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惠民专利>正文

电脑刺绣机的毛巾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65340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脑刺绣机的毛巾绣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被绣面料(6)位置下方安装与面料上方平绣结构相似、可横向移动的下针架(1),下针架(1)内的各不同色线绣针(5)的针杆(3)分别固定有驱动舌(2);与下针架(1)固定连接的下机头(8)内安装套有滑块(10)的轴轨(9),其中滑块(10)前端制有可与驱动舌(2)离合的凹槽,后端与小连杆(11)上端轴连,小连杆(11)下端与连杆(13)轴连,连杆(13)下端的滚柱(17)与安装在下主轴(15)上的凸轮(14)上的滑槽(14′)滚动配合。(*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服装机械中的刺绣设备,特别是一种在电脑刺绣机上实现毛巾绣功能的新设计。
技术介绍
电脑平绣刺绣机,是由电脑控制按预设图案进行平绣,其在被绣面料上方安装具有多根色线绣针的针架,针尖朝下,在被绣面料下方安装与绣针配合工作的旋梭机构,类似于缝纫机,使上下绣线勾连,其工作效率比手工刺绣极大提高,而且色彩丰富,但只能提供平绣针迹一种形式。若在平绣图案中增加一部分毛巾绣针迹,使绣面具有立体感,将会使绣品更为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在电脑刺绣机中增设毛巾绣装置,以实现具有多种针迹形状的绣品。毛巾绣无需上下绣线勾连,但要求被绣面料相对于绣针的随动量极小,以使绣针退回时能有一小段绣线因面料摩擦力所阻而留在面料上方形成小线环。另外,毛巾绣还应有选针机构,以选择不同色线的绣针。本技术的特征是被绣面料位置下方安装与面料上方平绣结构相似、可横向移动的下针架,下针架内的各不同色线绣针的针杆分别固定有驱动舌;与下针架固定连接的下机头内安装套有滑块的轴轨,其中滑块前端制有可与驱动舌离合的凹槽,后端与小连杆(11)上端轴连,小连杆(11)下端与连杆(13)轴连,连杆(13)下端的滚柱(17)与安装在下主轴(15)上的凸轮(14)上的滑槽(14′)滚动配合。下针架与拉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拉杆的另一端与受开有螺旋凹槽的选针辊驱动的滑块固定连接,滑块与其上、下轴轨滑动配合。拉杆为可调长短的两段串接构成。连杆机构的小连杆上端与滑块后端轴连,下端与拐臂形连杆轴连,拐臂形连杆下端的滚柱与安装在下主轴上的凸轮的滑槽滑动连接。压脚上安装与上述相同结构的驱动舌、滑块及与其滑动配合的轨轴;连杆的一端为支轴,另一端通过小连杆与滑块轴连,中间部位与偏心凸轮的滑槽滑动配合的连杆轴连。压脚杆身安装在平绣上针架内。本技术利用平绣机面料位置下方的空间,增设了由电脑控制运行的毛巾绣装置,可以在普通平绣机上,按设计图案提供毛巾绣线迹,又因毛巾绣中的针架内的多根不同线色的绣针,与平绣针架中的多根线色针组合,使图案色彩更加丰富,绣品更为美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图。图2为图1中A-A截面图。图3为图2中B-B截面图。图4为图1中C-C截面图。图5为压脚机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实施例在电脑平绣机的面料6也即台板下方,对应于台板上方各平绣机头位置,增设与上针架结构相似的下针架1,其内安装六根不同线色的绣针5,每根绣针针尖朝上,其下端各固定于各自的针杆3顶端,针杆3中部安装针杆驱动舌2。针架1背部与拉杆37固定连接,可驱动针架横向移动,以根据设计将六根绣针中一根所需线色绣针对准针孔中心,缝绣布料6按花形轨迹作X、Y两坐标移动。拉杆37与拉杆37′由螺纹结构连接,以调整拉杆长短。拉杆37′与安装在换色箱28内的滑块36固定连接。滑块36套于上下轴轨34、34′上构成滑动配合,其横向移动由开有螺旋凹槽的选针辊33驱动,选针辊33由电机29通过选针辊轴31带动。在对应于各下针架1的台板上方,分别对应安装压脚7,其作用是当某一绣针上穿时压住面料不随之上升,以保证不同密度的面料均可被绣针刺绣,也保证了绣针退回时留在面料上方的线环高度一致均匀。