又包括:水洗机和轧水车,每个水洗单元中,水洗机的出布口与轧水车的进布口相互衔接、形成一个密闭通道,前后道水洗单元中,前道水洗单元中的轧水车的出布口与后道水洗单元中的水洗机的进布口相互衔接、形成一个密闭通道。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用于印染行业中对织物进行后整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印染行业中用于织物后整理的水洗机组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织造后的织物需经过退浆、漂白、染色等一系列整理工艺,才 能满足服用性要求,即由毛坯布变成可作为衣料的成品布,而这些工艺都离 不开水洗机组。现有的水洗机组,其结构通常包括串接在一起的若干个水洗 单元,每个水洗单元又包括水洗机和轧水车,其中水洗机通常包括水洗机 箱体,水洗机箱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进布口、出布口、进水口和回流水口,水洗 机箱体内设置有张力调节辊、上导布辊、下导布辊、水洗池和气动放水阀,轧水车通常包括轧水车箱体,轧水车箱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进布口和出布口,轧 水车箱体内设置有主动轧水辊、被动轧水辊、扩幅防皱辊和出布导布辊。水洗机组的作用是将织物上的污物、杂质、蜡质等物质与水交换,并借助于水、 蒸汽温度、化学品等介质使之分解,将其从织物上去除。因此,如何减少水、 蒸汽、化学品的消耗,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污水排放是印染行业中每个企业的 迫切需求,在"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的今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印染行业中的传统的水洗机组,其每个水洗单元中,水洗机的出布 口与轧水车的进布口之间存在敞口,前后道水洗单元中,前道水洗单元中的轧水车的出布口与后道水洗单元中的水洗机的进布口之间同样存在敞口,织物在 水洗过程中,要不断经过上述敞口,使其暴露在空气中,使得布面上的温度下 降,使得聚乙烯醇(PVA)等浆料发生二次凝聚,进一步增加水洗难度,使水洗 时间变长,从而降低了生产效率;此外,敞口处不断向外散失热量,这不但增 加了加热蒸汽的消耗量,而且还使得水洗机的水洗池中的水温很难保持在较高 的温度,通常只能维持在75。C左右,为了提高水洗效果,通常采用的方法是让水洗池保持高水位,这样就进一步加大了蒸汽和水的消耗,而水量的增加又进 一步加大了化学品的消耗(为了得到相同浓度的工艺液,需要更多的化学品), 这样不但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还增加了污水的排放量,从而增加了污水处理 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减少水洗过程中的热量散失、 从而降低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的用于织物后整理的水洗机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用于织物后整理的水洗 机组,包括若干个串接在一起的水洗单元,每个水洗单元又包括水洗机和轧水 车,每个水洗单元中,水洗机的出布口与轧水车的进布口相互衔接、形成一个 密闭通道,在前后道水洗单元中,前道水洗单元中的轧水车的出布口与后道水 洗单元中的水洗机的进布口相互衔接、形成一个密闭通道。在上述的水洗机的水洗池中,沿着上、下导布辊的轴向设置有至少两板隔 水板,每块隔水板的一侧端部的上沿设置有过水孔,相邻两块隔水板的过水孔 位于这两块隔水板的不同侧。上述的水洗机组中的水洗单元呈阶梯式上升布置,每个水洗单元中的水洗 机的进布口与轧水车的出布口之间的垂直距离与两个相邻水洗单元之间的高度 差相等。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水洗机组中形成了一条清洗织物的密闭通道, 不存在敞口,水洗池中的水温可以达到95"C以上,织物在行进过程中不会因为 降温而使其表面残留的聚乙烯醇(PVA)等浆料发生二次凝聚,从而大大加快了 水洗交换速度,提高水洗效率和水洗质量,降低了蒸汽的消耗。而且,该水洗 机组中的每个水洗单元的水洗池中的水位可以降低不少,从而用很少的蒸汽就 可将洗液加热到所需温度,用少许化学品即可达到洗液要求的浓度,既节约了 能源,又减少了化学品的消耗,从而减少了污水排放量,降低了污水处理成本。 