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的针杆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65229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个缝纫机的针杆驱动装置,它用于使在其下端装有缝纫针的针杆沿针杆的轴向方向往复运动,该装置包括一个用于改变针杆的上止点和下止点位置中至少一个位置的止点位置改变组件。(*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缝纫机的针杆驱动装置。缝纫机具有一个针杆或称针天心的驱动装置。在其下端安装有缝纫针的针杆,将在针杆驱动装置作用下,沿其轴向方向往复运动。带有缝纫线即上线的缝纫针将刺入被加工的布件,从而使缝纫针上带的上线的线圈可与线轴上的下线相互锁定,以在布件上形成针脚,即缝纫。已知的针杆驱动装置能完成用于图案缝纫或疏缝缝纫的“跳缝”,与常规缝合或称缝纫相比,它是通过减少由供料装置提供给的加工布件的单位长度上的针脚数量,并由此延长各针脚长度来实现的。这种针杆驱动装置的一个实例在公开号57(1982)-35675的日本专利申请中被披露。在前述装置中,是通过相互连接的一个啮合件和一个啮合栓,将针杆与一个导杆相连接,而后者通过针杆曲杆沿其轴向往复运动的。在常规缝纫中,啮合件和啮合栓是彼此啮合的,从而可以通过导杆将曲杆的往复运动传递给针杆,进而通过针杆的往复运动而在布件上形成针脚。然而,在跳缝缝纫中,啮合件与啮合栓是不相啮合的,针杆不随导杆作往复运动,从而使针杆保持不动,并停留在预定位置处,这样便不在布件上形成针脚。在在先的针杆驱动装置中,是将针杆设定在某一预定位置以进行跳缝,但是当布件是由供布装置供给时,上线会通过支撑在针杆上的缝纫针针眼而滑动。由此而产生的问题就是,由于在上线与针眼内表面间的摩擦作用,布件可能会被上线拖动。如果布件的供给速度较快,或是针杆停止的预定位置离布件较远,问题就更严重了。不停止针杆的运动,而是改变针杆的下止点位置,即针杆在轴向往复运动中最接近布件的位置,将其调至新的下止点位置,即支撑在针杆上的缝纫针不能刺入布件的或是可刺入布件但不能在布件上形成针脚的位置,也可以实施跳缝缝纫。但是,常规的针杆驱动装置均不能改变针杆的下止点位置。由于常规的针杆驱动装置不能改变针杆的下止点位置,从而还会产生一些其它问题。首先,如果要利用固定在针杆下端的扩孔刀片代替缝纫针,以在工件上进行扩孔操作,由刀片在加工工件上形成的切口深度,最好应能根据工件的性质和/或厚度而加以改变。如果针杆的下止点位置可以改变的话,这便是可以实现的。其次,如果要用不载线的缝纫针在工件上刺出用于手工刺绣的图案的标记或孔洞,即在工作上完成标记操作,由针在工件上产生的孔洞最好不至于过大。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当在具有较大阻力的工件上,诸如小山羊皮,麂皮,或人造革上进行标记操作时,由于缝纫针和工件间的摩擦,会产生大量的热,这是不利的。为了减少热量的产生,在实际操作中通常要降低标记操作的速率或称速度。但通过改变针杆的下止点位置,可很容易地解决这些问题。再次,常规的缝纫是通过缝纫针在较大的振幅内往复运动来实施的,但这是不必要的。若只是为了在布件上形成针脚,并不需要将缝纫针由布件上回缩如此大的距离。针杆的上止点位置可以设置在位于布件之上的较低位置。但在另一方面,为了在缝纫机上安放布件,最好将针杆的上止点位置设置在较高位置处,以避免安放布件时缝纫针对布件的妨碍。这样,由于常规的针杆驱动装置是在一个不必要的较大幅度内驱动针杆往复运动,从而会产生过大的操作噪音,且难以进一步增加装置的操作速度。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改变针杆的上止点或下止点位置的针杆驱动装置,并由此避免了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可以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缝纫机的针杆驱动装置,它用以使针杆沿其轴向往复运动,在针杆的下端装有缝纫针,该驱动装置还包括有用以改变针杆的上止点和下止点位置中至少一个的止点位置改变组件。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原理,便可以在两个或多个不同的位置间改变针杆的上止点位置或下止点位置。而且,还可以沿着上止点或下止点位置的连续曲线,来改变针杆的上止点或下止点位置。