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型膜速度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655904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1 1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离型膜速度控制装置,涉及离型膜制造技术领域。该离型膜速度控制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杆,导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限位块,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变速器本体,导向杆的表面套接有支撑块,支撑块靠近变速器本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内壁远离变速器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该离型膜速度控制装置,卡接块插入卡接槽内部,使变速器本体固定在底座上,卡接块退出卡接槽内,使变速器本体与底座分离,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的速度控制装置,将变速器安装在速度控制装置内部,当需要对变速器进行维修或更换时,不便于作业人员将变速器拆卸下来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型膜速度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离型膜制造
,具体为一种离型膜速度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离型膜是指薄膜表面能有区分的薄膜,离型膜与特定的材料在有限的条件下接触后不具有粘性,或轻微的粘性。广泛应用于多种产品的加工过程中,如电子电力,IT显示屏。手机、LCD/PDA、医疗、家电制造、防伪材料、半导体、汽车、铭板、陶瓷片制造、胶带生产及模切行业。目前市场上的速度控制装置,将变速器安装在速度控制装置内部,安装过程较为复杂,当需要对变速器进行维修或更换时,不便于作业人员将变速器拆卸下来。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离型膜速度控制装置,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的速度控制装置,将变速器安装在速度控制装置内部,安装过程较为复杂,当需要对变速器进行维修或更换时,不便于作业人员将变速器拆卸下来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离型膜速度控制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限位块,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变速器本体。所述导向杆的表面套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靠近变速器本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离型膜速度控制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杆(2),所述导向杆(2)的顶部固定连接限位块(3),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设置有变速器本体(4);所述导向杆(2)的表面套接有支撑块(5),所述支撑块(5)靠近变速器本体(4)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6),所述第一凹槽(6)的内壁远离变速器本体(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7),所述第一弹簧(7)靠近变速器本体(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接块(8),所述变速器本体(4)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接槽(9),所述卡接槽(9)的内壁与卡接块(8)的表面相互配合,所述第一凹槽(6)靠近变速器本体(4)的一侧开设有通孔(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型膜速度控制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杆(2),所述导向杆(2)的顶部固定连接限位块(3),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设置有变速器本体(4);所述导向杆(2)的表面套接有支撑块(5),所述支撑块(5)靠近变速器本体(4)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6),所述第一凹槽(6)的内壁远离变速器本体(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7),所述第一弹簧(7)靠近变速器本体(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接块(8),所述变速器本体(4)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接槽(9),所述卡接槽(9)的内壁与卡接块(8)的表面相互配合,所述第一凹槽(6)靠近变速器本体(4)的一侧开设有通孔(10),所述卡接块(8)靠近通孔(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11),所述把手(11)的表面与通孔(10)的内壁滑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型膜速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秋龙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邦力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