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型膜压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4774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1 1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离型膜压辊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离型膜压辊,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内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滑槽板,所述滑槽板远离支撑柱内腔内壁的一端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所述支撑柱的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远离滑槽板的一端贯穿凹槽并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离型膜压辊在使用时由于板材的厚度不同,导致离型膜压辊不方便调节间距的问题,通过设置第一滑板、第二滑板、凹槽、第一套筒、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上压辊、下压辊、固定板、第二套筒、第三套筒、第一螺纹杆、第二螺纹杆、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使上压辊和下压辊之间的间距能够调节。

A release film pressure roll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he release film pressing roll, and discloses a release film pressing roll, including a support pillar. The inner wall of the support pillar cavity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slide plate. The slide plate is sliding away from one end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support pillar and connected with a first slide plate and a second slide plate respectively. The surface of the support pillar is provided with a slide plate. The first slide plate and the second slide plate are separated from one end of the slide plate and penetrate the groove and ar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sleeve.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 of inconvenient adjustment of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strip-type film-pressing rollers due to the different thickness of the sheet metal in use, by setting the first slide plate, the second slide plate, the groove, the first sleeve,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the second rotating shaft, the upper pressing roll, the lower pressing roll, the fixed plate, the second sleeve and the third sleeve. The barrel, the first threaded rod, the second threaded rod, the first bearing, the second bearing, the first handle and the second handle can adjust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upper roller and the lower rol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型膜压辊
本技术涉及离型膜压辊
,具体为一种离型膜压辊。
技术介绍
压辊是一种能把挤塑或压延的薄膜均匀地与基材压贴在一起的设备。在挤塑涂覆和压延涂覆中,分别与冷却辊、压延辊组合使用的橡胶辊。在胶黏带制造过程中也可把涂有胶料的基材与防粘材料压贴在一起。有时也指压花机上的橡胶辊,它可与刻花辊配合,在料片上进行均匀压花。现有的离型膜压辊在一些方面还存在着一些缺点,需要进一步的改进,现有的离型膜压辊在使用时由于板材的厚度不同,使离型膜压辊需要调节间距,而现有的离型膜压辊不方便调节间距,从而使离型膜压辊使用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离型膜压辊,解决了离型膜压辊在使用时由于板材的厚度不同,使离型膜压辊需要调节间距,而现有的离型膜压辊不方便调节间距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离型膜压辊,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内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滑槽板,所述滑槽板远离支撑柱内腔内壁的一端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所述支撑柱的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远离滑槽板的一端贯穿凹槽并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远离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的一端分别套接有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的表面分别固定套接有上压辊和下压辊,所述支撑柱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套筒和第三套筒,所述第二套筒和第三套筒远离固定板的一端分别套接有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所述支撑柱顶部的表面分别固定套接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内圈分别与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固定套接,所述第一螺纹杆远离第二套筒的一端贯穿第一滑板、第二滑板和第一轴承并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所述第二螺纹杆远离第三套筒的一端贯穿第一滑板、第二滑板和第二轴承并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杆与第一滑板套接,且第一螺纹杆与第二滑板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螺纹杆与第一滑板螺纹连接,且第二螺纹杆与第二滑板套接。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的表面均固定套接有套环,且套环位于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表面的中部。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的数量均为两个,且两个第一螺纹杆和两个第二螺纹杆均相互对称。优选的,所述上压辊和下压辊的大小相同,且上压辊和下压辊位于同一条垂直线上。工作原理:通过第一把手的转动,带动第一螺纹杆的转动,由于第一螺纹杆与第一滑板套接,同时第一螺纹杆与第二滑板螺纹连接,第一螺纹杆的转动带动第二滑板上下移动,通过第二把手的转动,带动第二螺纹杆的转动,由于第二螺纹杆与第一滑板螺纹连接,同时第二螺纹杆与第二滑板套接,第二螺纹杆的转动带动第一滑板上下移动,从而使上压辊和下压辊之间的间距能够调节。(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离型膜压辊。