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编织绳回穿顾环的织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65120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1 1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编织绳的织造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编织绳回穿顾环的织造方法,准备由多股纱股的中空式编织绳,一中部挖空,两端分别设有限位槽的导引杆和剪刀;在编织绳的指定位置A,通过导引杆的一端穿过指定位置A,将其C端固定设于导引杆另一端的限位槽内,通过引导杆将其C端穿过指定位置A得到顾环;在指定位置A反面正下方的指定位置B处,将导引杆的一端从指定位置B处插入编织绳的空腔内,其D端固定设于引导杆另一端的限位槽内,通过引导杆将其D端穿过编织绳内空腔并伸出其外;通过剪刀将伸出的D端数股纱股剪掉;用力拉扯顾环,将D端拉入编织绳的空腔内即可,其不仅制作简单,美观,所需成本较低,承受力较强,可以满足市场需求。

Weaving method for weaving rope back to wear ring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weaving method of a knitting rope, in particular to a weaving method of a knitting rope through a retrospective loop, in which a hollow knitting rope with multiple strands of yarn is prepared, a guide rod and a scissors with a limit groove at one end are hollowed out, and a guide rod and a scissors are arranged at the direction A of the knitting rope are passed through a specified position A at one end of the guide rod. The C-end of the guide rod is fixed in the restriction groove at the other end of the guide rod, and the C-end of the guide rod passes through the designated position A to get the retaining ring; at the designated position A, the reverse side of the guide rod is directly below the designated position B, one end of the guide rod is inserted into the cavity of the braiding rope from the designated position B, and the D-end of the guide rod is fixed in the restriction groove at the other end of the guide rod The guide rod extends the D end through the hollow of the knitting rope and cuts off the strands of the extended D end yarn through the scissors. The guide rod pulls the D end into the hollow of the knitting rope by pulling the guard ring. The guide rod not only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manufacture, beautiful appearance, low cost and strong endurance, but also can meet the market dema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编织绳回穿顾环的织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编织绳的织造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编织绳回穿顾环的织造方法。
技术介绍