参照图2、图3,绣针5的上下穿刺运动受滑块10带动固定在针杆3上的驱动舌2实现。滑块10套于装在机头8内的轴轨9上,其后端与小连杆11上端轴连,小连杆下端与拐臂形连杆13轴连,并绕安装在轴承座板12的支轴18作杠杆运动。连杆13下端装有滚柱17,与受主轴15驱动的凸轮14上的偏心凹槽14′滚动配合,凸轮14的转动轨迹通过上述连杆机构使驱动舌2上下往复运动。图中标记4为色线,线从绣针5中心孔中穿出。图4表示了选针动作结构。选针电机29通过减速机构从驱动轴29′输出扭矩,通过啮合齿轮32带动选针辊轴31转动,选针辊33固定套于辊轴31上,其上开有按六根绣针位置设计螺距的螺旋凹槽,槽内与拉杆滑块36的滚柱35滑动配合,当选针辊33转动时,凹槽驱动滑块36带动拉杆37横向移动至对应色线绣针被移到刺绣位置。参照图5,压脚7也受电脑控制同步移动到针板孔中心工作位置,与毛巾绣工作绣针处同一中心位置。将压脚杆设置在平绣上针架25上,与其他平绣针杆序列,当电脑发出该序号指令时,同步指令毛巾绣机构动作。压脚7杆身套有驱动舌27。机头19安装与滑块26滑动配合的轴轨24,滑块26前端的凹槽可卡入驱动舌27,后端与小连杆40上端轴连,小连杆40下端与杠杆20下端轴连;杠杆20绕支轴39上下摆动,其中间的施力端与连杆38轴连,连杆38上端与由平绣主轴23驱动的偏心轮22轴连。权利要求1.一种电脑刺绣机的毛巾绣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被绣面料(6)位置下方安装与面料上方平绣结构相似、可横向移动的下针架(1),下针架(1)内的各不同色线绣针(5)的针杆(3)分别固定有驱动舌(2);与下针架(1)固定连接的下机头(8)内安装套有滑块(10)的轴轨(9),其中滑块(10)前端制有可与驱动舌(2)离合的凹槽,后端与小连杆(11)上端轴连,小连杆(11)下端与连杆(13)轴连,连杆(13)下端的滚柱(17)与安装在下主轴(15)上的凸轮(14)上的滑槽(14′)滚动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巾绣装置,其特征在于下针架(1)与拉杆(3)的一端固定连接,拉杆(3)的另一端与受开有螺旋凹槽的选针辊(33)驱动的滑块(36)固定连接,滑块(36)与其上、下轴轨(34)、(34′)滑动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毛巾绣装置,其特征在于拉杆(37)为可调长短的两段串接构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巾绣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杆机构的连杆(13)为拐臂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巾绣装置,其特征在于压脚(7)上安装与权利要求2所述相同结构的驱动舌(27)、滑块(26)及与其滑动配合的轨轴(24);连杆(38)的一端为支轴(39),另一端通过小连杆(40)与滑块(26)轴连,中间部位与偏心凸轮(22)的滑槽滑动配合的连杆(38)轴连。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毛巾绣装置,其特征在于压脚(7)杆身安装在平绣上针架内。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刺绣设备,特别是一种电脑刺绣机上实现毛巾绣功能的新设计。本技术在被绣面料位置下方安装与面料上方平绣结构相同、可横向移动的下针架,下针架内的各不同色线绣针的针杆分别固定有驱动舌;下机头内安装套有滑块的轴轨,其中滑块前端制有可与驱动舌离合的凹槽,后端与受下主轴驱动的连杆机构轴连。本技术增设了由电脑控制运行的毛巾绣装置,与平绣针架中的多根线色针组合,使图案色彩更加丰富,绣品更为美观。文档编号D05C15/08GK2649616SQ20032010903公开日2004年10月20日 申请日期2003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03年10月15日专利技术者冯惠民, 叶后连, 吴虹波 申请人:冯惠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惠民叶后连吴虹波
申请(专利权)人:冯惠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