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离型膜压辊,解决了离型膜压辊在使用时由于板材的厚度不同,使离型膜压辊需要调节间距,而现有的离型膜压辊不方便调节间距的问题,通过设置第一滑板、第二滑板、凹槽、第一套筒、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上压辊、下压辊、固定板、第二套筒、第三套筒、第一螺纹杆、第二螺纹杆、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通过第一把手的转动,带动第一螺纹杆的转动,由于第一螺纹杆与第一滑板套接,同时第一螺纹杆与第二滑板螺纹连接,第一螺纹杆的转动带动第二滑板上下移动,通过第二把手的转动,带动第二螺纹杆的转动,由于第二螺纹杆与第一滑板螺纹连接,同时第二螺纹杆与第二滑板套接,第二螺纹杆的转动带动第一滑板上下移动,从而使上压辊和下压辊之间的间距能够调节。(2)、该离型膜压辊,通过设置滑槽板、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使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能够更好的上下移动,同时将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的移动位置被限定,从而使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与支撑柱的连接更加稳固,通过设置套环,使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上下移动的位置被限定,从而使上压辊和下压辊之间不会碰撞到一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滑槽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支撑柱的侧视图。图中:1支撑柱、2滑槽板、3第一滑板、4第二滑板、5凹槽、6第一套筒、7第一转动轴、8第二转动轴、9上压辊、10下压辊、11固定板、12第二套筒、13第三套筒、14第一螺纹杆、15第二螺纹杆、16第一轴承、17第二轴承、18第一把手、19第二把手、20套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离型膜压辊,包括支撑柱1,支撑柱1内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滑槽板2,滑槽板2远离支撑柱1内腔内壁的一端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板3和第二滑板4,通过设置滑槽板2、第一滑板3和第二滑板4,使第一滑板3和第二滑板4能够更好的上下移动,同时将第一滑板3和第二滑板4的移动位置被限定,从而使第一滑板3和第二滑板4与支撑柱1的连接更加稳固,支撑柱1的表面开设有凹槽5,通过设置凹槽5,使第一滑板3和第二滑板4能够上下滑动,第一滑板3和第二滑板4远离滑槽板2的一端贯穿凹槽5并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筒6,第一套筒6远离第一滑板3和第二滑板4的一端分别套接有第一转动轴7和第二转动轴8,第一转动轴7和第二转动轴8的表面分别固定套接有上压辊9和下压辊10,上压辊9和下压辊10的大小相同,且上压辊9和下压辊10位于同一条垂直线上,支撑柱1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1,固定板11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套筒12和第三套筒13,第二套筒12和第三套筒13远离固定板11的一端分别套接有第一螺纹杆14和第二螺纹杆15,第一螺纹杆14和第二螺纹杆15的数量均为两个,且两个第一螺纹杆14和两个第二螺纹杆15均相互对称,第一螺纹杆14和第二螺纹杆15的表面均固定套接有套环20,且套环20位于第一螺纹杆14和第二螺纹杆15表面的中部,通过设置套环20,使第一滑板3和第二滑板4上下移动的位置被限定,从而使上压辊9和下压辊10之间不会碰撞到一起,第一螺纹杆14与第一滑板3套接,且第一螺纹杆14与第二滑板4螺纹连接,第二螺纹杆15与第一滑板3螺纹连接,且第二螺纹杆15与第二滑板4套接,支撑柱1顶部的表面分别固定套接有第一轴承16和第二轴承17,第一轴承16和第二轴承17的内圈分别与第一螺纹杆14和第二螺纹杆15固定套接,第一螺纹杆14远离第二套筒12的一端贯穿第一滑板3、第二滑板4和第一轴承16并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18,第二螺纹杆15远离第三套筒13的一端贯穿第一滑板3、第二滑板4和第二轴承17并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19,通过设置第一滑板3、第二滑板4、凹槽5、第一套筒6、第一转动轴7、第二转动轴8、上压辊9、下压辊10、固定板11、第二套筒12、第三套筒13、第一螺纹杆14、第二螺纹杆15、第一轴承16、第二轴承17、第一把手18和第二把手19,通过第一把手18的转动,带动第一螺纹杆14的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离型膜压辊,包括支撑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内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滑槽板(2),所述滑槽板(2)远离支撑柱(1)内腔内壁的一端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板(3)和第二滑板(4),所述支撑柱(1)的表面开设有凹槽(5),所述第一滑板(3)和第二滑板(4)远离滑槽板(2)的一端贯穿凹槽(5)并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筒(6),所述第一套筒(6)远离第一滑板(3)和第二滑板(4)的一端分别套接有第一转动轴(7)和第二转动轴(8),所述第一转动轴(7)和第二转动轴(8)的表面分别固定套接有上压辊(9)和下压辊(10),所述支撑柱(1)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1),所述固定板(11)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套筒(12)和第三套筒(13),所述第二套筒(12)和第三套筒(13)远离固定板(11)的一端分别套接有第一螺纹杆(14)和第二螺纹杆(15),所述支撑柱(1)顶部的表面分别固定套接有第一轴承(16)和第二轴承(17),所述第一轴承(16)和第二轴承(17)的内圈分别与第一螺纹杆(14)和第二螺纹杆(15)固定套接,所述第一螺纹杆(14)远离第二套筒(12)的一端贯穿第一滑板(3)、第二滑板(4)和第一轴承(16)并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18),所述第二螺纹杆(15)远离第三套筒(13)的一端贯穿第一滑板(3)、第二滑板(4)和第二轴承(17)并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1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型膜压辊,包括支撑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内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滑槽板(2),所述滑槽板(2)远离支撑柱(1)内腔内壁的一端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板(3)和第二滑板(4),所述支撑柱(1)的表面开设有凹槽(5),所述第一滑板(3)和第二滑板(4)远离滑槽板(2)的一端贯穿凹槽(5)并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筒(6),所述第一套筒(6)远离第一滑板(3)和第二滑板(4)的一端分别套接有第一转动轴(7)和第二转动轴(8),所述第一转动轴(7)和第二转动轴(8)的表面分别固定套接有上压辊(9)和下压辊(10),所述支撑柱(1)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1),所述固定板(11)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套筒(12)和第三套筒(13),所述第二套筒(12)和第三套筒(13)远离固定板(11)的一端分别套接有第一螺纹杆(14)和第二螺纹杆(15),所述支撑柱(1)顶部的表面分别固定套接有第一轴承(16)和第二轴承(17),所述第一轴承(16)和第二轴承(17)的内圈分别与第一螺纹杆(14)和第二螺纹杆(15)固定套接,所述第一螺纹杆(14)远离第二套筒(12)的一端贯穿第一滑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秋龙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邦力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