绳是纺织工业的一个特殊品种,广泛应用于国防、民用等领域,如用于空降兵伞、飞机阻力伞、投物伞和运动伞,以及船舶、起重装卸、服装等行业。按照编织方法可以分为扭绳和普通的机械编织的绳,前者编织时不需要绳芯,制作方法简单,但容易变为扁带,后者编织时需要绳芯,制作方法复杂,但是中空编织绳很圆。而通过编织绳的两端固定在某处时,或者将编织绳环顾在某物上时,现在通常是采用打结、针车或者五金件进行固定,如此固定,不仅需要大量时间和辅助件进行协助固定,在加大了成本的同时,且固定不够牢靠,存在解体的风险,另外,也影响了美观,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编织绳回穿顾环的织造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编织绳回穿顾环的织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准备一根由多股纱股编织制得的中空式编织绳,一中部挖空,两端分别设有限位槽的导引杆和剪刀;(2)在所述编织绳的指定位置A,通过所述导引杆的一端穿过所述编织绳的指定位置A,将所述编织绳的C端固定设于所述导引杆另一端的限位槽内,通过所述引导杆将所述编织绳的C端穿过所述编织绳的指定位置A得到顾环;(3)在步骤(2)后,在所述编织绳指定位置A反面正下方的指定位置B处,将所述导引杆的一端从指定位置B处插入所述编织绳的空腔内,所述编织绳的D端固定设于所述引导杆另一端的限位槽内,通过所述引导杆将所述编织绳的D端穿过所述编织绳内空腔并伸出所述编织绳外;(4)在步骤(3)后,通过剪刀将伸出的所述编织绳的D端多股纱股中的数股剪掉;(5)在步骤(4)后,用力拉扯所述顾环,将剪过并伸出所述编织绳的D端拉入所述编织绳的空腔内即可。进一步的,所述纱股为纯棉纱股或涤棉混纺纱股或化纤长丝纱股。进一步的,所述顾环的周长可根据需求进行控制和调整。进一步的,所述导引杆为铁质引导杆、铝制引导杆、塑料引导杆或木质引导杆。进一步的,所述纱股的数量至少在6股以上。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通过将编织绳的一端在导引杆的引导下设于编织绳的空腔内进行固定形成顾环,改变了现在市面上通过打结、针车和五金件进行固定的制作顾环的方式,本方法不仅制作简单,且在编织绳的上不会有绳结,更美观,所需成本较低,承受力较强,不会出现顾环解体的情况,可以满足市场需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编织绳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导引杆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织造步骤(1)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织造步骤(2)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织造步骤(3)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织造步骤(4)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织造步骤(5)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织造完成后的示意图。1、编织绳,2、导引杆,3、限位槽,4、顾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编织绳回穿顾环的织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准备一根由多股纱股编织制得的中空式编织绳1,一中部挖空,两端分别设有限位槽3的导引杆2和剪刀;(2)在所述编织绳1的指定位置A,通过所述导引杆2的一端穿过所述编织绳1的指定位置A,将所述编织绳1的C端固定设于所述导引杆2另一端的限位槽3内,通过所述引导杆2将所述编织绳1的C端穿过所述编织绳1的指定位置A得到顾环4;(3)在步骤(2)后,在所述编织绳1指定位置A反面正下方的指定位置B处,将所述导引杆2的一端从指定位置B处插入所述编织绳1的空腔内,所述编织绳1的D端固定设于所述引导杆2另一端的限位槽3内,通过所述引导杆2将所述编织绳1的D端穿过所述编织绳1内空腔并伸出所述编织绳1外;(4)在步骤(3)后,通过剪刀将伸出的所述编织绳1的D端多股纱股中的数股剪掉;(5)在步骤(4)后,用力拉扯所述顾环4,将剪过并伸出所述编织绳1的D端拉入所述编织绳1的空腔内即可。其中,所述纱股为纯棉纱股。其中,所述顾环4的周长可根据需求进行控制和调整。其中,所述导引杆2为铁质引导杆、铝制引导杆、塑料引导杆或木质引导杆。其中,所述纱股的数量为6股。实施例二: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编织绳回穿顾环的织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准备一根由多股纱股编织制得的中空式编织绳1,一中部挖空,两端分别设有限位槽3的导引杆2和剪刀;(2)在所述编织绳1的指定位置A,通过所述导引杆2的一端穿过所述编织绳1的指定位置A,将所述编织绳1的C端固定设于所述导引杆2另一端的限位槽3内,通过所述引导杆2将所述编织绳1的C端穿过所述编织绳1的指定位置A得到顾环4;(3)在步骤(2)后,在所述编织绳1指定位置A反面正下方的指定位置B处,将所述导引杆2的一端从指定位置B处插入所述编织绳1的空腔内,所述编织绳1的D端固定设于所述引导杆2另一端的限位槽3内,通过所述引导杆2将所述编织绳1的D端穿过所述编织绳1内空腔并伸出所述编织绳1外;(4)在步骤(3)后,通过剪刀将伸出的所述编织绳1的D端多股纱股中的数股剪掉;(5)在步骤(4)后,用力拉扯所述顾环4,将剪过并伸出所述编织绳1的D端拉入所述编织绳1的空腔内即可。