与传统结构的水洗机组相比,每千米布的耗水量由原来的2.42立方米降到1.1立方米,每千米布的蒸汽消耗量由原来的0.58吨降低到0.36吨,以每年生产2000 万米织物计算,每年可节约用水26400吨,节省蒸汽4400吨,折合标准煤630 吨。此外,上述的水洗机组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少,还可减少厂房等配套设施 的投入。 附图说明图l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的水洗单元的结构示意图3是图2的左视结构示意图1至图3中1、水洗机箱体,2、轧水车箱体,3、张力调节辊,4、气动 放水阀,5、隔水板,6、下导布辊,7、上导布辊,8、扩幅防皱辊,9、主动轧 水辊,10、被动轧水辊,11、出布导布辊,12、温度计,13、小门窗,14、大 门窗,15、蒸汽自控阀,16、热敏感应器,17、牵引电机,18、进水口, 19、 回流水口, 20、张紧气缸,21、蒸汽管,31、水洗机进布口, 32、轧水车出布 口, 100、水洗单元,101、水洗单元,102、水洗单元,103、水洗单元,104、 水洗单元,200、水洗机,201、轧水车。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用于织物后整理的水洗机组,包括五个串接 在一起的、具有相同结构的水洗单元100-104,每个水洗单元又包括水洗机200和轧水车201,如图2所示,每个水洗单元中,水洗机200的出布口与轧水 车201的进布口相互衔接、形成一个密闭通道,在前后道水洗单元中,前道水 洗单元中的轧水车201的出布口 32与后道水洗单元中的水洗机200的进布口 31 相互衔接、形成一个密闭通道。所述的水洗机200包括水洗机箱体l,水洗机 箱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进布口 31、出布口、进水口 18、回流水口 19和大门窗 14,水洗机箱体l内设置有水洗池和上、下导布辊7和6,下导布辊6位于水洗 池中,在水洗池中,沿着上、下导布辊7和6的轴向设置有两板隔水板5,每块隔水板5 —侧端部的上沿设置有过水孔,两块隔水板5的过水孔位于这两块隔 水板5的不同侧,从而使得水洗池中的水的流向呈"S"形;所述的轧水车201 包括轧水车箱体2,轧水车箱体2的侧壁上设置有进布口、出布口32和小门 窗13,轧水车箱体2内设置有扩幅防皱辊8、主动导布辊9、被动导布辊10和 出布导布辊11。在本实施例中,水洗机组中的水洗单元呈阶梯式布置,从水洗 单元100至104的位置依次升高,每个水洗单元中的水洗机200的进布口 31与 轧水车201的出布口 32的垂直距离与两个相邻水洗单元之间的高度差相等。在 水洗机组中,水路从高到低、依次连通,即水洗单元104的回流水口 19与水 洗单元103的进水口 18相连通,水洗单元103的回流水口 19与水洗单元102 的进水口 18相连通,依次类推;这样,水洗单元104的进水口 18就是整个水 洗机组的进水口,水洗单元100的回流水口 19就是整个水洗机组的出水口。这 样的设置,可以使得水流的方向与织物行进的方向相反,即通常所说的阶梯 倒流,最后一道水洗单元104的水洗机200中的水始终是最净洁的,这样就保 证了水洗质量。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为关闭水洗机组中的所有气动放水阀4,并打开水洗单 元104的进水口 18、给整个水洗机组加水,当水洗单元104的水洗机200中的 水超过水位(回流水口 19的下沿)时溢出,溢出的水通过回流水口 19流向前 道水洗单元103中,依次类推,直至将所有的水洗单元中的水洗机200的水洗 池全部灌满;然后,通过蒸汽自控阀15和热敏感应器16 (这里采用的是铂热电 阻)及相应的控制器之间的相互配合来控制蒸汽管21中的蒸汽流量,使得水洗 池中的水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用于织物后整理的水洗机组,包括:若干个串接在一起的水洗单元,每个水洗单元又包括:水洗机和轧水车,其特征在于:每个水洗单元中,水洗机的出布口与轧水车的进布口相互衔接、形成一个密闭通道,在前后道水洗单元中,前道水洗单元中的轧水车的出布口与后道水洗单元中的水洗机的进布口相互衔接、形成一个密闭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继清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建业印染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