后一种情况可视作前一种情况的特例。用改变针杆的上止点和/或下止点位置的方式,可以改变针杆的轴向往复运动的幅度。因此在几乎所有的情况下,止点位置改变组件均可以被视作是一个用于改变针杆往复运动幅度的幅度改变装置。但在某些情况下,却不一定如此。例如,如果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将针杆的上止点和下止点位置同时沿相同方向改变相同的距离,则针杆的往复运动幅度并未被改变,但这也可以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针杆驱动装置,可以通过改变针杆的下止点位置至一个新的下止点位置,使得在该位置处缝纫针不能刺入布件或是可以刺入布件但不能形成针脚的方式,来实现跳缝缝纫。针杆沿其轴向往复运动,但不会在布件上形成针脚。而且在布件供给的过程中,上线通过缝纫针针眼的滑动量可被减少,甚至减少到零。因此,本装置可有效地防止因线滑过针眼内表面时的摩擦所产生的上线损坏,并可以防止布件被上线拖曳。若将该针杆驱动装置用于进行扩孔操作,便可以根据工件的特性和/或厚度,改变针杆的下止点位置,从而改变形成在工件上的切割深度。若将下止点位置设置的相对高些,便可以较高速度形成较浅而尖锐的切口,若将下止点位置设置的相对低些,便可以形成较深的切口。为了在具有较大阻力的工件上,诸如小山羊皮等等上进行标记操作,用改变针杆的下止点位置到某一较高位置的方法,便可以利用该装置仅仅使缝纫针的针尖部份刺入工件。因此,该装置并不会在工件上产生过大的孔洞或标记,而且还可以减少在缝纫针和工件间产生的摩擦热。这样,该装置能以较高速度进行标记操作。在常规缝纫中,该装置可以将针杆的上止点位置改变至某一足够高的位置处,从而将缝纫针停在并保持在足够高的上止点位置处。这样便可以方便地将布件安放在缝纫机上。换言之,该装置可以防止在安放布件时缝纫针对布件安装的妨碍,并且可以在不降低操作速度的条件下减小操作噪音。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特性,止点位置改变组件可仅改变针杆的下止点位置而不改变针杆的上止点位置。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特性,止点位置改变组件可仅改变针杆的上止点位置而不改变针杆的下止点位置。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特性,止点位置改变组件可改变针杆的上止点和下止点位置。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最佳实施例中,止点位置改变组件包括用于减小针杆轴向往复运动幅度的幅度减少组件,它可以将针杆的下止点位置改变到一个使缝纫针不能刺入布件的新的下止点位置。对于跳缝缝纫,该幅度减小组件可以减小针杆的往复运动幅度,从而将针杆的下止点位置,由缝纫针可以在布件上进行常规缝纫的第一预定位置,改变至高于第一预定位置且缝纫针不能刺入布件的第二预定位置。因此,当针杆沿其轴向往复运动时,针杆先向下移动至位于布件之上的下止点位置处,随后针杆便向上移动。这样,缝纫针不能刺入布件,从而不会在布件上形成孔洞或标记,因而也不会在布件上形成针脚。换言之,即使是进行跳缝,针杆也是在往复运动,因而可以防止上线对布件的拖曳。而且,由于在布件上没有形成孔洞,因而缝纫后的布件或是产品的质量也被提高了。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止点位置改变组件包括一个与针杆的轴向往复运动作同步往复运动的往复运动元件,当往复运动元件移动到预定位置时用于保持住往复运动的支托组件,用于改变针杆的上止点和下止点位置中至少一个的止点位置改变机构,后者是根据支托组件支托着往复运动元件的支托组件第一状态和支托组件未支托往复运动元件的支托组件第二状态,来改变针杆的止点位置的。在上述第二实施例的一个最佳结构构成中,止点位置改变组件还包括有位移组件,它用于与针杆的轴向往复运动同步地将往复运动元件移近或移远开支托组件。该位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缝纫机的针杆驱动装置,用于使在其下端装有缝纫针的针杆沿针杆的轴向作往复运动,该装置包括用于改变所述针杆的上止点和下止点位置中至少一个位置的止点位置改变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国枝昌一中野元就
申请(专利权)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