其中,所述纱股为涤棉混纺纱股。其中,所述顾环4的周长可根据需求进行控制和调整。其中,所述导引杆2为铁质引导杆、铝制引导杆、塑料引导杆或木质引导杆。其中,所述纱股的数量为8股。实施例三: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编织绳回穿顾环的织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准备一根由多股纱股编织制得的中空式编织绳1,一中部挖空,两端分别设有限位槽3的导引杆2和剪刀;(2)在所述编织绳1的指定位置A,通过所述导引杆2的一端穿过所述编织绳1的指定位置A,将所述编织绳1的C端固定设于所述导引杆2另一端的限位槽3内,通过所述引导杆2将所述编织绳1的C端穿过所述编织绳1的指定位置A得到顾环4;(3)在步骤(2)后,在所述编织绳1指定位置A反面正下方的指定位置B处,将所述导引杆2的一端从指定位置B处插入所述编织绳1的空腔内,所述编织绳1的D端固定设于所述引导杆2另一端的限位槽3内,通过所述引导杆2将所述编织绳1的D端穿过所述编织绳1内空腔并伸出所述编织绳1外;(4)在步骤(3)后,通过剪刀将伸出的所述编织绳1的D端多股纱股中的数股剪掉;(5)在步骤(4)后,用力拉扯所述顾环4,将剪过并伸出所述编织绳1的D端拉入所述编织绳1的空腔内即可。其中,所述纱股为化纤长丝纱股。其中,所述顾环4的周长可根据需求进行控制和调整。其中,所述导引杆2为铁质引导杆、铝制引导杆、塑料引导杆或木质引导杆。其中,所述纱股的数量为10股。为了测试将未经本专利技术步骤进行处理的编织绳和本专利技术的各实施例制得的编织绳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对比项最大承受力(KG)编织绳300实施例一500实施例二550实施例三600实施例四650从上述试验对比表格可知:通过本专利技术步骤制得的编织绳,其承受力远远大于未经本专利技术步骤进行处理的编织绳,且纱股越多,且承受力越大。综上所述,本方法不仅制作简单,且在编织绳的上不会有绳结,更美观,所需成本较低,承受力较强,不会出现顾环解体的情况,可以满足市场需求。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编织绳回穿顾环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准备一根由多股纱股编织制得的中空式编织绳(1),一中部挖空,两端分别设有限位槽(3)的导引杆(2)和剪刀;(2)在所述编织绳(1)的指定位置A,通过所述导引杆(2)的一端穿过所述编织绳(1)的指定位置A,将所述编织绳(1)的C端固定设于所述导引杆(2)另一端的限位槽(3)内,通过所述引导杆(2)将所述编织绳(1)的C端穿过所述编织绳(1)的指定位置A得到顾环(4);(3)在步骤(2)后,在所述编织绳(1)指定位置A反面正下方的指定位置B处,将所述导引杆(2)的一端从指定位置B处插入所述编织绳(1)的空腔内,所述编织绳(1)的D端固定设于所述引导杆(2)另一端的限位槽(3)内,通过所述引导杆(2)将所述编织绳(1)的D端穿过所述编织绳(1)内空腔并伸出所述编织绳(1)外;(4)在步骤(3)后,通过剪刀将伸出的所述编织绳(1)的D端多股纱股中的数股剪掉;(5)在步骤(4)后,用力拉扯所述顾环(4),将剪过并伸出所述编织绳(1)的D端拉入所述编织绳(1)的空腔内即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编织绳回穿顾环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准备一根由多股纱股编织制得的中空式编织绳(1),一中部挖空,两端分别设有限位槽(3)的导引杆(2)和剪刀;(2)在所述编织绳(1)的指定位置A,通过所述导引杆(2)的一端穿过所述编织绳(1)的指定位置A,将所述编织绳(1)的C端固定设于所述导引杆(2)另一端的限位槽(3)内,通过所述引导杆(2)将所述编织绳(1)的C端穿过所述编织绳(1)的指定位置A得到顾环(4);(3)在步骤(2)后,在所述编织绳(1)指定位置A反面正下方的指定位置B处,将所述导引杆(2)的一端从指定位置B处插入所述编织绳(1)的空腔内,所述编织绳(1)的D端固定设于所述引导杆(2)另一端的限位槽(3)内,通过所述引导杆(2)将所述编织绳(1)的D端穿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华杰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百事得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